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人》第2/16页



第三是"多离合"。常人交友,既以需要为目的,则需要发生变化,朋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或加深,或疏远,或转移。所以常人的朋友关系,往往会不断地重新组合,老朋友渐欠疏远,新朋友纷至沓来。这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无妨说是一种"好事",因为能扩大交往的范围。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视"朋友"如"夫妻",一味强调"从一而终","既不现实,也不尽合理。因为对人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在交往过程中,如发现对方与自己志趣不同,『性』情不合,道路有异,亦不妨说声"再见",从此各奔前程。单方面强调"从一而终"者,往往都有一种"霸气",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以一己之善恶为善恶,要求朋友处处与自己相同,事事与自己相合,倘有异议,便视为"背叛",这其实是"同而不和"。其结果,不是弄得变成"小人之交",便是弄得自己变成"孤家寡人"。许多人终身无一知己,道理往往在于此。如果还要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来作适词,便未免阿q精神了。"古来圣贤皆寂寞",多因其思想超前,观点独异。但圣贤固然多寂寞,寂寞者却不一定都是圣贤。非圣贤而又寂寞的人。多半是心理过于狭隘之故。

正因为常人的"交态",是有目的、趋利害和多离合,所以常人的"交情",也就有深浅之别。合目的、有功利者则"合",交情也就"深";反之则"离",则"浅"。这其实也广义地是"益友"与"损友"之分。我们当然反对和鄙视"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但如果把"义利之辩"推向极端,否认一般交往中不可避免要多少存在的"利"的成份,失于"宽容"和"权变",也未必就是十分正确的态度。

3.文化机制

认真说来,仅仅只靠"人情"来维持群体,是不大靠得往的。 毫无疑问,"人情",或者说人的情感,是内在的、自发的、人皆有之且生而有之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而且还是最真实和最美好的。因此,从理论上讲,用情感来维系群体,便确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和替代的优越『性』。但是,情感又毕竟只是人的一种心里活动。一方面,它深藏在心,看不见,『摸』不着,无从确认,不可测量,难以把握;另方面,它又富于变化,或因人异,或因时迁,或以物喜,或以己悲,容易冲动。所以,用它来维系群体,有时又不大"靠得住"。尽管有"良心"制约于内,"义气"制约于外,"同情感"修养于里,"人情味"文饰于表,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仅仅只靠这"感情"来"用事",毕竟风险甚多,把握不大。显然,为了确保群体的稳固、社会的安定,还必须有较之"人情"更为"可靠"的方式,亦即更具有现实『性』、强制『性』、结合力和制约力的机制,来作进一步的规范和制约,才能保证这群体,不致于变成"一盘散沙"。

这种机制就是"单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它的重要『性』,有时也不亚于饮食、服饰、面子和人情。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个,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几乎便一定要问这句话。"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

"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皇粮";如果在国营企业工作,便有"铁饭碗";如果在三资企业工作,有"金饭碗",如果在不太景气的单位工作,也许捧的只是"瓷饭碗"、"泥饭碗",但也好歹"有口饭吃";如果还在上学,则无妨视学校为"准饭碗",事实上许多人的考大学、选专业,也都是考"单位"、选"饭碗"。总之,有了"单位",就意味着有一份工作和一笔收入,可以"养家糊口",至少"饿不着"。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这个在一定意义上即等于是"饭碗"的"单位",能不重要吗?

"单位"又是"面子"。一个在"大单位"工作的人,"面子"也大,"架子"也大,那些在"小单位"工作的人,见了他就不敢"装大",只能"做小"。如果一个人竟没有"单位",当然也就没有"面子"。岂但没有"面子",恐怕还会被视为"可疑分子"和"危险分子",甚至被视为"无业游民"和"闲杂人等"。在许多"单位"的门口,都竖着"闲杂人等严禁入内"的牌子,对他们是严加防范的:"他怎么会连个单位都没有呢?"八成是有什么"问题"。所以,当"个体户"刚刚出现,还没有成为"款爷"的时候,他们是"吃不开"的,他们自己心里也忐忑不安,老想着给自己找个"单位",比如"挂靠"在某个国家或集体的单位,或把自家的小店,堂而皇之地称作"公司",这样才有"面子"。总之,"单位"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两个人相互认识时,之所以要询问对方的"单位",也是为了探知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以便掌握自己态度的"分寸"。而那些在"大单位"工作的人,也一定会把自己的"单位",赫然地印在"名片"上。

"单位"还是"人情"。两个人的"单位",如果是有"关系"的,那么这两个人无论是否认识,也都有了"情面"。如果他们的"单位"是"上下级单位"、"兄弟单位"、"相邻单位"或"客户单位",其"关系"又更进一步。这时,如果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什么请求,只要办得到,不太麻烦和困难,那么,"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双方"单位"的"面子"上,也得"做做人情"。或者双方"单位"并无"关系",但对方的"单位"上有自己的熟人,也可以"拉关系","套交情",甚至"走后门"。其中原因乃由于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原因,个人与单位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两个"单位"之间如果想建立联系,也可以通过对方"单位"中"熟人"的"关系",去"托人情"、"套近乎"。单位既然是"饭碗",是"面子",是"人情",则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单位"不仅是"饭碗",是"面子",是"人情",而且还可以说是"父母"、是"家庭",甚至是"摇篮",是"襁褓"。一般说来,国内的"单位"都有下列义务和权利,或者说具有下列功能:

1、安排工作,指定岗位,派遗任务,考核业绩,评定工资,决定升迁。指示"出路。"

2、安排"衣食住行",包括建立食堂,分配住房,发工作服,发福利费,夏天发降温费或冷饮,冬天发烤火 或宿舍供暖,建立澡堂以解决"洗澡问题";为家不在单位的职工报销"月票"或发"自行车修理费",用单位的车接送职工上下班;发"洗理费"、"书报费"、"粮油补贴"、"副食补贴"、"燃料补贴";逢年过节为职工采购"年货",或组织价格较低的肉菜粮油来单位上卖,在物资供应紧张的时期还要负责发放购买粮、油煤、禽蛋、副食、布、的确凉、鞋、手表、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等等的各类票证。

3、安排娱乐活动,如组织看电影、看球赛、看演出,开运动会、联欢会、舞会,组织外出参观、旅游、疗养。

4、『操』办婚丧嫁娶,包括批准结婚和离婚,给育龄失『妇』传授计划生育知以并发放避孕工具和『药』品,分配生孩子的"指标"并指定何时方可出生,批准生第一二胎,制裁"超生";如未有"对象",有义务帮他"找对象";如已有"对象",有义务为他分配住房,并帮他主持『操』办婚礼;如夫妻分居,有义务将其配偶调来本地,介在他"单位" 无法接收时有义务自己"消化",在一时不能调来时应给予亲假并报销路费;职工生病,有义务为其安排治疗,报销医『药』费,并进行深望,其配偶生病则有义务探望;职工死亡,有义务为其『操』办丧事并发放丧葬费,其配偶死亡则应吊唁。

5、组织政治学习,关心思想进步,发展党团员,选拔各类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包括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出国进修等。

6、安排退休人员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娱乐、疗养的条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包括子女入托、进幼儿园上学和安排工作等。

7、保存每个成员的"档案",有权在必要时通过一定程序添加或抽去某些材料。

上述权利、义务和职能,一个中等规模的"单位"便都会有,"小单位"可能少一点,"大单位"可能更多一点,但大体上,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甚至喜怒哀乐,单位部"承包" 了,正可谓"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果你没有过多的要求和奢望,比方说,不想有过多的"自由"和"主见",那么,在这样的"单位"里,应该说会感到母亲怀抱般的温暖,不用『操』太多的心,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果找到了一个"好单位",那就简直会"终身"受益无穷。难怪那些做母亲的,要关心女儿男朋友的"单位"。因为这意味着女儿的"终身"是否确有依托。事实上,"单位"的"关怀",一般都惠及配偶的。比方说,许多"单位"都规定,本单位人员去世后,单位负责其安葬;如果自己没有"单位",则配偶所在单位还会负责其丧葬。这真是"生有所安,死有所葬"。岂非"终身"有靠?

毫无疑问.这样一种"包揽一切"、"关怀备至"的"单位",确乎会使"身"在其中的人产生一种与之融为一"体"的感觉和情感,从而建立起一种"血肉"联系。当他在外面,和"外单位"的人在一起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本单位"的立场上,替"本单位"说话,为"本单位"争名争利,争面子争实惠。如果"外单位"的人居然攻击"本单位",指责"本单位",即便对方说得有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原本也有意见,这时心中也会大起反感,觉得对方是在有意攻击自己,贬低自己,"小看"自己。这时,即便为了自己的面子,也要奋起反抗,据理力争,和对方吵个"面红耳赤"。因为个人与"单位"既已融为一"体",当然也就共有同一张"脸","单位"的"面子"也就是自己的"面子"。所以,两个中国人在一起说话,要想不伤害对方的"面子",最好连对方的"单位"也不要妄加指责,甚至最好多多恭维。一个人,如果公开向"外单位"的人说本单位的"不是",而同时又有"本单位"的人在场,便多半会引起"同事"的反感甚或义愤,认为"这家伙"居然"吃里扒外","太不像话"。甚至"外单位"的人也会莫名惊诧,从内心深处看不起这种"不识大体"的行为。除非对方是关系极深的"自己人",又没有"别人"在场,才可以诉说。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开会时,说自己"单位"各方面都不如对方"单位",甚至"差得远"。因为"本单位"的同行者都知道,这是为了给对方"面子"而说的"客套话"。不过,即便是这种"客套话",一般也只能由带队的领导说,而且要说得空洞,不能有太多的具体内容。当然,为了表示"虚心"学习的"诚恳",也不能一点具体内容都没有,多少也要讲一点"本单位"确实不如对方"单位"的地方,这样对方才会实实在在地感到有"面子"。所以,这种话只能由带队的领导说。如果由一行中地位最低的小青年来说,不但掌握不住分寸,也不但会有"吃里扒外"之嫌,而且对方也不会"领情"。

至于回到"本单位",则又是另一副"面孔"。因为这是在自己"家里",说话可以放肆,行为也可随便。不但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本单位的一切福利待遇和种种好处,而且可以"理直气壮"地要工资,要奖金,要级别,要职称,要住房,要…… 。倘不如意,便要"闹情绪"、"提意见",比如称病不来上班,"磨洋工",既不辞职也不工作地"占着茅坑不拉屎",故意在吃饭时找到领导家里去让他不得安宁,给上级写信或在上级检查工作时去"告状",让"本单位"领导难堪等。"闹情绪"的理由多半是"都是一个单位的,为什么他们可以(比如晋级、升工资、分房)而我就不可以?""提意见"的依据则多半是"看看人家单位是怎样做的?"这时,"单位"又成了随时可以祭起即用的"法宝"。遇到这种情况,"单位"的领导往往自己就首先觉得"理亏",于是极尽安抚劝慰之能事,就象父母拿糖去"哄"不听话、闹别扭、耍孩子脾气的子女。如果领导没有这样做,而是公然搬出规章制度来"弹压","单位"上其他人就会"抱不平",认为该领导没有"人情味"。当然,如果不多少给一点"实惠",只是"拿好话甜和人",则又可能被视为"滑头"。高明的办法是设法"调剂"和"弥补"。比如张三和李四年资能力贡献大体相当,张三升了级,李四没有,便可以安排李四公费出国一次等等。

上述种种,之所以虽然在逻辑上并无多少道理,却又被人们公认为"理所当然",就因为无论领导抑或群众,都在潜意识上把单位和个人融为一"体"。既然融为一"体",当然也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了。事实上,许多单位,如工厂、学校,都会张贴悬挂这样的标语口号:"团结起来,振兴我厂(校)。厂(校)荣我荣,厂(校)耻我耻",亦在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一体意识"。同理,既然"俱为一体",则"单位"上有的"好处",也就应该"利益均沾",人人有份,才是"有福同享"。当然,如果"单位"上有了困难,大家也应"有难同当"。这时领导也可以同样"理直气壮"地要求群众暂时放弃和牺牲某些个人利益,共渡难关。在这个时候,率先主动提出放弃和牺牲个人利益的,就叫"识大体"。也就是说,个人是"个体",集合起来是"集体",团结起来是"团体"。"单位"作为"集体"和"团体"当然是"大体"(反之个人则是"小体")。因"小"失"大",便叫"不识大体",更何况小大之"体",早已融为"一体"?更何况"单位"上平时"关怀"我们,"照顾"我们,这个"人情"又岂可不"回报"?不难看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在''单位"上确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发展到了一种无可挑剔的极致境界。所以说,"单位"决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工作场所",而可以说是强化群体意识、维系群体关系的一种"机制"。

4.时尚问题

当今社会,随着『潮』流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在渐渐求一种"时尚","时尚"也自然地成为一"社会问题"。

的确,一方面是对"奇装异服"的深恶痛绝,另方面是对"时髦新『潮』"的盲目追求,这看起来犹如冰炭而不能两容的矛盾倾向,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并存于中国文化之中的呢?

根子仍在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所谓"群体意识",如前章所述,就是说群体先于高于个体,每个个体都只能作为群体的一员而生存。因此,每个人的价值--尊卑、贵贱、优劣、是非、善恶、美丑等,都只能通过自己与群体、与他人的关系,从他人那里得到证明。就连"冠冕堂皇"的"羊人",也只是"于人而美",于我则为"仪",更何况其他?又更何况,服饰这东西,原本就是穿在自己身上给别人看的。如果没人看,再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也没有意思。陆游咏梅之词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花儿尚且不能无人观赏,而况美貌盛妆之人乎?所以爱美的女子一旦无人观赏,也就无心梳妆:"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年轻貌美的妻子,尽管家中各类洗发香波和润发膏油应有尽有,只因丈夫从军东征,便"首如飞蓬",这就叫"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既然穿衣打扮,原为让人观看,则每个人的服饰,便必须根据自己面对的对象而加以确定,不能一味地讲什么"美学原则",更不能随心所欲,别出心裁,甚至不能修饰得过份。完全不假修饰,固然粗野陋俗,会被人"看不起";过于讲究修饰,又显得虚伪做作,会让人"信不过"。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就是"相半之貌"。"文质彬彬",就是既文雅又质朴,既有修养又不失本『色』,才是真正的君子。

君子既然必须"文质彬彬",当然也就不能"奇装异服"。奇装异服之所以遭人物议,表面上看是因为不合"礼",实质上则是因为不合"群"。想想看吧:大家都穿这样的衣服,你却偏偏要穿那样的衣服,这不是存心要和大家过不去吗?不是存心要让大家瞧不顺眼吗?不是公然不把大家伙儿放在眼里吗?不是太狂妄、太自大、太目中无人、太自以为是了吗?难道就你懂行就你出新就你爱美?难道别人都是阿斗,就你是孔明?难道别人都是卡西莫多,就你是皮尔卡丹?--厌恶、反对、痛恨"奇装异服"者,大多是这种心理。

不能完全说这种心理毫无道理。道理也很简单:既然穿着一定的服饰,是对他人的尊重;那么,穿着"奇装异服",当然也就不能不被视为对他人的蔑视。并且不仅仅是对某一个人的蔑视,而是对公子、对群体的蔑视,这就理所当然地会引起"公愤"。所以历史上喜爱"奇装异服"的人,差不多都鲜有好下场。甚至像公于臧那样因一顶奇特的帽子而丢了脑袋,还不能得到舆论的同情,当然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了。

穿着过时服装,用过时的方式装饰自己,情况则又不同。它虽然也是"不合群",但却不是因为看不起群众,故意和大家作对,而只是比较"傻",比较"笨",或比较"闭塞",才"落后"于群众。穿着者本人既无"恶意",当然也就不会引起反感、厌恶、憎恨和敌意,而只会引起多半是"善意"的嘲笑,或仅仅只是觉得"可笑" 而已。"落后" 已是"吃亏",岂能再加谴责?更何况,有人"落后",才显出自己"先进",自然也就不会必欲去之而后快。

至于"赶时髦",则原本出于"群体意识"。"时髦"即"流行于时"者,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赶时髦"的人都有一种"合群『性』",其深层心理在于眼见群体已向前进了,生怕跟不上,这才去"赶"。因此不是不"合群",毋宁说合群之心太切,过于猴急而显得可笑。"奇装异服"则不同,它是"标新立异",故意"与众不同"。所以,中国人反对"奇装异服",决非反对"时髦",而只是反对"独异"。"独异"是"与众不同",所以会成为"众矢之的";"时髦"则是大家一窝蜂地去做同一件事,当然不会"犯了众怒"。

总之,群体意识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只有懂得这一点,才看得懂中国文化现象。

以群体意识为思想内核,中国人的处理时尚问题,就有两条原则,也是两条古训,一条叫做"变通以趋时",另一条叫做"不为天下先"。

先说"变通以趋时"。

有人说,中国有些人是守旧、因循、最不愿意改变现状的,这话自然有它的道理。我们可以举出诸如饮食习俗等许多事例来证明这一点,也可以举出诸如"以不变应万变"、"一动下如一静"之类的古训来加以证明。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还有一些人是最善变的。而且,有时变化之快,弯子转得之大,也同样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比如阿q,刚刚还嘲笑过假洋鬼子及其老婆的,一转眼,自己的辫子也盘到头顶上去了;刚刚还绘声绘『色』地讲过杀革命党的,一转眼,自己也是革命党了,而且除假洋鬼子之外,在未庄还是"头一份"。义哪有什么"祖宗成法不可变"?

这就叫"变通以趋时"。也就是说,时代变了.服饰及其它方面,也要"跟着"变,否则就是"不合时宜"。"不合时宜"便会"落伍","落伍"也就"不合群"。"不合群"的人肯定"吃不开",甚至可能会"吃亏"、"吃瘪",至少也要担被人耻笑的风险。严重一点的,则可能会丢了"身家『性』命"。因为"时变"常常因于"政变","易服"往往意味着"易主"。大家都跟着去朝拜新皇帝、当新国民了,你自家一个人还穿着旧时冠服,便难免被视为"敌对分子"。所以中国又有一句古训,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说,时势变了,风头变了,大家都跟着变了,你也要尽快变过去,否则就会"背时"。"背时"就是"倒霉","趋时"才有"甜头"。关键在于要看什么东西"行时"。反正首先要变的,都不过是表面的东西,如服饰之类。骨子里的东西,亦不妨依然故我。"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叫"万变不离其宗"。但是表面文章,却也不可不做。因为"跟不跟",是"态度"问题;"跟不跟得上",是"水平"问题。水平不高,无可指责;态度不对,便要整肃。所以时势变了,人们也会跟着变,至少在口头上和表面上是如此。

当前:第2/1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