《藏珠》第125/127页


  徐良媛还要说话,却被府兵一把按住了嘴,连拖带拽地弄走了。
  *
  甘露殿内,贞元帝迟迟没有得到李晔的回答,问道:“怎么,你对朕的安排不满意?实话说,朕的时日已经无多,若你能在太子和广陵王身边,朕也能放心一些。或,你想取而代之?”
  李晔立刻摇了摇头,跪在贞元帝的面前:“圣人的好意,微臣心领了。但是微臣乃是私生之子,本就不能张扬。若认祖归宗,陈年往事一定会被人查出,到时候于皇家而言,便是奇耻大辱。微臣身上流有皇室的血脉,便不想皇室因微臣而蒙羞。”
  “朕说了,身世之事,自有办法堵住他们的嘴。”贞元帝说完,重重地咳嗽了两声,有腥甜涌出口中,但他只不动声色地以手指抹去,将手握拳,放在一旁。
  “圣人应该知道,天家之事无小事。倘若微臣留下,就变成了星星之火,总有一日,会重蹈舒王的覆辙。”李晔语重心长地说道,“微臣曾许诺过老师,匡扶社稷。亦曾答应过广陵王,助他巩固东宫的地位。微臣不愿做背信弃义之人。如今,大事已了,还愿您能放微臣离去归隐。”
  贞元帝看着李晔,这个孩子太通透明白,也太无野心了。明明有跟东宫一决高下的能力,却什么都不肯要。但也许,他才是最懂得自己要什么的那个人。身在帝王家,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也许有一日,会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还不如在天地间逍遥自在。世人多为声名权势所困,有几个人能如此豁达?
  贞元帝长长地叹了口气,不再强求,说道:“你叫朕一声,皇祖父吧?”
  李晔微愣,嘴唇动了动,低下头拜道:“微臣是李家四子,不敢僭越。还请圣人恕罪。”
  贞元帝苦笑,他终究是不愿,连这点小小的要求,他都拒绝了,看来真的是无心留下。贞元帝本可许他千万人之上的地位,可也许在他的心中,那还不如自由来得珍贵。罢了,那些身后之事,贞元帝也管不了那么远了。
  “你的老师,如今人在何处?”贞元帝又问道。他撑着一口气,也是想再见李泌一面。
  “微臣不敢欺君。早在几年前微臣下山的时候,老师就已经过世了。之所以一直隐瞒不报,是怕舒王那边没了忌惮,加害东宫……”李晔知道再瞒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据实已告。
  贞元帝没想到李泌早就离世,拍了拍身下的塌,感慨道:“老友啊老友,你竟先朕而去啊!当年一别,竟是永诀了!朕还想再见你一面啊……”他伤心不已,牵动心脉,顿时咳嗽不止。
  李晔怕他伤身,连忙上前,轻轻地顺着他的背。这里没有旁人,李晔只能逾矩这么做,否则若是贞元帝一口气没提上来,就此驾崩,他几张口都说不清楚。
  贞元帝平复了一下,抓着李晔的手,低声说道:“我赐你父亲鸩酒一杯,你亲自去牢里,送他一程吧。毕竟他是你的生父。”
  李晔心中震颤,百感交集。他本也想去见舒王一面的,说道:“微臣,领旨谢恩。”
  *
  圆丘已经是一边狼藉,那些幸免于难的禁军和内官从泥沙里自己爬出来,怔忡了一会儿。有的又哭又笑,如同疯魔了般。有的还算镇定,开始在泥土里挖人。
  嘉柔和孙从舟赶到的时候,就看到这样一副诡异的画面。有的人从泥沙里把尸体拉出来,默然地堆在一起。有的人手舞足蹈,仿佛疯癫了一样。
  他们四处搜寻崔时照和太子的身影。
  嘉柔用手扒出几具尸体,有的没了手,有的没了脚,有的甚至脸都炸毁了,鲜血淋漓。她看了一阵作呕,心中却越来越不安,继续焦急地搜寻。
  “表兄,你在哪里!”嘉柔大声喊到,却如石沉大海。
  忽然,她发现有什么东西倾倒在黄沙里,有些闪闪发光。她立刻意识到是辆昂贵的车,应该是太子的车驾。她灵光一动,拉着孙从舟过去,又喊了几个清醒的禁军过来,合力把车从土里拉了出来。
  众人一看,李诵果然在车里。
  孙从舟上前检查,发现李诵着实命大,爆炸发生的时候,他已经进了金辂车,整个车十分坚固,将冲击力都挡在了外面,所以只是被埋了,没有受伤,李诵被震晕过去而已。
  但崔时照还是没有影踪。
  嘉柔又在周围找,她知道崔时照一定就在太子的附近。她现在担心的是崔时照被炸死了,或者出什么事。她要如何向崔家交代?前世不是这样的,因为她的出现,改变了这些人原有的轨迹。若是崔时照救不回来,她会因此内疚一辈子的!
  她不管不顾地挖着周围的土,终于挖到了一个袍子的边角。她大声高呼着孙从舟过来,两个人合力从黄土里挖了个人出来。不是崔时照,又是哪个?
  嘉柔蹲下来,把崔时照放在自己的腿上,叫孙从舟给他看看。
  孙从舟心中嘀咕,除了李晔,从来没见她对谁这么紧张过。但嘀咕归嘀咕,还是伸手查看。脉搏还在跳动,人应该是没死的,只是……他的目光在崔时照的脸颊处停下,那黑红色的一道,莫非是血?
  他心中一沉,将崔时照的头扳过来,果然看到他的左耳处有血迹。他虽然不在爆炸的中心,但火矶的威力巨大,恐怕他的耳朵……
  嘉柔也发现了血迹,连忙问孙从舟:“怎么了?为什么表兄的耳朵会流血?”
  孙从舟沉默不语。这时,崔时照幽幽地醒转过来,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嘉柔,他觉得意外,下意识地抬手,碰到了嘉柔的脸颊。
  嘉柔一愣,却没有躲开,只是问道:“表兄,你怎么样了?我是嘉柔。”
  崔时照只看到她的嘴巴在动,却听不见她发出的声音。起初以为是刚醒来的缘故,脑海里空荡荡的。可是他逐渐意识到不对。明明周围有那么多人在走动,明明他们应该发出声音才对,但他什么都听不见。
  似在无人的荒野,连风的声音都没有。
  孙从舟看到他茫然无措的表情,心想坏了。
  崔时照自己坐起来,茫然地看着远处,为什么他听不见任何的声音?他抬手捂着耳朵,只觉得刺痛。
  “表兄?”嘉柔又叫了一声,崔时照背对着她,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一样。
  “孙从舟,到底是怎么回事!”嘉柔着急地问道。
  “大概是火矶的威力太大,把他的耳朵炸伤了。他现在应该什么都听不见了。”孙从舟解释道。又尝试着对崔时照说话,可是崔时照始终低着头,什么反应都没有。
  嘉柔更着急了,摇着孙从舟的手臂:“你快救他!你不是神医吗!死人都可以医活!”
  孙从舟白了她一眼,他什么时候说过他可以活死人了?但他还是说道:“我总要把他带回去,仔细检查一下,才能知道从哪里开始治。你留在此处看着太子,我把崔兄带到安全的地方,想想办法吧。”
  嘉柔也没有更好的主意,帮着孙从舟把崔时照扶了起来,目送他们离去。
  崔时照可是元和朝最出色的能臣!如果他的耳朵再也听不见声音,以后恐怕连官都做不了,更别说做高官重臣!那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嘉柔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直等到东宫的众人来了,嘉柔才放心地离去。
  明德门附近刚发生了一场厮杀,本来双方僵持不下,后来广陵王领兵出来,彻底镇压了陈朝恩那一方。此刻,有不少兵士正在收拾残局,而原本熙熙攘攘的大街,却没有什么行人。百姓都怕事地躲回了家中,生怕被波及。
  嘉柔还在想崔时照的事情,低着头走路,没想到撞上了一个人。
  李晔出来找嘉柔,就看到她独自失魂落魄地走回来,连忙奔向她。
  嘉柔抬头看到李晔,心头涌起一阵酸楚,立刻伸手抱住他,有种倦鸟归巢的放松。
  “你不在骊山呆着,怎么又回到城里来了?”李晔低头问道,“你总是不把我说的话放在心上。”
  “郎君,我刚才去圆丘了。”嘉柔闷闷地说道,“太子没有事,可是表兄他……”
  李晔一顿,问道:“表兄怎么了?”
  “他的耳朵好像被炸伤了,什么都听不见。孙从舟把他带回城里医治了,可是我担心他……”嘉柔没有说下去。
  李晔安抚地拍着她的背,说道:“不用担心,开阳的医术是一流的。何况表兄是为了保护太子而受伤,东宫不会坐视不管的。等事情安定以后,我陪你去看看他。今夜,你跟我去一个地方。”
  嘉柔抬眸,也没多问什么,只点了点头。
  晚上,李晔得了宫中的恩准,带着嘉柔去刑部大牢。如今各处的大牢都是人满为患,犯人都被押到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县衙大牢里去了,反而刑部大牢这里只关押着几个重犯,显得有些冷清。
  嘉柔猜到李晔要带她去见谁,只不过跟着狱卒到了牢房前面,看到里面的人时,还是愣了一下。
  狱卒打开牢门,把手中装着酒菜的托盘递给李晔,没说什么,就走了。
  李谟坐在杂草堆上,长发披散,穿着囚服。墙上很高的地方开了扇窗子,外面有淡淡的月光透进来,竟比原本矮桌上的蜡烛还要亮些。听到声音,李谟一动没动,还是那样坐着。
  嘉柔跟在李晔的身后进去,李晔把托盘放在矮桌上,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这位是他的生父,但他们见面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三次,谈不上有任何的感情。只是他的身体里,流着这个人的血。这种天然的牵连,还是让他不得不来走这一趟。
  “这是宫中赐下的御食,你吃一些吧。”李晔开口道。
  李谟听见他的声音,终于有了反应,侧头看过来:“你怎么来了?”
  “我带妻子来看看你。”李晔把嘉柔拉到身边,好让李谟看得清楚一些。李谟勾起嘴角:“你居然不记恨我?还敢把她带到我的面前来?那日,我命齐越去骊山抓她,只不过没抓到罢了。若我抓到她,今日的胜败,还不一定。太子,不是被炸死了吗?”
  李晔沉默了片刻才说道:“太子没有死。”

当前:第125/12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