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的岁月》第120/147页


苏区左翼的湘鄂赣苏区省委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犯了严重错误,在肃反中搞了
扩大化。为了适应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形势,纠正湘鄂赣省委的错误领导,
捍卫湘鄂

赣革命根据地,配合中央苏区的斗争,苏区中央局决定派他们率领一批年轻
精干的干部组成工作团前往湘鄂赣苏区,去加强湘鄂赣苏区的领导。1933年10月,
临危受命的陈寿昌、徐彦刚带领四十六人组成的工作团从红都瑞金出发,奔赴湘
鄂赣。由于途经敌占区的多条封锁线,这支小部队辗转两个多月,才于1934年1
月上旬到达湘鄂赣省委所在地小源。

苏区中央局决定由陈寿昌、徐彦刚率领这个工作团赶赴湘鄂赣,显然是作过
慎重考虑的,陈徐二人都是年轻、资深的优秀干部,在苏区有着较高的威望,足
以担当此行的重任。

陈寿昌,浙江镇海人,又名陈希堪,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才17
岁。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中央特科交通科长。

1931年春开始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中央特科情报保卫工作。在长期的
对敌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磨砺,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斗争经验。之后,进入中
央苏区,参与了苏区中央局工会领导工作,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局执行主
任、党团书记。1933年3 月起调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徐彦刚,四川开江人,黄埔军校毕业生。也是大革命期间入的党,1927年参
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参与改造了袁文才、王佐部队。1928年初任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二团参谋长,5 月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参谋长。1930年初任红六
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0月任红三军第九师师长。1932年任红三军军长,该年年底
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到了湘鄂赣省委以后,陈寿昌、徐彦刚等率领工作团的同志和原省委同志一
道,迅速开展了工作。1 月14日,陈寿昌、徐彦刚在小源主持召开了湘鄂赣省委
常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苏区中央局对湘鄂赣省工作的指示,撤销了林瑞笙的
省委书记职务,改组了湘鄂赣省委,成立了湘鄂赣第三届省委,陈寿昌任省委书
记兼军区政委,徐彦刚任军区司令员,刘玉堂任少共省委书记,严图阁任军区参
谋长。同时,会议对当前苏区的各项工作也作了简要的部署和安排。

新、旧省委刚刚接交完毕,国民党刘膺古部组成五个支队向小源发起了总攻,
湘鄂赣苏区形势日渐恶化,危机四伏,险象环生:1 月下旬,湘鄂赣首脑机关被
迫分批撤离小源,向湘赣边区的幽居、祖庄一带转移;l 月28日,湘鄂赣省首府
小源被敌占领;3 月,湘鄂赣省级机关搬至幽居、祖庄一带,不久又被敌人包围,
只得经湘鄂边,再折向东南,向修铜宜奉边转移;5 月,湘鄂赣省级机关转移到
修水画坪,与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率领的四十六团和四十八团会合。然而,不到
一旬,即被国民党军队几个师的重兵包围。红十六师为掩护首脑机关向鄂东南转
移,在作战中遭受严重损失;6 、7 月间,湘鄂赣首脑机关和红十六师余部相继
到达鄂东南,并在此与敌周旋。6 月14日,在修铜边境的黄龙山突围战斗中,红
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牺牲,红十六师再遭重创。6 月下旬,省级机关和部队向东南
转至龙门山百丈、西塔一带,随即即被尾随而来的国民党军十八师、五十师、六
十二师、七十七师等部包围。省委被迫分三路向平江黄金洞方向转移。在转移中,
屡遭截击,损失惨重,省委机关和红十六师指战员一千多人,仅剩一营人,唯一
的一部电台也被打坏,从此同党中央中断了联系。7

月间,湘鄂赣余部由陈寿昌、徐彦刚带领辗转来到了平江黄金洞。

自1 月以来,尤其是6 月、7 月间的一连串的失败,被当时的省委和陈寿昌、
徐彦刚等人称为“六七月事件”。这次失败导致湘鄂赣苏区根据地基本被敌人占
领,被分割成十一块,最大的为平江黄金洞,横直二三十里,小块只有几里宽。
“六七月事件”标志着湘鄂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和提前进入艰苦
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面对“六七月事件”的重大失败,陈寿昌、徐彦刚心急如焚,他们开始细细
地思量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为了总结“六七月事件”的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934年8 月,湘鄂
赣省委在平江黄金洞的何家垅召开紧急会议。陈寿昌、徐彦刚、傅秋涛、涂正坤、
刘玉堂等同志出席了会议。省委书记陈寿昌亲自起草了总结报告,会议总结了
“六七月事件”的严重教训,揭发了省委工作中的错误,同时也批评了因暂时失
败而产生的悲观失望情绪。会议确定了湘鄂赣苏区当前的战斗任务是“恢复与壮
大红军主力,保卫并联系苏区”。

此后,湘鄂赣省委以黄金洞为中心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11月初,陈
寿昌、徐彦刚正式恢复了红十六师,由徐彦刚任师长,方步舟任政委。

当前:第120/1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