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敌人》第2/41页



  除了不知道男人追女人,阿忆在其他方面还是早熟的。许多大人的道理,阿忆从小悟彻。8岁上小学的时候,中国正流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小学生到校第一件事情是背诵伟大领袖的语录,然后批评自己,揭发别人。有一天,他看到住邻居的同学以一种诡秘的眼神不断地瞥看自己,凭直觉知道大事不好。这同学的母亲是多事之人,说不定子承母业,要陷害自己。果然,这个同学报告侯老师,说阿忆背后辱骂侯老师是“大猴子”。侯老师信以为真,勃然大怒,把阿忆推进办公室罚站。回到家里,阿忆满心以为父母会听自己申冤,哪知道父母严于律己,对儿子这么小就敢辱骂老师感到非常失望。阿忆痛苦思索了一个晚上,第2天一大早便跑到侯老师那里,诚恳做出严肃而沉痛的自我批评,还狠狠深挖了思想根源,于是一场横祸在阿忆的身边海阔天空。
  既已无人相信,那就干脆满足他们。上大学时,候老师邂逅阿忆,得知当初是一幢冤案,一时后悔不已,反听到阿忆的劝慰。阿忆只是希望侯老师不要同样冤枉了别的孩子,可惜的是,侯老师当时已经退休。这种冷静而现实的考量,实出于一般孩子的承受力,也为后来阿忆的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础。他能真切而豁达地观察一个节目的优劣,不因其中有着自己的心血而不言缺陷,也不因没有自己的心血而吝惜赞扬。
  阿忆应付童年危难的实践,使他实质上变成一个十分狡猾的人。他坦言自己有十分严重的多重性格,但却因此养成了多维思考方式以及与任何人迅速沟通的能力。很多读书人不具备的行动能力和不敢做的怪异行为,在阿忆那里,做得坦坦荡荡,表现得淋漓尽致。阿忆曾雷厉风行地开着二手桑塔纳来来往往,车后窗上贴着横幅――“人是高手,车在磨合”――目击者尾随其后,无不哑然失笑。众人不断劝他换辆好车,阿忆却说,车能跑就是好车,等磨合好,要把横幅换成“高手不鸣镝”,贴上一年,再换成“好司机不占人行道”,再帖一年,换成“雨天慢行,高手不溅行人衣”……
  谈到未来,阿忆说,我没把事业当成目标去努力,只是把它当成生活和乐趣,这注定我不会特别成功,但却永远不会彻底失败。


  阿忆小档案――
  出生:1964年4月10日
  出生地:北京
  属相:龙
  血型:A型
  身高:1.83米

  阿忆语录――
  最喜欢的人:不知道自己漂亮的漂亮女人。
  最讨厌的人:所有开着手机上课的混蛋。
  最讨厌的事情:和缺乏想象力的人在一起工作。
  最遗憾的事情:生活在一个充满国界的时代。
  最难忘的往事:八岁时被一位邻居的孩子陷害。
  最渴望的生活:空想社会主义。
  最喜欢的小的动物:火狐狸。
  自画像:唯心主义大师。
  最信奉的真理:“我思,故我在。”
  最想对朋友说的话:尊重比你强的人,同情比你弱的人,与和你一样的人结为同志和朋友。


  《青春的敌人》自序及目录
  --------------------------------------------------------------------------------

   发表日期:2004年4月16日 作者:阿忆 【编辑录入:阿忆】

  ____题赠:________


  当我们滑向核心的边际
  精神便化作两枝梨花,一枝雪白
  静置于金色书房,一生默默无语
  另一枝招展在蔬菜市场,毫无意义
  我们渐渐感到肩膀承受的风
  一点点滋养起与涵养对立的事体
  我们甚至视之为坚硬的逻辑
  恰如大雨深处,雨伞之必须
  我们踏过自己的心灵,躬腰拾掇
  在一群恶劣的人民中寻找缝隙
  我们放弃铅笔,只是无力拿起它
  因为有许多餐具等待我们去洗


  阿忆摘自旧作《生存十四行》


  四版自序

  □ 阿 忆


  完全没有料到,我这本12年前写的小册子,竟长销了整整10年,即将刊发第4版。
  我是知道的:在这转瞬即逝的10年间,内地书市上的自助丛书(Self-help s),仍未摆脱空洞无物的传统;内地书市上这个巨大的空间,仍为海外译著牢牢占据,而国人自著,仅能以滥竽充数的方式,苟且偷安,分出小小的一杯羹;而这,正是《青春的敌人》仍能卖得出去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你很难买到一本国人自己撰写的货真价实的秘籍。
  我们中国人有许多"中国病",为其他民族所没有,其中"一提到'青春'便觉得幼稚可笑"便是典型的一种。这使得有自尊的学者从不涉及这个一贯被视为"浅薄"的领域,干脆把它拱手交给无论是知识层次上还是智力上都有些欠缺的人。于是,一个失恋者很难从这些人写的书中获得失恋症结的经验。书告诉她/他,要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仿佛没这样做便是失恋的根源。但实际上,他无非是忘记了把皮鞋擦干净再去约会,这便是他失恋的全部原因。
  把所有实际问题上纲上线,拔到离地很远的虚空,这是大多数国人的写作习惯。给青年人写作,更是如此。阿忆不耻于此,便把人人必然经历的10年青春细分为前后5个阶段,逐一列出每段岁月中的主要困难,名曰"敌人",对其一一审视。这种结构方法,受益于美国病态心理学家J・维尔斯特的《必要的丧失》。在谈到人的一生必然丢掉的种种心爱,这位美国老太太采取的就是这种"阶段展现,逐一诠释"的方法。这种结构从一开始便杜绝了国人传统,避免了浮光掠影,不做扯起高调的泛泛之论。它增加了内容上的理性成分和学术色彩,能描绘出更加真实的生活图景,因而相比而言,对读者更有助益。
  至于本书主要读者群,本来仅仅圄于60年代出生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们,对这个范围以外的其他人,本书没有和作者主观目的相一致的影响力。因此我曾在10年前发行第1版时估算,这本小册子的功利影响,最多不过7年寿命。尽管10年间我收到大量来信,写信者出生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大有人在,但对2002年《青春的敌人》尚能第4次改版,第4次加印,我仍然是将信将疑,恍如梦中听雨。
  我不知道,30年代出生的老人和80年代出生的少年,究竟能在这本写给60年代出生的人的小册子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我只能宽慰自己说,D・卡耐基写《人性的弱点》,是在1936年冬天,但我们今天看起来,它依然像是专为我们而作。没错儿,近70年来,只要没对照卡耐基这部著作一一校正,我们人性上的弱点,就依然和他当年描述的一模一样。或许,虽然12年光阴似箭,但大多数人在青春时节必然遭遇的种种困苦也依然如是,这就是《青春的敌人》依然畅销的主要原因。
  那就由它去吧!
  我只想请大家记住这个略有陌生的书种--"自助书"--它是心灵的慰汲,它是经验的陈列,它使我们向远看,向前进,向上走,它是纸上医院。


  2002年12月3日子夜
  北京天通东苑一区

当前:第2/4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