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向何方》第126/230页


  
  不知过了多久,清扬才从愣神中清醒,惊觉,文举已经走了。
  她虚脱地往床上一躺,思维都好象全部停止了。
  “清妃接旨!”
  公公跨进明禧宫,朗声道:“传皇上口谕:自明日起,清妃每日晨起后即往正阳殿伺候圣驾,晚膳用毕再回明禧宫就寝。”
  皇上又在葫芦里卖什么药?清扬百思不得其解,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皇上,分明是要让她无处可躲。
  她不由地轻叹一声,文举啊——
  
  天刚拂晓,青顶小轿已到明禧宫外,沈妈请求:“公公,让清妃娘娘用过早膳再走吧。”
  “皇上说了,等早朝毕,同清妃一起用膳。”公公并没有通融。
  沈妈嘀咕一句:“这可好,真正成了早出晚归了。”
  公公笑道:“这样不好么,你们不用替娘娘准备一日三餐了,清闲啊,我还羡慕呢。”回头一摆手:“起轿——”
  
  清扬走进正阳殿,皇上还没有退朝,公公领着她到正殿,恭声道:“娘娘,这就是您的书案,皇上吩咐,不用您侍侯时,您可以自便,或看书,或画画,都可以,但不得离开正阳殿半步。”清扬点点头,在书案前坐下,顺手翻开案上的书籍,公公又说:“皇上还说,您想看什么书,都可以随时传奴才们到御书房和书库去取。”
  清扬环顾四周,正阳殿一切如常,倒是自己的书案,想必是皇上新添的,正放在皇上龙案的左侧,面对着殿门一处加摆了一排屏风,正好挡住了外面的视线。而书案的前面,立柱上凭添了一副厚重的帐幔,想必大臣们觐见时可以放下来。屏风加上帐幔,倒是将她遮掩得严严实实,谁也不会知道内里玄机。而皇上,只要稍稍侧脸,却可以随时看见她的一举一动。
  他,煞费苦心,换了一种方式,不再强迫她,不再刁难她,不再冷落她,却仍然将她捆绑在了自己身边。
  对于这样的安排,清扬唯有苦笑。
  
  “娘娘,请偏殿等候,皇上已经退朝了。”公公轻言细语,催促清扬。
  偏殿里,早膳已经上桌。馒头、清粥和咸菜而已,唯一的荤腥,就是那咸菜里炒入的零星肉末。清扬微微有些惊乍,皇上每天早晨就是吃这么简单的东西么?
  公共察言观色,低声问:“娘娘,怎么了?”
  清扬抬手指指桌上,公公轻声回答:“皇上每天的早膳都是如此。”
  “为什么?”清扬奇怪。
  “皇上说了,够吃就行,从奢入简易,由简入奢难。”
  清扬沉默了,却见周围的宫人们都悄悄地往后退却,她回头一看,皇上,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在她的身后。她慌忙闪到一边,站在皇上座旁。
  “你坐下,跟我一块吃。”他并不是真的要她侍侯。
  “如果你想吃别的,可以吩咐他们另做。”他舀了一碗粥,放在她面前,平静地说:“我以前在军营里,吃惯了这些。”他问:“以前你在归真寺里,早餐都吃些什么呢?”
  “回皇上的话,一般也是玉米窝头,隔三岔五也有馒头,不过师兄给我开小灶,经常有鸡蛋。”她细细的声音,好象对自己比皇上还吃得好感到有些羞愧。
  “从明天起,每天都给你加蛋。”他微微一笑,嘴角往上翘起来,英俊的脸变得温柔而生动。
  她脸一红,怯怯地低下头,用手撕下馒头,一小片一小片地往嘴里送。
  他静静地望着她,眼前又浮现出她曾经难吞虎咽的吃相,那才是真实的清扬啊。什么时候还能看见她那样放肆地在自己面前吃饭?他在心底幽幽地叹了口气。
  
  两叠厚厚的奏章,皇上埋首,良久才抬起头来,眉深锁,侧脸望向清扬,正安静地坐在案几前看书,他入神地注视着她,眉头渐渐展开,起身离座,走近她身旁。
  正欲开口,公公进来禀告:“周丞相求见。”
  他挫身回座,扬扬手,公公知趣地将清扬面前的帐幔放下。
  “周大人有何事,为何不在朝堂上奏?”皇上问。
  周丞相俯首在地,不肯起身,口中说道:“臣罪该万死!”
  “你何罪之有?”皇上威严地问道。
  “臣私结朋党,罪该万死。”周丞相声音都开始发抖。
  “那朕该如何处置你呢?”皇上低沉的声音甚是阴森。
  周丞相不敢回答。
  清扬偷偷地瞥一眼皇上,他脸上僵硬着连一根针都插不进,不由地在帐幔后揪起了一颗心,私结朋党,论罪该死,株连九族。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
  皇上缓缓开口道:“念你侍奉两朝皇帝劳苦功高,暂且不予追究,准予告老还乡,今日内离开京城返回原籍。”
  周丞相慌忙拭去额头的汗,磕头离去。
  未几,一侍卫匆匆前来,皇上对其秘密耳语一番,侍卫急速离去。
  清扬眼尖,看见侍卫在听完皇上的吩咐后,用手重重地握了握斜挎的刀柄。她心里一惊,直觉周丞相一家凶多吉少。据她所知,周丞相为人,素来谨慎,私结朋党这种大罪,应该不是他的所为。可他为什么要承认呢?而皇上,对他前来请罪似乎早有准备,既然答应赦免他,为何又要斩尽杀绝呢?她隐约想到,这其中关系复杂,却又无从得知真相。
  
  “在想什么呢?”皇上一问,惊醒了清扬的思绪。
  她支吾着回答:“没,没什么。”脸却红了。
  “周丞相与你还是有些交情的,如今要告老还乡了,你想去送送他么?”他一边问着,一边走了过来。
  告老还乡?还是命赴黄泉?她想起侍卫重重握住的刀柄,心里非常难过,一时无语。
  “怎么了?”他觉察到她的异样,关切地问:“不舒服么?”
  “我,我,”她掩饰道:“我想先回宫去。”
  他忽然探手抓住她的手,复手探向她的额头:“你的脸怎么这样苍白,手这样冰凉?”
  她慌乱地想躲开,却听见他轻轻一叹:“你始终,还是把我当外人。”言语里伤感复加。她心里一动,便不再躲,又听他问:“你心里到底有什么事,不能跟我说呢?”
  这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在说话么?如此底三下四,倒好象是在企求什么似的。
  她犹豫片刻,轻声问:“一定要他死么?”
  他一愣,剑眉轻挑,旋即恢复如常,沉声道:“知我者,清扬啊——”
  “他已经老了,而且已经告老还乡,不会对你有所妨碍的。”她斗胆进言,心中却忐忑,他会发脾气么?
  他无言地抱紧了她,抚过她乌黑的发,她伏在他的胸前,听见他的心跳,沉稳有力。他轻声解释道:“周丞相是两朝元老,在朝堂里门生众多,我要整顿吏治,必定牵涉甚广,万一他们联合起来,使我开了头,却进行不下去,又如何成事呢?不得已,只能擒贼擒王了。”接着补充道:“我初登基时,他也曾劳心劳力,杀他,我也是忍痛为之啊。”
  “你杀了他,只能是短期行为,他的门生虽明里不敢违抗,但心中不服,憋屈久了一旦找到机会,那就危险了。”她柔声劝慰。
  “谅他们也不会有机会!”他的胸腔里滚过洪钟一般的声音。
  “先贤有训,久治宜以德服天下。疏导之法,宜通不宜堵。”她沉吟一会,缓缓说道:“周丞相为人谨慎,圣上赦免其死罪必更加令其警醒。他的门生虽多,要联合上奏,必定先与他商量,只要他固守沉默,皇上便可无忧。”
  他默然道:“清扬你真是幼稚,你怎知他会固守沉默?社稷大事,容不得半点侥幸!”
  “我们赌一赌罢?”她忽然抬头,调皮地说。
  他眉头紧皱,松开了她,在大殿里踱来踱去,似非常为难。猛止步,回头看她,却见她一双手,正执了裙带,在手上缠了又松开,松开了又绕上。她竟是如此紧张,他心念一动,想想又好笑,便说:“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饶过他了。”
  再转过身,沉声道:“准予你出宫去送他。”
  眉间,又堆积上了重重心事。
  

当前:第126/23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