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第71/475页


  冯锦西一脸无辜:“也不叫巧吧,儿子每日都上街玩啊。”
  牛老夫人嘴角一抽。
  华而不实的草包,徒有其表的绣花枕头,说的就是这个玩意儿。
  冯锦西一拉冯橙:“再说当时围观的人那么多,不知多少人跑去看热闹,连二哥的同僚溜出去喝茶都听闻了,我与橙儿遇见有啥稀奇的。”
  牛老夫人听不出漏洞,沉着脸道:“以后你们都少出去。”
  她看向冯橙:“特别是你那个丫鬟小鱼,每日一大早跑到府外柳树下舞枪弄棒像什么样!”
  听下人回禀,有一次那个小鱼一跺脚窜到了树上,这到底是丫鬟还是猴子?
  “孙女也觉得不像样。小鱼就是认死理,非说在长公主府练武时是在柳树下面,如今来了咱们尚书府,就认定那棵大柳树了。”冯橙一脸为难,“孙女想着小鱼毕竟是长公主赏的,若连这么点小心愿都不满足,岂不让人说咱们尚书府苛刻。”
  牛老夫人一滞。
  冯尚书正等着冯二老爷回来再打一顿,哪想听这种小事,不耐道:“在那棵柳树下练武不是挺好的,宵小瞧见了对尚书府还会多些忌惮。”
  牛老夫人不吭声了。
  这时丫鬟在门口通传:“二姑娘来了。”
  牛老夫人本想把人打发走,后来一想既然那对母子要进府,冯梅这些小辈早晚要见一见,便点头让人进来。
  长宁堂这边等着见那对外室母子,汀兰苑那边,杨氏回去后看着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李嬷嬷,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
  “奶娘,奶娘你怎么样了?”
  “老……老奴没事……”李嬷嬷艰难说完,彻底昏了过去。


第61章 杨氏发现中了圈套
  “奶娘,奶娘!”杨氏急得大声呼唤。
  李嬷嬷双目紧闭,毫无反应。
  “去请大夫来!”杨氏冲大丫鬟喊。
  这个时候府中下人还不确定牛老夫人对二太太的态度,见大丫鬟出去自然无人拦。
  大丫鬟才出门就遇上了提着药箱匆匆赶来的老大夫,忙领着大夫进去。
  杨氏有些意外。
  丫鬟小声解释道:“说是老太爷吩咐的。”
  杨氏红着眼角,心情十分复杂。
  哪怕老夫人有老太爷一分慈心,奶娘也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等大夫给李嬷嬷检查过,杨氏忙问:“如何?”
  大夫神色凝重:“虽是皮外伤,却有点重,加上人上了年纪……”
  杨氏眼神一紧:“大夫的意思是――”
  “老朽先开个方子,仔细调养着吧。”
  杨氏心凉了一截。
  听话听音,奶娘情况恐怕不大好……
  这般一想,杨氏眼泪簌簌而落。
  她对奶娘的感情,比生母深厚得多。
  在那杀人不见血的后院,是奶娘护着她长大的,而她的生母九姨娘就如侯府中一抹淡淡影子,除了悄悄哭泣就不会干别的了。
  等着丫鬟给李嬷嬷上药的工夫,杨氏仔细想着今日的事。
  奶娘亲眼看到冯锦南从石头巷口那户人家出来,而冯锦南却说没有这回事。
  比起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她相信的自然是奶娘。
  也就是说,冯锦南在撒谎。
  他为何撒谎?
  杨氏越想,心越冷。
  没想到她到了这个年纪,却落入这么简单的圈套!
  那个外室子九岁了,冯锦南迫不及待要那孩子认祖归宗。他知道老太爷不会同意,便设计把她推出来分担风雨。
  若是以前,就算老太爷知道那对母子的存在,也不会轻易松口让他们进府。现在为了向世人证明她今日事出有因,不得不点头。
  冯锦南谨慎了这么多年,难怪那个叫钱三的小厮会突然发现他养外室。
  这分明是他故意透露的!
  不是钱三发现,也会有张三、李三、王三。
  他用她的清白当垫脚石,让那对母子踩着她的脊梁踏入尚书府。
  这个男人何其狠毒!
  杨氏想明白了一切,恨不得咬下冯二老爷一块肉来。
  长宁堂中气氛凝重,冯尚书与牛老夫人并排而坐,谁都没有说话的兴致。
  冯锦西冲冯橙使了个眼色,试探着开口:“父亲,要不我带橙儿先出去吧。”
  二哥的外室有什么好见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带侄女出去玩。
  冯尚书一吹胡子:“等着!”
  冯锦西悄悄翻个白眼,不吭声了。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把人等到了。
  冯二老爷牵着男童走在前,一名美貌妇人跟在后。
  牛老夫人第一眼落在男童面上,看到那张与冯二老爷小时候如出一辙的脸,微微松口气。
  认回外室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说别的,这种养在外头的女人,如何保证所出孩子的血缘?
  还好这孩子长得与老二像,以后就少了那些质疑血脉的闲话。
  冯二老爷一见牛老夫人表情,心头暗喜。
  他将来让幼子认祖归宗的底气就是幼子和他长得最像,任谁一看便知道这是他儿子。
  母亲果然这般反应。
  等牛老夫人看向茜娘时,冯二老爷的心提起来。
  许是父亲曾经收的婢妾太过美貌,母亲很反感容貌特别出挑的女子。
  当然,自家漂亮女儿、孙女不在此列。
  牛老夫人视线落在茜娘面上,冰冷挑剔。
  冯二老爷忙把男童推到前边:“父亲、母亲,这是纯儿,今年九岁了。纯儿,快喊祖父、祖母。”

当前:第71/47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