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琐闼》第39/62页


  郑溶头也不回地道:“还没听到么?本王让你们统统都退出去!”
  文九何时见过这样的郑溶?当即不敢多言,只得躬身而退。
  妙仁瞥见那女子静静地卧在郑溶怀中,一头青丝已是大半散开,毫无光泽地垂落在郑溶的身上,他看不清她的脸,只看见一袭素白衣袖月光流水似地覆在她的一双如玉皓腕上,地上银炭的那一点点微光映得那皓腕仿若骨瓷,却无半点血色。
  郑溶缓缓地转过头来,妙仁这才惊觉郑溶嘴角竟有一点血迹蜿蜒而下,那女子昏迷不醒,仿佛已无半点气息,却见他的手收了一收,哑然道:“本王想一个人静一静。”
  妙仁上去一步道:“殿下若是还信得过在下,便让在下看一眼这姑娘的伤处。”
  沉默良久,郑溶方低头将那女子的衣襟微微拨开了些,只见那伤处焦黑一片,妙仁原本便见惯了伤患,只消一眼,便知血已是止住,下烙铁之轻重手法也极为老道,竟丝毫不比自己差,想必那烙铁郑溶在沙场之上也是惯常用的。
  看来那姑娘已无大碍,只是她身子原本便弱,禁不住这接踵而至的剧痛,故而气息极其微弱,似有似无。
  他抬眼看向郑溶,却见他并未转头,唇角紧抿,抱着那姑娘的手微微再收拢了些,竟是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他心知郑溶此番误以为她已离世,一是关心则乱,二则多半是相思方的缘故。他见过郑溶在战场上横刀立马,挥斥方遒,更见过他醉舞晨剑,夜挑星斗,他心中的郑溶乃是顶天立地的英雄男儿,却从未想过他竟然也会有这番模样。
  他忙上前一步道:“殿下,这位姑娘怕是身子平日间便有些弱,故而晕了过去,待我开个方子,再将养些时日,便可恢复如初。”
  说罢,等了很长时间也未等到郑溶答话,却见他僵硬的肩膀终于一点点地放松了下来,他心中唏嘘不已,只低头慢慢地退了出来。
  

  ☆、不可说

  文九在门外搓着手等消息,焦虑万分。
  一见妙仁出来,立马迎了上来:“殿下怎么样了?”
  妙仁摇头:“殿下关心则乱,不过那姑娘命也大,可真算是在鬼门关前头走了一圈。”
  文九长嘘一口气道:“只要那苏大人的命能保下来就行。我跟了殿下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他这样。”
  妙仁笑道:“你小子才经过多少事儿?俗语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世上最难过的便是情关,”他往屋里头看了一眼,那屋门半掩着,燃烧过的炭薪之气混杂着说一种不清道不明的暖香从屋里隐隐地透出来,他朝着文九使了个眼色,凑近了些,“我看那相思方药力甚大,殿下怕是熬不住了,那姑娘的身子可禁不起再出个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来,你怕是要先替殿下预备着侍寝之人才好。”
  说罢朝着文九暧昧一笑,笑得文九心中不禁打了个寒战,这位先生历来是个喜看热闹的性子,这预备预备的言语到底是真是假?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殿下真的熬不住,伤了身子且先不说,到时候伤了那苏大人,现下看起来,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妙仁这头话音未落,里头便传来郑溶的声音:“文九!”
  他不敢耽误,忙推门而入,却瞟见郑溶坐在床边,神色平静如常,那床榻上的撒花碧纱蕙帐已经放了下来,那苏大人卧在床榻之间,隔着床帐子倒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郑溶见他进来,抬了抬下巴,示意他近前来:“你去办三件事情。我与苏大人从水华寺山门出来在朝西一里路的地方遇刺,刺客伤了雪玉,它受的伤甚重,应该跑不远,你带几个可靠的人去查看查看,看那地方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第二,派人请顾相到这里来一趟,天晚些再去,尽量不要惊动旁人。”他顿了一顿,“第三,找两个知根知底的下人过来伺候,苏大人在这里的事情,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说罢,他见文九并未立刻领命而去,面上露出犹豫之意,不由地微皱了皱眉头:“怎生还不去?”
  文九犹豫片刻,方大着胆子问道:“殿下,要不要属下传一两位侍寝之人?”
  郑溶面上神色不辨喜怒:“侍寝之人?”
  文九低声禀告道:“方才妙仁先生说那相思方药力甚凶猛,怕是……怕是殿下扛不住。”
  郑溶终于抬起头来看他,目光冷到能结成寒霜:“你想说什么?”
  文九心一横,大声直言道:“妙仁先生的意思是,苏大人……苏大人的身子现下……现下是经不起王爷折腾的,王爷既然已身中相思方,属下还请王爷示下,要不要传人侍寝?”
  郑溶听他一通话说完,不禁怒极反笑:“扛不住?折腾?侍寝?”他手往外一指,“滚出去告诉妙仁,本王现在要他滚进来给本王侍寝!”
  文九吓出一身冷汗,三步并作两步就蹦了出来,甫一出门,却见门口的妙仁蹲在地上,双肩不住颤抖,他一贯憨直,因而也常被辛从几个捉弄,今日又被妙仁算计了一番,不由地气结:“妙仁先生,你故意害得我被殿下怪罪!”
  妙仁捂着肚子,摇手忍笑道:“我又没让你去当面问他要不要侍寝……你还提醒他,他中了春药……唉哟唉哟……今儿可是打我认识他以来,最活色生香的一天……”他一面笑一面摇晃着站起来,“你去忙你的正事,我这就去给那位姑娘开方子抓药……”
  入夜时分,细雨纷飞,一辆碧油幢小车不紧不慢地往城外明晓山的方向哒哒而行,车上的赶车人相貌极其平常,因着天上落雨,故而那人身上披着蓑衣,头上戴着一顶斗笠,只是那斗笠沿低得几乎压到了眉毛上,叫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看守京城最西边的安定门的侍卫伸手拦下马车,指了指那赶车人:“你!说你呢!下来!这个时辰了,你出城干嘛?”
  那赶车人压了压那斗笠,手似有似无地挡了挡脸,说话声音极低沉,仿佛是刻意压低了声音:“这位军爷,小的老丈人病了,小的正急着赶回家。”
  “回家?”两旁看守城门的侍卫对视一眼,“从今儿起全城宵禁,去去去,往回走!不准出城!”
  那赶车人似乎被惊了一惊:“宵禁?”他低头想了一想,却并没有调转方向,反倒从马车上俯身下去,恳求道:“军爷,您看着现下刚宵禁不久,小的老丈人说不准今儿晚上就咽气了,您就放小的过去吧!”
  打头的侍卫板着脸,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正想呵斥那赶车人几句,却觉出那人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就近到了眼面前,只见他不知不觉地从蓑衣下伸出一只手来,一把便牢牢地握住那侍卫的手腕,那侍卫下意识地挣了一挣,没想到那只手仿若铁钳般牢固,竟叫他使不出半分力气来,他一惊,然而不过一瞬之间,那人便松开了他的手腕,仿佛刚才的那一下子只不过是他自己的错觉,紧接着手心里头就被塞进了一整块银锭:“军爷,还请行个方便。”
  那侍卫惊出一身冷汗,旋即便明白,这尊大神不是自己惹得起的,忙往后一退,转头呵斥后头的那两个侍卫:“赶快放行!”
  京师这个地方历来藏龙卧虎,各种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方才那个赶车人方才露的那一下子功夫,他苦练二十年也追不上,况且今儿上头说要宵禁,听说是北边派了使节过来,看起来若不是要打仗,便是要发生什么大事情了。自己不过是区区一个守城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保命要紧,可千万不要招惹上什么是非。
  后头的那两个侍卫却是新入营的,自然依言放行,两人目送那马车慢悠悠地走远了去,不禁围上去问道:“黄哥,上头不是说不能出城么?怎么放他们走了?”
  那被称为黄哥的侍卫并不说话,只借着墙头上挑起的灯笼朝两人亮了亮手心里的东西,那两个人倒吸一口气:“整锭银子?”
  黄哥一笑,掂了掂那银子,露出两排被叶子烟熏得黑黢黢的牙齿:“等下了值,咱们哥几个好好地去喝上一盅!”
  那辆碧油幢小车在夜色中越走越远,那哒哒的声音也渐渐地去得远了,半晌,从那车上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声线华丽而优美:“辛从,走快些罢。”
  那赶车人低低地应了一声,立刻扬起马鞭,一鞭子抽下去,那马儿顿时撒开蹄子,朝着夜色中的明晓山方向飞奔而去。
  自今夜掌灯时分,镇北王郑溶身边的贴身侍卫文九就站在镇北王别院侧门外头不住张望,终于远远地见一匹高大的骏马拉着一辆青帷小车飞奔而至,辛从用力拉住缰绳,口中“吁——”了一声,那马儿扬起马蹄停了下来,用鼻孔朝着文九的方向使劲喷了喷气。
  文九忙走上前去,替车中之人打起帘子,行了个礼,恭谨道:“顾相来了。”
  正闭目养神的顾侧闻言睁开眼睛,见是文九,心下微微一惊:“怎么是你专程等在这里?殿下出了什么事情?”
  文九道:“殿下今日遇刺,故而吩咐我将您请来。”
  “遇刺?”顾侧原本撩起衣袍,正准备躬身下车,闻听此话,攀在车门上的手不由地一顿:“殿下可有受伤?”
  文九摇头:“没有。只是……”
  只是?只是什么?顾侧扬起眉毛,什么事让文九这般憨厚耿直的汉子也吞吞吐吐起来?
  他看了一眼文九欲言又止的表情,当下也不再多问,只大步流星往远思阁方向而去,文九暗暗地松了一口气,若是殿下也同顾相一般通情达理就好了,他心中庆幸,终于不用向顾相解释,为何品级如此之低的苏大人受伤,却不得不惊动了六部之首的顾相亲身而来。
  顾侧走到远思阁门口,举目朝内远远一望,只见里头点着十八枝的琉璃灯,门窗紧闭,郑溶坐在窗前灯下,既未提笔写字,更未抚卷读书,他的影子投映在密实的窓纸之上,显得极为落寞寂寥,顾侧在外头站了足足有一刻来钟,里头的人竟是纹丝不动。
  文九见他并不进去,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道:“相爷,属下替您通报殿下一声。”
  顾侧慢慢地转过头来,目光冷峻:“文九,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文九心中哀号一声,相爷您都走到了这里,怎生不亲自问一问殿下?
  文九憋了九牛二虎之力,实实是把脸涨了个通红才把事情说了个断断续续,顾侧静静听完,眼角余光稍稍瞥了文九一眼,失声轻笑:“文九,其实一句话就能把这事儿说通透了。”
  文九一愣:“一句话?”
  顾侧点头:“是啊,就一句话。”说罢,再未曾看文九一眼,只抬腿径直往屋内走。
  不知为何,文九心中突然浮起一阵不安的感觉。
  他站在门外,随即听到一贯温文尔雅的顾相华丽而优美声音在远思阁内响起,那语调跟他平日间在朝堂上陈述奏折一样抑扬顿挫,只是微微拔高了一丁点,仿佛是专程要让他听到一般:“殿下,方才文九跟下官讲,说你动了春心。”
作者有话要说:  有木有喜欢顾相滴童鞋?俺好喜欢他滴说。。。顺便打广告,下一篇文就是顾大人滴。。。

  ☆、定大计

  郑溶斜乜来人一眼,不冷不热道:“你是专程过来看热闹的?”
  顾侧虚虚拂了拂圈椅上的浮尘,不慌不忙地坐下:“说起来,那苏萧就是你上次亲自点名要带到江阳去的那个人?”
  “本名叫苏筝,”郑溶低声道,“乃是蜀中苏家之女。”
  “蜀中苏家?”顾侧眯起眼睛,想起了那年的事情,“上万言书的苏盛?”

当前:第39/6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