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第56/56页


  日本人占领密之那后,以为彻底地切断了中国对外联络通道,中国必将随之屈服。
  但他们没有想到,靠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我们的飞行英雄――中国航空公司、282盟军印中联队――所有进出中国、途经喜马拉雅、横断大山的人们,在冰山雪峰之间,在人类无法飞越的地带,闯出一条通道,开辟了驼峰航线!
  中美两国从没有像在这场战争中这样,紧密相连,并肩作战。
  航空救国!
  孙中山先生的预见没有错,从1942年中航开辟驼峰航线,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中国航空公司、美国陆军航空兵印中联队,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先后投入飞机2700余架,参加人数84600余人,运送各类物资80万吨,运送战斗人员33477人次。
  现代战争的持续性是靠后勤补给能力所决定,在战争状态下,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只要失去了补给能力,等待它的,注定是彻底的失败!
  二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曾有一次著名讲演,丘吉尔先生热烈赞美了英国皇家飞行员,首相声情并茂地告诉他的听众:在人类战争史上,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那么多的人的生存,要依赖那么少的人……
  如果可以引用英国首相的话,完全可以这样改写:在战争年代,中航、印中联队,就是这些人,和他们那些陈旧飞机,使四万万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坚持到了最后!
  中国没有败,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垮,靠的就是驼峰航线!
  航空、空运、飞机,拯救了中国!
  最后一次飞越“驼峰”后,威廉・H・滕纳将军打点行装即将回国,面对注定今后在梦中才会出现的雪山峡谷、残破铝片、累累白骨,他有过这样的感慨:“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间飞行,它的飞机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轰炸,这,就是驼峰航线!”
  将军的话没错,的确,这,就是驼峰航线! 全文完 第一稿:2004年11月-2005年6月 终 稿 :2005年7月13日1942-1945283后记 后 记 并非我一人的《驼峰航线》工作的性质可以不坐班,但领导要求随叫随到,于是每次出行都像火箭发射一样,每每找到一条线索,一等到拿到当月薪水,碰在赶到周末,买张机票就走,然后再匆匆返回。
  这一“来去匆匆”,就是整六年。
  采访中,年纪最小的老人都是八十出头。人老了,记忆力也不是很好,往往是,刚从这个城市回来,一个电话过来:孩子,我想起来了,某某某还住在这里……于是,常常,一个城市无数次地去,算算下来,北京我前前后后去了不下二十次,还有上海、南京、广州、昆明、兰州……

尾声(2)
  使我最后能坚持下来的,除了一闭上眼睛是那茫茫的冰川、雪峰,还有那一双双默默在身后注视着的眼睛――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伴,每一位听我讲起“一架在喜马拉雅、横断大山峰谷沟壑间飞行的飞机……”马上都会睁大了眼睛。
  于是我静静地讲,同伴静静地听,最后,我和对方都唏嘘不已。
  你一定要把它写出来,否则,实在是对不住这些先辈。同伴、好友都这样对我说。
  知道我写“驼峰”花费大,都是想尽办法帮助我,犹如用嘴都说不明白的驼峰航线一样,我已经无法在这里把所有人的名字一一附上,只是想说,谢谢你们,我亲爱的朋友!
  我没有让大家失望,这本《驼峰航线》倾注着的,是我从少年到中年的梦,更是我六年的心血。
  感谢,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所有对此给予帮助的朋友! 刘小童 2005年7月13日
――全书完――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当前:第56/5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