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玉满堂》第3/91页


  母亲瞧我想息事宁人,给我使了眼色,叫我得了赦免。
  “伯母,失礼了,你们现在此处观赏风景吧,我同珍儿去别的苑了。”我一个欠身行礼,便离开了是非之地。
  母亲向来是有眼力见儿又伶牙俐齿的,倒不必担心她吃了亏。
  这菊苑里人乌央乌央的,我自是找一个没什么人的地方。想来想去果然,还是去梅苑吧。
  此时不是梅花开的时节,梅苑该是没什么人的。
  寻了一处僻静的亭子,背靠着假山流水,面前是梅树轻纱,倒是雅致。
  也没旁的人,便叫珍儿同我一起坐下,拿了点心出来。
  忽见一人,远远地、缓缓地在前面的梅树间踱步。走了几回,那人忽然停下,抬头看着天空,仿佛在等什么人。
  一身月白色的锦缎长袍站在梅树间,长眉如墨,眸子狭长,鼻梁高挺,薄唇微抿,整个人棱角分明,显得有些许凌厉,神色却是温润更多些。
  竟教她想起一个俗之又俗的句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珍儿瞧见我看他的神色,悄悄的拉我的衣角,我回了神,却瞧见那人腰间的玉牌,虽瞧不见上刻了何字,可单就色泽质地,便是上上乘。
  这样的人于我而言便是那天边的一轮烁日,可视,却不得靠得太近。
  我摇了摇头,在心里头自嘲了一番,便叫珍儿收拾了东西便悄悄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推送一下菜花自己正在更的新文,《代嫁之后》,骚操作少女在线教你如何把日子过得更鸡飞狗跳。
  (第三人称了……)
  林璃嫁到了忠勇侯府叶家。
  烛火通明的洞房里,新郎官任她一人独守空房。
  林璃长舒一口气,拍了拍胸口,放心了许多。
  婚后三天,叶府便有她那个夫君和她带来的箜篌师傅厮混的消息。
  林璃积极组织,替他纳妾。
  婚后十好几天,他几乎夜夜在外,不归家。
  林璃乐得清闲,毕竟叶府这么大,她都还没好好看看。
  直到那一天,他半夜回来,闯进她的卧房,吐了她一脸血……
  自那晚之后,他就跟换了魂儿似的,狗皮膏药一般日日粘着她,还时时说她长得狐媚……
  狐你妹的狐媚!这清闲日子还怎么过?
  不如和离算了……


第3章 第2章
  自那日梁园之后,日子还是这么一天天的过,银杏树的叶子一片片的落了一地,很快便覆上了雪花。
  因着来年,我便及笄了,一家有女百家求。这个冬日里,我家的门槛几乎要被来说媒的人踏破。
  年龄同我相仿,家世又和我差不多的公子,大都愿意娶个门楣再高些、对自己仕途有些助益的姑娘,或者像姐姐那样才貌双绝亦可。
  这么算起来,我便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情况。
  前两日听王嬷嬷说,前来求亲的虽不少,却大都是些商家富户,期望能娶个官家的姑娘。
  我寻思着原因大约有二:一来有面子,二来将来家中有人若要入仕,也有个知道“行情”的。
  不过说是都叫母亲一口回绝了。
  越到年下了,来说媒的却越来越少,周围的闲言碎语也渐渐多了起来。
  有说我没什么长处,却是个要求颇高的,也有说我母亲拎不清自以为高贵的,更有些个恶毒的,嘴上不饶人,说我这样下去,终究是要熬成个老姑娘的。
  我嘴上说不在意,可也是伤了心的。
  倒不是为我自己,却是为了父亲母亲,天底下哪个为人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良好姻缘,实在是不该由他们来承担这些闲言碎语。
  我明白,其实这些闲言碎语是永远停不了的,这起子事了了,还会有旁的事情。
  只能受着。
  *
  镇渊二十八年,春,三月初十。皇上病重,皇后以雷霆之势夺取了政权,代皇上处理朝政。
  起初太子一派的人奋力反抗,怎料皇后手中竟掌握了本应在皇上手中禁卫军符,加上皇后母家的兵权,竟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太子母族全族下了大狱,包括太子的生母,庆皇贵妃。
  期间,太子|党不断被革职、降任。
  镇渊二十八年,秋,八月十六。太子母族年满十六者全部砍头,未满十六者皆流放。由太子本人亲自监斩。
  因是罪人,太子一家的尸首,接送去了乱葬岗。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无人敢言语。
  所幸父亲虽官阶不高,其实我知道,他心里是个太子|党的。
  偶然一次路过父亲书房,我曾听到过他对太子的称赞。赞他有一身的治世之才,却又叹息他始终心肠有些软。
  我一个小女子,自己已有许多的麻烦,且家族没受牵连,这种上位者之间的斗争便没什么好注意的了。
  镇渊二十八年,也是我年满十六的一年,我便是在秋日里出生的。姐姐的及笄礼,由宫里办,轮不到父亲母亲。
  可我的,该是由父母来操办的。
  我心知,父亲心悦太子,太子家人新丧,怕父亲心里不好受,便直接同父亲讲了,我的及笄礼不必大办。
  母亲虽然心里有些不喜,却也答应了。
  然而,宫里龙椅上的那位怎能叫太子过得如意。
  太子一家问斩后的第二天,皇后以为病重的皇上祈福为由,叫大肆操办京中女子们的及笄礼。
  朝廷内,凡是官阶在正七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子,皆接到了圣旨。
  旨道:凡是镇渊二十八年该及笄的,无论生辰,皆在八月二十,送入宫中,及笄礼的一应安排由宫里来周全。
  当真是诛心,却无人敢有异议。
  我父亲为正六品太常寺丞,我自然也收到了圣旨的。可不料,宫里竟是连马车都给备好了。
  仓促的收拾了东西,便孤身一人被接往宫里。
  马车颠簸,一路上又接了两户小姐,才一路往宫里去。车里有个年长的嬷嬷,穿着很是金贵,瞧着也很是凶神恶煞,我们几个一路都不敢吭声。
  马车刚入了宫门,车里同行的一个姑娘迫不及待的掀开帘子向外张望。我瞧着她的动作心里一惊。
  果真,那嬷嬷开口了:“这位小姐。”
  那姑娘听了声音,赶紧将帘子放下了,坐好,剩余的我们也是战战兢兢。
  “您这进了宫来,便是代表着自己父亲的和家族的颜面,如此东张西望的,没规矩。”
  挑帘子的姑娘大约是平日里被娇惯坏了,只听了这两句,便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那嬷嬷眼神里皆是嫌弃,仿佛看见什么脏东西东西一般。
  我连忙将手绢递给那位姑娘,人在屋檐下嘛,总是要说两句好听的才行。

当前:第3/9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