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雪深》第59/60页


  赵椟眉心一跳,悚然起坐。
  他这人生性多疑,睡得极浅,最恨卧榻边??作响,此时双目尚未睁开,面上已泛厉色,抄起枕下短剑,便向窗边掷去。
  “才几更天,哪个……”
  ――意想中的惨叫声并未响起。也不再有宫人殷勤地奔过来,为他更衣着履。
  他甚至还下意识地举起了手臂,等着绛纱袍笼在双肩上的分量,却只听到了哐当一声巨响,瞬间将他从那场旧梦里驱逐出来。
  事到如今,他已无黄袍可加身!
  只有那木窗不堪重负,刚如蚌壳般艰涩地张开一线,便撞在了纵横交错的铁链上,轰然倒飞而回。
  睁眼看去,除却铁链间重逾千斤的夜色之外,便只有房中陈设无限凄清的剪影,佛幔孤零零地飘荡着,线香早已燃尽了。
  与其说这是僧舍,不如说这是世上最为坚不可摧的囚笼。
  赵椟一言不发,依旧张着双臂坐了一会儿,乱发垂落在腮边,依稀还是解雪时昔年亲手所断时的模样,只在眼睑下多了一点狰狞的戒疤,是剃度之时,挣扎太过撞来的。
  “除他之外,谁敢渡我!”他那时厉声喝道,“让他亲自来,亲自来见我,来杀了我!去禀明你们的主子,谁敢落我的发,我就剜他的心!”
  这么疯疯癫癫地大闹了一通,反倒求得了赵株近乎宽和的恩典,准他以居士之身,披发修行,只是那点戒疤终究还是消不去了,在眼睑底下观音痣似的悬着,说不出是狰狞还是慈悲。
  此时他独坐在冰冷的青纱帐中,唯有这点戒疤摸起来还是温热的。
  可恨,可笑!
  那梆子声犹不肯止歇,鸟雀啄食一般,一迭声捣在他的脑髓里,令人说不出的心烦意乱。
  他听了一会儿,只觉得这声音极尽空旷,似乎是从后山曲曲折折地传过来的,夹杂着一缕缕粥香。这帮子秃驴成日里敲的是钟磬木鱼,何曾有过这么重的人间烟火气?
  正惊疑间,只听得木窗格上又是笃笃两声响,旋即传来铁锁被打开的声音。
  有人在开窗!
  那脚步声沉而浊,全然不若寺中武僧般踏雪无声,想来武功亦是平平。
  要知道他被困在菩提寺里这许久,平日里交道打得最多的,却还属那聋僧,真可谓叫天不应,叫地不灵,那满口的疯言疯语,都只能咬碎了咽下肚去。赵株对他的忌惮之深,可见一斑。
  这般严防死守下,即便凭他之狡诈多谋,依旧兴不起风浪来。
  这会儿突然间听得陌生的脚步声,即便是他,也眉心一跳,急急踏下床去。
  “什么人?”
  来人默不作声,那木窗格底下有块能抽出的窄木板,只能勉强伸出一只手臂,局促如狗洞一般,是平时里用来递食水的。这时被人轻轻拉开了,推进一只木盘。
  木盘上只放着一双竹筷,和一碗长寿面。
  “皇兄,你醒了?”
  短短一句话,却如明晃晃如刀剑一般,瞬间激得赵椟浑身血气上涌,狂怒起来。
  这声音便是化成灰,他也认得出来,他的脑中甚至一片空白,只剩下了一道火光般的念头――
  “他就在菩提寺附近,受了重伤,一直在流血,走不远,你去找他了吗?找到了吗?”他的舌头仿佛背离了他的意志,死敌当前,一迭声涌出口的,却是那夜无人应答的话!
  赵株避而不答,只是拿手指在木盘上笃笃扣了两声,催促甚急。
  “你去找他啊,外面这么大的雪,赵株,赵株,你这个废物,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不能放着他……”
  一片寂静之中,只有他的声音近乎凄厉地回荡。
  “皇兄,都快一年啦。”赵株轻轻道,“你怎么还是只会说这几句话?”
  ――什么,一年,一年了?
  对了,距离那个茫茫的大雪夜,已经过去一年了,他却依旧在明灭不定的梦魇中辗转,甚至在刚刚那一瞬间,又坠风雪之中。
  赵株绝不可能,永远不可能告诉他解雪时的下落,可见打的是杀人诛心的算盘。
  来者不善,想必来的绝非长寿面,而是催命符!
  赵椟心中惊疑不定,又不肯露怯,当即冷笑一声,取了竹筷,在那面汤中一搅,那些焦黄的葱花无不心怀鬼胎地流窜开去,乳白色的面汤明晃晃的,倒映出他一张恶鬼般的面孔。
  “好弟弟,你可是好生小气!我当初赠予你的,可是一壶美酒,到头来却只舍得赏我些残羹冷炙!长寿面,长寿面……好一个长寿,合该用我的命,来抵你的寿!”
  赵株道:“今日是你我兄弟的生辰,皇兄应当不记得了。”
  赵椟讥嘲到一半,被他这么举重若轻地截过了话头,心中一股热气直往颅顶上冲,险些没发起狂来。
  “什么生辰,万寿节又到了?连七宝琉璃灯都没挂起,你还敢骗我?”
  “此物太过铺张,我下令从简,这皇陵附近人迹罕至,便减免了。”赵株道,“兄长,你可听到梆子声了?那是菩提寺的师傅在备粥,等天明时便会送到各处粥棚里。”
  赵椟听此一言,这才隐隐约约想起些往事来。万寿节前后十日,城中寺庙皆会设棚施粥,以求为圣明天子广结佛缘,梆子声笃笃一响,流民便如瘦鹫般群集而来,通宵达旦,刮弄粥底,迟迟不肯散去。
  菩提寺虽地处皇陵,生人莫近,但这梆子声却保留了下来,看来赵株所言非虚。
  生辰……他出身煊赫,何曾经历过这么惨败的生辰,连七宝琉璃灯都不得一盏。
  更何况,这也是第一个……没有解雪时的生辰。
  赵株却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道:“兄长不记得了,我却记得,内牢院的日子,却是如在昨日一般。”
  “你我成王败寇,又有什么好说的?”赵椟冷笑道,“好弟弟,你屁股底下的龙椅,可还坐得舒坦?袁鞘青这废物,却还没有动手?”
  “袁将军既是枭雄,亦是能臣,幸而得他辅佐,才能平定乱局,谢爱卿则善用怀柔之术,如今这朝中,已无多少兄长的影子了。”
  “是了,他为你筹谋的后手,自然不容有失!”赵椟喃喃道,“太傅,太傅!”
  但是说出这两个字,便足以令他心如刀绞。
  赵株道:“面该冷透了。”
  “那又如何?”
  “你我兄弟二人,上一次一起吃这长寿面,是在什么时候?”赵株叹道,“兄长,你若吃干净这碗面,我便告诉你,太傅的下落。”
  赵椟瞳孔猛然一缩,再一度凝定在那碗沿上。
  面汤已经冷透了,只是清汤寡水罢了,长寿面被浸泡得又糟又烂,谁也不知道,这底下是不是藏了索命的鸩毒。透过窗格,甚至能隐约看到赵株的几枚手指,扣在木盘上,白惨惨地透着光,如蜷缩的蝤蛴一般。
  哐当!
  意料之中的掷地声。
  木盘被掷在地,陶碗却被牢牢地,扼在了赵椟的五指间。
  电光火石间,他已然一把抄起陶碗,吞了一口冷透的寿面。那面已凝结成坨,吞吃起来如鲠在喉,一口下去,更是扯得肚肠连筋带骨地疼。
  他如水陆道场中被赦的饿鬼般,失魂落魄地吞吃着最后一线希望。
  面已啜尽,汤亦见底。
  他的面孔和乱发一道,沉在碗底,如在茫茫海中捞月。
  直到木窗又是吱嘎一响,他在微弱的眩晕中抬起头来,只看到铁锁委地,木窗洞开,赵株亦不知所终,窗外幕天席地的,都是倏违的大雪。
  雪幕之外,有一个朦胧的人影,身披长衣,正在仰首看雪。
  那身形颀长而瘦削,衣袖当风翻飞,一手按在剑柄之上,却如同虚按着一座山峰。
  那熟悉的朱红色缑绳,穿过茫茫雪夜,裹挟着此生难偿的情与债,拂在他的面上。
  他有一瞬间看得痴了,一颗心骤然紧缩,竟是下意识呼喝出声。
  “太傅!”

当前:第59/6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