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的岁月》第141/147页


当我们经过龙布、重石、版公、古陂、安息圩等地时,沿途均遭到敌追击堵
截,部队损失很大,到达安远西南九龙蟑时,仅剩下一百五六十人。后来又转到
安远以南山地,找到了安远县委书记杜慕南,部队仅剩百把人。经商量,我们决
定收容被打散的部队进行整理,待后再去湘赣边去,因而就在安远以南地区坚持
游击战争。这时,已是3 月下旬了。

由徐鸿率领的一路同样没能渡过信丰河,部队损失更大。据有的失散人员说,部队被打散了,有的伤亡,有的被俘,究竟剩下多少人,到什么地方去了,都不清楚。徐鸿在战斗中不知下落。我们出动后就与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失去联系,以后一直没能联系上。

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陈正人(解放后任江西省委第一任省委第一书记)
随独立三团突围,幸免于难。他1940年在延安写的《我的自传》中详尽回忆了当
时的情景:1935年春间,中央苏区红军第二次突围时,我那时还在病中,中共中
央分局项英同志因鉴于时局严重,在苏区无法找得着养病地方,遂决定我和以
栗同志分赴白区休养,并决定彭儒(陈正人夫人)同志和我同去。以栗同志后干
赴白区途中遭遇敌人牺牲。这个问题的决定和处理是经过了项英、陈毅同志的。
当时党给予我两年养病费,给彭儒一百五十元,决定我俩随一部队化装潜往白区。

我和彭儒于是年春间随独立三团出发,预计该部渡过信丰河,到信康赣去。
但没有达到目的。我俩随部队折转到安南县委游击区去,中间经数次激战,于寻
安边与广东敌独立第九师之一部打了一仗。我军败退,彭儒于是役中被俘去。我
们跟上了部队。最后,我乃与独立三团政治部主任陈铁生同志商量,由安远乡间
化装潜往白区,与陈一新周时走,由一熟悉往广东梅县的挑夫引道,遂于1935年
夏安全到达梅县,后与陈一新经潮汕到达香港。

彭儒同志被俘后,经她哥哥彭瑛营救获释。陈正人便潜往彭儒家乡湖南宜章
崎石乡下养病。1937年5 月,陈正人历经艰辛,辗转曲折,到达延安。

1935年2 月下旬,红军九路人马相继突出去七路,剩下的中央分局和赣南省
两路离开禾丰、转往上坪山区。

3 月初,红透了东南半壁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区域,只剩下上坪
山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

围困上坪山的国民党军近五万之众,而此区域的红二十四师七十团、独立团
不过三四千人。陈诚打电报给蒋介石称中央苏区的“赤匪”已悉数被围,生擒项
英、陈毅、贺昌等“匪首”已指日可待。中央军区决定,赣南省委、军区、省苏
及直属队突破封锁,到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去。

赣粤边于1934年11月经中共赣南省委、军区批准,成立了中共赣粤边特委和
军分区。特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李乐天,特委副书记杨尚奎。

李乐天,广东南雄人。1927年考入江西大余省立第十四中学。1927年春加入
中国共产党,1928年2 月参与领导南雄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8 月任油山游击队
负责人。1930年4 月任赣南红二十六纵队政治干事。1932年4 月任中共南雄县委
书记,1934年6 月任赣粤边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12月任信康赣雄特委(后改赣
粤边)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1935年3 月起,会同项英、陈毅等,共同领
导赣粤边游击战争。1936年1 月在信丰小河乡英勇牺牲。

杨尚奎,江西兴国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兴国县委宣传部长、石城县
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赣南省委宣传部长、粤赣边特委副书记,与项英、
陈毅坚持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建国后,曾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第一书记,
华东局书记等职。1986年在南昌病逝。

3 月4 日,中共赣南省委、省苏、省军区和《红色中华》、工农剧社等机关
部队,在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省委书记阮啸仙、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率
领下,开始突围。

蔡会文在突围前,曾作诗吟道:连天烽火炮声隆,惜别赤都情意浓。

重围突破万千重,挥戈直指油山中。

3 月4 日,赣南省的人马刚出动,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根据蔡会文的命令,以一部兵力配备重机枪连抢占牛岭制高点,拿下三号堡
垒。军区司令部、机关和警卫连,编在队伍中间;另一部兵力,在后面担任后卫
和做收容工作。

天渐黑,山路崎岖难行。有的同志爬上去又滑下来,但没有叫苦的。队伍到
达马岭附近,已是凌晨3 点多钟。稍事休整,吃了点干粮,即投入战斗准备。

东方刚露曙色,战斗就打响了。红军以猛烈的火力压住敌堡垒,机关枪和手

当前:第141/1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