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卷(重生)》第5/214页


  这番小女儿依赖的举动倒让许嬷嬷生出几分怜爱来,也存了在新妇面前长势的念头,她才要拿青纹继续作法,却闻沈浩初“啪”地将巾帕扔入盆中。
  铜盆里的水一阵乱溅,秦婠望去,沈浩初双眉紧蹙,面上浮现几分不耐。
  果然,还是要替青纹出这个头?
  “府中可有冰块?”他开口,却不遂秦婠的猜想。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问得几人都愣了,青纹抢道:“有的。”
  时值夏末,兆京犹带暑热,到了中午各处还要用上冰,府里窖中自然存了冰。
  “取一些过来。”沈浩初沉声道,双眉展平,不见喜怒。
  青纹忙如获大赦般告退出去取冰,屋里一时沉默冷肃,众人似乎被沈浩初眼下的不怒而威所震慑,都有些忐忑,便是许嬷嬷也看不明沈浩初。秦婠明白她们为何惊诧,沈浩初脾气虽然不好,像个被骄纵坏的纨绔,但绝对不会有这样沉肃内敛的眸色,至少在她初嫁沈府之时,他没有。
  “给嬷嬷沏杯茶来,这大清早的劳烦嬷嬷走这一趟,辛苦了。”屋里冷得不像话,秦婠只得软语打破沉寂。
  许嬷嬷是这后宅里的人精,哪能察觉不到沈浩初不悦之意,便婉拒了秦婠之茶,笑着告辞,只说要向老太太复命,临走还悄悄嘱了秦婠一句“夫人若是收拾好了且早些过去”。这在上辈子可是没有的,秦婠含笑应是,又褪了手上戴的一只绞丝镯塞给她,才将人送出了屋子。
  待她再回头时,沈浩初已去了净房,剩下的丫鬟默不作声收拾起屋子,秦婠也唤来自己的陪嫁丫鬟梳洗打扮,待她洁牙净面妥当,正捧着碗茶坐在妆奁前由着人梳发,那厢去取冰的青纹也回来了。
  “夫人,这冰……”青纹提着棉絮紧裹的木盒问道,眼睛却不断在屋里四下觑着。
  “我也不知侯爷要此物何用,你先放……”秦婠看着冰也为难了。
  “拿过来吧。”沈浩初正巧出来,随手就从盆架上扯了两块帕子。
  青纹忙将木盒送去,逮着机会献殷勤:“爷,让奴婢来吧。”
  沈浩初不语,只将木盒打开,用手里的帕子捂了几块冰包起,目光在屋里巡过一轮,挑中了秦婠的陪嫁丫鬟秋璃:“你过来,拿好了。给你家夫人镇镇眼,消肿去红丝。”
  此语一出,屋里皆又愣了,就连秦婠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毛病,只有秋璃欢喜地接下冰,心道这侯爷委实疼人,便甜甜应了句“好”,回头就过来服侍秦婠。秦婠心已咚咚跳起,不是心动,只是觉得眼前这人叫她陌生,待她冷静下来一想,更加骇然。
  这满屋子的人,他谁都不挑,偏偏挑了秋璃。
  上辈子,秋璃是她最信任的丫鬟,一直跟她到死。他看了一圈后才挑中秋璃,是故意而为?
  秦婠不知,秋璃已将冰块镇上眼皮,她不得不闭目,只听那边青纹又嚷起:“爷,你的额头怎么青了?”
  她心里“咯噔”一声,沈浩初却已四平八稳地回答:“昨儿夜里醉酒撞的。”
  “奴婢帮爷敷敷吧。”青纹急道。
  沈浩初却已兀自将余冰包起按到自己头上,踱回贵妃榻上坐下,一边道“不必”,一边暗中打量秦婠。
  她闭着眼,嘴里发出被冰块冰到的“嘶嘶”声,唇角抽动,下巴间细微的美人沟变得明显,和从前一样叫人直想掐。
  小丫头即便嫁了人,强装出的老成持重里,也还带着她独有的稚气。
  他再熟悉不过。
  ————
  屋外大晴,阳光照出满院绿意,红粉白三色九重葛交错绽放,压着院子白墙探出檐去,斜飞在半空中。秦婠扶着秋璃的手踏出房门,被日头灼花了眼,看着满院繁盛只觉得大梦一场。她死前一年,这院子已经荒芜,草木凋零,只剩墙角那几株九重葛照旧盛放,天生天养,衬得整个院子更加荒凉。
  莫非真是做梦?
  她带着几分迷茫四下望着,脚步放得极缓,秋璃却在她耳边小声笑道:“姑娘……啊不,夫人脚步可快些,咱们爷都在前边停步等着了。”
  秦婠回神,果见沈浩初停在院门外。两人收拾妥当要去荣桂拜见诸人,原是前后脚同时出的门,只不过沈浩初步伐快了些,秦婠又慢了些,距离就这么拉开,他已经迈出门槛,她却还没走到院门的台阶上。
  要说沈浩初是在等她,秦婠是不信的,上辈子大婚夜才过他就扔下她独自去了丰桂堂,两人处了五年他也没正经等过她一次,这辈子怎么可能转性。
  “爷。”心里想着,她面上却不显,几步上前跟到他身边。
  沈浩初言简意赅地邀请她:“一起走。”
  “……”秦婠满腹想法被打了脸。
  秋璃吐了吐舌,无声笑了,秦婠瞪瞪她,温道:“嗯。”
  院门外的林荫路左右两分,沈浩初见她裙下露出的脚尖指着左边,身子也朝左边微侧,心里了然,这才断然往左边迈出步伐。
  沈府后宅院落诸多,又依园而建,被山水围抱,宅中的路四通八达,从沈浩初与秦婠所住的蘅园到丰桂堂要走一盏茶时间,秦婠步伐不紧不慢,屡次想走到沈浩初身后,不愿与他并行,奈何她慢一步,他就慢两步,她快一步,他也快……非要和她并肩。
  两人出来除了秋璃没带别人,她是新妇,原指着沈浩初引路,如此下来倒像是她在给他带路般,也不知这人在搞什么。
  暗中较劲两番,秦婠没能摆脱他,倒将自己折腾得微喘,抵至丰桂堂前时她情不自禁地瞅了他一眼,表情虽是浅淡,可眼波流转间薄怒浅嗔暗生,她掩饰不住。沈浩初被她盯这一眼,脸有些烫,觉得自己欺负了她,但是没办法——
  谁叫他不认识路。
  “侯爷、夫人。”丰桂堂外守着的仆妇看到来人忙迎上前来行礼。
  沈浩初略颌首便与秦婠往里行去,里面的丫鬟听到声音,早就隔着正厅的垂帘往里禀报,垂帘很快被人掀起,出来个年约十六、七岁的绿衣丫鬟,水葱似的人,还不待他们走近便笑吟吟迎上前道:“奴婢雁歌,见过侯爷、夫人。侯爷、夫人快请进屋。”
  说话间,雁歌只拿笑眼不住地打量二人,一边打起帘子请人进屋。
  秦婠深吸口气定定神,客气道:“多谢。”
  “夫人客气了,奴婢的份内事。”
  雁歌引二人进屋后便快步绕过八扇的绣屏,朝坐在正堂罗汉榻上的人禀道:“老太太,您的孙儿、孙儿媳来给您敬茶了。”
  厅内已坐了不少人,她与沈浩初虽然没有错过时间,但也不算来得非常早,只是不出错漏罢了。绣屏后影影绰绰的人随着她的步伐一点点清晰,秦婠的心仍是提起。上辈子在沈家五年,这些人中有的富贵、有的死去、有的远嫁、有的病重……缘法各自不同,她从未料到还能活着见到她们。熟悉的面孔乍然闯入眸,她脚步微滞,看着堂间团花簇锦的场面,忽然间失神,五年光阴,不论怨仇,竟似大梦一场,最后她又回到起点。
  “唉哟,老太太快瞧,好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一个拔尖的声音响起。
  秦婠不必看到那人的脸,也知道说话的是谁——沈浩初的堂嫂,沈家二房的长媳邱清露。
  随着邱清露这声夸奖,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秦婠与沈浩初身上,没了上辈子难堪的迟到,再加上先一步回来的许嬷嬷已将蘅园里他们的情况大概描述一遍,他二人又并肩而入,往那儿排排一站,扎眼的漂亮,果如邱清露说的,天造地设的璧人。
  沈浩初自不必说,京里出名的俊俏公子,模样是极好的,秦婠在京中贵女圈里却是排不上号的姑娘,并不出众,众人只当她必配不上沈浩初,怎料今日见着才发现心里猜测均非所见之实。
  时下京中以瘦为美,她却不是风吹就倒的孱弱杨柳样,团脸大眼,下巴有条细微的美人沟,笑起来露一小排贝齿加两个梨涡,甜得像水润的梨,虽无十分美貌,却极讨喜,又兼她今日盛妆,身上穿着缂丝百子袄,宝蓝的绸底水亮的光泽,上头绣的童子憨态可掬,恰合她玉雪粉团似的模样,看着就叫人欢喜,挨在沈浩初旁边,身量只过他肩头一点,那模样竟不被他压过分毫,反添沈浩初的英挺,就像对年轻的小冤家。
  可不就是一双璧人。
  还来不及把厅里坐的人看过一圈,恍惚间两人已走到堂间,丫鬟将锦垫取来,又有人捧来两盏茶,看这意思是让两人给罗汉榻上坐的人敬茶。秦婠低眉敛目接过茶,偷眼看沈浩初。
  她是新妇,人认不清,必要跟着沈浩初唤人敬茶。
  可沈浩初捧着茶却呆呆站着,她不看他倒好,一看他就见他也望着她,澄澈的目光带着几分困惑。秦婠不解——
  他看她作啥?
  这人被她撞傻脑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冬至,大家快乐!!!


第5章 秦家
  丰桂堂里满室锦绣,所有人都簇拥围坐在正中罗汉榻上乌银夹发的老太太身边。老太太梳着光亮的髻,鬓角整齐,额前是细细的珍珠眉勒,髻间碧玉双插、凤衔珠垂,身上是深绯的缂丝褙子,暗金的万寿菊纹,胸口是枚祖母绿的翡翠压襟,端是富贵喜庆。
  不消说,这便是沈府后宅的老祖宗——沈老太爷的嫡妻,老侯爷夫人邱氏。
  秦婠和沈浩初双眼对瞪了一会,谁都没有先跪下去,倒是老太太已朝前倾身,略有激动地等着喝这杯新妇茶,并无不悦。旁边不知是谁窃笑几声,沈浩初才收回目光,一掀衣袍跪在锦垫之上。
  “孙儿拜见祖母,请祖母用茶。”清亮的男音带着穿透力,将满屋莺声燕语压下。
  秦婠早已随他跪下,恭敬将茶捧上:“孙儿媳秦婠拜见祖母,请祖母用茶。”
  茶是桂圆红枣茶,冒着甜气,老太太各抿一口就将茶盏递给丫鬟,雁歌早已将打开的富贵牡丹漆盒送两人面前,秦婠一眼瞧见里头那套赤金镶红宝石的凤衔珠头面。
  老太太拉起她的手道:“秦婠,我这孙儿素来顽皮,阖府上下都没人降得住他,如今有你在他身边,也算了我一桩心事,只盼日后你能恪尽妇道,相夫教子。我们沈家虽比不得皇亲国戚,也不敢妄称勋贵,却也是积年之家,今后可都要交到你们手里,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报效国民,劳心劳力,你便要替他守好后宅,不叫他有后顾之忧,这内外兼修,方是我们这样的人家百年积业之途。你可记下了?”

当前:第5/21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