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和离》第282/284页


“咱家囡囡还小呢!不怕不怕,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放在心上。”其实今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在戚老夫人的意料之中。戚老夫人既然没有拦着囡囡去跟沈兰萱相见,当然也不会拦着不让囡囡去戚麒的院子里等待。
对于囡囡想要帮沈兰萱在戚麒面前说好话的想法,戚老夫人没有责怪,也不觉得有错。到底是亲娘,囡囡这般举动倒也并不为过。
不过戚老夫人没有料到的是,戚麒居然直接就打算让囡囡搬出去跟沈兰萱住。换了戚老夫人自己,她是肯定舍不得让囡囡离开的。此刻听囡囡提及戚麒的态度,戚老夫人免不了也有些后怕。
万一囡囡真的起了搬出戚家的念头,那么……
也罢,真当那一日到来,她不拦着便是。左右她年纪也这么大了,没有多少日子可活,又何必拘着子孙们的想法?一切,只看孩子们自己的抉择就好。
沈兰萱是真的将囡囡的话放在了心上。以致于接下来好几日里,沈兰萱一直都在戚家大门外徘徊,只盼着能等来让她喜出望外的好消息。
然而很可惜的是,戚家很平静,沈兰萱怎么等也都是一场空。在接连等了数日都无果之后,沈兰萱到底还是没能按耐住心底的着急,再度拍开了戚家的大门。
只是这一次,沈兰萱没能顺利进入戚家。哪怕她搬出监国公主的名号,也是无济于事。至于她一而再叫嚷要见囡囡的作为,更是直接被戚家的看门人无视了。
终于意识到她在囡囡这里走的路已经被堵死,沈兰萱不禁生出满心的绝望。她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见不到了吗?那戚麒岂不是更加不肯原谅她了?
就在沈兰萱不知所措之际,戚麒走了出来。
一看到戚麒,沈兰萱的双眼刹那间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惊喜不已的大喊出声:“夫君!”
戚麒知道沈兰萱这几日就等在戚家大门外。也是因着这个缘由,他一直都闭门不出,为的就是想要沈兰萱知难而退,自行离去。无奈沈兰萱非但不识趣,还再度闹上门来,戚麒这才现身相见。
戚麒本以为,有些话不必他亲口说出,沈兰萱自己应当心里有数。但似乎,沈兰萱还是如以往那般的自我,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语,满心只能想到的唯有她自己。
不论沈兰萱是打着怎样的算盘,戚麒都不可能原谅沈兰萱,更加不可能重新接受沈兰萱。他的态度,坚定无疑的告知了沈兰萱,丝毫没有丁点的拖泥带水。
听着戚麒亲口说出不愿再见到她的无情话语,沈兰萱整个人都崩溃了。她很想告诉自己,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假的,戚麒不可能这样对她。可她心里明明又实实在在的知晓,戚麒确实就是这样的态度,她和戚麒再不可能重归于好。
其实早在周月琦和沈清河拒绝帮她的那一刻,沈兰萱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刻。只不过她始终不肯死心,也依旧抱着那么些许的期许和盼望罢了。毕竟,她和戚麒还有一个亲生女儿啊……
该说的话已经说完,戚麒一眼也未多看沈兰萱,直接命人关了戚家大门。
站在戚家大门外,沈兰萱泪如雨下,整个人都再没有了丁点的气力。这一瞬间,沈兰萱彻彻底底的意识到,她无路可走了。

第215章

沈兰萱悄无声息的不见了。没有留下任何的口信,也没有再去将军府, 就这样孤身一人离开了帝都皇城。
沈家众人原本是不知道此事的。待到察觉到沈兰萱的消失, 沈老夫人摇摇头,立刻命人追出城外去查探。
然而很可惜的是, 沈兰萱这次是笃定主意再不见帝都的旧人, 一路都小心翼翼的掩藏了自己的踪迹。乃至沈老夫人派出去的人接连打探了近一月,都没能找到沈兰萱的踪影。
最终还是沈二伯母发了话, 态度坚决的将派出去的下人又给叫了回来。都是她给惯坏的, 合该让沈兰萱自己在外面吃些苦头。等到真正知晓进退了, 沈兰萱自然会主动回来。是以, 就别白白耗费人力和物力,而且还浪费了不少银两,何必?
因着沈二伯母的态度, 沈老夫人到底还是松了口,不再执意派人去找沈兰萱。此事就此作罢, 再无下文。
周月琦倒是没有关注沈兰萱的去向, 对于沈兰萱的盘算也丝毫没有兴趣。她只是亲自去了一趟戚家, 在跟戚麒一番面对面交谈后, 便放下了沈兰萱带来的波动。
原本她就知道,戚麒是不会答应跟沈兰萱重归于好的。这样的结果, 周月琦并不意外,在于情理之中。
沈清河也没另外命人去探查沈兰萱的去向。跟沈二伯母想的一样, 沈清河更希望沈兰萱自己能真正吸取到教训, 再自行主动回来沈家。如若那个时候的沈兰萱已经痛改前非, 沈清河发自内心的不介意府中多养一位被和离的妹妹。
而倘若沈兰萱一直不消停,那么沈清河也不介意彻底的忽视掉这位堂妹的存在。至于沈兰萱日后过的是好是坏,沈清河不会插手,亦不会过问。
伴随着沈宜萱的出嫁,沈家再度安静了下来。与此同时,朝堂上却是又起了新的波澜。
西宫太后最近其实挺安生的。无奈总是有那么一些不甘心的人非要从新帝和西宫太后的身上着手,打着新帝的旗号一而再在朝堂上叫嚣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的不合乎礼仪。
实在被这些别有居心的朝臣叫嚣烦了,周月琦当朝点点头,答应不再代为处理朝政事务,一切国家大事都交还到新帝的手中。此后朝中不论大小事务,忠臣尽可去向新帝禀报,求得新帝亲口授意。自此之后,她只负责遵循先帝遗诏,行监管之责,绝不代为插手。
周月琦此话一出,朝堂上立刻陷入了鸦雀无声的沉默和死寂之中。
本就无心跟周月琦作对的这些朝臣登时默了,忍不住就拿冷眼扫向了方才叫嚣的甚是厉害的那几位大臣。
不得不说,被冷眼相待的这几位大臣也都傻眼了。没错,他们确实成心跟周月琦作对,但也只是想要给周月琦添添堵,绝不是真的打算去面呈新帝。
开什么玩笑?新帝而今才多大,哪里懂得打理朝政事务?他们之所以会屡屡跟周月琦作对,为的只是提醒周月琦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万事也别做的太过明目张胆。哪曾想到周月琦一开口就是再也不理睬朝务了?
如此一来,反而是这几位叫嚣的特别厉害的大臣被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里。眼睁睁放任周月琦真的不再过问朝政大事?那岂不是朝堂都要跟着大乱?而他们是不是也即将变成祸国殃民的罪人?
可是,要他们立马改口逢迎周月琦,他们也是万万做不到的。太丢人了。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自打嘴巴,他们几人日后还要不要在朝堂上混了?只怕他们都得羞愧的闭门不出,再也见不得外人了。
越想越觉得此后的处境会变得尤为难堪,几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着实不知该如何应对。偏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无意间察觉到了来自兵马大将军的威慑目光。
不可以说是“无意间”,应该说这几位大臣一致都下意识的转过头去打量了沈清河的神色。
在决议跳出来向周月琦提出质疑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预想到会彻底得罪沈清河的场景,也打定主意绝对不会轻易向沈清河的武力屈服。就算沈清河手握重权,在朝中极具威望,他们也一定要稳住,说什么都不能自乱阵脚,出师未捷身先死。
然而真当这一刻到来,还没等到沈清河来找他们,他们几人就忍不住的担惊受怕了起来。
沈将军不会当朝就对他们动手吧?这可是朝堂之上!沈将军真要是动起手来,岂不是让满朝文武都抓住了弹劾其的把柄?
但是,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已经发话不再过问朝政。他们要找谁弹劾沈清河?难不成真的去找新帝?新帝若是能给他们个回话,他们也愿意。可谁都知道,年纪尚幼的新帝是不可能发话的。那么,他们还能怎么办?又能如何应对?老老实实站在这里等着挨揍吗?
越想越觉得今日他们的举动着实过于鲁莽,几位大臣的面色一变再变,先是青白交加,再是面如枯槁。到最后,几位大臣眼中已经流露出了绝望和灰败,只觉得时日无多,再无丁点的希望。
沈清河没有这几位大臣所想的那么鲁莽。今日这几位大臣当朝找周月琦的麻烦,沈清河当然很不高兴。不过这样的情况早就在沈清河的预料之中,可以说沈清河时时刻刻都在做好准备迎接类似的挑衅和骚乱。是以别看这几位大臣叫嚷的很是大声,沈清河却根本一个字都没有听进耳里,更加没有放在心上。
反而是周月琦打算不再过问朝政的决定,让沈清河愣了愣。
在此之前,沈清河并未听周月琦提及要撇开朝政不管的言语。眼前这几位大臣的叫嚷虽然尤为大声,却也根本伤不了周月琦分毫。故而沈清河很是诧异,周月琦为何会顺应这几位大臣的叫嚷做出了这般反应。
难道是打理朝政太累了?如若是这样的缘由,沈清河暗自点点头,便也没打算继续拘着周月琦必须坐镇朝堂之上了。
虽说沈清河并不愿意将周月琦手中的权力转交到其他人的手中,可如若这并不是周月琦想要的,沈清河也绝对不会逼迫。在沈清河的心里,自始至终都是周月琦的心情更加的重要。除此以外的其他事情,沈清河都能拿出万全的应对措施,无需再如先帝在世的时候那般紧张和担心。
说到底,真正压在沈清河和沈家头上的最大一座山已经彻底倒了。在先帝过世之后,沈家就彻底的安全了。如今的朝堂之上,沈清河才是真正可以发话的当权者,自然也就无需再如以前那样的慢慢蛰伏了。
毫无疑问,有周月琦在朝堂上坐镇,沈清河手中的筹码更多,胜算也更大。可没有了周月琦,沈清河也决计不会输给任何人,更加不会放任他人再如当年那般伤害到他的家人和亲人。先帝的时代已然过去,新帝的辉煌尚未到来。等到新帝真正崛起之时,沈清河只会变得比现如今更加的强大,又哪里需要委屈周月琦做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心下如此想着,沈清河很快就接受了周月琦的决定。对于周月琦准备退位让贤的举动,秉持了赞同和认可的态度。
至于望向这几位大臣的冰冷眼神,就更加简单了。这几位大臣明显对他夫人不敬,难不成他还要对他们笑脸相迎?不可能。
等着看好了。欺负了他家夫人还想要全身而退?这几人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因着沈清河的不发话,一众朝臣的心情都很是焦虑,渐渐就变得不安了起来。他们可没有沈清河这般的镇定和从容,一想到监国公主不再打理朝政,顿觉群龙无首的他们尽数都慌了神。
不得不说,在先帝过世、新帝尚幼这样的关键时刻,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的存在对大周国是何其的重要。自打周月琦开始监国,朝堂上没有出现丁点的动荡,百姓们更是一如既往的安居乐业,连他们这些群臣也都找到了依仗。若是监国公主直接撒手不管朝政,试问谁还能代为打理朝堂事务?他们日后的奏折都要往哪里递送?又谈何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朝中文武百官,并不是每一个都有私心的。总有一些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朝臣,他们不管新帝是谁,只一心想要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些实事。以致于当毫无预兆的突然面临眼下的情况,这些忠臣登时就将所有的不满转向了那几位叫嚷的大臣身上。
整日里不干一件实事,就只会在这大声叫嚷,有本事倒是拿出些真本事和能耐来让在场的大家都为之信服啊!张嘴闭嘴就是监国公主不够好,监国公主坐镇朝堂不合乎礼仪和规矩,他们这么厉害怎么就没有跑到皇陵去向先帝控诉不满呢?要知道监国公主可是先帝遗诏定下的,这几人明明就是对先帝不敬!
这几位大臣自己也没想到,他们没有等来沈清河的动手,却等来了周遭其他朝臣们的弹劾和挤兑。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赞同目光,这几位大臣缩了缩脖子,实打实的后悔了。
早知道,早知道他们就该再好好想想,方作出决定。可他们也没料到监国公主突然就顺应他们的话语,打算撒手不管朝政大事了啊!他们本以为,监国公主只会像以往那般无视他们的叫嚣,再不然就是冷言呵斥他们闭嘴的……


第216章

周月琦说到做到, 果然就不再过问朝政大事了。这样一来, 尽管每日的早朝依旧在上, 却没有了把持朝政的上位者,一众朝臣尽数大眼瞪小眼,没事上奏还好,有事上奏就真的是求助无门了。
眼看着早朝变成了摆设,文武百官哪里能不着急。没有任何的迟疑和犹豫,他们就连忙找上了沈清河, 寄望沈清河能劝服监国公主改变主意。
沈清河却也不是那般好说话的。若是周月琦没有自己提出来, 而是被这些人逼迫的不得不妥协,沈清河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可是在那日早朝之后,沈清河当面向周月琦求证过,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周月琦确实不打算过问朝政了。
既然如此,沈清河当然不会逼着周月琦非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左右大周国也不是他们夫妻二人的,谁爱打理谁打理去呗!

当前:第282/28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