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小富婆》第3/267页


  可奈何现在正是九十年代,国企大改革的时代。大批国营企业倒闭重组,下岗职工一批一批的,两口子虽然都不是被下岗的那些,但工厂效益不好,给工人发不出工资也是常有的事。
  加之方晓敏先前在印染厂生产车间的工作,又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被心疼媳妇儿的夏之海给叫停了——
  夏之海给媳妇儿花了笔钱买断了工龄,这便意味着方晓敏只等到了退休年龄能领到基本的退休金,至于剩下的事,国家和厂子里再是不会多管了的。
  这下子方晓敏就成了需要自由再就业的那部分人了。而她打结婚到怀孕生孩子,后来又忙着带孩子,期间都没什么机会出去再就业工作的,自然也就没什么收入,家里全都得靠夏之海支撑。
  夏之海同志说起来也是八十年代金贵的大学生一枚呢。
  虽然他上的不是啥全国知名的好大学,但因为那年代考上大学着实不容易,毕业时他还是被分配了到当时规模很大、效益也非常好的的印染厂里,做了一名技术员的。
  夫妻俩也就是因着那会儿在同一个单位,经过共同的朋友中间相互介绍,牵线搭桥之下才认识的。
  自见过一次面儿后,夏同志就对方晓敏这个盘亮条顺、温柔可爱,还比他小快六岁的一车间之花一见钟情了。
  跟着他就是花式地追求人家——送吃送喝送温暖不说,他还提前走通了方家老两口的路子,让方老爷子松口应下了两人的婚事。
  方晓敏那会儿也才刚二十出头,长得漂亮,个子也高,在狼多肉少的印染厂里追求者着实不少。
  而最终她选择了夏之海这个长得不算最帅,也不算最有钱有权有背景的,完全就是被夏之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真心实意的体贴给感动了——
  说白了,就是图个他对她好,相信男人是个有本事的潜力股,两人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罢了。
  其实方晓敏看人还是挺准的,从两人认识以来,她一直在夏之海的照顾下过得不错。
  夏之海在厂里人面广,他俩谈对象以后,认识的不认识的周围人在工作上都十分照顾方晓敏,基本她就没怎么被排到过上夜班的。
  就这还不算完。
  俩人恋爱时,夏之海还会经常借着出差的机会,找各种理由给方晓敏向厂子里请假,带着从没出过远门的姑娘游遍了大江南北,长了不少的见识,算是给方晓敏开启了扇新世界的大门。
  加之夏之海又是个爱看书有学识的,嘴皮子也利,故事轶闻一套套的,逗得方晓敏跟他在一起时别提有多开心了。所以最终这两人能走到一起结成婚,倒也是在周围人的意料之中。
  婚后两人的小日子一直也都过得挺好——
  有原先婆婆给张罗的房子住着,丈夫工资不算低,养他们小家庭绰绰有余,方晓敏只管在家做做家务就好,日子比起跟她同龄的其他小姐妹们,不知自在了多少。
  可就在方晓敏满意于自己清闲自在的小娇妻生活还没几年的时间呢,期间这一次次的变化转折便让她不得不开始思考起未来的路了。
  先是她怀孕生了小乐宝以后,家里的各种开支明显增多了不少。,
  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夏之海厂子里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发下来的工资也从原来的奖金加补贴加基本工资到后来的只能发下个百分之三十的基本工资,小家庭的积蓄明显在一天天的变少。
  再加上夏老头那边三天两头地作妖,直至他们被老爷子赶出了自己的家,住到了这小破平房里的如今,方晓敏才反应过来——怎么自家这日子就越过越艰难了呢?
  跟她有同样感受的当然还有夏之海。
  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其实比方晓敏更早地就意识到了家里面临的财政危机。
  也因此,他才跟厂里相熟的领导打了招呼给了人家点好处,让他能保留职位的同时不用每天去厂子里点卯,空出来时间跟哥几个到外面赚些外快,好歹不能让老婆孩子饿肚子不是。
  而南县的纸箱厂就是夏之海最近找到的一个赚外快的机会。
  他跟几个朋友从一些做食品加工的外地人那里接订单,再到纸箱厂去订做他们要的包装盒,从中赚取差价,几个人再平分中间的利润。
  这一来一回的看着来钱也不算少,但说起来这活也是靠着这年头信息不对称、交通不够便利,他们哥几个才能做成的。这还得担着对方耍赖不给钱不给出货的风险,到底不是啥长久之计。因此上,夏之海同志想要更稳定的赚到钱,还得另外再想出路才行。
  折腾人的暴雨过后,西城的气温节节攀升,又到了暴热难耐的酷暑季。
  在没有空调的狭小房间里待着,并不比去室外来的更舒适,加之今儿个又是夏家唯一的女儿夏乐宝小公主四周岁的生日,夏之海夫妻二人便带着女儿出门逛街了。
  给女儿带上嫩黄色的小遮阳帽,许是也好久都没有出门逛街的缘故了,方晓敏的声音里也透着些隐藏不住的兴奋,跟她家小乐宝唠唠叨叨个没完——
  “乐宝啊,爸爸妈妈今天带你上街,你高不高兴啊?”
  “今天是我们小宝贝的生日呢,一会儿妈妈让爸爸给你买礼物好不好呀……”
  “夏之海,你快着点啊,一会儿赶不上车啦!”
  夏家家住城东,距离今天他们要去的西城市最为繁华的市中心,坐公交车少说也得一个小时的路程。
  夏天也是很久都没有感受过如此拥挤又颠簸的公交了——
  这年头没有后世那么规范,公车超载那是基本操作。加之道路也不很平坦,坐在车上着实辛苦。
  小乐宝一路上都是被她老爸夏之海给牢牢护在怀里的。
  不过虽然不用她自己双脚站立着支撑平衡,但车厢里人多,加上天气太热,空气十分污浊不说,这辆车的司机还总是突然刹车加速的,弄得人总归是很不好受。
  等终于到了站下了车,夏之海个大男人还好,方晓敏和夏天母女两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差一点就要吐出来的样子。
  这年头出个门儿真是好不容易啊。
  这会儿夏天不禁开始怀念起上辈子被她万分嫌弃拥挤的地铁来——
  即便是那会儿她每天都要体验一回的b市早高峰期间能把人给挤得有丝分裂了的十号线,起码人家也是有空调且匀速运行的,比起刚才坐的公交车来还是要舒服许多的。
  被夏之海温柔的喂了点白开水,在路边的树荫下缓了好久,夏天才慢慢地恢复了精神。
  “晓敏啊,你说我们乐宝今天是不是很棒啊?果然长大一岁就是不一样了,刚刚坐车都没有哭鼻子,爸爸今天奖励你一颗大白兔奶糖好不好啊?”
  夏之海一边心疼地用手给夏天小朋友扇着风,一面又为今天女儿乖巧的表现感到骄傲,不禁跟妻子感叹。
  听着老爸的夸奖,夏天不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儿——
  难得她一快三十的人了,今儿还因为个不胡乱哭闹被家长表扬了……
  总感觉这夸奖让人囧囧的说……
  这辈子打算从小好好保护自己牙齿,尽量不多吃糖的夏天,并没有接夏之海同志要奖励她吃糖的话头。
  她冲着两人甜甜地笑了笑,马上转移话题,指着不远处人群聚集的地方,糯声问道:
  “爸爸妈妈,前面是在干什么啊,怎么那么多人啊?”


第4章
  夫妻俩其实早就看到前边的情况了,当下看女儿也感兴趣的样子,夏之海毫不犹豫地一把抱起夏天,带着妻子就朝前面人群聚集的方向走去,想要一探究竟。
  跟夏之海一家三口一样,看着前面人头攒动就愈发被吸引过去的人不少——毕竟爱凑热闹那是国人的本性嘛!
  好在夏之海人高马大的,手里又抱着个雪白软糯的小团子,看见的人都挺乐意为他们让道的,不过一会儿,三口人就挤到了人群的最前面。
  将大喇叭里宣传的广告语听清,又看了看张贴的海报上的说明,众人这才都知道了——
  人家这是新商场开业大酬宾呢。
  特意搞了个文艺汇演热场子招顾客不说,还另外开设了个抽奖活动。而其中最最吸引人的便是特等奖了,因为这个奖的奖品竟然是价值近二十万的“桑x纳”牌小轿车一辆!
  轿车,在现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后世那种几乎家家都有,人人视之为普通代步工具的情况。
  更不要说这还是一辆现今最最流行、最是高档的名牌车了。
  现在这辆黑色的轿车正明晃晃地停在了人们面前,就在舞台的正中央——
  也就不怪这边围着这么多人了。
  即便西城是省会城市,可这里的老百姓也没见过这大街上白白送轿车的新鲜事儿啊!那可不都得来瞧瞧热闹嘛!
  不光是围观群众,被夏之海高高架起,骑在脖子上,占据了极好视野的夏天,还在舞台的周围看到了好几台扛着沉重老版摄像机的人,更有正举着有线话筒对着镜头说话的漂亮小姐姐,估摸着这是本市的电视台也来了人了。
  又是大手笔的抽奖送轿车,又是请来了电视台做宣传的。夏天刚刚还搞不太清楚情况呢,这会儿抬头看到这新开业的商场的门头,再联系一下这市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一下子就知道这是哪个商场了。
  大中商场,虽然在二十多年后已经被一众更为现代摩登、资本更加雄厚的商业综合体替代,掩盖了其光芒,抢走了大半的生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九十年代的如今,这个西城最大、也是第一家引入国外奢侈品品牌的商场,在西城曾一度占据着领头羊的位置,是高档、时尚的代名词,算得上一新兴地标,老百姓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当前:第3/26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