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色风华,谋个骄婿做靠山》第5/963页


及至下了马车,颜十七才明白了一路上的热闹为哪般。
仙姑庙并非建在高山上,而是一座低矮的坡,离着大道更是不过百米的距离。
绿树掩映下的建筑显得有些破败。
庙前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台子,台前更是乌压压的挤满了人,愣是将庙门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种状况还能挤进庙里吗?
颜十七问询的看向高氏,高氏也是满脸的惊讶,对于这一盛况显然也是始料未及。
乔嬷嬷便赶忙吩咐高氏身边的大丫鬟幽草去打听情况。
余下的人都没离开马车,高氏看向高台的神色便愈发的凝重了起来。
幽草很快的回来,禀告道:“这场暴风雨百年不遇,正赶上秋收,所以不止莒州,举凡被暴风雨袭击的地方都受了灾,不但田里没了收成,土坯房更是倒了不计其数。现在咱莒州城里也是灾民聚集。眼下朝廷的赈灾款还没下来,知府夫人便挑头,邀请了城里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的女眷,来此募捐。”
高氏问:“如何募捐?总有个由头吧!”

  ☆、第九章 被阻

第九章 被阻
幽草道:“现场展示字画,若有人相中,可出银子买走。卖字画所得,全部用于给灾民施粥。”
颜十七看向高氏,“娘亲没有接到请帖吗?”
如果她的记忆没有欺骗她的话,颜家在莒州也是望族世家。
常言道,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
颜家在前朝就是书本网,虽然经过朝代更替有些落败,但自从她祖父颜寿泉高中进士一步步入阁后,颜家已经有了再次崛起之势。
颜寿泉之后,三子颜秉公和四子颜秉正都先后考中进士,孙子辈里更是出了个解元颜如松。
虽然颜如松现在的解元之名能不能保住还很难说,但那毕竟是靠着真才实学考出来的。
如今颜寿泉虽然已经致仕,但颜秉公却还是做到了户部侍郎的位子上,二品的大员,比着知府的位子那可是高了好几级的。
当然了颜秉公的荣耀是不会给颜秉正沾的,这就是颜家的另一笔糊涂账了。
可就算没有颜秉公撑腰,颜秉正作为莒州学院的院长,那也是很有名望的。
谁都知道,莒州文化,乃是大顺朝的文化根本。
颜家的地位如此的超然,知府夫人举办募捐活动,居然没有邀请高氏,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乔嬷嬷连忙解围道:“府上正是多事之秋,没有发帖子过来,倒也正常。”
颜十七心领神会,想想自己昏迷了五天才醒来,大牢里也还有一位等着命运的裁判,知府夫人真要送请帖来,才是不近人情呢!
高氏却咬了一下唇,开口道:“我不会作画,字也写的丑。”
自爆短处,本来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颜十七看她那近似赌气的神情,突然有了想笑的冲动,却是与嘲笑无关。为了掩饰,赶忙低了头。
高氏道:“今日参拜,估计是不成了。回吧!”
层层的人墙,除了达官贵人,更多的灾民。想要挤过去,的确是不容易。
这边刚想着登马车离去,那边却有马车停在了近前。
最先被扶下马车的是一妇人,衣着华丽,头上的簪钗也绝非俗物。
年纪与高氏差不多,皮肤却是比高氏要白腻,但五官却没有高氏的精致。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再加上高氏身上的布衣罗裙,势头便不自觉的被压了下去。
紧随着妇人下车的是一十五六岁的少女,端的是明眸皓齿,与先前的妇人有六七分相似,应是母女无疑了。
来人看到她们也是一愣。
高氏不卑不亢的拉着颜十七福了福身子,“胡夫人!”
颜十七因为先天的缺陷,从前一直是被拘养在深宅大院的,对于府外的交际应酬从不参加,所以对于眼前的贵妇人没有多少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氏也是深居浅出,想来今日未收到邀请八成也是与她的性子有关。

  ☆、第十章 留下

第十章 留下
颜十七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对于莒州知府是胡宗友还是知道的。所以,这来人应该就是知府的妻女了。毕竟,在莒州这个地儿,能被封为夫人的不多。
大顺有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妻眷方有资格请封诰命。
别的地方的知府一般是五品或从四品的官,因莒州的超然地位,就连知府都与别处不同,是正四品。
故莒州知府有天下第一知府的称谓。
胡夫人也旋即含笑,“原来是颜太太啊!这是------”眼光不住的往颜十七身上瞟。
高氏含笑道:“小女如槿!”
“你是颜十七?”胡小姐惊呼,“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从前不是很胖的吗?”
“雪芬,不得无礼!”胡夫人给了女儿一个眼色。
颜十七只是笑吟吟的不说话。
听胡雪芬的意思,她们以前应是见过的,只是她却不怎么记得了。
总觉得自这次大病之后,自己的记忆好像出了问题。
该记的记不住了,不该记的总是不受控制的跃然脑中。
高氏道:“小女大病了一场,人就瘦了下来。早前小女昏迷的时候,来仙姑庙求过,今儿本是来还愿的。却没想到会赶上这样的盛会。胡夫人有正事要办,我们就不打扰了。”
胡夫人笑道:“颜家乃书本网,今日组织的这字画献艺,本该给颜太太下帖子的。考虑到府上的情况,只得作罢。眼下,颜太太既然赶上了,倒不如也凑个趣。”
颜十七看着她脸上的笑容并未到达眼底,所以这邀请也就纯属客套了。甚而还有对她们母女不请自来的不满和讥嘲。
高氏推却道:“不了!我书画自认拿不出手,还是别添乱了。”
唐雪芬巧笑倩兮道:“颜太太过谦了!谁不知道颜院长乃是才高八斗之人,高老爷子更是当世大儒,颜太太的书画又能差到哪里去?本就是为莒州灾民做点儿实事,颜太太这样子推辞,莫不是怪我母亲没有亲自下帖子吗?”
这话连讽带刺,更是难掩强势。
颜十七扯扯高氏的衣袖,“娘亲,十七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呢!”
高氏看着女儿兴奋的小脸,心里一软。这样的热闹,女儿还是第一次见到吧!
当即心一横,道:“胡夫人和胡小姐盛情,那我们就凑个趣。”
高氏便牵了颜十七的手,跟在胡夫人母女后面,走上了高台。
台子的后方此刻已经坐满了人,衣香鬓影,珠钗坠玉,看这打扮应该都是莒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
见了胡夫人及胡雪芬,诸人都赶忙起身上前打招呼,脸上的表情都带着谄媚的奉承和小心。

当前:第5/96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