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自风流》第155/156页


  朕年轻时的梦想,后来都逐一实现。
  然而时光匆匆,帝国的版图无限扩大的同时,岁月荏苒,朕也渐渐老去。
  人一旦衰老,心态也会变得不同。雄心壮志渐渐变淡,许多事情也慢慢看透。
  江山万里,子民无数,是不是真的就那样好?真的足以抵挡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有时回想起过去与她闲谈时,她不经意的一言一语。朕真不愿承认,后来它们,竟都一一应验。
  记得她曾说过:“殿下,你太聪明,当你的臣子只要听话,不需思考。到时候,你一定无比寂寞。”
  当朕坐上了那张椅子,臣子们总是乖乖的听从朕的命令,等着朕的决断。一个个如同操线木偶,十足无趣。
  她也曾说过,“殿下,做你的孩子一定非常辛苦。因为他们的父亲太睿智,孩子们就只能望其项背。”
  如今朕子嗣兴旺,却没一个能与朕肖似几分。他们个个诚惶诚恐,生怕做出任何出格之事,忤逆了朕,少了继承的希望。
  当年她还说:“从前我总听人说,那个位子是天下最孤独的地方,殿下,你得熬得住。”
  她又一次说中。
  朕有妃嫔子嗣臣子无数,然而,在位越久,就越发现,其实被无数人环绕,朕,依然是孤家寡人。每一个朕身边的人,朕都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想从朕身上得到什么。朕防备,朕算计,朕操控他们的欲望。朕活得无比清明,却再也无法放心任何人。
  真真好笑。
  几十年后,朕才发现,她远比朕以为的,还要聪敏。与她相处的那些年头,朕以为朕看明白了她,竟还是错过了许多。
  ……
  龙榻前的哭声还在断续传入朕的耳朵,偏要将朕由回忆中拉回。
  那些,都是朕的妃嫔与子嗣。哭声里到底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朕才不耐烦去管。他们从前便明里暗里争斗不停,这一刻也不消停。可惜,终究翻不出朕的手心。
  遗诏,朕早已秘密交给谢承添,他这些年忠心耿耿,位高权重,有他兵权在握,某些人想要兴风作浪,定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至于朕的十三皇儿坐稳皇位之后,谢承添会不会懂得急流勇退、明哲保身,那都将与朕无尤。
  有人拉住朕的手在摇晃。是谁如此放肆?
  稍稍睁开眼,看见的是她,辰妃。
  辰妃是朕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她也的确有倾国倾城貌,但给她机会爬上龙床的,却不是因为她的美。
  朕记得多少年前的御花园里,朕那不争气的十皇子无故鞭打小侍从,是路过的她挺身而出,不惜开罪皇子,救下了那人,若不是朕忽然出现,她只怕要糟。她见到朕,竟也不曾害怕,直言进谏,毫不畏惧。那样的胆量,令朕恍惚中,想起了记忆中的那个她。
  于是朕给了她机会。而她果然懂得讨朕的欢心,一步一步爬上来,最终向朕讨了“辰妃”这个封号。
  “辰”么,日月星辰,正如她的人,心比天高。
  朕向来欣赏这样大胆的女子,一如当年欣赏她。只可惜,她终究只有一个。相比之下,辰妃虽有些胆识,却终究不够聪明。
  这些年来,辰妃与朕的七皇儿联手,与皇后一党,争得不亦乐乎。
  其实朕的皇后何阿酒,也算是个不错的女子,至少,皇后是除了“她”,朕唯一还记得名姓的女子。只可惜,皇后的出身令她身不由己。外戚家族太过强横,终不是什么好事。朕冷落皇后,宠爱辰妃,便也有这么一层意思。
  然而如今,皇后已去,朕也要走了,辰妃的用处便也到了尽头。她的野心太大,心胸却不够宽广,参政,她还不够资格。
  朕的遗诏中早有安排。
  七皇儿虽不懂得收敛,但怜他母亲出身低微,他有今日也属不易,便来为朕守皇陵吧,也免了一场兄弟残杀,这也是朕身为父亲,所能赐予他的最后的仁慈。至于辰妃――朕,要她殉葬。
  书写遗诏时,朕也曾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朕忽然想到,若是当时将“她”留在宫中,到了最后,朕会不会也如斯防备,令她如辰妃一般下场?
  不,不会的。
  直到这时,朕才明白。
  “她”,是不同的。“她”的每一次放肆,都不是为了自己啊。若是“她”的话,朕定能够放心,将身后事都予以托付。就算垂帘听政,也许,都未尝不可。
  想通了这些,朕安心下来,却也忽然觉得伤感。
  这就是朕坐拥天下的同时,必须接受的现实。
  怀疑、算计、防备,没有任何人可以绝对的信任。
  其实朕的人生,从很早以前,就如同那个已许久无人叫起的名字一般――寒朝,寒朝。
  每一个独自醒来的清晨,都是那样寒冷。
  朕当然知道,既做了决定,便不能后悔。
  然而有时,朕也会幻想,若是当时选了另外一条路,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但只是幻想。
  朕也明了,即使时光重来,朕的决定,亦不会改变。
  没错。青史留名,终究会是朕的选择。
  既然如此,身为帝王,朕便不需要多余的矛盾与软弱。
  所以最后,朕决定少去想她,将她摒弃在脑海之外。
  直到,即将寿终正寝。
  朕终于没有了顾虑,能够任那些关于她的回忆自由回溯,任那些深埋已久的感情翻腾。
  原来朕的心中,始终存在只有她才能进入的角落,原来这多年来,朕从未忘记。
  末了的一刻,朕不禁自问。
  站在最高峰的甜美与苦涩,朕皆已尝过。那若真有来生,朕是否,还会走上一样的道路?
  若有来生,若有来生……
  想容,你可知,朕……
  ※※※
  ……
  最后并不清晰的那一句话,令几案上的青年猛然惊醒过来。梦中人那未竟的心愿与强烈的遗憾如鲠在喉,青年的心中也被感染了浓浓的失落。他抬起手臂,修长的手指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忽听窗外忽然飘来一阵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前日里二房孙少爷的妾室寻了短,本都已经装敛了,却在棺材里硬生生醒了过来,吓得大奶奶当场便晕了过去,场面可乱极了!”
  “孙少爷的妾室?就是传闻里和表少爷私通的那个?”那人显是吃惊,声音不自觉地放大。
  “嘘!小声些!”
  看来是两个小丫鬟,寻了外面槐树荫的僻静处,说起了闲话。
  青年皱了皱眉,站起身。
  午后的暖风从窗口吹了进来,桌上的书页被“哗啦哗啦――”的飞快拂动着,像一只上下翩飞的蝴蝶。
  白云苍狗,岁月电转,四百年时光匆匆已过。
  命运的翻云覆雨之手,再起轮盘。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先热烈撒花~~~~~~~~
  然后,如大家所见,这个番外其实是有可以继续往下写的情节。
  事实上,在计划这一系列文时,我本来打算写五部。这五个故事发生在同一个时空背景中,互相稍有联系、但独立拆开也能看(说穿了就是同样的孟楚岳谢这几个家族),故事有言情也有耽美(作者荤腥不忌,可能雷到了某些读者,抱歉~)。按照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先后,目前已发表了[一][三][四]。
  接下来打算写的是[二],短篇《但惜夏日长》。我会在接下来写论文的空档里把它作为消遣慢慢写出来。
  最后还有[五],就是继续这个孟寒朝番外故事的言情长篇。

当前:第155/15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