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征天下》第3/351页


  赵范看着手里的书信,想着李忠刚才招揽他的话,又看了看李忠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转身回去了。
  却说李忠等人离开了赵云的家后,李忠就闷闷不乐的走着,也没有管文丑等人,文丑看了看李忠,欲言又止,李忠注意到了文丑想说什么却又不敢说,然后转过身对文丑道:“子勤有什么想说的吗?”,文丑看了一眼李忠,点了点头,然后重重的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主公,,丑见主公闷闷不乐,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但丑想对主公说的是,就算没有他赵云,但主公有我大哥(颜良),管大哥,还有丑,我们都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其余哪些士兵也是齐声道:”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看着一脸郑重的文丑,李忠点了点头,拍了拍文丑的肩膀,有看了看身边的士兵,高声道:”好,有尔等相助,忠何愁大事不成“。说完后放声大笑。文丑等人见李忠大笑,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策马狂奔,径直向南跑去。


第九章 初到洛阳

  李忠回到营地后,叫管亥准备一下,明天启程赶往洛阳。管亥应了一声,去做准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这一百多人的队伍再加上10辆马车从真定浩浩荡荡的向西行去。
  一路上,李忠看到那些流民托儿带母的往北方走去,李忠叫管亥拿出一些粮食分给了那些百姓,看着他们拿到食物拼命的跪在地上给他磕头时,众人都清楚的看到了他的眼眶的已经涌出了晶莹的泪珠,李忠喃喃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然后对那些百姓讲道:“乡亲们,如果大家相信我李忠的话,就请大家到辽东去,我会在那里等着你们,和你们一起建设咱们新的家园”。说完头也不回的骑着马走了,他实在是看不下去哪些百姓面黄肌瘦,一脸泪水的百姓们了,他怕他自己再哭出来。
  看着李忠的背影消失在了眼前,那谢百姓朝李忠离开的方向磕了个头,然后继续了他们向北的生命之路之行。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会去哪里。
  过了一会儿,李忠停了下来,对管亥道:“伯勇你派人回望都告诉李伯说行动可以开始了”,“行动,什么行动?”,管亥看着李忠疑惑道。李忠指了指哪些百姓的方向,转过头骑着马走了。管亥看着李忠指的方向,又看了看已经走了的李忠,摸了摸头,对身边的文丑道:“子勤,你明白了吗”,文丑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然后跟着李忠走了。剩下管亥一个人在哪儿东看看西瞅瞅,然后听见了他大喊道:“主公等等我”。
  一行人在经过了办过月的路程后,终于到了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有些感慨的看着虎牢关,李忠回头对管亥道:“伯勇你差人到洛阳的英雄楼去找哪里的掌柜,就说我们在明天这个时候应该能到洛阳城外,叫他亲自出来接我们”。管亥应了一声,就过去叫人去报信了。
  一天后,李忠等人到了洛阳城外10里处,望着宏伟的洛阳城,李忠一阵感慨。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是一位身材有点发福的中年人走到了李忠面前,恭敬的道:“请问公子是那里人?”。“望都李府李忠”,李忠看着他道。“属下张峰见过主公”,那人突然向李忠作揖道。“恩,不必多礼,你看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不被搜查而进入洛阳城吗?”,李忠问道。
  “主公,西门守将和属下关系很好,待会儿属下就说这车队乃是我的商队,至于主公要委屈一下了”,那张峰不慌不忙道。“恩,你看着办吧,走吧”,李忠道。
  张峰此人乃是洛阳英雄楼的掌柜,擅长做生意,嘴巴又特别会说,而那英雄楼的老白干特别的受欢迎,有的时候更是有价无市。所以凭借这项张峰才能在豪门林立的洛阳城混的如鱼得水。
  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士兵叫他们停下来并且接受检查才能进城,张峰对那带头的士兵道:“这位小哥,我乃英雄楼掌柜张峰,西门董校尉和我是朋友,望小哥通融通融,这点钱就当是请兄弟们喝酒”。那士兵听说张峰乃是英雄楼掌柜,顿时一惊,他可是知道这位张掌柜非常的富有,而且和洛阳城的哪些达官贵人们关系非常好,这些他很清楚,当即恭敬道:“原来是张先生,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望张先生恕罪,都站在哪儿干嘛,还不快给张先生让路”,说着就朝哪些士兵喊道。
  哪些士兵听到后连忙站到两边,给李忠等人让开了一条路,而那带头的士兵则在张峰的坚持下才收下了张峰给的钱。那士兵又是对张峰一阵点头哈腰的。“他妈的,这英雄楼的掌柜就是有钱”,说着还掂了掂手里的钱。
  张峰则带着李忠等人到了英雄楼旁边的一座院落。


第十章 捕风和锦衣卫

  来到别院以后李忠对张峰说道:“晚上你来我房间一趟,我有些事想问你”。“是”,张峰回答道,“主公,这里属下已差人打理过了,主公可以放心的住下,如果没什么事的话,那属下先告退了”。“恩:,李忠回答道。张峰朝李忠拱了拱手,然后走了出去。
  “去叫大家休息一下吧,赶了这么多天的路,大家也都累了”,李忠对管亥,文丑道。俩人点了点头,然后走了出去。李忠也到房间里去休息了。
  “主公,主公”,李忠被敲门声惊醒了后,才发现天已经暗了下来,等他从床上走了下来,才说:“进来吧”。“主公休息的可好”,管亥进来对李忠说道。“恩,还好,有什么事吗?”,“哦,属下来是叫主公去吃饭,张掌柜已经把饭菜送来了,还有好多老白干,嘿嘿”,管亥说道。
  李忠无语的摇了摇头,暗想,做操的,我只听说张飞,淳于琼等人才嗜酒如命,没想到这管亥也是这幅德行,哎!“好了,走吧,正好我也有些饿了,里去给兄弟们说,让他们喝酒可以,适当就好了,别喝醉了”,说完不等管亥回答就走了出去。管亥一听能喝酒,当即狠狠的点了点头,跟在李忠后面走了出去。
  来到客厅的饭桌上,李忠看见只有张峰和另一个锦衣人正一动不动的坐着,见到李忠来了,连忙站起来道:‘主公”。李忠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坐下,转头对管亥道:“文子勤呢,怎么没看见他”,“估计正和兄弟们喝酒吧”,管亥答道。李忠点了点头,示意他知道了。“都别楞着了,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李忠道。“谢主公”,然后三人等李忠先动筷后才开始吃饭。
  “你们三个跟我来”,等吃完饭后,李忠道。等到了李忠房间门口,李忠转过身对管亥板着脸说道:“伯勇,你在门口守着,别让任何人靠近,违令者杀”。管亥楞了楞,严肃道:“主公放心,有末将守在门口,就算是一只蚊子也别想飞进去”。李忠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走了进去。两人也跟着进去了,管亥见他们走了进去,关上门,在门口笔直的站着,眼珠左看看右瞅瞅,煞是认真的执行着李忠的命令。
  “坐”,李忠对张峰和那锦衣人道。“说说你们的情况吧”,张峰看了眼锦衣人道,“我先说吧,在英雄楼开店的半年里,一共买出各类老白干5万瓶左右(瓶是李忠想出来的,和一些小的酒坛差不多,但比其高了很多,有点像后世的酒瓶,只不过是陶器。而老白干则分为上,中,下,低四等,上等56度一金(1万钱),中等50度5000钱,下等44度1000钱,低等36度300钱,比当时的米酒最高也就2,3十度),盈利两亿钱,约2000金,其中按照主公的吩咐,先后送给了张让等人1000金,剩余的一千金都换成了粮食送到了辽东仓库去了,捕风(取自捕风捉影之意,乃是当时李忠吩咐李伯暗中所建的情报系统,而各地英雄楼的掌柜乃是当地的分部首领)洛阳分部一共有探子506人,其中北军五营有201人,职务最高的是一名校尉,皇宫内有12人,其余想太尉府,太傅府,大将军府等都有咱们的人”。李忠点点头道:“不错,张峰你做的很好”,然后李忠转过头对那锦衣人到:“李华,你呢”,那锦衣人答道:“是,主公,目前锦衣卫洛阳分部共有156人,其中核心人员56人,剩余100人为外围人员。(锦衣卫也是当初李忠让李伯建立的刺客组织,而这李华乃是李家家将,是李文推荐给李忠的)”。“哈哈哈哈,好,你们做的好’,李忠兴奋的对两人点了点头道。
  “好了,今天就这样了,你们会去休息吧,哦,对了,我明天要去英雄楼一趟”,李忠对两人道。张峰楞了楞,然后点了点头,和李华向李忠拱了拱手,然后走了出去。“伯勇你也去休息去吧”,等两人走了后,李忠对门外的管亥道。“是,属下告退”,管亥说完就转身走了。
  第二天李忠睡到了中午,然后叫上了管亥,文丑两人径直向旁边的英雄楼走去。到了英雄楼后李忠在一个角落做了下来,叫了两瓶上等老白干,和一些小菜,然后招呼管亥等人做下来一起吃,管亥文丑二人犹豫了片刻而被李忠瞪了一眼后,互相望了一眼后,无奈的坐了下来。
  在他们心里,依然存在很深的等级观念。这让李忠很无奈。
  两人等李忠先吃后,才慢吞吞的吃起来。
  没过多久,李忠三人吃的正香的时候,听到了有两人在争吵这什么,李忠抬头望去,那两人乃书生打扮,其中一人油头粉面,与人说着活都昂这头,而在他的身后则站着几个跟班,想来是想攀附眼前的青年,而和他争吵的另一人则看上去有点沧桑的感觉,在哪年轻人面前依然抬头挺胸,据理力争,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而旁边哪些人看这两人争吵,都不由的多那面色沧桑的年轻人头以同情的眼神。
  李忠这才从旁边哪些人的口中听出了为什么这两人要争吵的缘由了。
  听完后,李忠对着那油头粉面的青年摇了摇头,径直向这两人走去。


第十一章 挖孙权的墙角

  他俩争吵的原因是因为,乌丸骑兵又到幽,并两州烧,杀,抢掠。要说这些胡虏不堪教化,简直和后世的小鬼子一个德行,见人就杀,见钱就抢。还把汉人掳到乌丸,充作奴隶淫虐汉人女子,当真的万恶之极。
  那穿着华丽的油头粉面的公子哥听闻,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大声道:“那些胡虏无非就是为了些许钱财,给他们就是了,这有什么”。说完得意的笑了起来。和他争吵的那个男子一身儒生装扮样反驳道:“胡虏不堪教化,贪婪成性,欺软怕硬,如果你今天钱财,他们还以为咱们怕了他们,不但不会退去,反而会变本加厉,甚至有一天他们想图谋咱们还人的江山,你也要给吗?”,那衣着华丽的男子当即哑口无言,脸上一阵青一阵紫的,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转移话题道:“你这是强持夺理,你一个穷酸书生懂什么?我大汉雄狮天下无敌,如果那些胡虏敢来的话,必叫他们有来无回”。那男子说完后朝这那群跟班使了个眼色,那群跟班中有人立刻到:“是啊是啊,袁公子说的太好了,你这穷酸书生知道什么,该干嘛干嘛去吧,别挡着人家做生意”。那群跟班也出声附和。
  姓袁的公子哥给那个出声的跟班投以赞赏的目光。那人怜悯的看了姓袁公子哥一眼,转身就要走。李忠走过来对那人道:“先生慢行”。
  那人转过身对这李忠拱了拱手道:“这为公子有什么事吗?”,李忠没有回答他,而是转头看着姓袁的公子哥道:“这位公子能不能回答在下一个问题”,“当然,这位公子请问”,见李忠相貌不凡,他客气道。“请问这位公子,给乌丸的钱由谁来出”,“当然是朝廷出了”,“那朝廷的钱财是怎么来的”,“当然是天下百姓上缴而来”,李忠突然脸上一变厉声道:“既然百姓不辞辛劳的向国家上缴赋税,那朝廷为什么不保护百姓,如果事情都像你说的那般,那百姓向朝廷上缴赋税又有何用!还不如将钱留下来,等那些胡虏强盗来之时,直接给那些强盗不是更省事”。“这。。。。。”,姓袁的公子哥被问的哑口无言,一脸的羞愧,转身就走。李忠又朝他的背影投向了鄙视的眼神。这时才转过身来看着那儒生。
  和他争吵的儒生听完李忠的话后,心中满是震撼,也许他没想到如今的大汉朝的公子哥还能有这般见解,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李忠看着他道:“不知先生对在下的言语可还满意否?”,那儒生道:“公子一番话,令在下很震惊,也很佩服”,李忠点点头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不敢不敢,在下临淮鲁肃”,那人答道。
  李忠听到那人就是鲁肃后,先是一惊,后狂喜,心里想到,我去人才啊,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这样的人才到哪里去找啊,必须把他留下,没事管管钱粮什么的,有事还可以做谋士用,打仗还能做将军用,这样一个人才他李忠回放过才怪。
  李忠压下心里的狂喜,脸色平静的道:“原来的临淮鲁子敬啊,久仰久仰”,鲁肃一天暗道,他怎么知道我字子敬。他怎么会知道李忠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鲁肃道:“公子知道鲁肃”。李忠的道:“我素闻临淮鲁子敬有大才,今日一见,方知传言果然非虚”。“公子谬赞了,不知公子叫在下有什么事吗?”,鲁肃道。
  李忠沉思了一下道:“我想去子敬先生助我,不知子敬先生意下如何?”,李忠道。“这.....”,鲁肃没想到李忠这么直接的招揽他,,想了想对李忠道:“敢问公子志向为何?”。李忠想了想,没回答鲁肃,而是走向了桌子旁边,拿起一瓶老白干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等喝的差不多了,然后高声吟唱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然后大笑了几声,转头对鲁肃道:“此乃吾之志向。”
  鲁肃还没有从这词给他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然后就听到了李忠的那句“此乃吾之志向”。鲁肃楞了一下,突然朝李忠跪了下来,大声道:“承蒙公子看重,鲁肃敢不效犬马之劳,肃,拜见主公”。“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大笑,李忠伸手扶起李忠道:“好啊,有子敬助我,和愁大事不成啊”。两人对视一眼,又是一阵大笑,连身后的管亥文丑二人也放声大笑了起来。
  碧眼儿啊碧眼儿,鲁肃现在是我的了,哈哈哈哈,李忠在心里得意的大笑。


第十二章 拜访张让

  李忠同鲁肃,管亥文丑等人从英雄楼回到了住处后,李忠对管亥道:“伯勇你去英雄楼吧张峰叫来”,管亥点点头走了出去。李忠又对文丑道:”子勤你先下去休息吧,等会儿去弄点好吃的为子敬接风”,“是,主公”,文丑点了点头道。
  “子敬走吧,去我房间里,我想向子敬请教一些问题”,李忠对鲁肃客气的说道。“主公严重了,此乃肃分内之事”,鲁肃忙说道。“哈哈,走吧”,李忠说完拉这鲁肃的手走向了内院的房间里。过了一会儿从里面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咚咚,主公”,李忠听见是文丑在外面叫,道:“进来吧”,文丑进来,对李忠说道:“主公,该吃饭了”。“噢,这么快就吃饭了,哎,时间过的真快啊,走吧子敬”,李忠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然后拉着鲁肃的手就往外走去,根本不给鲁肃说话的机会,鲁肃只能报以苦笑,跟着李忠走了出去。
  李忠所在上位,管亥,文丑,鲁肃,张峰四人分坐两边。李忠频频向鲁肃敬酒,弄点鲁肃有点哭笑不得,暗想,我这主公还真是热情啊。但是抱怨归抱怨,鲁肃今天还是被李忠的热情和那真挚的眼神感动了,心里发誓要助李忠成就一番事业。
  ”子敬你今日来助我,我非常高兴,我作诗一首送给你,你看如何?“,李忠突然对鲁肃道。鲁肃今天看见李忠”作“的的那首满江红是,非常震惊,此时听到李忠要作一首诗送给他,当即大喜道:“属下洗耳恭听”。
  李忠端着酒杯走到大厅中,缓缓吟唱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鲁子敬,管伯勇,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吾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吟唱完后,鲁肃满脸兴奋的站起来对李忠道:“主公大才,肃佩服的五体投地”。说完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李忠心里暗道,开玩笑,这可是李白的诗,当然好了,要不然我能背下来吗,脸上却微笑这对略微得意鲁肃道:“子敬谬赞了”,两人对视一眼,均放声大笑起来,旁边的管亥三人也是一脸佩服的看着李忠。等酒足饭饱之后,李忠本来是要和鲁肃同榻而眠的,奈何鲁肃死活不肯,李忠暗道,做操的,要不是要彻底的收买你给我卖命,少爷我会和你一起睡觉,想到这里,李忠想到了远在千里的秀儿,又是一阵叹息。然后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当然在这子前,李忠叫来了张峰和他说了些事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忠起来,在院里做了套广播体操才去吃了饭,在张峰,管亥两人的陪同下,带着3辆马车往洛阳中心走去。
  “主公,咱们这是要到哪里去?,管亥问道。李忠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向前走。

当前:第3/3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