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第14/15页


  前年我去美国参加纽约大会,克林顿夫妇讲了一个关于“使命”的道理,也让我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克林顿讲美国在军事、经济方面在全世界是一流的,美国的总统也是一流的,没有可以模仿的人,美国到底应该怎么走,可以模仿谁?是“使命”引导美国向前走。中国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可以模仿雅虎、AOL、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模仿谁?我们只能跟着使命感走。

附录:马云说话(2)
  我们的一位高管进阿里巴巴后问我,阿里巴巴有价值观没有?我说有啊,他说写下来没有?我说没写过。他说把它写下来,想想从95年开始是什么让我们这些人活下来?我们总结了九条: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没有这九条,我们活不下来。有的公司企业文化是尔虞我诈搞办公室政治。我告诉新来的同事,谁违背这九条,立即走人没有别的话说。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工作气氛。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我们的目标,明确我们的使命,明确价值观。
  2000年我们抢先做了这一步,我们的员工和别人的不一样。我们全国各地的公司墙上没有一个贴着价值观的。贴在墙上的东西就完了,做不好了。中国企业都会面临一个从少林小子到太极宗师的过程。少林小子每个都会打几下,太极宗师有章有法,有阴有阳,中国企业要从第一天就要有练太极的想法才行。
  我们现在中国企业的少林小子很多,但是到年纪大的时候就不行了,打不起来了。我这次在达沃斯和中国网通的田溯宁说,这两年我在培养员工,培训干部上花了大把的钱。有人问是公司先赚钱再培训还是先培训再赚钱?我们提出“YES”理论,即要赚钱也要培训,问要听话的员工还是要能干的员工?我说YES,他即要听话也要能干,问你们是玩虚的还是玩实的?我说YES,我们即玩虚的也玩实的。我们这样要求员工,他们的素质就会不一样。有人说:制度重要还是人重要?我们说都重要,必须同步进行。如果说公司要以赚钱为目标,那就麻烦了。我们说为赚钱而赚钱那一定会输。我们公司所有的策略、战略都基于价值观。如果我们新来的员工业绩不好,没关系,如果违背我们的价值观去骗客户,好你就一句话也不要讲了。不要说你,我也要死了。
  你去我们公司两层楼看看,每天都在培训、学习,培训分三个层面:新进员工培训、干部培训、客户培训。我们今年成立了阿里巴巴学院,我们对客户进行培训,客户不成长,阿里巴巴不会成长,客户都完了,穷了,阿里巴巴也就完了。我们要求销售人员出去时不要盯着客户口袋里的五块钱,你们负责是帮客户把口袋里的五块钱变成五十块钱,然后再从中拿出五块钱,每一个销售人员都要接受这种培训。如果客户就有五块钱,你把钱拿来,他可能就完了,然后你再去找新的客户,那是骗钱。帮助客户成功是销售人员的使命。我们今年继签率非常高,70%-80%,因为老客户都成功了。以前我们有的客户不懂贸易,对方来的信也不回,我们就对这些用户进行强制性培训。所以今年用我们的服务,就要接受我们的培训,我、关总、我们的副总再忙也要给客户进行免费的培训。否则,就算你帮客户赚了钱,他有钱了,但也不会成长。
  我们讲使命感、价值观和共同目标,我们的客户非常认同。我问客户,你们有目标吗?有,我们要赚一百万。你的员工知道这个目标吗?不知道。那你去问问我们任何一个员工阿里巴巴的目标是什么,每一个人都知道。大家统一目标,力量才会朝一个地方用。我们的企业不是为赚钱而成立的。赚钱是商人最基本的技能,但不是唯一技能,中国企业三年五年内就会有这些改变。
  非典后的电子商务(2003年7月马云参加非典后中国信息化论坛的讲话)
  最近我参加了一些研讨会,听不了少有关电子商务的数字、概念、理论,有很多想法。我认为这两年中国电子商务理论说得通,往往实践做不到。实践做得到的东西,往往理论跟不上。我个人是电子商务的实践者,没有大的理论。这里我要谈两个想法和两个呼吁。
  第一个想法,我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在未来格局会有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互联网赢利的公司越来越多,三大门户站点在那斯达克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中国经济强势增长,许多国外的电子商务公司看好中国,也陆续有一些比较大的行动。非典也唤醒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重新认识。
  许多人说阿里巴巴发了非典财,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电子商务本来就挺好,非典让大家了解电子商务好,而不是非典让电子商务好。
  在未来,中国传统上对电子商务B2B、B2C、C2C的说法都会有很大的改变,中国互联网从广告市场的争夺,到短信息市场的争夺,到游戏市场的争夺,很快就要进入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争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第二个想法,非典给政府、企业一个很大的警告和反思,我们每个企业、政府都要面临这样的挑战,如果我们再遇上像非典这样的危机,地震、火灾、战争、洪水,我们该如何应急处理?我们公司在5月初,由于有一名员工被染上非典,在杭州的500名员工全部被隔离,但是,我们维护了两大网站,一个是国际贸易的英文网站,一个是中国大市场的中文网站,我们让全世界210万会员感觉不到网站内部运营上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件事,很难,但我们在隔离的10多天里做到了。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8点半,大家在家办公,这个SOHO族不好当,我出来以后,连路都不会走。在座的企业、政府,能不能碰到类似的事时,隔离10天、20天,照样正常办公,一点问题没有?这是一个大的挑战。电子商务不是一个网页,电子政务也不是一个网页,而是真正把政府、企业搬到网上来运作。

附录:马云说话(3)
  最后是呼吁。我呼吁要防止非典后期的电子商务泡沫。我感觉不应该把非典当作机会,而是要把非典当作挑战,如果觉得非典过后电子商务公司可以发大财,可以赚钱了,那么电子商务热很快又会下去,我们这些电子商务公司都经历过电子商务的狂热时期,轰轰烈烈,跌到谷底,今天再碰到机会的时候,应该把它当作挑战,真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真正让客户在电子商务上有所受益,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对我们公司来说,访问量很大,但并不代表我可以赚很多钱。
  第二个呼吁,我呼吁政府不要过多地卷入电子商务的这次泡沫中。政府要做政府的事,企业要做企业的事。不要把一个一个市场去建起来,建立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建网站是容易的,但是,电子商务是电子服务,需要大量的服务工作,需要长期的运营,就像义乌小商品市场,硬件建立是最容易的,维持小商品市场的运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前我在外经贸部工作过,建过这样的市场,也发过红头文件,我们知道这种市场的访问量很小。政府要做的事是推广,教育,建立公开的市场机制,建立基础设施,而不是直接参与各种市场的建设,最后企业是热热闹闹地上了网,没有实效。因此我的呼吁是不要把电子商务当成了电子政务。
  认真做事、大度做人(马云2005年在阿里巴巴内网上的主贴)
  本着畅所欲言的原则和大家一起探讨最近来的一些问题.觉得我们阿里在很多事上真的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了.
  每个阿里人都应该记得:阿里还很年轻..阿里在高速发展..阿里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去解决..阿里需要的不是抱怨..阿里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建议和帮助!阿里更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点滴努力去完善我们的大家庭!!
  如果很多事都需要公司去办理的话(比如这件事)我们公司将会成为机构最臃肿的公司!小卖部不是公司的生意,它只是公司为了大家的方便而做的,肯定不完善,但你的理解最重要!
  也许是大家的工作压力,我发现近来有些同事的脾气大了很多:)对我们的清洁阿姨,对我们的行政部门,对我们的保安..对我们养花送水送饭的...很多很多也许你不认识但兢兢业业的在为阿里的成长做点点滴滴的人们!我们和他们说过感谢的话了吗?当他们做的好的时候,我们用阿里的笑脸LOGO对他们为你我所做的事感谢过吗?当我们在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做了啥了吗?
  每个人做事都很难!真的!
  但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认真的做事!大度的做人!!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把批评抱怨的口气能改成幽默的建议甚至是自己的真诚的行动!
  多少年来,我看到无数中国公司里充斥着抱怨,矛盾,斗争....
  第一天起,我就有个梦想:把阿里的团队变成不是抱怨而是行动,不是悲观而是乐观..充满关心理解尊重的团队!!
  所以我们提出了价值观!我们坚信做事先做人的原则!
  我们取消了给员工安排宿舍..让大家自己去找,自己去学会生存,学会理解生活的艰难.........我们大家一起学会创业.....一起解决我们的问题.....一起创造公司每一个进步和每一个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成果!!
  我理解我们年轻人多,脾气容易大!很多时候情绪难以控制自己!:)
  但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很多时候我发现我们缺的不是钙,而是爱!!!
  阿里人,我们有个伟大的目标和使命!我们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我们的未来!!
  我们必须在别人改变之前先改变自己!
  我们团队精神的真正含义是我们一起去学习去成长!我们尊重理解支持爱护我们的队友!我们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我们的队友!
  我们一起创建的是团队的文化而不是抱怨的文化!!
  (当然我们阿里的畅所欲言倡导的是积极正面的思想交流的论坛)
  各位阿里人,我们的路很长!我们一起犯错误..一起渡过难关..我们一起创建阿里一个又一个的五年十年的生日!
  阿里人今后要面对的困难会更大..挑战会更残酷....
  我们从今天起就要学会欣赏帮助和支持我们身边的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一起面对世界上最大的挑战的!!
  很快人事部将和一家第三方的公司一起做一个阿里人的文化和发展的调查研究!我们未来几年第二项目标就是要把公司发展成为员工最满意的公司!希望所有的阿里人一起积极认真的参与!对昨天和今天的认真总结就是对阿里明天最认真的贡献!!
  谢谢大家!
  我刚从美国出差回到香港.凌晨时差没有倒好.睡不着..在香港酒店写的随笔..也许很多地方说的不对..呵呵..也许表达不太好..也许脾气也很大...哈哈哈..但全是心里话..希望大家理解!:)

附录:马云说话(4)
  网商的未来(2005年7月在上海网商论坛上的讲话)
 我坚信这世界20年以后会有80%的生意都是在网站上进行的,网下只不过是货运来运去而已。因为五年以后再也没有跟你谈网上做生意是不是危险?该怎么做?这是非常基本的技能,大家不要觉得可怕,我觉得电子商务一定会成为人类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78年以前,我们说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是上网看新闻,你起床第一件事情肯定是看收发你的E―mill,三十年以前你跟朋友说每天和朋友QQ一下,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十年二十年以后的电子商务一定是每个人生活中,每个企业、每个用户一定要用的东西,但是电子商务跟电视机的区别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手段,这个手段,这个工具怎么把它用好是一个技能,不是说用遥控器就可以了,他是一个工具。
  你要用他来适应这个市场,今天你在电子商务投下你的钱未来才能更好的帮助你,电子商务是投资,语言是一种工具,你英文念下去念到五年八年以后才管用,你不能说今天五十块钱出去五十个单词就管用了,这是不一样的,电子商务是一个独特的工具要发展下去,所以我再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一起来创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今天我到这里来想告诉大家,无论是什么网站,大家都去用用看,如果有免费的尽量用免费的试试看,
  我自己也喜欢用免费的东西,但是免费往往是最贵的,如果一个女孩跟你很好,她又不想嫁给你,麻烦就很大了,男孩也一样,永远记住,免费是最贵。与其花这点时间去免费,不如花一点时间真正的去成长,电子商务会走的很长。我当时学了英文,我没有想到,天英文帮了我很大的忙,我的英文思考能力很强。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对,就可以去做。我参加很多的论坛,这次我参加财富论坛,参加达沃斯,如果你脑子里有一种功利性很强的东西,肯定是很麻烦的,很多我认为对的事情不一定对你有用,但你思考、分析、消化以后肯定对你有用。

后记:与一个伟大梦想同行的时光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要求自己不要为一个公司激动。因为处于激动状态下的作者可以写出很好的小说散文,却写不出一个好的商业报道,在商业领域,冷静是第一要求。失去冷静是商人的大忌,也是商业报道的大忌。
  所以在2005年的夏天,在与阿里巴巴同行的时光中,我还是要求自己冷静。尽管我确实为这个杭州小个子所构想的商业世界梦想所激动着,但在所有的采访过程中,我尽量用枯燥无味的问题打扰我所有的采访对象,把他们的激动消融在一个个平淡的问题中。
  是的,所有这些人,他们共同拥有着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像那个阿拉伯神话里的年轻人一样发现了一个缀满珍宝的山洞。但事实是,他们还仅仅站在这个山洞的门口,手里还只是拿住了最靠近门口的宝物,他们最值得自豪的事情,还不在于这一山洞的珍宝都属于他们,而在于他们知道了那句进入山洞的口诀。
  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述阿里巴巴的梦想,也许应该是这个样子:阿里巴巴致力于做一件事情,就是用电子商务帮助全球(现在更多地是在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减少他们的营销成本、增加他们的成交机会,并且从这种服务的价值中寻找自己的利润。
  就算是六年之后,这个梦想在阿里巴巴也还只是刚刚全面铺展开来。所有的局面都还只是用墨线勾出的轮廓,已经可以初步地已经看得出这幅大画的全景,但每一个局部都还有待填色,好把所有的细节都表现得有声有色。
  无疑在这种大局的勾勒中,阿里巴巴的成长是巨大的。六年来,这个公司经历了创业、获得投资、盈利、每天营收一百万、每天盈利一百万、每天创造税收一百万六个台阶,最充分地表达了一个巨大梦想在良好机制运作下所能产生的力量。
  我们说,梦想不足以决定你到达远方,但到达远方的都是有梦的人。
  再来说马云,作为阿里巴巴这个传奇中的传奇人物,与其把他叫做总裁、首席执行官或者其他什么名字,不如把他叫做阿里巴巴造梦者更为合适。他无疑应该感谢互联网,只有这个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工具的东西才会给他带来这样一个机会。不错,他说过如果他去开一家饭店,那也会是一家非常好的饭店,但我想,最多那也只不过是一家饭店而已。只有互联网才能使他的才能发挥到如此规模的水平,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互联网真是个奇妙的东西。而我认为,他似乎更应该感谢的是他的命运,因为在所有的采访结束之后,我深感如果马云不是生在并创业在浙江这样一个地方,不是在完全一无所知地触网并正好在此时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不是接下来一连串跌跌撞撞但却始终有一条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线连接着的创业经历,他的互联网之旅也不会最终落在阿里巴巴现在这样一个商业世界的起点上。所以我们更有理由说,命运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商人的世界是躲藏在历史背后的世界,人们看待历史时一开始看到的都是前台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名字,而很少看到他们背后商人的名字,也许几十年后人们会估量出这个小个子所创造的价值,就像我在写作此书时人们正在重新估量陈云在中共党史中的地位;在民国之后才开始重新打量左宗棠背后的胡雪岩、李鸿章背后的盛宣怀一样。一旦选择了为商人们服务,马云的名字也将注定会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排在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甚至陈天桥、鲍岳桥的后面,这当然与马云张扬的个性不符,但却符合商人们的习惯。
  可是谁知道呢?虽然在我看来对阿里巴巴来说,他们的梦想已经可以支撑他们走得足够远,但谁能说阿里巴巴会在未来不会败给自己?虽然现在我看到能够战胜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因为按互联网的规则,规模会自己复制,这也就意味着上了规模的阿里巴巴只要不犯错误就会继续领先下去。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会不犯错误?犯错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我只能说,我,以及本书的读者是幸运的,如果我不犯错误的话,阿里巴巴所构建的这个商业梦想将会被清晰地描述出来,我们有机会一起了解这样一个梦想在它最初的六年中所经历的一切,从起步到现在。如果你是个商人,那么除了了解,你也许还可以有机会去分享这个梦想给你带来的便利。
  另外还要感谢很多人为我们共享这个商业梦想所付出的工作,他们包括:阿里巴巴的彭蕾女士、蔡崇信先生、孙彤宇先生、金建杭先生、程小咚先生、王帅先生、戴珊女士、李旭辉先生、张朴先生,以及蓝狮子财经书系的吴晓波先生、陆斌先生、王留全先生等等,特别要感谢的是阿里巴巴公司的马振亮先生,我的工作都是建立在他的工作基础上的。另外我的朋友崔蕴泉先生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给了我很多建议,也是我要在这里感谢的。

----------------------
--------------------------------------------------------------


狗狗书籍网 http://www..gouyg.com - TXT电子书免费分享平台

当前:第14/1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