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莲花今天洗白了吗》第187/188页
真是痛苦的甜蜜。
他的视线缠绕着怀中的人儿,沈琉璃仰头,四目相对,视线胶着,缠缠绵绵。
她扭了扭身子:“你等了多久……唔。”
顷刻间,樱红朱唇被覆盖,清糯娇音被堵。他的薄唇带着风撩起的寒凉,只是贴着她,并没加深这个吻,但他的唇在哆嗦,在颤抖,抑制不住的抖。
环住她腰身的手,仍在寸寸收拢。
当她从城楼坠落的刹那,神魂恍若被撕开,心神俱裂。
那一刻的害怕,惊惧,如影随形。
直到此刻,闻着她身上的甜腥奶香,触着她伶俜的身子,感受着怀中的温暖,总算觉得自己方是完好的人。
沈琉璃眼皮动了动,看他黑羽般的长睫,不可置信道:“你在抖?”
“没有,朕没有。”傅之曜声音又哑又沉。
沈琉璃继续说:“你在颤抖,我感觉得到。”
“没有!没有!没有!”
傅之曜咬着后牙槽,离了那片温香的唇舌,凤眸幽深如黑洞,像是洞察一切似的,沈琉璃被他盯着眨了眨眼,茫然一觎,就见傅之曜再次低头,游离至她的耳蜗。
而搁在她腰间如烙铁烫人的大手,缓缓抬高,一巴掌重重地打在她屁/股上。
啪。
沈琉璃只觉得臀瓣一颤,被他打懵了。
在她还未反应过来,啪地一声,紧接着又挨了一下。
力道不轻,估计肯定红了。
沈琉璃‘啊’了一声,双手死死地捂住屁/股。
小脸红得鲜艳欲滴,悄悄看了一眼叶风等随从,大家颇有默契地背过身,眼观鼻耳观心,像是谁也没发现皇后娘娘的窘迫。
“你……”
“该打!”傅之曜打断她,“胳膊肘往外拐,难道不该打?”
一而再再而三,打了她多下,因手护着,全打在她手背上,她没有躲闪,傅之曜打了十来下,便停下。
他执起一双红通通的玉手,不是被呼啸的寒风冻得,而是被凌/虐的,他轻轻摩挲着:“这颜色,红的还挺好看?”
沈琉璃乖顺地垂下眼睑,眸子里升腾起氤氲水雾,一副乖宝宝认错的态度,软了嗓子:“夫君,阿璃……”
微凉的指尖点在她唇上,指腹粗粝,将她朱唇的颜色揉碾得越发红。
而她原本的话也被他堵了回去,傅之曜吐出简短二字:“回家!”
沈琉璃眸色水润,贝齿咬着唇,用力地点头。
第114章
正月十五, 元宵佳节。
元宵有吃汤圆的传统,寓意着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柳氏破天荒地亲自到厨房忙活, 厨娘婆子吃了一惊,赶忙劝道:“夫人, 快歇着,厨房油烟味重, 您想吃什么味儿的汤圆, 支会老婆子们一声便可, 保管让您满意。”
柳氏笑了笑:“今儿是元宵,女儿最喜欢我包的汤圆,以后恐怕没甚机会吃到了。”
柳氏出身高门大户,对厨艺一窍不通, 平日也不怎么到厨房,就没正儿八经地下过几次厨, 但以往每年都会给沈琉璃包汤圆,倒也将包汤圆的技术练出来了,至少能包的溜光圆。
起因是, 沈琉璃五岁那年去肃亲王府做客, 听明月郡主吹捧自己的母妃如何如何会做美味的珍馐菜肴,回来就缠着柳氏, 也要吃娘亲做的菜,当时恰逢元宵, 柳氏就说给她包汤圆吃。因为, 柳氏不会做饭,汤圆最简单,就这样形成了惯例。
当府中的妾室为了沈茂洗手作羹汤, 柳氏顶多让厨娘做好借花献佛,却从未亲自下过厨,只为女儿破了例。
想到日后同女儿天各一方,柳氏的眼眶渐渐湿润,旋即又仰起头,将眼泪逼了回去。
不论生活在陈国,还是萧国,只要女儿过得幸福开心便好。
门口探出一颗毛茸茸的脑袋,沈琉璃笑盈盈地走了过来:“娘,我帮你。”
柳氏看她一眼,手上动作不停,飞快地包好一个汤圆:“你会?”
“不会,可以学嘛。”沈琉璃说着就要伸手,却被柳氏一擀面杖挥下来,幸亏沈琉璃缩得快,否则就要结结实实挨这一下。
柳氏瞪她:“先洗手。”
“哦。”
见她洗过手,柳氏一边示范,一边解释:“先取一块揉好的面团,慢慢压平,加入一勺搅拌均匀的芝麻馅或花生馅,你喜欢什么味道的,便放什么味道,百果,核桃,玫瑰花味的都有,然后再放一勺白糖。”
沈琉璃依葫芦画瓢,跟着柳氏的步骤一板一眼地照做,这前面的步骤比较简单,柳氏见她上道,接着往下示范:“再捏几下,双手合拢搓成圆形,裹上一层干面粉,就成了。”
听柳氏说得简单,看她也做得简单,可沈琉璃怎么都搓不成圆形,或扁或长,总之样式很难看,汤圆一点都不圆。
沈琉璃蹙眉:“好丑。”
“里面的陷是提前调好的,糯米面粉也是提前揉好的,食材现成,卖相虽不咋好看,但味道应该都差不多。”柳氏笑着宽慰道,“第一次做,别让里面的馅漏出来,便已是不错。”
想当年,她第一次搓汤圆时,里面的芝麻馅流得到处都是。
沈琉璃弯唇一笑:“嗯,熟能生巧嘛,我多搓几个,肯定会一个比一个好。”
眨眼间,柳氏又搓好一个,放在案板上,见沈琉璃包得形状着实有些上不了台面,遂推了推她:“去外边玩,或者陪你儿子和夫君,娘不需你帮忙。”
“他们才不用我陪,傅之曜与祖父在院中对弈,大哥陪着招宝玩呢。”沈琉璃说,“我就在这陪娘包汤圆。”
她的后半辈子在陈国,在东陵,日后同祖父和娘亲相聚的日子会越来越少,年关被沈茂带到上京,又错过了同他们过年守岁的机会,心中甚是遗憾。自她去了陈国,已经两年没同家人一起过年,以后这样的日子更是难得。
她想多陪陪娘,陪陪祖父。
母女俩一边搓汤圆,一边闲话家常。
所有的汤圆被沈琉璃和柳氏包揽完了,没有假手于人,随后将各种口味的汤圆一并下锅,并未分开煮。
柳氏搓的汤圆大小一致,皮儿薄,馅儿足,单论口感肯定要胜沈琉璃一筹的,方才安慰她所谓的味道差不离,实则从细微处见真知,可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差,自是比沈琉璃搓的汤圆味道好。
全部放在一起煮,好坏兼宜,各凭运气吃到味道更好的汤圆。
明城的天气总是暖阳高照,柳氏吩咐下人将汤圆直接端到院里的石桌上,人手一碗,吃着汤圆晒着太阳,好不惬意。
沈安赞不绝口:“味道不错,香甜爽滑,等会儿我再去盛一碗。”
柳氏笑道:“今日元宵,别得没有,汤圆保证管够。”
老侯爷输了棋,没在傅之曜手上讨到好,开始还不大痛快,可一碗美味的汤圆下肚,顿时乐呵呵了。
或许,老侯爷和沈安心底对傅之曜仍有抵触,但因着沈琉璃的缘故,谁也没将这份敌意展露在面上,这里既不是东陵,也不是上京,就当傅之曜只是沈家的姑爷,该如何对待,便如何对待。
老侯爷和沈安一碗热汤圆见了底,却见傅之曜碗里都没怎么动,只吃了一个,且那表情甚是怪异。
问道:“怎么了,可是不合胃口?”
沈琉璃抻长脖子,发现傅之曜碗里的汤圆基本出自她的手,问道:“不好吃吗?这些不怎么圆的,都是我搓的,我尝尝。”
话落,便要伸筷子夹傅之曜碗里的汤圆。
傅之曜紧敛眉头,见她像是不知情,端着碗躲开:“以前没怎么吃过甜食,粘牙,感觉不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