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全集.com》第2/99页


(一)五分之四的“五年计划”未曾面世。

从1953年到1980年,我国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中间夹了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其中除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外以外。其余4个五年计划均未曾正式公布。

(二)决策的科学化难度大。

首先,信息制约(信息不确、不全、不及时)带来的盲目性。信息不全、不及时甚至扭曲,常常成为历次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焦点问题。由于数据不准确,即使拍了板也经不住推敲和各种变化的要求。加之经济生活的丰富多彩、瞬息万变,希望经济信息能够及时地包罗万象,这在20世纪的资讯条件下只能是美好的空想。这成了计划工作的最大障碍。 其次,决策的形成与修订缺乏广泛参预的民主机制。第三,经济建设计划服从于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使科学决策受到干扰。第四,需求和可能割裂、投入与产出分家。第五,五年计划完成情况估价不确。由于指标多变,计划完成评估的标准不明,至使计划的总结往往难以准确。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对“二五”计划的评价??从提前两年完成到推迟三年尚未全面完成。

(三)计划实施形式趋于单一。

1952年11月国家计委成立时,面对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国家计委实施了多种形式的计划管理。但是,1958年以后,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不断加强,管理形式趋于单一,农民的自主决策和农产品的自由交换微乎其微。当经济发展受挫之后,在1961-1964年的调整阶段市场与自由贸易的作用一度得以发挥,适应市场松动和改进计划工作的要求,国家计委一度重新提出计划管理的多元性,包括:指令性的、指导性的和参考性的。提出对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计划要有所区别。对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和事业实行直接计划,对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和手工业实行间接计划。国家对农村公社只下达农产品的收购计划,并对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业生产指标提出参考性的安排意见。手工业的供产销计划,中央只管少数同国计民生;有关的重要产品,其他产品均归地方管理。对于手工业生产单位生产的小商品和农村人民公社、农民个人生产的土副产品,应当在商业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运用价值法则,通过供销合同和集市贸易来促进生产、活跃交流,保证全国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但是经济刚刚恢复,上述改进的方式尚未实施,就进入了“文革”。不仅农民没有了经营的自主权,“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中的生产队也失去了自主权。1966年以后,计划实施形式单一化了: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已没有什么区别了。这种情况直到1978年以后才得到明显改变。

(四)微观管死与宏观多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宏观多变并行的,是企业被管得很死,没有自我更新改造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的所有制成分逐渐形成单一公有制,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唯一因素。为了集中财力、物力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的投资权限受到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国营企业的自主权微乎其微。

(五)以“条”、“快”为特征的整体与局部分割。

中央各部门(简称为“条”)与地方(简称为“块”)之间的条块分割,既是当时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也是制订和实施五年计划过程中各类矛盾的一个焦点。反映在诸多方面。

(六)重基建轻技改。

为了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体系,分配基本建设投资是计划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然而技术改造问题也是资源配置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不仅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不应忽视,而且随着新建企业的大批投产,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投资软约束,甚至无风险,地方与部门追加基建投资对计委压力很大,使计委不得不将有限资金不断向基本建设追加;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追逐利润的激励,技术进步、更新改造的动力不足。从而加重了“一头重、一头轻”的跛足趋势。导致企业“复制古董”,整体技术水平原地踏步,拉大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另一方面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计划工作就具有计划服从实施的特点。1955年夏天,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执行了3年,计划实施的比较顺利。7月,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方正式颁布。这一过程体现了这种特点。此后,计划一再变更的情况,存在于每个五年计划和大多数年度计划之中。这种情况既反映了在政治经济形势骤变的背景下,中长期计划的管理与实效有限,具体数字很难有理想的预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划工作比较务实的特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转变时期。这种转变过程可以概括为双重模式的转换:一是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过去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积累和外延型模式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协调、效益型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经济运行方面,中国经济也实现了由供给约束型的短缺经济形态转变为需求约束型的买方市场形态。

上述这种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常态的根本性转变,必然导致五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年计划的基础发生巨大变化。

计划管理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农村,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解体,农民极其乡镇企业摆脱了政府的直接计划管理,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在城市,随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简政放权”,特别是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主动缩小了指令性计划范围,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活动脱离了政府的直接干预,市场调节的范围越来越大。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和强调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以后,不仅非国有经济依靠市场调节,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其经营,而且国有经济也进入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阶段。可以说,1992年以后,中国就不再是计划经济,不仅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而且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完善阶段。

(二)实施五年计划的机构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计划管理逐渐由脱离实际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为主转变为接近实际的指导性计划指标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渐从微观经济管理领域退出,而让位于市场调节,验证了邓小平关于计划只是管理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基本制度的论断,计划经济消亡了,但是五年计划却依然存在并发展着,政府的计划管理和行政干预,在维护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前提下,正发挥着弥补“市场失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五年计划的制订日益完善。

1978年以后至今,我国已经制定了5个五年计划。与前5个五年计划相比。后5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显示出明显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80年代初,邓小平在总结计划管理经验时就提出,我们不仅要总结过去指标过高、急于求成的教训,还要研究指标低于实际的情况。他说:“根据最近的统计,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左右,大大地超过了原定的增长4%的计划。前两年还没有发生这种情况,1982年是头一次出现。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年度计划定低了,而实际增长速度高出很多,会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要抓紧调查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总结历史经验,计划定得过高,冒了,教训是很深刻的,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今后还要注意。现在我们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1]从制订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就开始步入正规化轨道,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通过。在编制方法上随着市场调节的范围越来越大和指导性计划指标成为主体,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的指标体系也趋于简化。在编制方法上,人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逐渐提高。特别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编制,更是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

(四)五年计划的实施效果有很大提高。

后5个五年计划与前5个五年计划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简单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前5个五年计划都是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目标模式,结果越搞问题越多;后5个计划,则是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和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结果渐入佳境。第二,前5个计划都是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进口替代战略,实行高积累,结果导致农轻重结构失衡,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第三,前面5个都是高指标,导致经济紧运行;后面5个则指标普遍不高,而实际执行结果一般都超过。第四,前5个计划,除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的帮助下正式形成外,其余4个都没有正式形成和经人大讨论通过。后5个计划都经人大讨论通过颁布,尤其是第10个五年计划,人民参与程度更高。第五,前5个计划的特点都是不断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管的越来越多,计划管理越来越依靠行政手段;而后5个计划,则是相反,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权限逐渐收缩,让位于政府,由“全能型”向“效能型”转变。第六,前5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效益,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效益很好,但社会主义改造的后遗症也不小外,其余4个五年计划经济效益都不理想,经济增长波动很大。而后5个五年计划,则表现出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办法逐渐走上正轨,水平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小,促进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54年的风雨历程,就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与54年前的饥寒交迫相比,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小康社会。回顾这段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始终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的,其中宏观计划管理是政府领导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这54年里,就宏观经济管理来说,我们经历了建国初期建立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基础上的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单一公有制基础上以行政性指令计划为主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体制(1979~19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的急剧变动中,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误的挫折,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世界发展趋势的政府管理经济的目标和模式,并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经济体制、丰富管理经验。我们课题组承担这项研究任务并编写出这本书,目的就是推进这方面的探索。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2页,人民出版社,1993。

第01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计划管理的基础和条件

・1.实施计划管理的基础和环境

1949年10月1日建立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建立在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并经过长达13年的战争破坏的落后经济之上的。而从经济体制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在长达22年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战时经济体制基础上延续发展起来的。从外部环境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领导、追求民族独立和反帝的性质,使得它得到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受到帝国主义阵营的反对,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之日起,就不得不在以苏联、美国分别为首的世界两犬阵营中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一、历史渊源:解放区经济及其体制特点

如果说新中国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旧中国留下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可以说,新中国的经济体制则是直接来源于解放区的经济体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继承、推广和发展的关系。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区经济体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从抗战到1949年建国前的13年间,约有10年的时间,解放区基本上是处于北方农村。在抗日战争时期,甚至可以说主要以偏僻的乡村为主。

解放区的上述区域特点,导致解放区的经济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当前:第2/9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