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五百年全集.com》第40/47页


2000年11月,伊拉克中央银行宣布以欧元替换美元作为外贸结算货币。2000年12月24日,伊拉克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扎维宣布,美国对伊拉克采取敌视的立场,因此伊政府决定自2002年年初开始正式以欧元替换美元作为外贸结算货币。为彻底废除美元作为外贸结算货币,伊政府要求伊国有和私营企业遵照规定,使用欧元进行贸易结算。很多欧佩克国家也纷纷响应,准备向欧盟出售石油换回欧元,而不是换回美元。这相当于萨达姆在宣判美元霸权的死刑,直接触动了美国金融与工业寡头统治集团的核心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

“9.11”事件之后,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财政源头恰恰是沙特阿拉伯。这让美国与沙特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伊拉克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而且它的石油储量有可能超过沙特。而萨达姆政权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制裁,元气大伤,只要轻轻一推就会土崩瓦解。美国只要完全控制了伊拉克,就能以伊拉克和以色列作为钳制中东各国的棋子,尤其是制衡沙特的棋子。

美国金融与工业寡头开始发动舆论工具,宣传萨达姆勾结恐怖主义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以此为借口要对伊拉克开战。俄罗斯同萨达姆签有60亿美元石油开采加工、油管铺设等方面的合同,还拥有伊拉克3块大油田的勘探权。在联合国批准的31个伊拉克石油出口合同中,俄罗斯就占了10个。2002年8月,俄罗斯同伊拉克签署了高达400亿美元为期10年的经济合作协议。法国是伊拉克第二大贸易伙伴,一向反对英美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2003年前,法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投资近百亿美元,并拥有大约300亿桶石油的开采权。德国在伊拉克也有巨大的金融与石油利益。而俄法两国均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因为它们反对美国对伊开战,美国的战争要求自然通不过联合国决议。

2003年,英美联军绕开联合国,悍然入侵伊拉克,彻底摧毁萨达姆政权。战争再次稳固了美国金融寡头控制的国际石油定价权和美元结算体系,而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与石油的欧元结算只能黯然退场。同时,俄罗斯、法国、德国和中国在伊拉克的经济与金融利益也被置于美国金融与石油寡头的监视与控制之下。美国的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溢。美国制造导弹、战斗机等武器的三大公司――洛克希德・马丁、麦道和波音仅在2002年就得到410亿美元的美国国防部合同。美国副总统切尼以前掌管的哈利伯顿石油服务公司无须通过招投标就获得了伊拉克数百亿美元的合同,包括重建伊拉克炼油厂,为战犯修建监狱。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伊拉克以皮诺切特的智利、叶利钦的俄罗斯为样板,根据IMF、世界银行的要求,进行石油工业私有化、金融自由化、放松政府管制的所谓自由市场模式的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军队居然也被金融与工业寡头精英们私有化了。金融精英在军中的代言人――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从政府长官变成了企业总裁,将军队变成了企业,把战争变成赚钱的事业。拉姆斯菲尔德将企业精简化与项目外包用到了战争与军队中。他认为,军队可以由小规模的核心幕僚和低成本临时部队构成,其他所有一切都应外包给金融与工业寡头控制的企业。比如哈利伯顿、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公司这样的国防承包商可以负责执行其他所有任务,从后勤运输、供应伙食、医疗保健到监狱建设、讯问人犯。2003年,美国政府支出了3270亿美元的政府采购给外包公司。仅美国情报机构为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每年就付给承包商420亿美元,而美国国土安全部从2001年9月11日到2006年总共支付给承包商1300亿美元。当然,得益的承包商或直接是政府官员或是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大财团。

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噱头剑指里海石油

2001年10月,美国打着民主与人权的幌子侵入阿富汗。除了是对伊斯兰极端原教旨主义分子恐怖行动的报复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控制石油。与伊拉克不同的是,阿富汗本身并不产石油。但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对石油控制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阿富汗地处中亚、中东和南亚的接合部,里海盆地和巴基斯坦、阿拉伯海之间,其西南面的海湾与西北面的里海是世界两大石油产地。

里海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历史悠久。19世纪后半叶,阿塞拜疆的巴库及其周围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开采和加工,这是里海石油最早的工业开发。当时的投资者有诺贝尔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苏联建立后,到1940年,巴库地区石油产量占当时全苏产量的71%,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之一。在苏联时代,苏联和伊朗是里海地区的主要两个沿岸国家。苏联的实力远远强于伊朗,当时里海地区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内,未被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

苏联解体后,里海周边出现了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5个中亚国家。由于俄罗斯一蹶不振,对里海地区的控制力下降,在美国统治精英的眼中,中亚、中东和北非已成为连成一体的大中东地区,即波斯湾地区、中亚和北非等石油资源富集地区构成的世界石油供应的中心地带。只要控制了这个区域,美国就是通过控制全球主要能源产地,从而以石油为基础,以美元为手段,最终完全控制全球各国,保证美国金融霸权的统治地位。

1997年,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给出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目标:“美国的首要利益是帮助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单独控制这一战略空间,保证全世界都能不受阻拦地在财政上和经济上进入该地区。只有在一个油气管道和交通运输网络通过地中海和阿拉伯海以及陆地把这个地区直接与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中心连接起来的时候,地缘政治的多元化才能变成一个持久的现实。”

对里海石油的控制权主要体现在输油管道线路走向上。谁控制了石油运输管道线,谁就可以控制中亚的石油资源。因此,里海石油与天然气输出的不同方案,代表了不同国家的利益。目前里海石油运输管道线有5种方案:

第一,南俄方案,也叫北线方案。输油管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田吉兹油田经俄罗斯南部到诺沃罗西斯克,石油由此转海运进入世界市场。除田吉兹以外,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其他油田,如卡拉查干纳克、阿克秋宾斯克、乌津等也可沿此线输出石油,而以前主要是沿阿迪劳至萨马拉的输油管输往俄罗斯的。这是石油输送量最大的一个方案,但对美国不利,更有利于俄罗斯。

第二,里海底方案,也叫中线方案。从土库曼斯坦里海东岸的港口城市巴什沿里海底铺设输油管至西岸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然后进入格鲁吉亚,之后分为南北两支。北线通往格鲁吉亚的黑海港口苏普萨。南线进入土耳其港口杰依汉,最后通过巴尔干地区输往西欧。这一线路易破坏沿途的生态环境,而且投资成本高,对美国有利,却对俄罗斯不利。

第三,北伊朗方案。管线从土库曼斯坦西部进入伊朗,再穿过伊朗北部进入波斯湾的哈尔克岛线路。这条线路距离短、成本低、运输相对安全,而且是把石油运输到东南亚和远东市场的最近的通道。但由于伊朗与美国敌对,该方案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

第四,中国方案。在哈萨克斯坦西部的田吉兹铺设管线通向中国的新疆,把田吉兹油田、阿克秋宾斯克油田、乌津油田的石油与天然气输入中国,再经中国内地直至太平洋西岸的线路。这一方案不仅对中国有重要意义,而且它能够连接能源消费大户日本、韩国和朝鲜。对这一方案,美国虽未公开反对,但暗地里却竭力阻止。

第五,东南线方案。土库曼斯坦的石油与天然气经过阿富汗,经阿富汗输送至巴基斯坦和印度市场,或运抵巴基斯坦的阿拉伯海岸港口,再转运需求日盛的东亚地区。

阿富汗是中线方案和东南线方案的必经之路,具有里海石油中转站的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由于美国希望输油管线都绕开了伊朗,通过阿富汗把中亚能源输送到波斯湾出口是中亚油气输出成本最低的路线。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居高临下地控制波斯湾和里海两个世界石油富集区,建设美国主导的南向线路石油管道,并切断俄罗斯南向通道,对中国构成压力。由于阿富汗西面与伊朗接壤,只要美国控制了阿富汗,有利于美国制伏甚至完全控制伊朗。如果美国完全将俄罗斯的势力排挤出去,独控里海,因为马六甲海峡早已被美国控制,那么中国的能源只能完全依靠俄罗斯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将除伊朗之外的里海国家都看成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禁止他人染指。在阿富汗战争前,美国主要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向里海地区渗透,很难直接控制里海石油。

“9・11”事件的发生,让美国统治精英终于找到反恐的借口出兵阿富汗。这为美国一直伺机进入阿富汗以控制中亚石油通道的努力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通过征服阿富汗和伊拉克,伊朗陷入美国势力的包围圈。

其实阿富汗的塔利班和拉登本人原本就是中情局培训出来的学生,凭美国的实力,完全可以抓住本・拉登。但美国人欲擒故纵,有意留着拉登不抓,为美国长期控制阿富汗找借口。美国欲将里海地区纳入自己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把里海石油的控制权从俄罗斯手中夺走。留着拉登,美国就能以铲除恐怖主义残余和保护卡尔扎伊政府为由,宣布将无限期留驻阿富汗,从而让自己的军事力量渗透到中、俄、伊朗之间的广大地区,控制住中东到里海的大中东石油资源。

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4月8日的一篇文章称,美国已经取得战略胜利,现已接近打破俄罗斯对里海出口输油管垄断的目标。BP公司和美国的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2001年,雪佛龙集团兼并了德士古成为雪佛龙德士古。2005年5月,雪佛龙―德士古宣布重新改回雪佛龙,而德士古依然是雪佛龙集团的一个品牌。2005年8月19日,雪佛龙并购了优尼科。当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价收购优尼科公司,但美国国会将此事看成危及美国国家经济安全之举而被雪佛龙击败)掌握了里海地区大部分石油和重要的输油管线路,美国确保至少有一条输油管道穿越土耳其领土,从而绕过俄罗斯。这条线路不仅有助于里海地区各共和国在石油和经济方面独立于俄罗斯,而且还将绕过伊朗,从而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

2005年5月25日,对美国最为有利的中线方案的输油管启用。这条输油管道将会改变长期受俄罗斯控制的高加索和里海地区的形势。此前,里海国家出产的石油多数通过俄罗斯管道出口到国际市场。而这条新油管的出现,将使俄罗斯不但失去代为出口石油的收入,而且其对里海国家发号施令的能力也将大大减弱。比如格鲁吉亚,以前从电力到天然气,它都要依赖俄罗斯供应,现在让格鲁吉亚实现了在能源与政治上向美国一边倒状况。

“9.11”事件给美国精英带来了太多的好处与机会,以至于很多人都质疑该事件是美国政府一手策划的。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格里芬教授出版了《新珍珠港》、《9.11与美帝》等书,对“9.11”事件的来龙去脉抽丝剥茧,最后得出结论是美国政府有意为之的。2011年1月,联合国驻巴勒斯坦人权委员会特别调查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退休教授理查德・法尔科更是不顾自己的联合国官员身份,公开宣称,“9.11”事件是美国精心安排的阴谋,美国当局在掩盖事实真相。

无论如何,美国在里海地区是走出了第一步。但经过美国民主改造的阿富汗却变成一片罂粟的海洋,全球90%以上的海洛因出自阿富汗的罂粟。2006年阿富汗的罂粟种植面积就已扩大到16.5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59%,2007年更达到19.3万公顷。2011年,阿富汗的罂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因为上涨了164%的鸦片价格刺激越来越多的阿富汗农民改行种罂粟。

从科索沃战争到欧债危机

里海石油输入西欧必然要经过巴尔干地区。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在巴尔干则尤为重要。美国支持的中线线路便是由土耳其港口杰依汉通过黑海运到保加利亚的布尔加斯港,经过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直抵阿尔巴尼亚的亚得里亚海法罗拉港口,这一线路离科索沃最近距离仅20公里。

科索沃是前南斯拉夫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的文明发祥地。对于塞尔维亚人来说,相当于我国西北省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塞尔维亚是前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与苏联的主体民族俄罗斯血缘相近、语言文化相似、宗教相同源于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具有很亲密的政治与文化联系。

在“二战”前,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占当地人口的39%,其他都是塞尔维亚族。科索沃自治省之所以谋求独立,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穆斯林人口的激增,改变了民族构成比例。“二战”时,德国、意大利占领南斯拉夫后,强迫驱逐塞族人,拥入了大批与德国人合作的阿族穆斯林。到1961年,科索沃中67%的人为阿族穆斯林,其他24%为塞族。由于阿族穆斯林的出生率远高于塞族,科索沃地区的塞族人口比例越来越低。到1991年,阿族穆斯林人口比例超过90%,科索沃成为阿族穆斯林聚居区。

由于高生育率,阿族穆斯林人口结构非常年轻,近50%的阿族穆斯林年龄在20岁以下。年轻则意味着热血。随着苏联的崩溃,阿族青年独立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对塞族人进行种族灭绝式大屠杀的科索沃解放军。

塞族领导人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早先是美国的宠儿,曾严格贯彻落实IMF对南斯拉夫所要求的各项新自由主义改革计划。美国人说他“看上去是一个经济自由派,有可能拥有更大的权力实行改革”。直到1998年3月,美国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都认为他是与美国“进行合作的正确人选”。1998年2月23日,美国巴尔干特使罗伯特・格尔巴德把阿族独立武装成为恐怖组织,以表示对米洛舍维奇的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前提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可以在南联盟(全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的部分地区成立的新国家,后分裂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任何地方派遣部队。这意味着,美国可以军事控制南联盟全境。对于这种丧权辱国的要求,米洛舍维奇理所当然地不会接受。

美国人开动宣传机器,造谣说南联盟军队在科索沃进行了种族屠杀,杀死了几十万人,还说科索沃有恐怖集中营,对阿族穆斯林进行系统强奸与种族灭绝。事后证明,这些新闻均属捏造。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从1999年3月24日夜开始,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79天的大规模空袭。塞族损失惨重,撤出科索沃。尽管其间俄罗斯一直维护塞族人,甚至曾直接派兵支援,但终因实力有限,回天乏术。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

美国花费了3660万美元在科索沃南部兴建美国自越南战争以来所建的最大、最昂贵的基地――邦德斯蒂尔基地,每年开销竟高达1.8亿美元。基地建设承包商是哈利伯顿公司,公司负责人是副总统切尼。由于基地规模巨大,设备先进,美军官兵将其与中国长城调侃成“能从太空看到的两大人造工程”。邦德斯蒂尔基地是美国控制科索沃通道的关键。向东趁俄罗斯衰败之际,将俄罗斯势力挤出巴尔干地区,扼制俄罗斯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咽喉要道,紧紧地把俄罗斯束缚起来,使之完全丧失与西方对峙的能力。向南还可以加强对中东和北非产油国的控制,从而确保北非―中东―里海石油输往欧洲的通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科索沃战争,美国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欧盟,遏制欧元对美元的挑战。1958年,为了对付苏联,美国支持下的欧共体成立。1991年12月,欧共体13国首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宣告欧盟成立。但随着苏联的瓦解,美国开始由支持欧洲一体化来对抗苏联变得越来越防备甚至开始遏制欧洲一体化进程。

1999年1月1日,国际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欧元诞生,目的在于恢复欧洲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找回欧洲的旧日荣光,削弱甚至夺取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形成以欧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欧元区拥有全球7大经济体中的3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整个欧元区的经济总量、工业能力、技术基础和市场规模略强于美国。欧元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欧洲各国间的对外贸易都改由欧元结算,欧元在世界各国央行储备资产中的比例上升到20%。欧元在启动初期的10天内就对美元升值了近19%,与美元的汇率则达到1∶1.1806,美元地位受到直接的威胁。

在经济上,美国最大的威胁是欧元。在军事上,美国的对手是俄罗斯。美国的如意算盘是,让欧盟与俄罗斯两强相争,形成欧洲内部的动荡,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欧元启动不到3个月,美国以北约的名义挑动科索沃战争,引起欧盟与俄罗斯的对抗,借以敲打欧元。科索沃位处欧洲腹地,美国进行科索沃战争对欧洲的安全局势造成威胁,由此阻吓了国际资本流向欧洲。战争让投资者失去对欧元的信心,美元却变成了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美国人成功击溃欧元。从1999年3月开始,欧元大跌,跌幅达到30%,到2000年10月,欧元对美元汇率降到1∶0.8226。欧元一直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与“9.11”事件之后才得以绝处逢生。

当前:第40/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