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穿农家种好田》第47/637页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呀?不到场院里跟小朋友们玩儿?”付振海坐在车前板上,望着田青青说话,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田青青看了看车的高度:前面高,她够不着,后面按着车厢板,高度也比她的个头高。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鱼扔到车里去。
  可要是明着拿出来,说是给他的,他们不是亲戚,过去也没有交往,他肯定推辞,不肯停车。
  田青青脑子飞快地转了转,说:“大伯,我在这里等着你哩。”
  一听说等着自己,付振海果然“吁”住了车。
  “等我?有事?”付振海感到好奇。
  “嗯哪。”田青青点点头,从红荆疙瘩后面拎出鱼,说:“大伯,你把这鱼给我捎村里去行吗?我拎不动。”
  付振海看了看那鱼,少说也有三、四斤,让一个七岁的小姑娘拎到村里去,还真有点儿困难。
  “行。”付振海跳下车来,拎起鱼,放到车厢里,就要把田青青抱上车。
  “大伯,我不去。你给我把鱼捎到了就行了。”
  “捎给哪个?”付振海不解地问。
  “就捎到您家里。”田青青笑眯眯地说:“这是我爸爸让给您的。”说完,扭身“呱嗒呱嗒”就跑。
  付振海一脸迷惘:“你这孩子,给我这个干什么?你们怎么不自己做做吃?”
  “我们家还有呢。大伯,这鱼是我自己钓的,您拿回去做做吃吧!”田青青跑了一段路,回头说。
  “不行,你家也不宽裕,我怎么能要你们的?”付振海说着,就要从车上往下拿鱼。
  “大伯,您快走吧。场院里孩子们多着呢,让人看见不好。您要这时不要,晚上我爸爸也得给你送去。您快走吧。”
  说完,也不管目瞪口呆的付振海,“呱嗒呱嗒”跑走了。
  下工后,当田青青把送鱼的经过对田达林夫妇一说,高兴的田达林把田青青抱起来转了几个圈儿:“你个小妮子,哪来这么多心眼儿?!”
  田青青笑笑:“我怕明着给他他不要。”
  “往后哇,再给他送鱼,就交给你了。”田达林说着,刮了一下田青青的小鼻子。
  从此以后,付振海家的柴门上,经常挂着两条或者三条一斤靠上的大鱼。只要柴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后,出来一看,上面准有。再看看胡同里,一个人影也没。
  “跑这样快!”
  付振海把鱼摘下来,拎进去,心里感叹着:田达林的女儿会钓鱼,村里已经传神了。这鱼不是他家送的还有谁?不就说了一句真话嘛,这家人,――真有良心!
  空间里的田青青直到看不见付振海的身影了,才闪身出来。小心翼翼地跑回场院。如果路上遇见人,就提前躲到空间里,等人过去了再走。有时候,来回一趟,要躲避四、五次。
  咳,没有办法呀!她能带着空间,空间却不能带着她,脚下的路得一步步走才行!
  吃晚饭以前,田达林把中午准备的两条鱼串起来,给队长家送去了。回来后田达林说,队长很喜欢,但也没有明着说让他到菜园子里干活。
  于是,一家人又在期待中度过了一晚上。
  果然,第二天田达林被派到菜园子里干活去了。
  原来菜园子离场院并不远,就在坑塘的南沿儿,也就四百来米的路程。前世田苗苗记事时已经没有了,现在也就一、两个人在里干活,没有引起田青青的注意,所以田青青没有印象。
  田青青背着田苗苗到那里看了看,发现菜园儿并不大,也就四亩来地的光景,并且只有一半儿筑着畦埂,南边就是一片平整的土地。据说今年用来种免架豆角。
  除了几畦韭菜以外,其余的畦子都空着。原来这个时候还没地膜覆盖这一说,菜园里的种植,也和大田里一样,得等地温上来以后,才能播种或者栽种。这让想猎取一点儿菜秧到空间的田青青,多少有点儿失望。
  浇菜用的就是坑塘里的水,人们在菜园北面挖了一眼直上直下的井洞,让坑塘里的水流到井洞里,然后用水车把水提上来,浇灌菜园。
  

第六十六章 姥姥来了
更新时间2014-5-6 8:31:17 字数:2148

  
  田青青站在井台上往下望了望,不由高兴起来:从井台下去有一个斜坡,斜坡下面有一块平坦的平台,供人们提水或者洗涮用。而在平台和水面相连接的地方,有一棵粗大的柳树,正好可以蹬着钓鱼。
  天助我也!!!
  田青青在心里高兴地喊。
  这样一来,田青青可就真是如鱼得水――想什么时候钓鱼,就什么时候去钓了。
  不过,田青青想掌握着一天就钓一次,卖个四、五块,五、六块钱就行。她怕卖的忒多了让人眼红(其实早有人眼红了),也怕水池里的鱼供不上,断了流。先不显山不显水地进个小钱儿,稳住父亲田达林的心,以后再图谋发展。
  然而,事情并不像田青青计划的那样。田达林在菜园子里干活,方便了田青青钓鱼的同时,也方便了田家庄人们买鱼。有想吃鱼或者有用项的人们,就到八队的菜园子里找田达林,让其喊自己的女儿过来,给他们现场钓。
  田达林人老实,见有人求到自己头上,何况又是挣钱的买卖,哪有不答应之理?!便走到菜园子南头,放开喉咙招呼一声:“青青,来给叔叔(或者是大伯、爷爷)钓条鱼!”
  场院里的田青青听到父亲的喊声,自是知道怎么回事,忙嘱咐田幼秋看好家,自己则领着田幼春,拿着钓鱼竿,背着小苗苗,来到菜园子里。让田幼春在平地上守着小妹妹,自己下到井洞北面的平台上,安心钓鱼。
  由于有大柳树蹬着,就是钓着了一斤多重的大鱼,田青青也不再喊田达林了,自己在水里把鱼逗弄一会儿,鱼乏了,然后拽上岸来。这时候,买鱼的人就会过来帮忙,把鱼装进自己带来的家什里或者用柳条串起来。
  这样一来,田青青一天可就不是钓一次鱼了,而是三次、四次,甚至五、六次。田家庄里一千多户人家,条件好有钱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人是为了瞧稀罕看热闹,花一块钱买条鱼回去做做吃。
  田青青的“卖现钓活鱼”生意大好。每天都有几块钱的收入,把田达林和郝兰欣高兴得合不拢嘴地笑。此时表过,不再累续。
  这天上午,田青青钓了一会儿鱼,卖了两块钱,提着一条大鱼和几条半大鱼(钓上来的小鱼儿又被她背着人放回空间水池里了),回到场院里,一边拾掇鱼,一边看着田幼春和田苗苗在一块儿玩儿。
  鱼刚拾掇出来,就见温晓旭的母亲杜金霞陪着姥姥郝徐氏来了。
  原来,郝徐氏听说二女儿被婆婆撵到生产队上的场院屋里去住了,心疼的了不得。头天下午听说的,第二天上午就赶过来了。进村后又不知道二女儿一家住的场院在哪里,也不愿意到亲家去问,便打听本村闺女杜金霞的家。
  郝徐氏不经常住闺女家,村里人都不认识,还以为是杜金霞的亲戚哩。农村人都淳朴热情,有人便把她送到了杜金霞家里。
  杜金霞今天正好在家歇工,便陪着她来到场院里。
  郝徐氏一进门就掉眼泪儿:“你们这不是住到漫敞野地里来了。”
  “姥姥,没事。爸爸说,有一个月就能搬回去。现在爸爸妈妈一有空,就去拾掇宅基地。”
  田青青一边安慰姥姥,一边用手势给杜金霞安排座位:“金霞姨,您这边坐。”
  “我不坐了,青青,你和姥姥说话吧。小三儿(三女儿)有点儿发烧,我回去了。”杜金霞说着,又对郝徐氏说:“振邦婶子,兰欣一会儿就回来,您和青青先待会儿,我就不陪着您了,在这里住两天,明天去我家,我给你包饺子吃。”
  郝徐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就够麻烦你的了。金霞,孩子发着烧,我就不留你了,你慢走。”
  杜金霞拍拍田青青的肩膀,笑着说:“好闺女,姥姥就撂给你了,啊!”眼神里流露出的满是柔情爱意。
  田青青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咯噔”了一下:难道温晓旭说的那话是真的?
  送走杜金霞后,田青青给姥姥倒了一碗暖水瓶里热空间水。让姥姥喝。――田青青已经把水缸里的水换成了空间水,家里吃的用的水,都是空间里的了。
  郝徐氏喝了一口水,赞叹道:“你们这里的水真好喝。”
  “那您就光在这里住着,喝这里的水吧。姥姥。”田青青笑着说。
  见姥姥来了,田幼秋“呱嗒呱嗒”跑回场院屋。喊了一声“姥姥”,眼睛却盯着郝徐氏拿来的布兜,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
  每次姥姥来,或者他们跟着母亲到姥姥家去,姥姥都会给孩子们一些好吃的东西。小孩子嘛,图的就是吃。田青青原谅了只有九岁的哥哥。
  郝徐氏见四个外孙男女都在,拿出布包里的一包饼干分给兄妹四人。还拿出一包面粉,大约有两碗,交给田青青,让她放到面毛罐儿里。
  饼干在这个家里可是稀罕物。田幼秋和田幼春一口一块儿,贪恋地吃着。田苗苗也拿着一块儿,像小蝈蝈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地咬。还不是爬起来,把手里已经咬湿的饼干放到田青青的嘴边。嘴里还含混不清地说着:“吉吉,吃!吃!”
  郝徐氏看见了高兴地抱出起她来,亲了又亲。夸赞道“这么小,就知道心疼姐姐。苗苗真是个好孩子。”
  田青青和姥姥说笑了一会儿,见姥姥情绪好转,便说:

当前:第47/6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