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长公主之令》第3/169页


  霍余不想解释原因。
  他抬头觑了眼外间天色,见快要午时,他极浅地皱了皱眉。
  若她知道自己被府中的事绊住了脚,定然不会老老实实地呆在府中。
  霍余眸色终于有了波动,:
  “娘不必费心了,府中奴才够用。”
  霍夫人翻了个白眼给他。
  什么够用?男子再如何,也没有女子细心!
  他那府上如今简直就是个和尚庙!
  霍夫人无奈,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只要他打定主意了,谁劝都没用。
  但霍夫人今日让霍余回来,却不止这一件事,她拦住霍余:
  “还有一件事。”
  霍余平视霍夫人,等待她的下文。
  “你舅舅家的表妹近两日就要来府中小住一段时间,终究是你表妹,又一直被你舅舅娇养,等她来了,你可要好好招待她一番。”
  直到霍余走出了国公府,才从这句话中回过神来。
  前世,他那位表妹也曾来过府中小住。
  的确和他娘说的一样,这位表妹一直被舅舅娇养着,据说,自娘胎时落下的病根,导致身子一直病怏怏的,舅舅给她取名叫做白若卿。
  安静柔弱,这是前世霍余对白若卿的第一印象。
  她很会讨人欢心,来府中不过短短一个月,就让娘亲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
  前世,并没有圣上钦赐霍余府邸一事,所以,霍余一直住在国公府,白若卿进府之后,霍余就常会和她偶遇,她的确处处顺心,会在他处理公务到夜深时,给他送来一碗乳鸽汤。
  时而久之,也叫府中所有人都知道她对他情根深种,她名声很好,所以,众人都认为这是佳偶天成。
  但想起之后的事,霍余垂眸,敛去眼中那一抹淡淡的嘲讽。
  前世,霍家被以蓄意谋反的罪名入狱,那日白若卿去城外上香,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长公主陈媛替霍家说了话,免了霍家幼儿女子的死刑,发配边疆,而霍余本人,也被长公主用狸猫换太子,躲过死刑。
  他被藏进了长公主府。
  但霍余知道,长公主的这些动作都是在圣上的眼皮子底下进行。
  长公主和圣上一母同胞,只要一个死刑犯入府而已,圣上自然不会不答应。
  前世霍余曾想,若长公主是圣上后宫妃嫔,依着圣上对长公主的宠溺,恐怕会被冠上沉迷美色、昏君的称号。
  被藏进长公主府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无法打听到外界的消息,等他见到长公主时,长公主似乎才想起他,打那之后,他才渐渐有了自由。
  后来,他得到白若卿的消息。
  她没有回衢州白府,而是继续留在了长安,不过,那时她已经嫁为人妻,夫君是当朝大将军嫡子,听说将军嫡子为她非卿不娶,闹得将军府很久不得安宁。
  得知这个消息,霍余并不意外。
  他很清楚白若卿的手段,她若只想嫁一个男子,不过轻轻松松而已。
  霍余没有和白若卿相认的心思。
  可是他常跟在长公主身边,难免会遇见白若卿。
  遥遥对视一眼,白若卿就认出了他,霍余永远记得那一幕。
  白若卿脸色大变。
  她让婢女请他相见,霍余无奈,却只能赴约。
  因为,霍夫人临死前还在愧疚,若不是她让白若卿多陪她一段时间,也不至于让白若卿遭此横祸。
  在霍余思考如何和白若卿说明,日后装作不相识、免得牵连她时的时候,白若卿的第一句话,就让霍余明白,全然是他思虑太多。
  但白若卿见到他之后,只说了两句话:
  “霍公子应该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还望霍公子不要牵连我和白家。”
  一句冷清的霍公子,顿时将两人距离拉远。
  似乎她从没有为了拉近和他的关系,而亲热软糯喊过那一声声的“表哥”。
  她淡淡地看着他,似居高临下,又似怜悯,又似乎是怕他会攀关系的谨慎和嫌恶,最后透着一分警告:
  “霍公子也应该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最后三个字,她意有所指,也透着凉意。
  世态炎凉,不过如此。
  霍余那时心中就没有什么波动,如今转世重生,自然更不可能因为她而有什么情绪浮动。
  霍家那时不过一堆乱摊子,谁碰谁倒霉。
  他对白若卿的选择无可指摘。
  如今重来一次,白若卿的那些主意只要不往霍家身上打,霍余也懒得管她。
  霍余从记忆中回神,梓铭额头冒着冷汗走近:
  “爷,长公主在辰时左右就出了城。”
  说完,梓铭就低头,等着领罚。
  爷早就交代过,要一直盯着长公主府,只要长公主有动静,就立刻回禀。
  而如今,一个时辰都过去,他才将消息奉上,这就是失职。
  久等不到爷声音,梓铭悄悄抬头,就见主子情绪未变,似乎早有所料,颔首:“备马。”
  梓铭立即领命。
  **********
  另一边,陈媛事与愿违。
  等了半炷香的时间,陈媛也没等到陆氏嫡子,她眉眼处的饶有兴致早就淡去,变成了明眼人都能察觉的不耐烦。
  凤玲眼神闪烁,抓住机会进言:“这陆氏嫡子再出众,也当不得公主这么亲自等候。”
  “公主难得出来一次,何必将时间都浪费此?”
  陈媛朝官道尽头看了眼,依旧什么动静都没有。
  半晌,她终于做了决定:
  “回吧。”
  声音闷闷,是扫兴所致。
  画舫上依旧轮了几番表演,她们回来时,正是一男子跪坐在画舫中间在抚琴,男子长相清秀,青丝垂在脸侧,配着这景,倒别有一番风味。
  陈媛只觑了眼,就百无聊赖地收回了视线。
  就这番姿色,尚不如皇兄宫中的伶人。

当前:第3/16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