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简史黑暗时代全集.net》第2/9页


  然而,希特勒的统治不但没有变得更仁慈,更温和,反而变本加厉。他掠夺犹太人的财富,并且把几十万犹太人驱逐出境。犹太人在离开德国时,丧失了2/3的财富,而这些财富被希特勒全部用在了武器的制造上。1936年夏,为了应对未来4年的防御战,以及未来7年的攻击战,希特勒制订了更加全面的军备计划。希特勒制订这份7年计划的原因之一在于,他认为德国的整个局势都依赖于他。而且,希特勒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极为焦虑,他觉得自己也是凡人,终有一死。不过,希特勒对外声称的原因却是,苏联正在通过斯大林[27]的5年计划进行快速的工业化。希特勒想要超过苏联,这是一场赌博。德国既没有足够的原材料来进行深度的军备竞赛,也没有外汇来购买石油、橡胶和非铁金属等飞机与机动作战所必需的原料。于是,德国开始着手制订一个耗资巨大的庞大计划来生产合成油料和橡胶,纳粹空军部长赫尔曼·戈林[28]也制订了一份4年计划,准备建造一座巨型的冶金工厂。此外,德国的极权统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1936年,国家秘密警察(简称盖世太保[29])与纳粹党的精英力量党卫军[30]合并,并交由海因里希·希姆莱[31]指挥。
  在1936年的夏天,世界局势开始利于希特勒在军事上施展拳脚。此时,西方的主要国家已经疏远了意大利。在1935年的10月,做着帝国梦的墨索里尼进犯了国际联盟的成员国——阿比西尼亚[32]。对此行径,注重品格的英国人尤为憎恶。第二年夏天,西班牙爆发了内战。由于一次有争议的竞选,西班牙的左翼政权遭遇了军事政变,但政变没有完全成功。西班牙国民军首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33]自称法西斯主义者。而由左翼执政的法国政府本来应当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一边,但它却没有这样做。与此同时,墨索里尼却派出军队和战舰攻击西班牙共和军,介入战争。西班牙内战持续了3年,被希特勒用作了飞机轰炸的试验场。同时,斯大林也利用西欧主要国家之间的分歧获得了很多好处。他希望战争一直持续下去,当西班牙共和军显示出战败的迹象时,斯大林就向他们提供武器援助,而当他们显示出战胜的迹象时,他又下令停止援助。当西班牙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巴塞罗那[34]掀起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运动时,他又指使他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对这次革命进行镇压。后来证明,1936年的险恶氛围是希特勒展开军事行动的绝佳时机。3月,德国军队向西跨过莱茵河,进入了法国和德国之间的莱茵兰地区。法国先前想要吞并这一地区,但是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反对。后来,这一地区成为了不设防的非军事区。这样一来,法国既不必担心德国从这里进攻,它也随时可以从这里进攻德国。然而此时,以英国为首的势力全力阻止法国对德国的举动做出反应。他们想满足希特勒所需的好处,以此来换取他不再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是著名的“绥靖政策”。
  然而,当希特勒将莱茵兰地区重新军事化后,战争也不远了。在远东地区,另一场战争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美国将直接参与其中。日本的历史与欧洲的一些国家非常相似,日本是与英格兰相似的岛国,认同与普鲁士相似的军国主义传统。“一战”结束后,日本对限制海军规模的国际协定[35]非常不满意。1930年,当世界经济继续萧条之时,日本又遭遇贸易歧视。于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决定攫取中国东北部的工业区——满洲[36],并于1931年派兵入侵。随后,遭到国际联盟谴责的日本才发现自己没有盟国。希特勒有意与日本结盟,因为他需要日本来制衡当时是他主要敌手和攻击目标的苏联。于是在1936年,德国与日本签署了一份《反共产国际协定》。从此,日本在欧洲有了盟友,尽管这位盟友暂时还无法给它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随后,1937年7月所发生的一个事件引燃了远东战争的导火索。当时,日本军队距离北平[37]很近,中间隔着卢沟桥,这一事件正发生在这里。当时,一名日本军人走失,引发了中日两国间的对立。随后,日军展开进攻,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中国的国民革命军。尽管在过去的10年当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得到了相当的发展,但是他们在武器装备和军队纪律方面仍然无法与日军相比。此外,中国还存在另一股势力——共产主义者,他们最终在靠近苏联边境的中国西北地区建立了根据地,这使得中国的形势更为复杂。中国的国民党曾经与共产党联手抗日,但后来又开始反对共产党。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转移到农村,动员那里的农民参加战斗。在所有这些战乱当中,中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疫病蔓延,暴行不断。尤其在1937年年底,日本军队围攻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令观者大为震惊,他们不相信日本能犯下如此滔天的罪行。
  在中国,各方的斗争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四角关系。国民党对抗日本,国民党对抗共产党,共产党对抗日本,以及1939年夏,苏联在伪满洲国边界对抗日本。美国已经为国民党提供支持,但并不急于介入中国的战事。而希特勒对日本的支持基本只停留在口头上,只是撤走了先前向国民党提供顾问的德国将军(这些顾问很有来头,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复兴德国陆军的汉斯·冯·塞克特[38]和成为比利时总督的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39])。远东的这一战事使德国与世界的关系更为复杂,而且有人把中国的大范围冲突比作西班牙内战。在美国国内开始强烈谴责日本。
  与此同时,欧洲也在绥靖政策背后进行着仔细的思考。帮助希特勒上台的不满情绪是真实存在的,这些民众的不满是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减少的。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讲德语的日耳曼人,他们从来都不愿意成为这两个国家的国民。另外,奥地利也居住着600万日耳曼人。当奥匈帝国在1918年解体时,他们的代表曾经在帝国议会投票加入德国。唯一的反对意见出自一名天主教主教,他认为德国信仰新教的人太多了。后来,法国阻止了奥地利并入德国的进程,但一时间,法国甚至无法为这个新国家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最后,一位叫作乔治·克列孟梭[40]的法国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剩下的就是奥地利。”奥地利的独立并非是一件幸事。这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农业国,却有一个社会主义的首都,那里的大量居民都曾是奥匈帝国的公务员。1934年,奥地利爆发了小规模的内战,炮兵部队炮击了劳工阶层的居民区。当出生于奥地利、1932年才成为德国公民的希特勒在德国出人头地时,奥地利开始出现想要加入德国的骚动,当地的纳粹党徒尤其喧闹。希特勒顺势介入,用沙哑的嗓音在多次纳粹集会上发表了态度蛮横的演说。演说进行时,身穿棕色制服的纳粹党徒列队行进,备受希特勒赏识的建筑师阿尔贝特·施佩尔[41]所设计的灯光直射天际。施佩尔曾说,他早就应该在魏玛时期的电影院[42]里使用这种摄人心魄的灯光技术。对英国政府来说,逼迫德语居民生活在把自己视作二等公民的国家确实是讲不通的。于是,在1937年11月,后来成为英国外交大臣的哈利法克斯勋爵[43]赴柏林会晤希特勒。他对希特勒说,英国不反对他通过和平手段改变战后秩序。英国实在不想打仗。1916年的血腥战争[44]仍然历历在目,大中小学都在进行战争纪念,呼唤逝者的名字。英国正面对着东、西半球的潜在敌人,印度也即将发生叛乱。
  随着奥地利的纳粹分子越来越活跃,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总理库尔特·冯·舒施尼格[45]请求希特勒帮助他们控制国家。在此之前,他已经让希特勒所推荐的人选在自己的政府里担任了重要的职位。1938年2月,舒施尼格来到位于德国贝希特斯加登[46]的希特勒别墅,并在这里遭受了希特勒的欺侮。当时,希特勒带了多位长相凶恶的将军,还禁止舒施尼格吸烟,导致这位奥地利总理极为紧张。于是,他接受了希特勒提出的合作建议,将奥地利变为了德国的卫星国。然而,当舒施尼格返回维也纳后,他改变了主意。他提议进行全民投票。如此一来,他将毫无悬念获胜。舒施尼格希望西方国家和墨索里尼能来救他,而希特勒则赌他们不会这样做,并于3月14日进兵奥地利。对此,西方国家和奥地利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相反,社会民主党前主席卡尔·伦纳[47]却对纳粹的到来表示欢迎。此时的奥地利已经成为德国的一个省,维也纳的25万犹太人开始遭遇恶毒的侮辱、暴力和掠夺。意大利曾经是奥地利的保护国,可墨索里尼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希特勒为表示感激,啜泣着给他派驻意大利的代表打电话,让他告诉墨索里尼,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件事,永远都不会。这是希特勒所信守的为数不多的承诺之一。奥地利已经成为了德国的一部分,很明显,现在的压力已经随之转移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身上。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的边境线很长,所以非常难以防守。捷克斯洛伐克居住着300万讲德语的日耳曼居民,大部分集中在靠近德国的苏台德地区,希特勒的到来令他们极度兴奋。捷克斯洛伐克是莱茵河以东唯一的民主国家,民众享有投票权。其中的日耳曼居民把大部分选票都投给了德国国家民族党。
  1938年夏,纳粹的暴政肆虐维也纳,犹太人遭到驱逐,恐怖的气氛逼近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是依据战后的协议所建立的国家,与法国是盟友,一旦遭到德国攻击,法国就应出兵相助。然而,英国再一次带领西方各国把法国摁在了椅子上。他们确实不希望为了这样一个国家而爆发战争。英国首相张伯伦[48]在一档广播节目里抱怨说,他们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所以也不关心它的事情。同年9月,在墨索里尼的建议下,这位老首相挥舞着雨伞飞赴慕尼黑,与希特勒举行会谈[49]。希特勒没有邀请捷克人,捷克的盟友苏联也没有得到邀请。英国的意见分歧严重,最后,张伯伦将居住着日耳曼民族、实际上也居住着不少捷克人和犹太人的苏台德地区[50]分给了希特勒。从此之后,“慕尼黑”便成为了懦弱和无耻行为的代名词。不过,此时的张伯伦却着实风光了一阵子,就连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51]都无法理解,为何抛弃自己国家的盟友能让他受到如此大的欢迎。在西方各国,尤其是在仅仅20年前几乎失去半数适龄参军男性的法国,跛脚的退伍士兵一瘸一拐地在各自的村镇里索取养老金,而由于没能获得德国赔款,国家没有钱来赔偿他们。目睹这一惨状,没有人愿意再次走上战场。而且,各国普遍流传着一种说法,说下一场战争是致命的,文明将遭到毁灭。许多专家说,轰炸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伦敦和巴黎炸成废墟。在战争的第一天里,伦敦将有可能遭到3 500吨炸弹的袭击。在开战后的6个月里,60万人将失去生命(在1940—1941年间的7个多月里,英国实际伤亡6万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为了阻止捷克斯洛伐克并入德国而打仗呢?何况人家愿意那样做。此外,英国还有另外一种考虑。德国一直在重整军备,而且进展飞快。到处都是“影子”兵工厂,时机一到就可以参与军备,而英国还没有准备好。此外,英国开始部署一种防卫轰炸机的武器——雷达。这种武器能提前做出预警,告知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此前,战斗机只能在空中持续巡逻,这样做会消耗大量油料(当时,一架战斗机只能在空中持续飞行1.5小时)。英国决定在海岸线部署一系列雷达站,但此时,这一工作也还没有完成。考虑到德国的轰炸能力被极大地高估,慕尼黑的参会代表表现得较软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绥靖政策的杰出反对者是温斯顿·丘吉尔[52],他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丘吉尔在维多利亚时代[53]的鼎盛时期出生于布伦海姆宫[54]。这里是他的祖先,曾经击败路易十四的著名的马尔伯勒公爵[55]生活过的地方。丘吉尔是一个帝国主义者,尽管早期属于自由党,后来还是加入了保守党。丘吉尔熟知英国历史,醉心于世界地图上代表大英帝国的红色区域。他魅力十足、机智风趣、勤勉有加,有时又十分严厉,这使他前途无量。不过,他也因为冲动和叛逆而闻名。他反对印度独立的印度自治方案,认为“印度和赤道一样,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争辩说,爱德华八世[56]应当被允许迎娶那位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妇女,尽管所有人都很讨厌她。丘吉尔也反对爱德华八世退位。丘吉尔是保守派,真正的保守派厌恶希特勒这个德国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人物。丘吉尔不止一次地发出警告,向希特勒让步会让他变本加厉。在签署《慕尼黑协定》的时候,尽管丘吉尔只有少数的支持者,但他们仍然发出了强烈的反对声音。尽管如此,后来发生的事情还是证实了丘吉尔的判断。在1938年11月9日,也就是著名的“水晶之夜[57]”那一天,包括第二天上午,德国和奥地利爆发了针对犹太人的恶毒暴力攻击。商店橱窗被打碎,大街上到处是玻璃碎片,犹太教堂也被焚毁。在这一事件当中,91名犹太人被害,另有几千人被关进集中营,交赎金才能放人。维也纳2/3的犹太人(约12万人)被迫离开,他们所讲述的恐怖经历传到了接收犹太人的英国家庭,包括居住在格兰瑟姆[58]的撒切尔夫人[59]一家。显然,《慕尼黑协定》根本不可能满足希特勒的胃口。此时,他的胆子更大了,他开始寻求与日本和意大利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以期形成某种形式的法西斯集团。希特勒已经承诺不再进犯除苏台德地区以外的捷克斯洛伐克,但是他没有信守自己的诺言。1939年3月,希特勒进兵捷克,并且让斯洛伐克成为了德国的傀儡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里,斯洛伐克将为希特勒提供大量的蜂蜜和牛奶。
  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令英国愤怒不已。德国人再一次违背了他们的诺言。在英国人眼里,1939年3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他们再也不会相信希特勒的话了。英国人加快了重整军备的速度,同时也开始关注有可能遭受希特勒侵犯的其他国家。此刻,波兰就是最明显的一个。在波罗的海沿岸有一座名叫但泽[60](即今天的格但斯克)的城市,这里的居民几乎全部是讲德语的日耳曼人。但泽坐落在维斯图拉河[61]的入海口,是波兰的贸易通道,在波兰的谷物贸易中获利颇丰。1919年,波兰想吞并但泽,但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62]生怕进一步侮辱德国人,于是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但泽成为了一个自由市。随后,波兰人只能建设另一座港口,导致但泽经济陷入停滞。当希特勒展现出自己的力量时,但泽的日耳曼居民给出了热烈的回应,强烈要求将但泽并入德国的版图。1939年春,希特勒使这一民意更加沸腾。立陶宛港口城市梅默尔(即今天的克莱佩达)也居住着很多日耳曼人,希特勒坐船来到这里,想获得这一城市。随后,希特勒对波兰人说,他想要但泽。他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他认为波兰很容易就可以成为一个放大版的斯洛伐克。波兰人主要信仰天主教,而且非常恨俄国人[63],这就意味着,他们也会反对苏联。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也具有极为深厚的天主教民族主义传统。波兰政府重视军备,决心保卫自身,以避免重蹈捷克人的覆辙。捷克斯洛伐克陷落后,英国人提出要“保证”波兰领土完整。波兰外长约瑟夫·贝克[64]上校吸了一口香烟,同意了英国代表的提议。1939年夏,希特勒一再推动将但泽并入德国,对德国来说,英国的保证是一个明显的障碍。英国提出的建议明显是欠缺考虑的,当英国人意识到自己到底承诺了什么之后,他们就努力地想从中挣脱。他们几乎没有为波兰人提供多少资金。而且,英国随后向所有国家做出了同样的保证,以此来摊薄对波兰的保证。这些国家包括希腊、土耳其和罗马尼亚。这些国家的外长已经表明,他们的国家正面临险境。所有的这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希特勒已经让这个世界失去了理智。在大范围的破坏之中,德国人的心声、屈辱,以及希特勒身后这个民族的巨大才能都完美无遗地显露了出来,至少看起来是这样。在当时的人看来,与德国的战争在那个夏天已经打响,各种借口无处不在。必须阻止希特勒。
  看到自己已经激起了这么多反对的声音,希特勒或许会停止对波兰下手。但是,他的直觉再一次为他提供了坚定的指引,因为与过去的很多次一样,危机中再一次出现了转机,而这一转机震动了整个世界。为了与苏联合力抗击德国,英法两国向莫斯科派出了代表团。经过讨论,苏联人提出,在必要的时候,苏联军队需要在波兰的领土上行动。对此,波兰人坚决反对。最后,双方争取结盟的努力没有获得任何结果。随后,斯大林却非常突然地与他的死敌希特勒达成了一份协议。8月22日,德国外交部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65]飞赴莫斯科,并在24日凌晨签署了这份协议。这反映出各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另一个表现——远离现实,既危险又堕落的惺惺作态。1917年,共产主义者夺取了沙皇俄国的权力。他们用工人阶级的兄弟之情,打赢了内战,并开始改变以农民为主的俄国。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苏联实施了5年计划,而做出主要贡献的偏偏是德国的实业家。接着,苏联又迎来了10万名美国人[66],大部分是失业的技术工人。随后,苏联突然爆发了所有国家中都未曾出现过的混乱。3/4的高级军官和2/3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遭到逮捕、审判和杀害。与此同时,大量无辜民众也惨遭屠杀,令人匪夷所思。多年后,他们的坟墓才被发现。这个所谓的应该捍卫工人阶级的领头羊同时也是阿道夫·希特勒的主要敌手。没人能理解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时至今日,历史学家也无法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当时,西方的评论者大多不看好斯大林的国家,反倒认为波兰更强一些(英国首相张伯伦把波兰称作“富有男子气概的伟大国家”)。毕竟,波兰人曾经在1920年打败苏联红军,捍卫了自己的国土。考虑到这一胜利,以及苏联内部的大清洗,他们已经很难再对苏联的军力抱有信心。
  希特勒向斯大林提议签订协议[67]瓜分波兰,这份协议也规定双方将瓜分欧洲的其他地方。斯大林怪罪英国把苏联当作布哈拉汗国[68]一类的小国来看待,非常生气,于是接受了希特勒的提议。波兰将被苏德两国瓜分,而且苏联人在其他方面也将发挥重要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德国将帮助苏联重整军备,而苏联将为德国提供原材料,帮助德国摆脱封锁,它甚至能为德国提供橡胶、汽油、锰、钨等一系列重要物资。当然,如果在一个理性的时代,就不会发生像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事儿。如果苏联和德国一心想瓜分波兰,那么法国是没有办法阻止的,英国就更加无力阻止了。英国陆军数量不多,空军还在建设当中。遗憾的是,当时不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希特勒已经让所有的人失去了理智。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命令坦克部队跨越波兰边境。英国首相试图进行调解,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法国担心如果自己不出面,英国可能会牺牲法国的利益而与德国签订协议,于是也加入了调解。9月3日上午9点左右,英国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里面还附加了一条说明,大意是,法国政府很快也将发出最后通牒(最后在当天下午5点发出)。
  希特勒正坐在书房的办公桌前,这里是新落成的总理府。书房长近30米,宽近15米,墙上有6扇俯瞰花园的法式大窗。书房里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地图桌,它是由稀有的维罗纳大理石制成的。书房里还挂着希特勒所仰慕的英雄画像,其中有腓特烈大帝[69]和俾斯麦[70],他们炯炯有神的目光从墙壁上投下来。这是一个为世界的统治者准备的房间。实际上,阿尔贝特·施佩尔就是按照这一初衷完成了整个总理府的建造。9月3日,英国大使以一身笔挺的外交制服拜访德国外交部,递交了英国的最后通牒,实际上也是宣战书。希特勒的外交部部长冯·里宾特洛甫曾经向希特勒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而他此时正站在希特勒的办公桌旁,不得不面对希特勒的质问。希特勒静静地坐了一两分钟,然后生气地喊道:“现在怎么办?”里宾特洛甫此前估计,英国不会为了但泽而宣战,可目前的问题并不在但泽。希特勒已经把人逼到了墙角,他们能做的唯有反击。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一场荣誉之战。虽然这一观念在当时已经显得颇为老套,但是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内维尔·张伯伦并不是一个充满了幽默感和想象力的人,然而他真切地见到了日后形势的走向。美国大使约瑟夫·肯尼迪[71](未来美国总统的父亲)曾经把张伯伦对自己说的话记在了日记里,“所有的努力徒劳无功,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毕竟,我们救不了波兰人。我们只能进行一场复仇之战,它意味着毁掉整个欧洲。”不久后,张伯伦的位置被温斯顿·丘吉尔所取代。与张伯伦不同的是,丘吉尔深受维多利亚时代战争思维的影响,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回击了纳粹的挑战。这是希特勒第一次遭遇真正的敌手。凡尔赛、国际联盟、金本位、小协约国[72]都不是问题,唯独丘吉尔不同。
  德军突进
  1940年6月,德国士兵经过凯旋门。
  [9]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德国纳粹党党魁,1933年任德国总理,后任德国元首,1945年4月于柏林自杀身亡。
  [10] 金马克是德意志帝国在1873年到1914年期间发行的货币,以取代各邦国自己发行的货币,实行金本位制。1320亿金马克相当于4.7万吨黄金。
  [11] 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第28任总统(1913—1921),属民主党。
  [12] 乌尔里希·冯·布罗克多夫–兰曹(Ulrich von Brockdorff-Rantzau,1869—1928),德国外长,后任德国驻苏联大使。
  [13] 总统山,又称拉什莫尔山,坐落于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内有4座美国前总统头像,他们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
  [14] 1英亩约等于4 000平方米,6市亩。
  [15] 泛指亚非拉三大洲,相对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新世界而言。
  [16] 参议院是国会的一部分,又称上院。与之相对的是众议院,又称下院。国会享有立法权。
  [17] 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1859—1941),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1888—1918年在位。
  [18] 沃伦·哈丁(Warren Harding,1865—1923),美国第29任总统(1921—1923),属共和党,1923年因心脏病突发于任内病逝。
  [19] 1920年,沃伦·哈丁竞选时提出“回归常态”口号,主张采取一战前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21] 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1874—1936),奥地利作家,记者。
  [22] 弗朗茨·韦费尔(Franz Werfel,1890—1945),奥地利作家,诗人。
  [23]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作家。
  [24] 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意大利法西斯党魁,独裁者。
  [25] 1919—1933年的德国,其宪法是在小城魏玛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
  [26] 有纳税义务的等级,区别于不需纳税、享有特权的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一般包括农民、手工业者、资产阶级等。
  [27] 斯大林(Stalin,1879—1953),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28] 赫尔曼·戈林(Hermann Goering,1893—1946),“一战”中的“王牌飞行员”,纳粹德国空军元帅,国会议长,纳粹党二号人物。
  [29] 国家秘密警察缩写“Gestapo”的中文音译,由党卫军控制。
  [30] 英文简称SS,德国纳粹党用来执行治安勤务的编制。
  [31] 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1900—1945),纳粹德国内政部长,纳粹党重要头目,党卫军首领。
  [32] 非洲东部国家埃塞俄比亚的旧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33]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1892—1975),西班牙法西斯独裁者,长枪党党魁。
  [34] 西班牙第2大城市。
  [35] 即在1922年2月6日于美国华盛顿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用以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5国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
  [36] 中国东北的旧称。
  [37] 北京的旧称。
  [38] 汉斯·冯·塞克特(Hans von Seeckt,1866—1936),“一战”后大力复兴德国陆军,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曾担任蒋介石政府的资深顾问。
  [39] 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1878—1966),德国军事家,“一战”期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战后改组德国陆军的中心人物,曾担任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总顾问。
  [40] 乔治·克列孟梭(1841—1929),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理,曾参与签订《凡尔赛和约》,被誉为“胜利之父”。
  [41] 阿尔贝特·施佩尔(1905—1981),德国建筑师,希特勒的密友,曾负责军需生产,使纳粹军备获得巨大提升。
  [42] 德国电影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数量可观,流派纷呈。
  [43] 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1881—1959),英国政治家,1938年2月成为英国外交大臣,1944年受封为伯爵。
  [44] 1916年2月,德军主力移师西线,英、德双方先后打响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死伤极为惨重。
  [45] 库尔特·冯·舒施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1897—1977),曾任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总理。
  [46] 德国东南部边境城市。
  [47] 卡尔·伦纳(Karl Renner,1870—1950),被誉为奥地利国父。
  [48] 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英国保守党政治家,1937—1940年任英国首相,因“二战”前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备受谴责。
  [49] 参加会谈的有英、法、德、意4国首脑,会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
  [50] 特指“一战”与“二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临近德国使用德语的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51] 爱德华·达拉第(Edouard Daladier,1884—1970),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总理,1938年曾代表法国和希特勒签署《慕尼黑协定》。
  [52]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首相(1940至1945、1951至1955),带领英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丘吉尔也是作家,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不需要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英语民族史》等。
  [53]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64年(1837—1901)是英国最强盛的时期,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54] 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位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也称丘吉尔庄园,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5] 马尔伯勒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即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
  [56] 爱德华八世(Edward VIII,1894—1972),英国国王,因迎娶辛普森夫人而主动退位,后被封为温莎公爵。
  [57] 1938年11月9日到11月10日凌晨,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党卫军袭击了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这一事件称为“水晶之夜”。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开始对犹太人屠杀。
  [58] 格兰瑟姆(Grantham),位于英格兰肯特郡。
  [59] 即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2013),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1990)。
  [60] 但泽一直是德意志和波兰之间争夺的焦点,1919年前,该市为德意志管辖。
  [61] 维斯图拉河(Vistula),又译维斯杜拉河、维斯瓦河,波兰最长的河流,向北注入波罗的海。
  [62] 劳合·乔治(1863—1945),英国自由党党魁,曾任英国首相(1916至1922),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
  [63] 历史上,俄国曾数次参与瓜分波兰,“二战”也以苏德瓜分波兰为始。
  [64] 约瑟夫·贝克(Józef Beck,1894—1944),

当前:第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