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的岁月》第127/147页



然而,湘赣苏区这面红旗是歪而不倒,最终却又被人高高擎起!

此人就是湘赣省苏维埃主席谭余保。

太平山常委会以后,谭余保和政治保卫局局长刘发云就往湘南寻找蔡、方部
队。6 月20日,他们来到了茶陵县尧水花棚村边的山上。刘发云借口回家看看,
便一去不复回了。谭余保意识到南下的行动已经暴露,同时又担心太平山上的省
委机关,于是日夜兼程赶回武功山。当他在棋盘山与茶攸莲县委书记吴金莲会合
后,才得知省委书记陈洪时已经叛变投敌。于是他就留在棋盘山,并派吴金莲下
山,联系失散的同志。7 月,谭余保主持召开了湘赣省委紧急会议,这就是有名
的湘赣边“棋盘山”会议。这次会议宣布撤销原省党政军机关,成立了以谭余保
为书记的临时省委和以谭余保为主席的省军政委员会、以曾开福为司令员的游击
司令部。新的领导机构重新确认了以武功山为依托,相邻地区为回旋开展游击战
争的斗争战略。

从此,湘赣边区斗争走出低谷,由衰转盛,一直坚持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2 月,湘赣边区游击部队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一大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

1938年9 月,在湘赣苏区坚持斗争十几年,时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的谭
余保赶赴延安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由于肺病发作,留下疗养,并进入延安
马列学院学习。解放以后,谭余保先后担任了湖南省政府副主席、监委主任、省
纪委副书记、湖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副省长等领导职务。1963年,调任
中南局监察组组长兼中南局常委。197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1980
年1 月,谭余保病逝北京,走完了他八十一年极富传奇色彩的光辉人生历程。

第十一章中央苏区惨烈大突围项英,唯一留下来的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5
月书记处会议后不久,项英便知道主力红军将实行“大转移”。但什么时候走,
谁去谁留,他不得而知。是年7 月下旬,项英以中央代表身份,赴闽赣前线巡视。
此前,张闻天曾在闽赣巡视,项英此行是接替张到闽赣巡视,帮助工作。与项英
同赴闽赣巡视的还有毛泽东的胞弟、中华苏维埃中央银行行长毛泽民。毛泽民的
主要任务是督促征粮、扩军工作。9 月中旬的一个夜晚,项英忽然接到中央电报,
要他速回。

他策马疾驰,星夜兼程,赶到瑞金梅坑中共中央所在地。博古单独找项英谈
话。

“项英同志,前方情况怎么样?”

出乎博古的意料,项英的回答及表现的神色竟然是那么乐观。“前线将士很
英勇顽强,誓死保卫苏区的决心很大。”“是的,很好。”博古感到一丝慰藉。

停顿少许,博古把话题一转,把这次谈话的中心意思说了出来:“为了更有
力地打击敌人,保卫苏区,近期主力红军将离开中央苏区,寻求外线作战。中央
决定,留下一部分部队牵制敌人,保卫苏区,同时决定你留下来,领导苏区的斗
争。”

项英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因为中央高层领导谁去谁留的问题,博古没有提到
政治局会上讨论,也未征过他本人的意见,这两个月以来,他一直在前线巡视。
项英为之一怔,的确感到突然。从博古郑重的语气中,他感到这已不可能改变。

博古望着项英,等待着表态。

双方目光凝视,一阵沉默。

“我没有意见,服从党的决定。”项英坚定地表示。项英的回答,令博古由
衷地欣慰。他握住项英的手,信任地说:“项英同志,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呵!”

在博古和李德看来,中央政治局成员中,项英是留下来主持工作的最佳人选。

1937年4 月,继埃德加。斯诺之后,斯诺的妻子尼姆。威尔斯也到陕北采访,
她后来写成了一本《续西行漫记》。她未能见到项英,但在陕北的项英的战友们
向她介绍了这位传奇式的领袖人物。

尼姆。威尔斯是这样描述项英的:项英,从前一个武汉工人领袖,据说是共
产党中最有趣的人物之一。他作为一个兼具军事和政治才能的人,是跟毛泽东并
肩的。有人告诉我,“他在共产党内地位仅次于毛泽东。”

现在四十出头的项英,是最早的无产阶级共产党之一。他的父亲在他孩子时
便死了,把孀妇遗落在极端的贫穷之中。她试当裁缝来养活她的孩子们,儿女到

当前:第127/1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