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生三十年》第85/694页
“至于扩张的事,我认为再有30家分店之后可以考虑,在此之前,我们要聘请专业的物流人才来打造我们的物流链。”
孙宏似乎也觉得刚刚自己的语气有点急,听到陈子迩并不是完全否定扩张之后,他才神色稍霁,说:“物流的事,我还真不是很懂,我们一直只是聘用了几位专门司机用货车来回拉的。”
陈子迩摇头,“这样肯定不行,你要赶紧在这方面做个备案,不要怕花钱,我们不懂没关系,花钱请个懂的人来;还有供应商那边,你要着眼挑几家商品质量优秀的企业,并且和他们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以保证我们的商品到货率。不过挑选的标准要严格一点。”
孙宏说:“这个没问题,我可以去办。”
陈子迩说:“扩张是肯定要扩张的,这个你不要急,摊子大了不好管,我们要打好基础,你也是深有体会的。”
他是说,孙宏将公司管理不善的事。
孙宏也是闻弦知意,竟有些惭愧而渐至自责。
陈子迩不再多说,有些事,说那么一两次就足够了,更多的还是要看怎么做。
早上六点半,‘正在营业’的电子牌开始亮起。附近的上班族们早就期盼着开业了,今天早上还有十多人在排队等着进来,人数不多,但足见便利店的服务是很得人心的。
布丁便利店有很多口感不错又有特色的食物,售价只是比街头小摊贵上那么五毛钱,一块钱,但是这里干净,你不用担心自己会吃进什么奇怪的东西。
而且现在中海进入商业社会攀比炫耀渐渐成了很多人都有的心理,布丁便利店时尚新潮,进入这里消费也渐渐成了一种潮流以及某种身份的象征。
在这样略微发达的商业区就更是如此,他们大多收入高于平均水平,多花几块钱来获得一种身份的满足感,那是完全不亏的。
陈子迩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流也很满意,三两成群的年轻女孩儿们穿上职业的正装满面春风的进入店里,然后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
因为有两位老板在,所以两位工作人员尤其热情,服务的是宾主尽欢。
而观察良久之后,陈子迩忽然发现,不管是男女,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要一杯布丁的豆浆或是牛奶,这是个很独特的现象,甚至有些人明明背包旁边有杯子还要一杯豆浆。
是豆浆好喝,还是牛奶好喝?或者这里的人都有喝这个的习惯?
陈子迩摸着鼻子思考,随后他叫来孙宏,嘱咐道:“咱们店的那些纸杯,你找人重新设计一下外观,要求就是一个:好看且独特,还有现在印在纸杯上的布丁便利店的logo也重新设计,这个外观不要改太多,主要是优化。然后找一家这方面的公司,定制我们的纸杯,每一个纸杯上都要有我们自己的logo。”
孙宏道:“跟一纸杯较劲?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
陈子迩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顾客的消费心理。
其实陈子迩一直没有想过要把布丁定位成高端消费品企业,他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到极致只是因为他喜欢这样,却没想到现在一个意外的结果出现了:在1998年,由于布丁便利店的店面给人的时尚、高端、正规的感觉,所以每一个进来消费的人都会觉得‘我在布丁便利店消费,我混的还算不错’。
尽管这里大多数商品的售价也比外面贵不了多少。
但商业社会里,人的炫耀心理是很普遍的,而炫耀的资本不仅仅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也体现在消费的环境、接受到的服务等。
孙宏似乎还理解不了陈子迩为什么花大价钱和一只纸杯较劲,
他只是听陈子迩说:“我要让每一个拿着印上布丁便利店logo的纸杯的人,都感觉到一种自豪与身份的优越。”
第七十九章 大禹治水
布丁便利店的势头很猛,而且越来越猛,孙宏还在跟陈子迩商量:他说原先一家一家开店的速度太慢,现在布丁的营业额初具规模,资金链可以承担得起两家店同时装修、同时开业。
陈子迩同意了,只要资金链没问题,扩张快一点有利于快速占领市场,保持优势地位。
98年对布丁便利店来说很关键,一方面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多多少少对国内经济还是有些影响,再者从布丁自身来说,今年是从小规模扩张到中等规模的关键阶段。
而这其中要经历的困难和关口,不论是陈子迩还是孙宏,都没什么经验。
所以陈子迩这些日子对布丁便利店的情况很上心。
三月中旬的时候,进入初春的中海忽然甩开了膀子来了一波降温,正好陈子迩下午上完课要回帝景蓝湾,结果外面黑云压城,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春雨按理来说都温暖湿润,不过这次的降雨却很冷,而且冷雨中还带着风,吹得人脑袋生疼。
他暗暗骂了一句‘鬼天气’,然后裹紧外套撑伞回去。
空气中又冷又湿,弄得人浑身粘稠稠,好在陈子迩要走的距离不远,不过这可苦了外面骑自行车的人了,路面湿滑又有积水,路灯跟没吃饭一样奄奄一息,运气不好时遇见一些开远光灯的司机,让行进的人们睁不开眼睛。
恶劣的天气影响了道路的通畅,刺耳的车笛一阵接一阵,搞的陈子迩心情烦躁偏又没有办法。
陈子迩缩在寒冷的雨中只觉得每一秒都很漫长,他揉搓了一下被冻红的耳朵,却用力过猛而感觉刺痛。
他脚步加快,想尽早回到家里。
不曾想在要到帝景蓝湾的时候一辆红色的宝马靠近他停下,连鸣三声笛,远处的对向车辆给了陈子迩一个不错的视野,他看清了,是史央清。
虽然已经到了小区门口,虽然他再有十分钟就可以到家了,但是陈子迩还是毫不犹豫的上了史央清的车。
收伞,开门,坐进副驾驶,一气呵成。
史央清还伸手递给他几张纸巾,陈子迩道声谢,他又想到自己的伞,说:“我这个伞……”
史央清翻了一下包,拿出一个塑料袋。
陈子迩赶紧把伞装进去,免得弄的人家的宝马车到处都是水。
史央清穿的黑色外套看起来比陈子迩更薄,不过车里暖和,时时刻刻保持淑女状的她比之陈子迩的狼狈不知道要好多少。
“刚刚从车里看你,撑着伞,自己抱紧自己,迎着这么大的风雨,还真有几分苍凉的感觉。”史央清自顾自的说着这个,不知为何意。
陈子迩不解。
史央清说:“我脑子想放松一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上次他俩见面还是盛浅予生日的时候讨论注资布丁的时候,而且没谈成。
陈子迩看着史央清发现她有些疲累,说完一句话她又闭上眼睛躺在靠椅上。
陈子迩不知道要从何说起,他沉默了一阵。
不久,史央清又开口说:“careful放弃注资布丁了。”
陈子迩没什么感觉,放弃就放弃呗。
“咱们以后可就是真的竞争对手了。”
陈子迩说:“我们是小便利店,和大超市是不同的业态,严格说起来,也不完全是竞争对手。”
他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第一次知道史央清的职位,他自己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竞争对手。
史央清在旁边也不赞成,也不反驳,她似乎真的觉得疲惫,不想再谈工作,问陈子迩:“你吃饭了没?”
“没呢。”
史央清发动车子掉头,不再去帝景蓝湾。
陈子迩奇怪,“你也没吃?那你不在外面吃了再回来?”
“你不是也一样?”
“我自己会煮。”
史央清瞥眼看了看他,满脸不信的表情。
“你似乎心情不佳。”
史央清说:“抱歉。”
陈子迩说:“没关系,我给你讲几个冷笑话你就好了。”
“冷笑话?什么是冷笑话?”
陈子迩一想,好像这个词他们现在是不知道,不过没关系,听了就知道了。
他细细想了想,说:“大禹治水的故事你听过吧?”
史央清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