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第4/258页


  “没做什么。”
  褚韶中急的抓耳挠腮,跟着褚韶华一路嘟嘟囔囔一路,待回了家,堂屋里褚父褚母四只眼睛齐刷刷的看向褚韶华。褚韶华终是高兴的,她握着手里的蓝布包紧了紧,也没瞒着,直接说了,“陈大哥跟我说,待叫人算个吉日再过来。”
  褚父褚母四只渴盼的眼睛里迸发出的喜悦比以前过年时家里放的烟花都要灿烂,褚韶中愣一下也笑了,说妹妹,“有这样的好消息,还不与我说,叫我着这半日的急。”褚韶中都觉着有些不敢信,今儿中午吃饭,他也瞧出来了,陈家怕是真不愿意这亲事了。没想到,他妹妹跑到村口拦下陈家说了些话,陈家这就又愿意了。褚韶中大概是被妹妹吊胃口时间太长,忍不住再问了一遍,“真妥了?”
  褚韶华看大哥一眼,没说话,一扭身儿回自己屋儿了。
  褚父给妻子一个眼神,褚母忙跟了进去,想问问闺女到底是如何才让陈家答应这亲事的。
  褚韶中急着把这好消息跟媳妇分享,跑自己屋儿,顺带看一回儿子。褚韶中娶的是姨妈家的表妹,娘家姓王,小名燕儿,王燕儿今天也就焦心这一件事了,见丈夫回屋儿,忙问,“如何了?”
  “你猜都猜不到。”褚韶中把这事儿的离奇之处细与妻子说了,褚韶中道,“唉哟,这事儿多玄哪!中午吃饭时,陈家没提亲事一个字,我瞧着怕是不成。咱们华儿,吃过饭陈家一走,华儿后脚就抄近道儿堵了他家在村口,不知道华儿跟他们怎么说的,陈家就把这亲事应下来了。”
  王燕儿也听的一波三折,心绪跟着跌荡起伏,也觉稀奇,“这可真奇了,你不知道他们说的啥?”
  “我没敢走近,要叫陈家人见我还跟着就不好了。”褚韶中搓搓手,把掌心搓暖,摸摸儿子的胖脸,道,“这事儿能定下来,再好不过。陈家有的是钱,以后华儿嫁他家,也能拉帮咱有一把。”
  王燕儿寻思一回,弯起唇角,“别说,华妹还当真有手段。要我说,无非就是说些旧日陈家老爷跟咱们老爷子的交情,这一说旧事,陈家人难免不落忍。再有,华儿长的好,又这样伶俐。不是我说,除非是没见过她的,要不就是瞎子,不然谁能不乐意啊。”
  褚韶中想想,也笑了,“别说,陈家大爷刚来咱家时话少的很,一见华儿端菜上桌儿,就一口一个妹妹的。”
  王燕儿唇角一绽,“这可是好事。华妹亲事定下来,我这心也能放下了。”想到什么,王燕儿同丈夫道,“我记得家为了节俭,白天华妹的屋里是不烧炕的,如今她这要嫁人,白天把炕烧上,屋儿里也暖和。再有,我这一顿一个鸡蛋的,跟咱娘说一说,哪怕我晚上少吃一个,也给华妹省下一个。这眼瞅要嫁人,可得好生补一补。”
  “诶,一会儿我就跟娘说。”褚韶中道,“早上割的肉,还剩下一半儿没用。如今在这好事儿,我跟娘说,明天包饺子,也庆祝一下。”
  想到肉饺子,便是一天三个鸡蛋六个大白馒头的王燕儿都禁不住咽了咽口水,向往起来。


第6章 猪肉
  褚家人因褚韶华的亲事定下满心欢喜,便是陈家父子,虽心绪各有复杂,亦是喜悦的。要说唯一不乐的,就是陈太太了。
  陈太太那叫一个堵心啊,这亲事,自打褚家落败,陈太太就不乐意了。要说陈太太,也不是特别的高低眼,只是这褚家的确叫人瞧不上。要说褚老爷子,一辈子攒下的基业啊,褚老爷子刚去三年,褚家就败的叮当响。这叫谁家,敢给自己亲儿子娶这样人家的闺女做媳妇啊。
  也不知那褚家闺女有什么勾人妖法,明明说的是退亲的话,这父子俩就跟魔怔似的,立刻愿意结这门儿亲了。陈太太一想到这儿,就胸闷头痛。当天晚饭也没吃,早早回屋儿歇了。
  陈老爷也没理陈太太,到长子屋儿里父子俩说了会儿话。陈老爷生意场上的人,把褚韶华今儿下午说的话翻天覆地的想了又想,要说他最初未尝没有认为褚韶华以退为进的。其实,就是现在叫陈老爷说,褚韶华也有这意思。与寻常的以退为进不一样,褚韶华更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气概。她早想清楚了退亲之后的活路,陈老爷接过儿子递上的热水,握着这新式的搪瓷缸子暖了会儿手方道,“你也瞧见了,褚家的家境,褚姑娘的性子。这是你自己个儿做的主,我原还想回家再斟酌斟酌的。”
  陈大爷定下大事,心里欢喜的紧,喜气从眉眼间溢出来,他道,“要是回家斟酌,就把人心斟酌凉了。爹,褚老爷子在世时,咱两家就有交情。我心里,也十分喜欢褚家妹子这性情。虽说是厉害些,可家常过日子的,要是不厉害,哪里就能管着家事哪。我看她事事明白,就是她家里不成了,她这个人很成。”
  陈老爷一笑,低声问儿子,“这么中意啊?”
  陈大爷点头,很实诚的说,“特别中意。”
  陈老爷笑了,“原就是早定的亲事,可见你俩有这缘法。那就这么着,刚与你说那话也是告诉你,亲事是你自己拿的主意,你特别的愿意人家。以后成亲,就更要俩人一条心的过日子。我瞧着这媳妇也成,是个过日子的好材料。”
  陈大爷其实是个矜持性情,听父亲这样说,仍是忍不住唇角微翘,“是。”
  外头陈二爷叫,“爹,哥,饭好了,吃饭吧。”
  父子俩出去吃饭。
  陈二爷的相貌相较其兄更似其母,生得尖脸细眼,较之陈大爷身上的实诚可靠,陈二爷则略带些油滑。陈家没有闺女,陈太太早早回屋儿歇了,烧饭的就是陈二爷。父子俩到厨房时,饭菜都摆好了。陈二爷待父兄坐了才坐下,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就是闷头吃饭。这倒不是陈家家规森严或是如何讲究,实在是陈二爷还是待“罪”观察中。
  要说陈二爷以前可不是这样主动烧饭给父兄吃的人,以前若是陈太太罢工,烧饭的便是陈大爷。陈二爷出生时,陈老爷就做上掌柜了,陈家家境开始好转。后来,陈老爷攒了些家底,自东家铺子里出来单干,那会儿陈老爷在北京做买卖,陈太太带着俩儿子在家种地。陈大爷十岁上,陈老爷就把大儿子带北京去,跟自家铺上学活儿。对陈二爷,陈老爷俩儿子一视同仁,可是吧,陈太太就舍不得儿子,大儿子去了北京,二儿子再一走,她一人儿在家,这如何成?陈老爷就把妻儿一起带北京去了。原本过的不错,可陈二爷这人吧,你平时瞧着说话行事都凑合,正经做事就爱取个巧耍个滑。做生意,脑筋死板不成,可一味取巧,也不是做生意的路数。终于,陈二爷前年以次充好,险葬出大事赔了招牌。陈老爷气个半死,揍一顿把人撵回老家,陈太太不放心小儿子,就跟着一起回来了。
  自此,陈老爷就看这二儿子不大顺眼。就是这几年陈二爷想再回北京,陈老爷一直没松口,就让他在家老实种地。
  这年头,做儿子的都怕爹。陈二爷一见他爹就紧张,用句贾母的话说,跟避猫鼠似的。反正,也就是这样吧。
  陈二爷倒是跟大哥的关系不错,待吃过饭,陈老爷回屋歇着,陈大爷跟弟弟一起收拾厨房灶下,陈二爷一面洗碗一面问大哥去褚家的事,陈二爷道,“哥你一回家就满面喜色的,跟褚家的事儿是不是说清楚啦?”只听这一句,就知道陈二爷绝不是相貌长的跟陈太太像,母子俩从相貌到三观,都似一个模子脱的影儿。
  陈大爷擦过桌子,正拿扫帚扫地,听弟弟这话,手下一顿,略板了脸,“说什么哪。这是咱爸爹跟褚老爷子亲自定的亲事,哪儿能反悔。”
  陈二爷没想到他哥这满面喜色竟是因真正要与陈家结亲而来,陈二爷刚想说哥你脑子可没病啊那褚家都穷透了,可转念又想,这俗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他哥他爹反正都是死脑筋,何必说话让大哥不悦呢?陈二爷立刻改了口,“我这不是看娘一直说那啥么……哎,哥你说的也有理。那这事儿就定下了吧?哥你比我长三岁,村儿里跟你这样大小的都成亲的,你这亲事快了吧?”
  陈大爷脸上的欢喜没矜持住,笑,“得叫娘去城隍庙算个吉日。”
  “那我得先恭喜哥你了。”
  “好说。”把地扫好,厨房略归置一下,见弟弟那里也收拾好了,兄弟俩就说着话回屋儿了。
  陈老爷做事向有效率,回屋抽着旱烟就把算吉日的事交待给了妻子。陈老爷道,“老二也跟你娘家的苹姐儿定亲好几年了,寻个媒婆子,把老大老二的亲事一起办了。”
  “老二的也一起办?”
  “老二也十六了,苹姐儿跟他一般大,再拖下去苹姐儿就成老姑娘了。”陈老爷坐炕沿儿抽着旱烟,“现在老家的聘钱怎么说?”
  陈太太原是靠着背摞儿的,听到丈夫正经说起俩儿子的亲事,也坐直了,陈太太道,“这也不一样,要是穷的,十来升卖子就能娶个媳妇。”就算天有些暗屋里也没点灯,陈太太也知道丈夫是个什么脸色,她继续道,“要是家里还成的,去年村长家娶媳妇,给了五十斤小米做聘金,就是了不得的人家了。”
  “行了,咱家也没这么多小米。这样,一家十两银子的聘礼,如何?”
  “十两银子可是不少。”陈太太嘀咕,“你给苹儿家,她能陪送过来。你给那一家子破落户,还不知怎么陪送你个三瓜俩枣哪。”
  “你还没完没了了!”陈老爷不耐烦婆娘啰嗦,啪啪啪的拿铜烟头敲炕沿儿,敲的烟斗里火星子四溅!陈太太还是怕当家男人的,连忙道,“我就这么一说。你说要给老大娶褚家姑娘,我说什么了?再说,我就是把话儿说在前,省得你以后见着媳妇嫁妆有限不高兴。”
  “废话少说。去寻个媒婆子往亲家家里走一趟,要了俩孩子的八字来,合一合。看看有没有年根子底下的好日子,我跟老大还得回北京哪。”
  “什么时候走?”
  “这离过年还有俩多月,下了聘就走。”陈老爷缓了口气,“你在家把老大老二成亲的屋子收拾出来,我们喜日前再回来,耽误不了办喜事儿。”
  “成,我晓得。”说到家里生意,陈太太也不歪缠了,可心里对褚家这门亲事到底不满意。想到这又是长子媳妇,真个堵心。
  可是,堵心也没法子,家里大事还是要当家的说了算,陈太太也只得罢了。只是心里到底存了一口气,想到那十块大洋,心下又心疼的紧。
  其实要说心下郁郁的,也不只陈太太,褚韶华亦不过是高兴片刻,就听到她爹她哥张罗着明儿包肉饺子的事儿。褚韶华心说,眼下这才不过刚入冬,陈家父子回乡,怕就是要趁这空儿把亲事料理了。既然没退亲,现在亲事定了,接下来肯定是请媒人下聘,陈家不可能拖下聘的事,年前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若褚韶华所料不差,把吉日定下来,也不能立刻成亲,毕竟得给女方置嫁妆的时间。到时人家来下聘,褚家能不招待着?如今天儿冷,肉又放不坏,放两天待用时,现成就有,就能省下一笔买肉的钱。
  可看父兄这么急着吃肉,褚韶华也不想为着块儿肉再絮叨,谁不要脸面呢,她说多了,爹和大哥也不见得就高兴。褚韶华就说了一句,“爹借的三大伯的衣裳,这给人送回去也不好空手送过去,既是有肉,割一半给三大伯家送去,是咱们的一点意思,以后再张嘴借衣裳也容易。”
  褚父倒不是个小气的,点点头,“是这个理,切下一半,我给三哥送去。”
  褚母也说,“是啊,陈家要过来的消息还是她三大娘给捎的信儿。”
  倒是褚韶中心疼的不行,见他娘割肉直絮叨,“割些就是了,不年不节的,谁家送肉啊。锅里不还有白面馒头,送一碗也是一样的。”
  褚韶中这么叨叨,褚母手一歪,就把肉切的一大一小,大的那块放回碗橱里,小的那块准备送给村长三哥家,又有一事犯愁,“陈家要过来定下亲事、下聘什么的,咱们这边儿也得有个媒人接着。可请谁呢?”时下的规矩,这成亲结婚,就是像陈家褚家这样早商定亲事的,办喜事时也得一个男方媒人一个女方媒人,所以,褚家这边儿还得定个媒人。
  褚父道,“一事不烦二主,就请他三大娘就挺好。正好我还衣裳送肉,顺道儿就把咱们华儿这事儿托付了。”
  褚母把两块肉换个个儿,“既有事托付,还是给人家这块大的。”
  褚韶中当时心疼的埋怨,“娘你也是,切肉就切肉,怎么还切一大一小,对半切就行了。”这下好了,大的给村长家送去,自家只剩这么块小的,这点儿肉包饺子,能有什么滋味儿。褚母顿时没了主意,说,“要不就拿这块小的,我再把剩下的馒头包一包,当家的你一并给村长家带去。”
  看着家里父母兄长商量着究竟送哪儿块肉给三大伯家,褚韶华默不作声,心下叹口气,回屋去了。


第7章 我不饿
  陈家极是俐落,亲事既已说定,请媒人、下聘,一系列的事儿办的痛快。就是在择吉日上,媒人委婉同褚家说了陈家想年底办亲事的消息,这话简直特别合褚家心意,褚家得陈家这亲事已是喜之不尽,自然希望越快把闺女嫁过去越好。褚父半点矜持全无,指着最近的腊月二十二的日子道,“那就这个日子吧。”
  来的媒人是陈家村儿的人,也不知是怎么个辈份,反正都叫她陈大姑,陈大姑笑道,“大吉大利大吉大利,介时您家嫁闺女,咱们陈东家更是双喜临门。”
  褚家知道陈家是一次要给俩儿子办亲事,跟着笑道,“是啊是啊。”
  说定了吉日,媒人再陪着陈家过来下聘,下聘那日,陈家一家子都过来了,还有家族里两个相近的族亲,俱都一身崭崭新的衣裳,面儿上皆是喜色,虽则陈太太那面色怎么看都似强颜欢笑,这个时候却也没几人在意这个。褚家特意请了村儿里最能料理事的三大娘过来,既做媒人,又帮着待客,还有邻居帮着炖肉菜蒸馒头,中午招待陈家人。
  这一日无需褚韶华出面儿,她就在自己屋儿里坐着就好。三大娘家的二闺女叫桃儿跟她在屋里玩儿,桃儿还出去瞧了一回陈大爷,回头打趣褚韶华说是陈姐夫生得俊。褚韶华身上的还是那身红绸裙袄,家里有钱割肉,却是没钱买五尺红布让她做件下聘时的新衣裳。褚韶华闻言笑笑,说桃儿,“今儿有你笑我的,明儿也有我笑你一日。”
  这一天的热闹仿佛与褚韶华不相关一般,中午的肉菜有桃儿给她端来,她和桃儿守着小炕桌儿吃饭,一人一碗肉菜,两个大白馒头。褚韶华吃了半碗肉菜,一个馒头就饱了。桃儿是个能吃的,包圆儿了剩下的三个馒头,自己一碗肉菜吃完,褚韶华问,“吃饱没?没吃饱的话,外头还有哪,再去盛。”
  “不用了,华儿姐,你要是不吃了,我再把你那半碗吃了也就饱了。”桃儿笑嘻嘻的说。

当前:第4/25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