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第23/475页


  几个贵女面色微变。
  冯桃心中嗤笑。
  什么担心大姐,分明是想满足看热闹的心思而已。
  见气氛尴尬,冯梅轻轻拽了冯桃一下,对几人道歉:“我三妹年纪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你们不要和她计较。”
  一名贵女扯出一抹淡笑:“冯二你放心,我们不会计较的。”
  一个庶女,也配让她们计较。
  因冯桃的多嘴,几人彻底冷淡了她,只与冯梅说话。
  冯梅本就不待见冯桃,佯作不知。
  不知不觉,冯桃就落了单。
  落了单的少女扬起唇角,摸了摸袖中之物。
  二姐不管她才好,这样她才能找机会把大姐交给她的东西悄悄送出去。
  “长公主到了!”
  小小的喧哗后,满园一静。
  一名长眉入鬓的美貌妇人被人簇拥着大步走来。
  冯桃望着那不怒自威的女子,突然有些紧张。
  这就是长公主啊。


第20章 长公主
  牡丹园中有一六角亭,永平长公主在亭中坐下,放眼扫量那些少女。
  三三两两站在一起的贵女向永平长公主行了礼,面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拘谨。
  能站在这里的贵女皆家世出众,本见多了贵人,可永平长公主却不一样。
  永平长公主不只是皇上的胞姐,还是率领千军万马平乱的奇女子。
  面对这样的人,这些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能有几人做到泰然自若呢?
  紧张,才是正常的。
  冯桃暗吸口气,如此安慰自己。
  永平长公主缓缓扫过这些贵女,笑意浅淡:“都不必拘谨,既然来了就在园中好好玩。”
  她的声色偏冷,还带着几分沙哑,与那些贵妇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气氛却在永平长公主开口后一下子活络起来。
  贵女们赏花说笑,轻松愉悦。
  实际上,这轻松不是真的轻松,只不过是如长公主所愿罢了。
  众贵女还记得,去年赵侍郎府的三姑娘赏一株二乔太过出神险些挨了蜜蜂蜇,居然入了长公主的眼,被长公主赏了一支八宝如意簪。
  赏花宴过去不久,就传出赵三姑娘定亲的消息,是一门很不错的亲事。
  儿媳得过永平长公主的赏赐,这在婆家人眼中是件颇有面子的事。而有永平长公主的赏赐当嫁妆,于女子来说也是一种底气。
  能得长公主赏赐说明被长公主看好,而被长公主看好的人若是在婆家受了磋磨,那就等于伤了长公主面子。
  长公主的赏赐,若是家族遭遇剧变当然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但对寻常内宅度日来说就是一道护身符了。
  只可惜对于如何得长公主青眼,众女无迹可寻,只能靠着猜测加运气行事。
  永平长公主望着那些笑容甜美的少女,心神恍惚。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真比满园的牡丹花还好看。
  她的灵儿若还在,也有这么大了。
  立在一侧的女官见永平长公主如此,心中一叹:殿下又在思念小郡主了。
  小郡主纯真可爱,就是她想起小郡主的失踪都心痛难言,更何况殿下。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对于一位母亲来说太残忍了。
  悠远的琴声传来。
  永平长公主随意望过去。
  花团锦簇深处摆着一架古琴,一名素衣少女正专注抚琴,不远处还有贵女对弈。
  经历过先前的赏花宴,贵女们知道抚琴并不能得到长公主青睐。但大家年纪相仿,能在这般场合展露出类拔萃的琴艺,何乐不为。
  琴音悠然空灵,令人沉浸其中。
  见永平长公主侧耳聆听,女官低声道:“抚琴的是礼部尚书府的二姑娘。”
  “哦。”永平长公主淡淡应一声,没再多言。
  女官也没有再说什么。
  殿下擅武,年少时对琴棋书画这类雅事没多少兴趣,如今听听当个消遣罢了。
  “那个孩子是谁家的?”永平长公主长眉微扬。
  女官顺着看过去,就见一名粉衫少女站在一个侍女身后,正试探着一点点靠近。
  那小心翼翼又踟躇的模样,令人不禁莞尔。
  此时冯桃正处在高度紧张中。
  小姑娘活泼直爽,又没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想法,本来面对长公主府的人可以不卑不亢。
  可她有重任在身啊。
  大姐交给她的任务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害怕失败的压力令冯桃迟疑起来。
  这么多侍女,会不会选错人?
  哎呀,真是太难了。
  女官仔细看了看,没认出来:“瞧着眼生,应该是头一次来。”
  永平长公主难得起了一丝兴致:“看着像是有话对那个侍女说。翠姑,你去把人带来。”
  “是。”女官应了,立刻向冯桃走去。
  一个小姑娘找侍女又不好意思,估计是想去净房。
  但殿下想见的人,她自然不会多嘴。
  走到近前,女官喊了声姑娘。
  冯桃看到女官眼睛一亮:“您是殿下身边的女官!”
  她观察许久了,这位女官一直不离永平长公主左右,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前:第23/47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