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第114/475页


  那是个寒冷的冬日,杜先生这一睡再没有醒来。
  想着那些惨烈的事,少女下颏微扬,迎着六月的阳光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如今长公主知道了幕后真凶,结果会不一样了吧?
  对幕后真凶愤怒也好,无力也罢,终归比寻不到一个结果要强得多。
  解开了那个心结,长公主或许就不会郁郁而终,杜先生也不会醉酒而亡。
  “冯大姑娘?”见冯橙突然驻足,翠姑轻轻喊了一声。
  冯橙收回思绪,随着翠姑快步走进凉亭。
  “殿下,冯大姑娘到了。”
  永平长公主转过身来,摆了摆手。
  翠姑默默退出凉亭。
  “臣女见过殿下。”冯橙微微屈膝。
  穿着缃色裙衫的少女,仿佛满园葱绿中唯一的鲜花,娇妍清丽,令人移不开眼睛。
  永平长公主凝视了少女一瞬,轻声道:“冯大姑娘,来这里坐。”
  冯橙道了谢,大大方方在永平长公主对面坐下。
  “本宫记得冯大姑娘闺名冯橙,没有记错吧?”
  “劳殿下记挂,臣女闺名一个‘橙’字。”
  “冯橙――”永平长公主颔首,“是个朗朗上口的好名字,可有什么寓意么?”
  “臣女的名字是先父起的,取自‘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第98章 婉拒
  听少女平静解释名字的来历,永平长公主的心仿佛被调皮的蜂子轻轻蛰了一下。
  都说秋日凄凉,冯大姑娘的父亲却从这句诗中挑了字给女儿取名。在一位父亲心里,女儿来到之时,便是这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了。
  那一定是位很疼爱女儿的父亲,可对眼前小姑娘来说已是“先父”。
  “冯大姑娘是秋日生的?”
  冯橙点头:“臣女生在秋末。”
  这也是她的住处晚秋居的由来。
  “秋末啊。”永平长公主想到了女儿,喃喃道,“迎月是仲秋生的。”
  冯橙动了动唇,没有开口劝。
  对一位失去独女的母亲而言,这些劝慰太苍白。
  “冯大姑娘今年十五岁了吧?”
  “是。”
  “与迎月一般大呢。”永平长公主看着雪肤花貌的少女,仿佛看到了及笄的女儿。
  迎月若是长到十五岁,也会像冯大姑娘一样好看吧?
  永平长公主一时想出了神。
  冯橙静静坐着,没有打扰对方。
  守在凉亭外的翠姑隔着亭角垂下的轻纱往内看,悄悄抹了抹酸涩的眼角。
  不知是不是错觉,殿下与冯大姑娘相处时好像有了精神气。
  永平长公主出神的时间有些久,久到风把轻纱吹起,不耐烦吹动她的裙摆,这才回过神来。
  对面的少女眉眼沉静,既没有不耐烦,亦没有紧张忐忑。
  就仿佛本该如此。
  永平长公主脱口而出:“冯大姑娘可愿做我的义女?”
  冯橙愣了一下,望着永平长公主一时忘了说话。
  永平长公主也愣了。
  她不明白刚刚为何问出那句话,明明在请冯大姑娘过来时,她就是听着令人烦躁的蝉鸣想见一见这个小姑娘而已。
  迎月性子活泼,到了炎炎夏日会偷偷爬到树上捉知了。
  她其实是知道的,但并不想太过约束女儿。
  在她看来,年少时快活一些,当长大后不得不面对人生风雨,能从这些美好的回忆中汲取勇气与力量。
  那时的她,何曾想到女儿永远不会长大了呢。
  问出这话后,永平长公主其实有些迟疑。
  她认冯大姑娘为义女,是为了满足自己重新拥有女儿的自私,迎月会怪她吗?
  好像有些冲动了。
  在对面少女沉默时,这个念头从永平长公主心中一闪而过。
  而冯橙因为过于吃惊愣了好一会儿后,终于回神。
  “臣女感激殿下的厚爱。”她起身对着永平长公主福了福,“只是这样的大事臣女无法决定,需要与家人商议。”
  她顿了一下,还是坦然道:“也要看家母的想法。”
  如果认永平长公主为义母会让母亲不安,那她便不愿这样做。
  世上比母亲身份高贵,强大能干的人不计其数,可别人再好,都不是父亲吟诵“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时,拥着襁褓中的她微笑聆听的那个妇人。
  听了冯橙的回答,永平长公主有些松口气,又有些遗憾。
  她一时理不清复杂的心情,歉然道:“这样的大事确实不该随口说说,是本宫思虑不周了。”
  冯橙亦松了口气。
  能借着永平长公主的另眼相待让她在家中不至于如履薄冰便足够,至于攀龙附凤的心思,她并没有。
  “夏日炎炎,冯大姑娘在家中一般做什么?”
  这种话题对冯橙来说就轻松多了。
  她笑着回答:“偶尔会出门玩,在家中时都是随便打发时间,近来喜欢看小鱼爬到树上捉知了。”
  永平长公主心头微动,不由问道:“冯大姑娘会捉知了么?”
  “也会捉,不过不能让家母知道。”
  永平长公主笑起来。
  翠姑听到亭中飘出来的笑声,默默擦了擦眼角。

当前:第114/47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