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生三十年》第605/694页


陈子迩开车将她送回酒店。
翌日。
蔡一峰在中午时刻落地燕京,他独身一人,自己拉着行李箱,与陈子迩一样,以前的他也不怎么注重仪容仪表,工作之后因为需要所以给了点心思,但现在从发型到裤腿管,挑不出一丝毛病。
燕京分公司的总经理曾眉芳都没想到蔡一峰会这么快的回来。
所以当他敲门而进的时候,曾眉芳问:“事情结束了?”
蔡一峰再无往日的调皮之气,他抬头疑惑,“什么事?”
曾总眼眉一垂,“没什么。”
“这是我之前考察的六家客友连锁酒店的评价结果,其中有三名员工不符合规定,我想跟曾总说一声,我考虑开掉她们。”
她记得之前他还为人家说情来着。
蔡一峰在燕京的雷厉风行很快传到了总部。
陈子迩以为他在宣泄个人情绪,不过和曾眉芳了解了之后知道,老蔡的所有决策都在公司的规定章程之内。
你只能说他少了一丢丢人情味。
这会让他在下层员工中的风评变差,但他似乎无所畏惧。
陈子迩也不好说什么,既然是公司的规定,他就不能推翻,不然规矩还有什么意义?
肖安林在一周后入职盛世电子,
在此之前,他已经和粱胜均相互见面。
老梁年纪不如他大,但刺瞎人眼的学历和履历以及过往的领导成果还是能让肖安林觉得这是个靠谱的工作伙伴。
3月11日的时候,又一批spod上市,经过不断的扩充产能,盛世受这方面的牵制越来越小,这一波有总数30万台的spod亮相,前两天还会有拥挤购买现象,之后,市场则愈来愈理性,第一次,各大城市的体验店的仓库中开始有存货。
也就是此时,肖安林走马上任。
一手加强库存管理,一手开始海外拓展。
spod在港澳的销售已经取得成功,陈子迩并不意外,因为这本来就是要风靡全世界的产品。
日、韩语版本一出,陈子迩也开始了自己的首尔之行。

第643章 首尔之行(一)
韩国这个国家对于自我民族的认同感非常强,在商业上,消费者几乎都会选择国有品牌。
虽然陈子迩对于spod拥有足够的信心,但是进入韩国市场,一开始就要做好本土化这也是值得重视的策略。
因而,从广告宣传开始,盛世都会启用韩国本土的演艺明星。
2001年3月14日,盛世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与韩国庆熙大学建立良好互动,作为大陆数一数二的富豪,他的大学之行,几乎不会被拒绝。
而之所以选择庆熙大学,则是为了spod的广告女主角,庆熙大学出了不少韩流歌星,它们的音乐和演绎方面的专业在韩国国内都可以称得上一句不错。
比如李孝利,比如韩佳人,比如成宥利。还有权志龙,虽然他离的还远。
但足以说明这家大学在这方面是有底蕴的,如果盛世传媒要继续发展,选择新的、合适的艺人自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21世纪的头十年,韩剧的火热也不容忽视,由此造出的韩流明星不在少数。
陈子迩总记得零几年的有个很火的剧叫魔女幼熙,其中的女主角便是就读于庆熙大学的韩佳人。
清纯艳丽的外表使得她作为spod在韩国的广告女主角也很合适。
除了这件事,盛世集团也计划考察首尔的繁华之地明洞,在内部讨论会上,陈子迩的目标直指此处。
原时空里的苹果迟迟不在韩国开设体验店,这引来了韩国媒体的批评,认为苹果在忽视他们。具体的原因陈子迩不得而知,不过盛世的发展没必要照搬苹果的模式,人家怎么做他就怎么做,那也太没点自己的思考了。
比如苹果天生就有北美和欧洲两大市场,小小的韩国自然不放在心上,而盛世没有,而且海外经验的缺乏也使得他只能一步一步的趟。
有的时候,陈子迩的露脸,也并不一定是要卖产品,宣传品牌和扩大用户群体,显然也同样重要。
第三件事,
或许这件事的直接经济利益会更大。
3月1日,一家叫wemade的韩国游戏公司与意大利digitabros集团签订了运营代理合同,他们运营的游戏叫the egend of mir 2 。
翻译成中,名字叫传奇。
陈子迩是一天一天从21世纪的头十年过过来的,即使他自己不是戏迷,但作为当时的年轻人,他自然也是知道这个名字的。
他无心和陈天乔去抢代理权,因为盛世投资就是盛大股东,陈天乔赚钱也就是他赚钱,左右互搏那是智障。
他的目标是wemade。
他不晓得盛大到底给娱美德多少代理费,但不用想也知道是天数字,这个钱可都是中国人的钱。
至于盛大什么时候代理,他并不打算去管,历史不出差错,该是他的就是他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说起来,陈天乔的日子过的并不算好,陈子迩都不晓得他拿了自己的资金去搞了什么,反正各种概念乱七八糟,听的他脑袋也疼。
可惜有很多时候,你不能再给他钱,不然他不死心继续在那儿搞,头不抬说不定就没看到传奇总自己的眼前掠过。
大概安排好了这些事,他便准备出发。
这一次的团队规模不算小,
首先是他的助理杨润灵,而因为涉及到投资业务,所以周梓君也会跟着,如果情势需要,李钟宏也得从美国过来,而他的堂姐陈子思也会作陪,此去一个任务:参观,开眼界。
此外,由于有盛世传媒的戏份,金敏信派出了公司艺人发展部总监叶立晖。
至于其他的保镖、助手那更是一堆。
而盛世电子的零售部门的相关人员已经提前飞往首尔考察。
追求的就是效率,在他去往庆熙大学之前,许多工作就已经展开了。
盛世投资方面也向wemade公司发去了见面邀请。
至于这家公司的相关材料已经都准备好,只待他在飞机上阅读。
不过陈子迩与史央清在家用餐时,杨武那边却打电话告诉他,庆熙大学没有韩佳人这号人。
之所以让杨武而不是叶立晖去,是因为信任,他从来没去过韩国,如果韩佳人出过国还好编,假如没出国,这事就不太好解释了。
只不过,似乎有些出师不利
也让他有些奇怪,没有韩佳人?
“一开始,我以为她并不在与表演相关的专业就读,毕竟很多艺人也不是科班出身,可我扩大了范围之后发现,整座学校都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杨武只汇报。
多余的问题,他也不会问。
问了陈子迩也不会回答他,他在思考。
可是没结果。
正好叶立晖那边也在制定方案,如果找不到就相信他的眼光好了,这并不是重点。
“肖安林这一次,不去嘛?”史央清问。
“不去,我这次主要还是品牌拓展,真的开始到了落实阶段他再接手,大众对于一个20岁的富豪的兴趣多过50岁的老男人。”
她点点头,脸色有异。
陈子迩问:“怎么了?”

当前:第605/69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