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总想弄死朕》第96/125页


  “你刚才问我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大好年华去效忠皇帝陛下,这跟当初徐慕背弃你是一个理由。就算安排我入此局的是先帝,可随着陛下一日日长大,他刚直果敢,重情重义,永远不会像你一样,为了一己私利去损害江山社稷,能效忠于有道明君,乃是臣子万世修来的,当无悔矣。”
  山道间朝风缓缓,绚烂朝霞在天边晕染开,冲破了蓝白相错的一线天,将光芒洒向人间。
  铿锵言辞犹在耳,荡破了劲风,沉沉的砸下来。
  梁王无所谓地笑了笑,“事已至此,这些又有什么重要?只是……我很好奇,接下来要如何处置我?”
  他是宗亲之首,是先帝托孤的辅臣,纵然被萧逸算计得担了谋反之名,可他在朝中根基深厚,要处置他势必会引起朝野动荡,更不是眼前这几个蝼蚁所能决定的。
  说话间,封世懿和常景已经走近了。
  常景略有些不好意思,朝楚晏轻轻一揖,道:“我不知内情,从前对楚大人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楚晏还礼,道:“大将军不必往心里去,这都是下官与陛下商定好的,若非如此,下官的身份还不能隐藏得那么严实。”
  两人各自说开,自然也就无事了。
  封世懿看着梁王,道:“得先将此人看押起来,待我修书上达天听,等候陛下发落。”
  楚晏和常景应是,正要各回营帐善后,没走几步,封世懿叫住了楚晏。
  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看向追随梁王的残兵,又将目光落入到宛州城内,朝雾弥漫在空荡荡的街衢之上,将周遭一切都映得有些模糊。
  他的声音亦如染了烟雾,透出浓浓的担忧,“宛州是梁王的老本营,咱们不摸底细。那七万晏马台守军也是大周将士,他们受人蛊惑罪不至死,我们不能全杀了,所以你得小心看管,不要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眼见梁王被俘,楚晏本已放松下来,闻言,倏然一凛,见老将军眉目端凝,脸上满是忧色,心不由得跟着一沉。
  ……
  萧逸合上那份战报,沉默了许久,仿佛在思忖着什么,看得楚璇一阵心慌,忙问:“输了?”
  萧逸恍然一笑,摇头,“赢了。”
  她的一颗心总算落下来,却又疑道:“既然赢了,你为何是这种表情?”
  萧逸没有立即回答,目光淡淡落在地砖上,眉宇微皱,似拢着无尽的心事,他抬头看向楚璇,道:“我得去一趟宛州,不管是封世懿还是常景,亦或是你父亲,他们都不能随意处置梁王。他历经三朝,又是宗亲,根基深厚,需得小心处置,不然朝堂会乱。”
  楚璇也觉他说得有理,可一听他要离开长安去宛州,还是十分不情愿。毕竟如今局势微妙,虽然斗倒了梁王,可还有一个手握重兵的萧佶在虎视眈眈,这个时候离京,会不会太冒险了……
  她稍加思索,诚恳地建议道:“你可以下旨,就像下旨开战一样,要如何处置梁王在圣旨里写明,那封大人、常将军还有父亲就是奉旨行事,不会有人为难他们。”
  瞧她神情严肃,一脸的认真,萧逸没忍住笑了,耐心地向她解释:“这种事情不能过明旨。你忘了,梁王为什么会无诏调动晏马台守军?”
  “是以为常景……”楚璇突然意识到什么,话音戛然而止。
  昭示天下人的理由,是常景因痛失爱子而恼羞成怒,先率兵围城在先。可事实不是如此,把常权抛出来是父亲和萧逸设的局,就算最后可说是一场误会,不处置父亲和常景,那按在梁王身上的谋逆之罪就不是那么站得住脚了。
  若是有人以此来做文章,诟病萧逸,说天子容不得人,冤杀臣子,那……
  萧逸微仰了头,幽然叹道:“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有人会拿这个做文章。不……”他看向楚璇,目光中多了几分笃定,“精明如萧佶,一定会拿这个来做文章。所以,梁王不能回长安,就得让他死在宛州,而且还得是畏罪自尽。”
  楚璇再也无话可说,她自然是希望萧逸能守在她和孩子的身边,可她的夫君是皇帝,身上有着不可推卸的重担,她不能因为一己私情而束住他的脚步,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忧愁多思、黏腻纠缠而让萧逸再多担一重心。
  因此,她便装出风轻云淡的模样,勉强笑了笑,问:“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萧逸说:“不忙,我要等一封信,一封来自于淮西的信……”
  楚璇惊奇,忙再追问,可萧逸却不说了,只说是朝中机密,复杂得很,解释了她也未必听得明白。
  楚璇原本对他要去宛州一事不存疑了,可他来这么一出,让她又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给出的必须要去的理由也不是那么能站住脚,他好像有什么事在瞒着她……
  可萧逸没有给她细细琢磨的时间,他免了两日朝,说这些日子因挂念宛州局面,脑子里那根弦绷得太紧,日子着实不好过,好容易尘埃落定,该出去松散松散,过一过正常人的日子,沾一沾民间的烟火气。
  两人换了便服,带了暗卫,去长安的街巷里找乐子去了。
  楚璇穿得自然是素锦男袍,萧逸那醋坛子就是不许她穿襦裙出来,哪怕是最简单的、没有绣花纹样的窄袖襦裙,他也不许。
  穿了男袍,自然不能擦胭脂,梳云髻,只有素着张脸,琯了最简单的发髻,爱美的楚璇央求了许久,萧逸才准她在琯发的绸布上缀一颗白玉坠。
  三月,正是桃李盛开,满城嫣然的时节。长安街巷涌进了许多来自天南海北、外夷蛮邦的商贾,沿街叫卖,或是聚在酒肆茶馆小酌寻乐,不管是平民还是衿缨,都换下了厚重的冬衣,穿起颜色鲜亮的春衫,举目望去,便是一幅暖融融的繁华盛世画卷,置身其中,心情也不由得轻快起来,几乎要把所有烦恼都忘了。
  楚璇像只脱了缰的小妖兽,蹦蹦跳跳地专往人群里钻,气得萧逸在第三次把她拖出来之后,扯了根素丝帕子给她蒙住了脸。
  “呜呜……”因为蒙得太紧,楚璇几乎快要喘不动气了,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仰望着萧逸。
  已在恼怒边缘的皇帝陛下大发慈悲,勉强给她松了松,沉着脸道:“你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吗?老往人堆里钻,非得叫登徒子轻薄了才知道轻重吗?”
  楚璇愣了愣,平伸开胳膊,一本正经地反驳,“我穿的是男装!我现在是男人!哪家的登徒子要来轻薄男人?”
  萧逸白了她一眼。
  大约是太平日子过久了,时下长安世家的公子里多荒唐者,觅好女色不够,渐兴起了特殊的癖好,在那街巷隐蔽处的楚馆里,甚至蓄养了一批姿容出众的娈童,听说门庭若市,广受欢迎。
  但这些污言萧逸不愿说给楚璇听,只板着张脸道:“我说不许往人群里钻就不许,你要是不听话我这就带你回去,以后别想出来了。”
  楚璇瞪圆了眼怒视他。
  这就是霸道!就是蛮不讲理!
  气得她抬腿就走,萧逸忙追上她,将她揽进怀里,腾出胳膊摁下她的挣扎,柔缓了声音道:“好了,我也不愿意这么管着你,可谁让你长得这么美,让人望一眼就神魂颠倒……”
  楚璇愤怒的面容略有缓和,看在他嘴这么甜的份儿上,那就……可是,她还是生气!
  “你就是这样,霸道蛮横!好多年了都这样,还真是一点都没变。”
  她忿忿地给萧逸下了结论,却勾起了他对于往事的幽深回忆。
  其实她说得没错,他从前便是这样,自打对她倾了心,自打察觉出她的美招来无数垂涎目光,便恨不得把她关起来,把她锁起来,独占她,绝不让旁人看她一眼。
  那大约也是这样的春天,是楚璇入宫前的最后一个春天,他春心萌动,尚处在暗自倾慕的阶段,没想好怎么跟楚璇倾诉爱意,只用了个心眼,诓她出来,端出小舅舅的架子,只当领着外甥女逛街来了。
  那时她已经长成了大姑娘,比小时候更聪颖、更会看人眉高眼低,也更能忍耐,明明顾忌着他的身份,束手束脚总玩不痛快,还要在他面前装出一副很高兴的模样。
  萧逸知她那点小心思,也不戳破,只当两人长大后比幼时疏远了许多,大约是她不习惯和他一起玩,多出来几回没准就好了。
  这样盘算着,心里美滋滋的,也不强求楚璇走在自己身边,只跟在她身后,照看着她的周全。
  可照看着,照看着,他觉出不对来了。
  这小丫头今日穿了身嫩黄色襦裙,梳着松散的鬟髻,缀着珍珠压鬓,银簪上镶嵌着米粒般的小珍珠,攒成个鸢尾花的样式,看上去既别致又清新。
  这是世家小姐最平常的装束,她也是用了心思的,既得体又不会过分招摇而抢了王府里正经贵女们的风头。
  这是她自以为的而已。
  王府深苑里的大姑娘初长成,一张白皙雪腻的脸庞,五官凿玉般精雕细琢,特别是一双艳眸,明光四溢,带着几分天真澄澈,无辜地望过来,犹如生了钩子,直要把人的魂儿从身体里勾出来。
  这般穿街而过,已招来无数明晃晃的注视,若非她身边跟着几个健硕的暗卫,身后还有个黑着张脸、威严凛凛的萧逸,恐怕早有人上来搭讪了。
  萧逸就跟心里压了块大石头,十分郁闷,有些后悔带她出来玩,跟了她几条街,终于下定决心,从袖里抽出墨绸巾帕,给她蒙住了半边脸。
  楚璇自然不乐意,但又顾忌他的身份,敢怒不敢言,攥紧了拳头,气鼓鼓地仰头瞪他,一边瞪他,一边喘着粗气,像是头随时要炸毛的小凶兽,那墨绸被她的气息顶得一颤一颤,宛如被黏住翅膀的蝴蝶,徒劳地挣扎着。
  萧逸一本正经道:“你不知道,时下流行这样打扮。”
  楚璇充满了狐疑,“可这街上哪有人这样啊?您不要蒙我……”
  萧逸的神情越发凛正,“宫里的宫女都这么打扮,你就看着吧,不出几个月就会传到宫外。”
  楚璇低头默了默,攥紧的拳头隐隐颤抖,像是在努力说服自己接受皇帝陛下这一套荒谬到简直是在侮辱人脑子的说辞。
  努力了许久,还是以失败告终。
  她闷声道:“我不想逛了,我想回王府,您给我把这东西揭了吧,我喘不过气来了。”
  萧逸巴不得快些回去,连路都懒得走,让跟在他们身后的马车上前,拉着楚璇上去,四下里有车壁挡着,才伸手给楚璇把绸布揭下来。
  出来走马观花了一番,什么热闹都没看到,反倒让萧逸耍了一把,楚璇自然是恹恹地回了王府,连跟萧逸说话也都是敷衍。

当前:第96/12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