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家酿酒女》第331/450页
当她是三岁小孩子呢,还玩泥巴。
“是,是,你说了算。”陆逍云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即使没有简单生的那么俊秀,但憨厚的古铜色皮肤在阳光下透着点点光泽,温和的笑容带着一丝宠溺,不带任何一丝杂质,只是纯粹的大哥对小妹的宠爱。
陆逍云是真的打心眼里把简又又当成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看待,疼爱。
简又又努了努嘴,接过帕子将自己脸上的泥给擦了干净,只听陆逍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们老板让我带了美味斋的月饼回来,那可是县城有名的点心铺子,他家出的月饼是宏沛县最好好吃的,老板可是花了一翻功夫才得三盒,当即让我带了两盒回来。”
从陆逍云的话里,不难听出陆逍云对赵老板的尊敬,以及他这样重视简又又的受宠若惊。
“陆大哥再回去时定要替我多谢谢赵老板的好意了。”到时候再让陆大哥带些她亲自做的香肠,这可是外面买不到的东西,就目前来看,可比美味斋的月饼贵重。
“好。”
美味斋的盛名,简又又穿越来后多多少少也听了许多,也吃过那里面的点心,虽然味道的确不错,但还是偏甜腻了些,不是她喜欢的口味,跟现代五花八门的甜点更是办法相比,至于月饼,大多数是包裹的一种糖浆,一口咬下去,简直甜的要人发腻,前几天她尝过之后便对这种月饼敬谢不敏,但偏偏这里的人吃的欢乐,感觉是个美味。
想来也是,月饼也只有到了八月十五前后几天才有机会吃到,也算难得。
而一些点心铺子里的月饼,则包的是果馅,但要做的好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美味斋的月饼,便是因其有一种芝麻馅的月饼,这在当下是很少见,不少人以能吃到芝麻馅的月饼而得意洋洋。
第168章 送礼
不过就算简又又不喜欢这里的月饼味道,但八月十五象征着团圆,这月饼还是要吃的,美味斋的芝麻月饼,相对而言名声在外,应该比别的月饼要好吃许多。
跟陆逍云闲聊了一会,陆逍云便赶去了作坊,打算帮忙去了,就算不会酿酒,但他有的是力气,可以干力气活。
虽说一家只请一人,但作坊是简又又的,简又又住在陆家,认了陆母当干娘,如今看来俨然成了陆家人,跟简家可几乎没有半点的关系了,所以谁敢说陆家去的人多了?
就算简又又将赚来的钱跟陆家平分了,众人心里就算打翻了醋坛子把自己给酸死,也说不出半个字来。
简又又继续拿着铲子,去了后屋的菜地,将早些时候从颜明玉那里搬回来的一棵小番茄树给移植到了土地里。
翠绿的叶子间,几颗青色的果子若隐若现,显然是刚刚长出来的,但却足以让简又又狂喜不已。
这是小番茄,又称圣女果,樱桃番茄,当初搬回来时奄奄一息,被人当观赏的植物一样种在花盆里,如今好不容易被简又又养活,这才看出来它真正的品种。
那会简又又也只敢在心里猜测而已,并不敢断定,如今见长出了果实,这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如今这株植物已经长到快两米高左右,算是比较优良的品种了,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多而细。
简又又小心翼翼的翻着泥土,把圣女果树当宝贝似的栽进挖好的地坑里,一边埋土,一边咧着嘴笑,若仔细瞧,还能看到她嘴角有晶莹的液体闪烁着。
一想到圣女果的美味,简又又的嘴里直泛口水,可惜只有一株,就算日后成熟了,结的果子不多,她还得留下种子,为来年的大批量种植做准备,否则要是被她一口气吃光了,别说没解到谗,明年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那一株之上少的可怜的几颗果子。
这圣女果她也没有种过,也不知道能不能种的出来,不用想也知道刚开始想要量产是有多么困难,而且这小小的果子做番茄酱实在是有些不够,还是得等她找到窍门大批量种植出来之后再做决定。
埋上最后一层土,仔细的浇过水,简又又这才站起身,眯着眼睛一脸的满意笑容,烈阳下,她的额头上布满了汗水,顾不得形象,拿起手背就擦了一下,只见光洁的额头上瞬间一排的泥印子,陆彩云忽然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大汗淋漓不说,更是一脸的惊悚加不可置信。
“又又……又又……你快去作坊那边……”
简又又看她这模样,心头突的一跳,暗道莫非作坊出啥事了?
陆彩云也顾不上气喘,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一顿说:“不得了,咱们作坊来了大人物了,听说是府城两家大酒坊的老板亲自来了,还带了礼物,那东西多的,吓死个人。”
简又又仰头望天,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大姐啊喂,不就是来两个人嘛,要不要这么大惊小怪,吓得她心脏病都出来了。
看她这火急火撩的模样,还以为作坊出事了呢。
不用陆彩云明说,简又又也能猜得出来的两个人是谁,多半是府城里她签订的两家酒坊,这是上门打秋风来了?
不过陆彩云有句话还是说的对的,来的可是大人物。
颜明玉的酒坊跟府城比起来小了不少,但在县里已是鲜有地位的了,府城更别说了,简又又自然是不敢怠慢,当即洗了脸,换了衣服就跟陆彩云去了作坊。
作坊还算井然有续,即便众人好奇不已,却也只是偷偷瞧上一眼,并没有误了手里的工作,就算一开始见到大人物来难免有些好奇场面混乱,但短时间里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陆逍云在县里打工,见识比起村里的人要多上一些,所以这会正把人请到堂屋里,奉了茶请人坐着。
简又又一进屋,便感觉到屋里的气氛有些古怪,安静的出奇,陆逍云站在一旁陪同着,即便礼数到了,但毕竟不是能说会道的人,更别说跟这两位在村里的人看来是了不得的人物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