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时延》第3/93页


  徐泽在哪里?
  时延努力搜寻着自己的记忆,可是他只是模糊地想起,自己在附近捡垃圾的时候,看到了奄奄一息的徐泽。还有,那时候似乎穿的衣服不多。除此以外,他竟然想不起更多更详细的初遇徐泽的事情了。
  时延记起徐泽对他说的话来――
  “时延,人的脑容量只有那么一点点。选择记住一些事情的同时,另外一些就会被遗忘。总有一天,我们所有美好的记忆都会被你从脑海里剔除出去,你就只剩下报仇了。而等你报了仇,你就一无所有了。”
  你是对的,徐泽。时延任由泪水一滴滴划过脏兮兮的小脸,一声声地念叨着。徐泽,你是对的,你一直都对。可是我,却在失去你之后,才知道这一点……
  徐泽,你还会原谅我么?
  时延在小河边坐到天黑,然后又坐到天亮,直到看见清晨的第一缕光线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延才揉着冻僵麻木的双腿颤巍巍地站起来,稚嫩的脸上满是坚毅和希望。
  他想了很多。有些事他想通了,有些事他想不通,比如重生。
  可是他不打算再想了。无论是谁让他得以重生,他唯有满心的感恩。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再次找到徐泽,从此以后照顾爱护徐泽一辈子,再也不让他伤心,所以,他没有时间再纠结这种问题了。
  他就着清冷的河水洗了一个脸,直往鼻腔窜的冷气激得他更精神了几分。站起身来,他冲着河面扯着嗓子大声嘶吼了一通,然后拍了拍脸颊,转身往回走。
  上辈子,他替母亲弟弟报仇了。这一生,他只要徐泽就够了。
  回到小屋里,时延左右看了一圈,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小时候的这段时间,他为了能活下来,努力每天翻垃圾堆捡些吃的,又或者爬人家的窗口偷点东西,实在过的很艰苦。捡垃圾也会遇到同行相害,爬窗口被发现了更惨。
  他估计身上的这一身伤,也是顺了谁家的吃的,被人逮住打的。
  他把门关起来,准备脱了衣服看看身上的伤势。虽然门根本合不严实,初春的寒风还是呼呼地往里灌,不过有聊胜于无,时延倒也没有多抱怨。
  小心地脱了身上破破烂烂还打着歪歪扭扭的补丁的棉袄,又脱了里头一层薄薄的长袖秋衣,时延光裸着的身体在冷风里跳起了无数鸡皮疙瘩。细细瞧了瞧,都是一些红色的柳条印,还有粗一点的,看着是棍子敲打落下的,都不打紧。稍重一点的,就是手腕上那一圈的勒痕,像是被人狠狠抓住留下的。五个手指印很深,都淤紫了,稍稍转动下手腕就疼的厉害。
  咬着牙把淤血推开,时延才穿上了衣服。兴许是心态不同,时延看着身上那青青紫紫的都开始佩服小时候的自己了。在这样的环境还能顺利长大,兴许自己是属小强的吧。
  想着稍稍收拾一下家里,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换两钱,结果一眼望过去,垃圾一大堆,真正能卖钱的倒是少之又少,不由苦笑。当时自己可就是靠捡垃圾和偷东西才活下来的,一直到后来实在撑不住了才投靠的六子。现在不想投靠别人,又不想捡垃圾和偷东西,他又要怎么才能赚到钱呢?
  想了许久,时延决定还是先靠捡破烂挣点资本再说。
  他捡到徐泽的时候,徐泽发着高烧,他根本没钱替徐泽买药,只能不时给徐泽喂喂水,擦擦汗。后来徐泽竟然奇迹般地退烧了,可从此以后,身子就弱了下来,经常手脚冰凉、盗汗,厉害的时候还会呼吸急促,稍稍有些温差就大病小病不断。尽管不久后他有钱带徐泽去医院了,可是却落下了病根,再也医不好了。
  这一次,即使仍旧没钱带他去医院,他也要到小诊所买一些退烧药备着。
  心思一定下来,时延就拿起搁在一边的“尿素”口袋,往腰上一缠,往附近的垃圾堆走过去。一方面,他要试着捡一些破烂。另一方面,他也要时刻关注着垃圾堆,万一他一个不慎,徐泽被别人捡走了怎么办?
  不像城市里随处可见垃圾桶,农村是没有垃圾桶的。
  最早的时候,农家是基本没有什么不可降解的垃圾的。自给自足,吃的是自家的菜,自家的稻子和小麦生出的米和面,吃不完了随手倒在地里,那都是天然的养分。用的都是柳条编的竹篮、竹簸箕,坏了就扔掉,本来就是柳枝,过不了多久就化为泥土了。穿的呢,是化纤、尼龙布,倒是想常扔常换,哪来的钱啊?老的传给少的,大的传给小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但总还有一些东西是留也没有用的,比如说破掉的瓷碗,再也不能补了连作尿布都欠奉的衣服……都会被村民习惯性地扔在低洼的地方。久而久之,村里那座小拱桥下面,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垃圾场。
  但总有人家相对要富裕一些,有黑白的电视机、自行车、三轮车,还有收音机,这就足够叫人羡慕的了。
  时延深吸一口气,就顺着小河沿下去翻垃圾堆。如他所料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烂瓷瓦之类的东西,还有泡沫啊,绳皮啊之类没什么用处的东西。偶尔也能见到几个啤酒瓶,罐头瓶什么的,都被时延一股脑儿地装进了口袋里。
  这年头,什么都是稀罕物事。但要说谁不捡破烂就活不下去了,那毕竟还是少数。只要正经地在大队里有个户口,分摊到亩把地,那就不愁活路。
  所以虽然少,时延还是能见到一些瓶子啊,旧煤油灯啊,破蒸笼之类的,都被他装了起来。
  傍晚,时延回了趟小破屋子,把以前自己当做宝贝的旧轮胎、半边柜子之类只要是能卖钱的东西都装进了口袋里,甩在肩膀上,就去了废品收购站。
  这废品收购站是个人办的,这年头收的也大多是纸还有瓶子,电器还是很少的。
  废品收购站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忙忙碌碌地给废品分类。这收购站大概有四十多平,摆满了酒瓶子和废纸。
  对这人时延自然是熟悉的很,只是不记得全名,只知道大家都叫他老邓。
  “邓叔,”时延客气地叫了一声,“在忙啊?”
  听到有人叫,老邓捶了捶腰,站起身来看了一眼,这迎着光满脸笑意的小样儿还让他疑惑了一会儿才认出来,“哦,时延啊,嗯,在忙呢。怎么,有废品要卖啊?”
  时延忙点头,笑道:“捡的酒瓶子还有一些破烂,您给看看能卖多少钱。”
  老邓一听有些惊疑,上下打量了一下时延,心里倒很是奇怪。以前时延也来过,男孩又是小娃娃,多少有些怯怯地不好意思说话,站在那儿半天才说卖东西,他倒也能理解,毕竟还小嘛。可是今天说这话,大大方方又客客气气的,一时间倒像是大人说的话了。
  再看时延,虽然还是那身破衣服,可脸和手洗的干干净净的,精神抖擞的样子,脸上的笑意阳光而又纯净,倒让人升起满心的好感来。
  老邓收拾了手头剩下的一点儿,就走过来,接过时延手里的袋子看了看,然后把袋子放倒,把东西都倒了出来,笑道:“捡的东西不少啊。嗯,酒瓶子一毛一个,你这里有八个。还有这些煤油瓶,嗯,轮胎上的铅条,还有这些旧木板,行啊,算五块钱吧,行不行?”
  时延立刻笑着鞠了一躬,连声道:“行行行,当然行。邓叔,多谢您照顾。”
  老邓从腰包里递了五块钱过来,见时延真有些大人模样,哈哈笑了,拍了拍时延的肩膀,道:“不用谢,看你的样子就是适合做生意的,以后发财了,记得照应照应我们就行。”
  时延连忙点头应了,道了别才拿着珍贵的五块钱回他的小破房子。
  他自然知道他的那些破烂远远不值五块钱,所以他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五块钱。这里面不仅有他前世没有付出过的血汗,更有他前世没有感受到的善意。
  五块钱。
  时延掰掉馒头上霉掉的那一块,就着冷水匆匆吃了一点,就躺在了他的两块门板搭成的小床上,一手揉着不太安稳的肚子,一手甩着那张土黄色的“伍圆”,望着头顶透光的那个小洞,开始仔细思索。
  五块钱能干什么呢?

  第3章 七十一块钱

  时延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想不到五块钱能干什么。所幸又系着口袋在周围的垃圾堆又转了几圈,捡了两三个酒瓶子。最重要的是,没有看到徐泽。
  这让时延多少担忧起来,同时却也松了一口气。没有找到徐泽他自然是很担心的,但是他也怕自己没有挣够钱之前就要面对病重的徐泽,再一次眼睁睁地看着徐泽受苦,那会让他崩溃掉。
  他不知道徐泽此刻在哪里。兴许也在哪里受苦,可是靠他的力量,他却没法儿找到他,因为徐泽根本不是他们这个乡的人。而以他现在的脚力和财力,他乡的人他是找不到的。更何况,他连个可以参考的目的地都没有。
  他心里着急,却又无能为力,这让他在他那简陋的小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着小河里的水洗了个冷水头,冷风一吹,冻得他龇牙咧嘴的,他这才从困倦中醒过神来。先背着个口袋在村里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哪处垃圾堆边躺着个人,才安心地在村子里转了转。
  才没走多远,就看见一个男人带着个橘黄色的安全帽,扛着个铁锹朝这边走过来,时延细看了一会儿,就认了出来,笑了笑,走过去招呼道:“小二哥,你这去哪儿啊?”
  这小二哥名叫管军,是时延那个小破屋附近住着的一个老头儿的儿子。老头儿年轻时一直没有孩子,没想到岁数上来了,这孩子倒是连着来。咱大中国一直被重男轻女的思想左右,老头儿自然招人羡慕。老头儿也有些家国天下的想法,四个儿子按照“强军富民”四个字挨个儿来,这小二哥是里头最好相处的一个。为人很混,但是特仗义。
  也是时延为数不多的少年好友之一。
  说是好友,但也差着辈儿呢。时延这会儿十三岁,小二哥可都二十八了。
  “哟,时延啊,还搁你那小破屋住着哪,上我那住去呗。”小二哥捞着时延的肩膀就笑了,热情地招呼他,“早跟你说过了,住那种地方不行的。等夏天来了,一场暴雨还不冲垮了你?”
  时延摇头笑了,“不了,你也该娶个小二嫂了,我跟过去不是添乱么。我这阵子正想着挣点钱,你要是有门路,倒可以帮我想一想。”
  “挣钱?”小二哥瞥了瞥时延的小身板,有些鄙视道,“就你这样的,还挣钱?”
  时延这两年营养不良,个头窜的飞快,但更显得脸色蜡黄,身上瘦的排骨精似的,这农村挣钱大多是卖苦力,他这样的还真是说服力不高。
  “你扛着铁锹去哪儿啊?”时延忽略他的鄙视,好奇地问。
  小二哥顺嘴道:“孙晨他们家盖新房,请泥瓦工去盖三间大瓦房。我跟你说,现在的姑娘可真是难娶,不盖房子还不嫁,亏得孙晨家有点钱,要搁我,这样的婆娘我还不娶了呢!什么德行,到底是嫁给人,还是嫁给房子啊?!”
  时延不由笑了笑。心想要是您再往后生几年,那可不仅仅是三间大瓦房的事儿了。
  不过听了小二哥的话,时延倒是心思一动,“小二哥,你带我一块儿呗。”
  “干嘛呀?”
  “我跟你去砌墙,行不行?”时延问道。
  “什么呀,你会吗你就去?”小二哥听着他试探的意思,倒是笑开了。
  “我不会可以学啊,你带着我呗,我不要工钱的。”时延连忙道。哪怕能学个技术呢,这村里村外的总有人家要砌个茅厕盖个猪圈啥的。

当前:第3/9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