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女主哥嫂》第143/152页
麦一山想过,以媳妇的厨艺水平,在乡村开个小饭店绝对没问题,问题是有没有客源。就算附近有个机械厂,可是人家厂里有配套的招待所在,开了饭店也不一定能招到客人。短时间内,开饭店说不定不如早餐摊位赚钱。
麦一山才不管媳妇现在能不能赚钱,他就是给媳妇找个事做。重活一世,麦一山不想让媳妇天天下地干活,忙活得跟手糙脸黑的。
下地干活累得很,麦一山又不缺钱,他大可以花钱雇人干农活。就是他奶和他爸去地里,麦一山也不让他们多干活,就怕累到他们。只不过他们闲不住罢了,麦一山有时会安排他们干点轻快的活儿。反正是自家的地,想干就干,累了可以坐下歇歇。
麦奶奶和麦爸都是闲不下来的人,才会抢着干活。
就像麦一山新承包的果园,开荒和栽树苗都是请人帮忙干的。还有农忙栽菜时,可以在附近雇人帮忙。现在红星村种大棚的多,不好雇人,可以在附近村子里雇人,雇几天人花不了多少钱,还有的是人抢着干。
麦一山不想媳妇太忙了,“饭店可以慢慢张罗,只要你做菜好吃,名声打出去了,以后有的是发财的机会。再说我还不想客人太多,让你忙得找不占地,顾不上家里。如果以后饭店发展好了,你雇个厨师和几个服务员,自己当老板就行”
“叫你这么说,跟我等着坐享其成就行似的,哪有这样的美事不管干啥,还是得踏踏实实干。”
田园是务实派,相信付出才有回报,从不认为开饭店太容易。
两口子都是踏实人,既然丈夫不让下地,田园干脆把饭馆开起来。至于生意怎么样,看情况再说吧。
娘家离得近确实有好处,白天麦一山忙,如果没空帮媳妇张罗开饭店的事,田园爸妈和哥嫂会帮忙。比如说买碗筷的事,田园亲自选了花色,大哥随后就给把碗筷给拉回来;灶眼不够用的,娘家爸和公公两人就给盘好了。
张罗好一切,选定了好日子,田园的饭店很快开张了,名字就叫麦香园饭店。
开业这天热闹大半天,村里人和亲朋好友过来给捧场,田园张罗了几桌菜,大家都说田园做的比婚席上的菜好吃,跟国营饭店相比,也不差什么。
“怪不得田园一个女人敢开饭店呢,看她做菜的手艺,真有两下子。”
“没有金刚钻,还能揽瓷器活听说她手艺是跟她爸学的。”
“我怎么觉得田园比她爸做得好吃”
“这叫青出于蓝胜于蓝”
田园有系统给的各种精密菜谱,会的菜品多不说,火候调味掌握的都比较精通,在乡镇开小饭店足够用的。
之后,田园把自己的拿手菜选出来,放到菜单上,吃过的人几乎都叫好。
像在乡镇这种小地方,即使田园厨艺再好,也不会有人天天来她的饭店吃饭。就算有那个心,没那些钱啊。
忙过开业那天后,隔三差五也能招待几桌客人。田园定菜价也不算太贵,但是也不便宜,比国营饭店还贵点。后来田园的厨艺名声打出去,特意来麦香园吃饭的客人才逐渐多起来,而且几乎都是回头客。
普通条件的人家很少去饭馆吃饭,就算再好吃,也鲜少有人到麦香园吃饭。麦香园的客人,主要还是附近厂子的干部职工。还有那些来红星村批菜批西瓜的二道贩子,也成了麦香园的常客。
田园算了算,眼下饭馆赚的不算多,但是每月纯收入比普通工人工资高多了,还是有利可图的。等将来生活条件更好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还能承接婚宴、百岁宴、生日宴那时才是饭店赚钱的时候。
麦一山在承包的山坡上种了苹果、水蜜桃、栗子、核桃等果树。就算果树苗是麦一山在系统统一购买的好树苗,但因为树苗生长期长,也得等几年挂果才能见着钱。可以说前几年纯投入无产出。幸亏麦一山的树苗是他在系统用金币购买的,没花太多钱,可以说省了一大笔投入资金。
田园和麦一山的事业进入平稳发展期,麦秋那边却出了问题。
麦妈眼看儿子儿媳不管种地还是开店,日子越过越红火,她特眼红小两口来钱快,又动了去京市赚钱的想法。
麦妈总觉得在家里,丈夫儿子还有婆婆儿媳都不跟她一条心,她在家呆着没意思。反正儿子结婚了,用不着她了,她还不如去闺女那里赚钱。
这不她想去京市找小闺女,偷偷张嘴跟麦一山要路费。
第85章 第 85 章
麦一山挺忙的, 麦妈为了跟儿子要到钱,特意找机会堵住儿子。
“一山, 我过两天打算去京市找你妹妹,你给我点钱, 我好当路费。”麦妈张嘴要钱非常痛快, 一点没有不好意思。
麦一山不相信他妈手里没钱, 马上反问“你没钱了”
“我跟你爸存款本来就不多,没你赚钱来得快。钱不经花,这不你结婚办酒席花了不少钱吗,家里的钱确实不多了”
麦一山结婚办酒席, 确实是爸妈出钱。不过因为自家有菜地,买菜没花几个钱, 钱全花在买鸡鸭鱼肉蛋上, 除此之外, 包括彩礼钱、给岳父母家送礼、还有婚前给媳妇买衣服首饰之类的,这些全是麦一山自个出的。
要说起来,因为麦一山混好了,结婚才没花父母多少钱。不然, 就算一个儿子娶媳妇,也能把家里存款折腾光了。因为麦家存款的来源主要来自麦爸, 而且还有个上学要钱花的麦秋, 以前的麦家并不算多富裕。
其实呢,麦妈手里还有钱,之前她在京市跟着麦秋赚了几百块钱, 可是一分没动,都存着当老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