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第97/98页


  在远郊区石榴树林旁的六十二天。
  如果李白真的出了家,又会是怎么样呢?估计六根难清,自己早晚得帮他还俗。
  人又真的能够完全独自生活,一个“别人”也不要吗?
  这许多年,都在给他答案。
  “说两句话吧,”意识到正在发出声音时这话已经说出了口,“太安静容易疲劳。”
  李白似乎被吓了一跳,立刻把他抱得更紧了,嘴里也念念有词:“说话……我说什么我想想我……哦我知道了!”
  原来是在自问自答。
  “昨天晚上我突然想到,最开始我找红面具,没找对方向,跑到浙江福建那边去了,”他用下巴蹭蹭杨剪的后背,声音仿佛腾起水汽,也轻飘飘的,“在这两个省的交界处,有个小县城叫苍南,我去之前查资料看到有人写文章说那里一年四季下雨,住在那儿的人全身长着细鳞,离开家乡,就会死去。”
  “我真去了,红面具没找到,那儿的人也都很正常很普通,”李白把自己说得不好意思,“在火车上我又看了一遍那篇文章,原来漏了一段,作者在文末说他也没去过苍南,写的全都是他的想象的故事。”
  “很有意思的故事。”杨剪由衷道,“你还找过哪些地方?”
  “嗯……鹰潭,宜春,凤凰,江口,就一路往西呗。”
  “我知道自己很傻,长鳞片的人,离家就死的人,怎么可能存在啊,”又听李白笑道,“但是昨天我看到那些老人围着火唱歌跳舞,我就忽然想到苍南的事,我觉得他们离开这里可能真的活不成。他们是把血长进土里的树。”
  “类似的话杨遇秋也说过。”杨剪听他讲完,这样说。
  冻住了,那种叫做气氛的东西。这应该是这十一年来,他们之间,第一次说起这个名字。
  杨剪听到沉默,连呼吸声都停止,这是刹那降临的静谧。却也知道李白听懂了,周身刚刚松弛的力度已经瞬间紧绷回来。这是他开口的机会吗?前几分钟还在琢磨要如何提起旧事。那处断崖也已经不远了,他放慢车速,匀出右手轻轻地拍了拍李白的手腕,“在火车站她对我说,有人可能想要一个女孩,有人可能想要男的,但很少有人男女都想要,一起离开这儿我们可能会死得很早,活不过一个星期。”
  “……杨老师。”李白的手指揪紧夹克的布料。
  “没什么的,”杨剪却很放松,“坐拖拉机进县城,再搭公交去火车站,有半天路程,她一直想甩掉我,我也一直跟着她,这是她最后没办法了和我说的话,看到我还是不走,以后就再也没有说过。”
  李白静了好一会儿,“可她还是死得很早。”声音很小,也很恍惚。
  “至少比一个星期多。”
  “不是,你也不能这样想……”李白却这样说,好像肯定了杨剪的想法就是给自己的所作所为开脱似的。
  杨剪打断他的如履薄冰:“生命是偶然的,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过程,只有死亡是必然,你同意吗?”
  “我?”李白怔怔道,“我,同意。”
  杨剪“嗯”了一声,又道:“所以它总会发生。”
  “那可能是我让它提早了吧。”李白的声音已经哑了。
  “也许是你让它推迟了呢?她以前就自杀过,我不在的时候,是你给她开药。”
  李白吸了吸鼻子,又把头垂下了。
  “当时我跑到现场,跪下发现她还没断气,”杨剪望向前方约十米处一颗枝干扭曲的树,两株并蒂,现在左边却断了半截,他知道那是菩提,“和我说了三句话,提到了你。”
  而此刻的李白已经不敢发出声音了。
  “第一句是她害怕。”
  “第二句是对不起。”
  杨剪把摩托停下,还差半米,就在那个急转弯前。
  “第三句,”他打开方才踩在脚下的折叠拐杖,交给李白,“她说‘你,小白,好好活下去。’”
  李白站上地面,直直地看着他,那双空空的眼中理应充满泪水,现在却干涸。
  双唇张开,微微颤抖着,也是哭不出来的模样。
  “我有一段时间认为自己非常恨她,现在只想谢谢她了,至少我们活到了今天。”杨剪继续说着,还是淡淡的,握了一把他攥在拐杖横杆上的手,带着他靠近路边的断崖,也靠近那棵菩提,“看到那棵树了吗?”
  看到了。李白默念。根长在悬崖上,靠外那边的树干断了一半。
  “那你恨我吗?恨过我吗?”他能说出口的却只有这样的话,问得突兀且局促。
  “我不知道,”杨剪侧目望着他,“只是,一直以来,想到你活着我会开心,想到你死了不会。”
  李白猛地吸了口气,脸上的僵硬没能再持续多久,在杨剪看来他就像是一张泡进池中需要几秒才能进水的硬卡纸,他说:“我和你一样。”
  “是吗。”杨剪眼中含了笑意,他依然看着李白,依然全神贯注。
  “那棵树怎么了?”李白扶了扶耳边那朵小心呵护了一路的小花儿,让自己转过脸去。
  “是撞断的,”杨剪也轻而易举地从方才的情绪中走出,拿走他的一支拐杖,用尾端碰上断面,避开侧面新长的几条枝芽轻轻地摩擦,“苍南我去过,鹰潭宜春凤凰江口也是,我们的路线应该基本重合,不过有几年的时差。”
  李白一动也不动地等他说下去。
  “我找到山上的破庙,红面具开车跑了,他在山里绕圈,追到半夜我到了这里。”
  “是他引你过来的。”李白低声道。
  杨剪点了点头。
  李白的肩膀抖了一下,“是你的车,撞的?”
  杨剪却笑了:“怎么会。”
  “可能是我不知道害怕追得太紧,”他把拐杖还给李白,“他来不及反应就冲出去一半,撞在树上,暂时维持了平衡。”
  “后来呢?”
  “树干马上就要倒,砸在前盖上他的平衡就会打破,我停了车,站在外面等。”
  “他掉下去了。”李白试探道。
  “他探出头要我帮他,说只要活着下山他就投案自首,我觉得还不错,如果他这辆车后轮有驱动,我把车挪开给他让路,也许还有救,”杨剪弯腰看了看悬崖边缘,还用手摸了摸,当年轧出的深痕早已经风化了,“所以就要他把面具摘了,我先拍照再说。”
  说完他就把手机递给李白,没有密码,里面的相片页面是早就打开的。
  李白看到漆黑一片之中被闪光灯照亮的断枝与悬空的车,车是刺眼的白色,而它的窗口探出了一块鲜红,面具被掀起来,箍在头顶,下面是那副五官,那张面孔。
  如果忽略惊恐的表情,还能怎么形容?
  只有普通了。
  甚至有些憨厚。
  可能出现在街边的红薯摊上、报刊亭旁、公交站的擦肩而过中。
  这些年他想杀的,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猜他死了。”李白盯着这张脸只想发笑。
  “确实,我刚倒车,树干就彻底断了。”杨剪依然平静地叙述着,“后来查到他这款斯柯达晶锐是两驱车,后轮没有动力。”
  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李白也听懂了,该说是作茧自缚吧!红面具把杨剪引到这种凶险地界的目的显而易见,最后死的却是自己……就算杨剪打算饶他一命又如何?两驱车,能救他的轮子已经腾空了,自己撞断的树把自己砸下了万丈深渊,这就是天意!红面具死了!真的死了,早就死了!
  死在他开始动手之前。
  所以这一年多以来,他找的都是一个已经不存在的人。
  所以真实的仇恨是杨剪一个人背在肩上。
  所以,他以为的,自己所有的辛苦,杨剪全都尝过,甚至早就消化好了,那些慌乱和狼狈都成了遥远的过去式,如今找来,只是陪他走一遍曾经的路。
  “哈哈哈哈……”李白终于笑出了声音,也笑出了眼泪。他使劲在脸上擦抹了两遭,放了拐杖,在崖边坐下,两腿垂在空中。
  杨剪也坐了,就在他身边,和他一样都是稍微往前错身就会跌落谷底的姿势。玉人谷。玉人谷。李白知道他在看自己,也知道他在等。
  要说什么呢?

当前:第97/9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