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穿农家种好田》第4/637页


  看病得需要钱,可他们的经济大权掌握在老人手里。郝兰欣望着丈夫,用眼神儿示意他向婆婆开口。
  田达林拧了拧眉头,轻声慢语地对田卢氏说:“妈,你拿点儿钱,我给孩子去看看。伤在脑袋上,别再落下毛病。”
  田达林性格内向,说话慢言慢语。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要不是女儿摔成重伤,他绝不会向母亲开口。
  “小孩子家家的,能花多少钱?!还给我要?”田卢氏阴沉着脸冲三儿子说道:“谁家孩子没个磕磕碰碰的,就你们搞得这么惊天动地。”。
  田达林看到他妈的样子,心里酸酸的。看到孩子满脑袋满身的血,妻子抱着孩子掉眼泪,又央求道:“妈,钱算我跟你借的不行吗?。”
  田大林眼睛里也潮潮的。他和媳妇结婚十年了,只管挣工分、吃饭。每年也就给他们夫妻几块钱的零花钱。如今他们的兜里比脸都干净。出了这事了再不给钱,作为亲妈也忒无视他孩子的生命了吧?!
  郝兰欣见钱一时说不妥,便对丈夫说:“我先抱着孩子去公社卫生院看病,你拿了钱就去找我们。”说完,含着两眼泪,一个人抱着田青青出了门。
  公社卫生院距离田家庄三里来路。田达林见妻子一个人抱着孩子去,有些气急,说话的口气也有些磕巴起来:“妈,我磨盘压着手,求求你行吗?!”。
  田卢氏白了三儿子一眼,不说给也不说不给,拽着二姑娘田冬云,扭头就往屋里走。
  “达林,你赶紧跟我到家拿点钱,先给孩子看病要紧”。一旁的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实在看不过去了,开口说道。
  这老太太不是别人,乃是田达林奶奶的妯娌、田庆书的后续老伴儿吴付女田吴氏。她在田家南大院里是辈分最大的了。由于继子夫妻都在京城工作,断不了给她寄零花儿钱,手头比较富裕。但继子夫妻没有孩子,她又是后续的,田卢氏母女们一向不看重她。
  “哟,五婶子,你就知道我不给孩子拿钱看病呀?!”田卢氏闻听停住脚步,转身望着田吴氏揶揄地说道:“我这不是去屋里给他拿去哩嘛,谁身上光带着大钱呀?!”说完撇撇嘴,扭身又向屋里走去。
  田冬云扶着田卢氏,边走边冲着田吴氏别楞了一下脑袋,嘟囔了一句:“河边无青草,不买多嘴驴。”声音虽然很小,但在场的人们还是都听到了。
  田吴氏的脸立时气得苍白苍白的,“哼”了一声,说道:“好心当做驴肝肺。”一扭身,惦着一双三寸小脚,“蹬蹬蹬”地往外走。
  田达林赶紧追过去,扶住田吴氏说:“五奶奶,你别生我妈的气。她就那脾气,就是给我估计也给不了多少。不够我还得上您那里拿去。”
  田吴氏冲北屋剜了两眼,气呼呼地说:“林子,为给孩子看病,五奶奶给你多少也不心疼。要是冲你妈和你姐姐那母女俩,我一个子儿也不给她们。”说完拽着田达林的手,“林子,你先到我那里拿几十块钱去,甭管用着用不着,先预备着。孩子扎的可不轻。”
  当田达林从五奶奶家拿到五十元钱来到家里时,母亲田卢氏正和父亲田金河争吵。田金河举着旱烟袋哆嗦着手说:“你的脑子被猪油糊住了是不是?孩子出门给闺女看病,多带点儿钱省的瘪着,该花的钱,早晚还不都从家里出。在这种大事上你犯什么混?!”
  田卢氏也不省着,用眼睛狠狠瞪着老头子,气呼呼地说:“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个孙女儿,要是所有的孙子孙女儿看病都从我这里拿钱,我给的过来吗?唵!你当我这个家好当啊?!”
 

第五章 住院

  田金河一听老伴儿说出这话来,更是气上加气。守着一庭院的人又不好意思骂她,只好给她解释说:“他们不是和我们一起过哩嘛?!分红钱全在你手里,你不给他们,让他们上哪里要去?”
  “破了个脑袋,我给十块钱还少吗?”田卢氏举着手里的两张五元钞票向人们表白。
  二伯田金潭也看不过去了,和颜悦色地对田卢氏说:“三弟妹,孩子伤的不轻,死里逃生的,给他们多拿个,花不了再让他们还给你。”
  “还?一个个都是扣扣屁股吮吮手指头的主儿,钱到了他们的手里,你还想要回来?!”田卢氏白了田潭一眼,一副嫌他多管闲事的样子。
  田达林一听母亲说的实在不像话了,忙劝说道:“爸、妈,您二老别为钱争吵了。我已从五奶奶那里借了五十块钱,先花着,不够了再从家里拿。”
  “那你就赶紧去吧。”田卢氏一听说有了钱,表情立刻松弛下来。把手里的两张五元钞票也赶紧攥到手心里。
  “不行。”田金河吼道:“自己家里放着钱不花,用人家的,像什么话?赶紧给三儿拿五十块钱。”又对田达林说:“花完了咱的,再花你五奶奶的。”
  “五十块?”田卢氏震惊的眼睛瞪得像铜铃:“咱一年才分了一百多点儿的红钱,一下子撅一半子走,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
  “先应急,以后再说以后的。”田金河铁青着脸,怒目圆澄,这一回他是真的急了。
  田卢氏平时在家里霸道,对着孩子、老头子骂骂咧咧,吵吵闹闹。但当着众人的面儿,她还是有所顾忌,只要老头子说的不忒过分,她都会当众答应。没人后再把他大骂一顿。田金河在众人面前挣足了脸面,也就不再给她一样儿,认骂认罚,悉听尊便。所以,在众人眼里,田卢氏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在她和二儿媳王红梅吵架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她冤屈。
  今天见她这样抠门,不由的都看扁了她,有的人冲着她直撇嘴。
  田卢氏见老头子急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再继续坚持只有掉自己的份儿,只好极不情愿地进屋拿钱去了。
  田达林拿了钱,嘱咐大儿子田幼秋看好弟弟妹妹,便急急忙忙往公社卫生院跑。一路上也没追上妻子和孩子,等到了公社卫生院,才看到郝兰欣正抱着孩子坐在张大夫面前。
  张大夫给孩子检查完后,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态度和蔼地说:“这孩子头上的两个洞,已经伤及颅骨。卫生院里条件简陋,恐怕贻误了孩子的病情。我给孩子简单地处理一下伤口,你们还是快些去县医院吧,那里医疗条件和技术,都比咱这里强。”说完,麻利地给田青青包扎起来。边包扎边有些责怪地说:“你这母亲是怎样当的?孩子都伤成这样了,才抱来看。也不怕把孩子耽误了。”
  郝兰欣一听说女儿病情严重,眼里立时涌起泪花,望了望还在大口喘气的丈夫,又望了一眼门外已经蚂蚱眼儿(傍黑的时候)的天,忧愁地说:“孩子他爸,这可如何是好?”
  大夫的话田达林也听了个一清二楚,心里一点儿也不比妻子轻松。把手里的一百块钱交到妻子手里,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村里套辆牛车,拉着你和闺女去县医院。”
  “套牛车?十五多里地呢,等你们慢腾腾地赶到那里,孩子恐怕早不行了。“张大夫手里包扎动作不停,嘴里着急地说。又问:“田家庄的,是吧?”
  田达林点点头。
  “骑我的自行车去吧。等孩子稳定了给我送回来就行。“
  “谢谢张大夫!”田达林和郝兰欣同时说道,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田晴晴慢慢睁开眼睛,用深情的目光望了望着给自己包扎的中年大夫,在心里说:“张大夫,我记着您对我的关爱,日后,我一定十倍、百倍地偿还你!”
  到了县医院里,又拍片又缝针又输液,忙活了一晚上。
  田晴晴知道自己乃穿越之人,无论原主身体伤的多么严重,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大不了多吃点儿苦头而已。便打算第二天出院。
  虽然是个外伤,住院费用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个小负担。她不想自己刚一来,就给家里惹麻烦。
  可是,事情并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第二天她发起高烧。医生说这是伤口被细菌感染发炎了,必须住院治疗。还得加大药量控制。
  田晴晴被重点关注起来。
  在这期间,姥姥、姥爷、舅、妗子们都来探望了,大姨和表哥表姐也来了。有的拿来了点心,有的拿来了鸡蛋,姥姥还特意淘换了一盒代藕粉(这个时期物资缺乏,这已经是很不错了)。大姨婆家是县城东关。离医院七、八百米,每天都来送午饭。病房间里洋溢着融融的亲情。
  姥姥生有四个孩子,依次是大姨郝兰格、大舅郝兰顺、母亲郝兰欣、小舅郝兰成。四个儿女都各自成了家。
  其实田晴晴不知道,在原主被打死以后,姥姥和大姨家的人们都去了田家庄。姥姥、姥爷和大姨哭的死去活来,家人怕出意外,被提前劝走了。听说外孙(甥)女死而复生,恨不能整天守在医院里。
  二姑田冬云却始终没有露面。
  一连输了五天液,高烧才被控制住。又观察了两天。第七天头晌办出院手续一结算,住院费二百三十多元。
  通过交费单,田晴晴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九七二年的阳历三月下旬,农历二月中旬。
  田晴晴知道这个时候农村还很穷,二百三十多元不是个小数目。
  “爸,这看病的钱是咱自己的,还是借的?”田晴晴问道。
  “你奶奶给了五十块,你老五奶奶给了五十块,又给街坊邻居们借了五十来块。你姥姥和大姨也给了,是递给你妈妈的,我不知道各是多少。”田达林说着,深情地看了大女儿一眼,“晴晴,你问这个干什么?”
  “爸,这些钱是咱自己拿呢,还是二姑给拿?”田晴晴没有回答父亲的问话,继续追问道。
 

第六章 见到了自己
更新时间2014-3-8 8:30:41 字数:2342


  住院期间,田晴晴已经给父母亲学说了事情的经过。在她看来,二姑一巴掌把田青青原身打死,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不追究她的刑事责任,已经够便宜她的了。这医药费本该让她出才对。
  “这个”田达林脸上出现为难之色,用手抚摸了一下田青青还被绷带包裹着的脑袋,关切地说:“青青,不论咱家里出现了什么事情,你一定不要着急,要安心养好伤口。只要你没事了,爸爸就什么也不怕了。”
  田晴晴咬着下嘴唇,点了点头。
  住院以来,妈妈先是早晨来,晚上走。待田晴晴稳定下来后,就每天到这里打个晃。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也就是自己——眼下的田苗苗,还有两个需要大人照顾的儿子田幼秋和田幼春。田晴晴便一直由爸爸在医院里陪伴着她。她对父亲的悉心照顾非常感激。时隔两世,父女之情在这短短的七天时间里迅速建立起来。
  “爸爸,咱怎么走哇,是不是妈妈来接咱们?”田晴晴问道。县医院距离田家庄十五里路,这个时候还没有汽车,交通很不方便。
  “昨天妈妈捎信儿来了,让咱坐生产队的牛车回去。正好今天队里来拉化肥。”田达林慢悠悠地说。

当前:第4/6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