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总来碰瓷的书生》第83/84页


  “怎么没有?”孙老爷道,“娘家底气足,出嫁女就能挺直腰板。我们家虽然是商贾,但是生意上,通州郡还是要看我们。首富虽然不敢说,到底能给你撑点面子;而且我们家和凌家毕竟交往了十几年了,知根知底,纵使真的有什么,他们也会看在娘家的面子上不是么?”
  “哎,现在就是可惜你弟弟年纪小,没法给你撑脸。”
  孙湄菡想起自己十岁的弟弟,笑了笑:“这有什么,女儿的脸,也不能总靠家里给撑着。”
  “哎……”孙老爷叹了口气,“为父在想,你没有个亲哥哥,到时候你出门子,请你哪个堂兄来背你。”
  孙老爷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五,上头四个哥哥,家中都有一两儿子。而孙老爷的弟弟家,也是两个儿子。一大家子的男丁,独孙湄菡一个女孩儿,也素来受宠。早早儿各家都说了,菡菡出阁,要请来背妹妹出门。只是堂兄众多,只是选哪个好,也让孙老爷头疼。
  孙湄菡回想起自己一家子的堂兄们,依稀记得,年岁差不大,一直和她玩的很好的,是她六堂兄。故此问道:“六堂兄可好?”
  孙老爷被孙湄菡提醒了:“唔,浩然么,说来也是,他只大你两岁,自小玩的好,他来背你出门,也是应该的。既然这样,为父就给环阳去信,禀告给你祖母。”
  孙家的亲眷们都在环阳,距离通州郡,不过三五天路程,一来一去,消息很快就能接到。
  定下了背她出门的人,孙湄菡也就没有别的事情,只有照顾家中,一边准备嫁妆的事了。
  打造家具的木材是孙老爷早早就囤好的,如今只等定了人家,去了凌府测量了新房,然后图纸交给老木匠们,开始打做家具了。
  布料铺子里,压了许多的上等绸缎,这个时候也都取了出来,带回了孙府,孙家一班绣娘们,整日里就为了孙湄菡的新衣而劳作,其他的都稍微退后了一些。
  作为商人,孙老爷有着许多的门路,海上也好,胡商也罢,孙老爷总觉着之前给女儿攒的稀奇玩意儿不够,又想法子弄了许多别处少有,十分珍贵的摆件玩意儿。
  孙府忙得热火朝天,外头的人一下子明了,这是女儿定下了日子,开始着手备嫁了。
  之前和孙湄菡交好的女孩儿们,因为她订了亲,不好请出去玩耍,几个人一商量,索性都给孙湄菡下了拜帖,等两日来找她玩。
  张姐姐因为也是备嫁之身,没有参与;苏家的珈珈,崔家的荷儿,路家的媛媛,还有谢家的谢绾,唐家的韶儿,统统都在其中;倒是因为凌丝弦成了孙湄菡的小姑子,不好自己跑来大嫂子家,来不了,一个人在家生闷气。这一番,孙湄菡闺中好友们,没有嫁的,来个一半。
  其中最令孙湄菡在意的,却是郡守府石姑娘与忠义伯府三姑娘棋娘的拜帖。
  也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搭在了一处儿,又是从哪儿得来的消息,赶在这个节骨眼上,以好友的身份,要来孙府聚一聚。
  孙湄菡捏着笔,却不知道这两份拜帖,是该回,还是不该回;论关系,她和石大姑娘不过泛泛之交,忠义伯府姑娘,也只是一面之缘;然而这两个女子,身份卓然,确实是孙湄菡不好拒绝的……
  而且,她们又是因为什么,要来孙府贺她?
  “姑娘,”守在孙湄菡身边的彩烟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咱们院子的柳愢不是和郡守府的丫头认识么,叫来问问,有没有什么消息的?”
  “我竟差点忘了,”孙湄菡吐了一口气,道,“也不知这丫头有没有和她同乡继续联系了,先叫进来问问吧。”
  柳愢进门给孙湄菡行了一礼后,小圆脸上扬着甜甜的笑:“姑娘安。”
  孙湄菡笑道:“叫你也也就是问问,你那同乡,可与你还在联系?”
  柳愢闻言,笑了笑:“奴婢和同乡毕竟是同乡,在外就多联系了些,到现在,也一直没断过。”
  而后不等孙湄菡发问,自己主动道:“听奴婢的同乡说起过,她们家的大姑娘和忠义伯家的三姑娘交好,借了忠义伯府姑娘的头衔,等梦夫人上门的时候,狠狠打回了梦夫人的脸。据说郡守看在忠义伯夫人的面子上,没有追究,之后石姑娘就和忠义伯姑娘一直玩在一起了。”
  “啊对,还有呢!”柳愢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奴婢听同乡说,郡守夫人和忠义伯夫人走动的也勤,似乎是有意要给石姑娘求忠义伯府的公子为婿。”

第87章

  过了两日,诸家女孩儿前来贺孙湄菡的时候,郡守府石姑娘与忠义伯三姑娘一处儿而来,手挽着手,瞧着格外亲密;只是这个亲密,算得上是石姑娘对忠义伯三姑娘的,而忠义伯三姑娘,和之前孙湄菡所见之时相错无几,只少了两份冷淡罢了。
  虽然如此,但是在外人眼中,主动放下身段和忠义伯三姑娘一处说笑的石姑娘,令两人看着关系甚好。起码,同来的其他小女孩儿都这样以为。
  夏日渐渐热了,孙湄菡带了女孩儿们去她父亲专门给她用树荫搭建的棚屋,四面通透,只有顶上被遮盖的严严实实,阳光晒不进来。
  因为要招待小姐妹们,孙湄菡使了丫头专程把璨珠并雪珊叫了回来服侍,不大的棚屋,几个木台上坐着女孩儿们,丫头们端着瓜果香茶,穿梭在其中。
  谢绾唐韶儿自恃与孙湄菡有过过命的交情,且与其他女孩儿并不相识,围坐在了孙湄菡两侧,趁着举茶共饮之时,小声问道:“石姑娘怎么也来了?那个与她一起的,怎么没有见过?”
  这个疑问,存在着在场的女孩儿们的心中,毕竟忠义伯府三姑娘,名唤做‘金若棋’的,从进门起,就不怎么言笑,也只给了石柔一二好脸色,完全不似孙湄菡之前结交的女孩儿。
  孙湄菡迟疑了下,不知道该怎么介绍,只含糊道:“这位是上京来的,金姑娘。”
  忠义伯三姑娘似有所查,微微抬起了头,看向孙湄菡这边。
  孙湄菡回以一笑,忠义伯三姑娘眉头微微拧了拧,而后不情不愿般,冲着孙湄菡笑了笑,只是里面究竟有多少真情实意,就无从得知了。
  孙湄菡若有所思看着金若棋移开了眼神,总觉着有些微妙。
  按理说,她们俩之间的关系,不过是因为善于钻营的赵夫人交好了忠义伯夫人,拐着弯见了一面;若是说,金若棋对她有些什么看法,莫不是之前赵夫人的心思,叫她知晓了?
  想到这里,孙湄菡也是无可奈何。赵夫人不知道之前陷入什么怪区了,妄想纳她为妾,这想法若是给相看好的忠义伯夫人三姑娘知道了,岂不是把她拖下了水?然而,她才是最无辜的那个好么……
  好在金若棋还是有些分寸,在场期间,虽然不怎么热切,倒也没有下脸子,算得上和平度过了;在几个孙湄菡的闺友纷纷拿出一些小贺礼时,她甚至也拿出了一个包装精美的发簪,送给了孙湄菡。
  “孙姐姐好事将近,妹妹先在这里祝贺了,到了姐姐出阁之日,再来给姐姐添妆。”谢绾笑道,而后又问,“说起来还不知道姐姐究竟什么时候出阁呢,日子可定了?”
  孙湄菡笑了笑,反正定下来了,也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故此大大方方道:“母亲要多留我一年,明年的这个时候才出阁。”
  孙湄菡不过刚刚及笄,明年十六出阁,也是刚好。
  谁知道一直淡淡听着她们讲话的金若棋问话了:“可是要等到殿试之后?”
  这话说来也对,只是从她口中,总觉着带了那么一些其他意思。孙湄菡拿捏不准,只淡淡道:“是啊。”
  谁知道金若棋又接了一句道:“你是要等他高中之事才嫁?”
  孙湄菡有些不快:“金姑娘此言何意?”
  金若棋看了孙湄菡一眼,笑了笑:“没什么意思。”
  虽然多余的话没有说,但是很明显很看得出,金若棋与孙湄菡,完全不是能交好做朋友的那种。
  孙湄菡想要回两句吧,这一方面是金若棋年岁小她,不足十四,总觉着有些欺负人;另一方面,还是要注意关系,毕竟她是赵夫人这才铁了心要娶的儿媳,好歹,也不能做些让人没脸的事。
  虽然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是好在还有其他关系好的女孩儿,你一言我一句,说笑起来;唯独金若棋与石柔,旁坐而听。
  让客人枯坐,这种事情对于主人家而言太失礼了,金若棋不知如何,总要把石柔拉近话题来,故此在媛儿与她说话时,孙湄菡笑着问石柔道:“哦?不知道石姑娘是否也是喜欢礼佛呢?”
  媛儿的母亲喜爱礼佛,故此带着自己的女儿,多少也教了些,媛儿耳濡目染,也比较喜欢,刚刚就是在问孙湄菡,订了亲了,是不是要去寺庙求签。
  只是孙湄菡因为弟弟寄养道观,基本都是去道观参拜,故而把话题抛给石柔,希望她也能说说话。
  石柔也是常混迹于少女圈,知晓孙湄菡的做法是为了什么,她柔柔一笑,轻声道:“母亲在家中修建了小佛堂,我也是每日跟着母亲礼佛呢。”
  崔荷儿笑道:“自家的佛堂有什么意思,倒不如下次结伴,去大还寺进香;那儿种了好多果树,一路走过去,可好闻了。”
  石柔闻言,眼神移到了金若棋身上,然后柔柔道:“还是不去了,若是在外头遇上了……我可没脸。”
  这话说得,孙湄菡心知肚明,指的该是那个梦夫人。梦夫人的事情,在场的女孩儿们或多或少知晓了些,闻言都很是同情石柔,一个郡守家的嫡女,被一个外室欺负的这么惨,也独她一份了。
  金若棋扭过头来:“上次她不是被罚跪了么,怎么还没改好?”
  石柔勉力一笑,欲语还休。
  从她为难的状态不难看出,梦夫人被罚跪,最后等到忠义伯夫人带走了金若棋,大约她还会嚣张得从石柔身上找回场子来。
  金若棋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皱了皱眉:“没事,我帮你。”
  得了金若棋的这话,石柔这才笑了:“哪里能一直靠着你,我总该自己做些什么的。只是可叹……”
  石柔沉默了片刻,转而扭头对孙湄菡道:“之前看得出,她似乎对你存有善意,这话我斟酌了许久,不知该说不该说。”
  孙湄菡挑了挑眉:“石姑娘若是觉着不太妥当的话,还是算了吧。”
  石柔没想到孙湄菡说的这么直接,脸上的笑僵了僵,然后弱弱道:“但是我转念一想,这话却是不得不说。”
  孙湄菡默叹,勉强笑道:“那石姑娘请说。”
  她现在是看出来了,石柔来贺她是假,绕一大圈,要给她说的话,才是真。

当前:第83/8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