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全集.com》第23/37页


一个针对人类弱点的巨大诱惑是攫取权力的欲望,因为那些有权制定法律的人……可以利用这种权力使自己不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这句话的原文是:

一个针对人类弱点的巨大诱惑是攫取权力的欲望,因为那些有权制定法律的人同时也掌握执行法律的权力,可以利用这种权力使自己不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

2.其他情形。除了引文省略以外,其他需用省略号的句子,如列举省略、重复省略、表示缺省和语言断续等,省略号前要不要用点号,与语气、停顿有关。在不可能有停顿的句子中,省略号的前面当然是无需用点号的。例如: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吴虞、刘半农、钱玄同……身上的光亮“五四”的光亮。蔡元培、也就是大旺微微睁开眼睛,吃力地说:“你……你们……继续走……吧,我……不行了……’,胡适之说他自己“一辈子”都“不知道在搞什么”,的确,为什么他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会“不知……什么”地“搞了一辈子呢”?

在用了省略号的地方,如果前面是句末,要用句末点号;尤其是当句子是疑问语气或感叹语气时,省略号前的问号或叹号更不能省去,否则会影响语气。例如:

我擦了把额上的汗,心想若能发明一台理发推剪般的“斩草机”就好。接着又为子乌虚有的“斩草机”的结构而费起心来――斩刀是不是像梳?底部要不要轮子?燃汽油还是柴油?……胡思乱想片刻,忽然醒悟――“斩草机”纵算有,也帮不上眼前的忙,于是灌上几口水,发一声狠,又斩了起来。“你说张文忠?……他的景况……”梁一石欲言又止。在另一些场合则更难堪。人们毫无恶意地指着他的脊背窃窃私语:“认识他吗?瞧呀,他就是潘虹的丈夫!……”

在用了省略号的地方,如果前面不是句末,句中点号可以不用,也可以用,需根据行文的要求来酌定。例如:

打破沉默的是老杠叔。“铜钟,咱就是饿死,也不能吃这粮食。咱李家寨没做过违法的事,……你们在党的在党,在团的在团,……不在党、不在团的,……也都是共产党的基本群众,……咱饿死也不能动公仓。”

叹他)是个残废军人,一条胳膊扔在朝鲜了,管了六年仓库,平时表现……就这么说吧,比有两条胳膊的还干得好些。”老傅说。李太白的“唯有饮者留其名”烂泥,口里还说:“我没有醉……还是:“没……醉……醉!”没有不记得的,分明醉如没醉……”倒在酒桌下了。

三、省略号后点号的使用

省略号除了表示省略外,还兼有表示停顿的功能。在理论上来说,它的省略作用,既有针对语句的,也有针对标点的。因此,一般来说,省略号后面可以不再用点号;尤其是当省略号在段尾或后面带有引号时。例如:

方鸿渐追想他的国文先生都叫不响这些名字,像一支上等哈瓦那雪茄烟不比罗素、陈散原可以挂在口边卖弄那个花白胡子老汉正拄着棍,从雪地里站起来,老泪纵横地自语道:“中,俺回去,回去……”但是在以下情形下,在省略号的后面用点号往往是必要的:

1.当用点号更有助于显示句子的结构和层次时。例如:

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园看,千鸟渊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旧本到处都有樱花,有的是几百裸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一两裸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倾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的。当然,也有长确有“水分”我想国家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希望,我就应该走有我自己特色的路才有出息。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的理论行不通:我敢说敢做,别人说我狂妄;我敢于批判错误观点,别人说我目中无人;我力求上进,别人说我爱出风头……。于是,我产生了苦恼,不知如何是好。上述三例,第一例在省略号后面加分号后,层次显得很清晰;第二例“当然”后面的文字与省略的文字在意思上并不相连,所以省略号后面加了句号;第三例是列举省略,加省略号是表示列举未完,列举的内容与下文在意思上不相连,故加句号。

2.当引文省略的内容属上而需要标示清楚时。例如:

关于军队国家化的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在此计划下,中共愿将其所领导的杭日军队由现有数目缩编至二十四个师至少二十个师的数目。这段话的原文是:

关于军队国家化的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并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在此计划下,中共愿将其所领导的杭日军队由现有数目缩编至二十四个师至少二十个师的数目。上例如果在省略号之后不用句号,读者会弄不清楚省略的内容是属于上一句的还是属于下一句的;省略号后面加句号后,读者便很容易明白省略的是“在此计划下”前一句的内容。

3.当句子的语气需要表示出来时。例如:“啊,原来是你……?!”吴蓉吓出了一身冷汗。

许久,她才扑过来,半跪在他的面前,发疯似地晃着他的肩膀:“看着我!看……着我,你为什么不看着我?为什么呀……?”他却端坐着,像尊石雕,像一具没有生命、情感的木乃伊。“等”或“等等”与省略号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等”或“等等”是余指代词,用于表示列举未尽,其功能相当于省略号,区别只在于省略号不发音,而“等”或“等等”是念出声来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详见下文),可以这么认为:省略号是不发音的“等”或“等等”,而“等”或“等等”是发音的省略号。正因为二者的功能相同,大多数语法学者认为省略号与“等”或“等等”连用纯属多余;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省略号与“等”或“等等”可以连用,理由是这样做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笔者赞同前一派的意见,认为省略号与“等”或“等等”连用是画蛇添足。因为省略的目的,本来就是删去多余的内容,达到精练简约;在省略时对省略本身加以重复或“强调”,岂不有悖省略的本意。因此,下例中的省略号是应该删去的:

孕妇除了要多摄取维生素和维生素之外,还要多吃含有铁质的食物,如猪肝、海草、鲸鱼肉、羊栖菜、海苔、裙带菜、贝类、油菜、菠菜、大豆……等等。

一般来说,当表示列举未尽的时候,省略号与“等”或“等等”可以互换使用;不过互换是有条件的,在以下情形下不能互换:

1.当列举和省略的内容作为定语出现时,省略号不能取代“等”或“等等”,因为省略号有隔断行文和停顿的作用,而定语和中心词的结合相当密切,在文意上不能隔断。例如: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沈阳、武汉、哈尔滨、乌鲁木齐、南京、重庆、香港、澳门等等城市的学者在讨论会上畅谈了对此问题的见解。那些“中国古代史家”们对秦、汉、唐、宋、明、清等朝的历史其实所知甚少。

2.当“等”或“等等”所代表的意思不是列举未尽而是列举煞尾时,省略号不能取代“等”或“等等”,因为省略号没有表示列举齐全的功能。例如:长江、黄河、珠江等三大河流在我国是最著名的。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汉俊、张国寿、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董必武、陈潭秋、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517z小说网・www.517z.com]

3.当“等”或“等等”表示的不止是列举省略而且是对类的总括时,省略号也不能取代“等”或“等等”,因为省略号没有表示总括类别的功能。例如:

那些人家养着大量的奴仆碑妾,让他们身穿锦绣衣,足登鹿皮履,佩带犀角、象牙、珠玉、金银、珑拍、峨渭等精制品,表示主人家的富贵气象。七、等”或“等等”前面点号的使用。

文章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顿号和逗号来表示,有时也用分号甚至句号来表示。顿号的停顿时间很短,所以以顿号分隔的并列成分,如果其末尾用了“等”或“等等”,在“等”或“等等”的前面无需用点号。例如:

目前已开考的自学考试课程有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等。由于语音的演变,形声字的音符有时候表音的准确度不高,如“河”、“松”、“贴”、“地”等等。

当并列结构用逗号、分号或句号来表示的时候,“等”或“等等”的前面如何使用标点呢?方法很简单:并列成分之间用什么点号,“等”或“等等”的前面就用什么点号。这个道理比较容易理解:“等”或“等等”作为余指代词,所代表的是未说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前头已列举出来的内容是等位的;可以想象,它们若不被省略掉,写出来所使用的标点必然是相同的点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等”或“等等”之前用与并列成分相同的点号,也符合朗诵时的停顿习惯。兹举例说明:

在广东省内,许多院校已建立起信息方面的专业,如中山大学的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暨南大学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外)信息学专业,等等。

知识经济的知识密集型特征要求信息管理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适应科技的综合化发展趋势;知识经济的知识创新特征要求信息管理者必须具备敏锐的目光,反应迅速,能快捷地收集、处理和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要求信息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外国文化知识,能直接捕捉、利用国外的信息;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要求管理者必须掌握现代科技信息,了解高科技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知识价值观念的变化要求信息管理者必须掌握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政策;等等。总之,信息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都应该有较大的变化。

本书的编者急功近利,不顾学术规范,造成了许多的“硬伤”。一是把传说、传奇和自然界的奇异现象与历史混为一谈,把“尧舜禅让”、“孟姜女哭长城”、人雪人之谜当成了历史。二是体例随意设定,作者以“四十九大谜”为卖点,设置了七个专题,每题七个谜,凑成“七七四十九”之数;然后把各种被作者视为“谜”的人物、事件硬性归类,削足适履的色彩非常明显。三是对尚有历史疑问的题材,采用小说家的笔法,随意阐解,史作为信史来传播,误导读者。等等。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方面的问题较多。有些人不管并列成分之间用什么点号,在“等”或“等等”的前面一律用逗号,或者一律不用点号,这都是不恰当的。例如:

近年来,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在历史题材和重大革命史题材的故事片创作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如反映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历尽艰险、坚持赣南游记战争的梅岭星幼;塑造革命先驱廖仲凯威武不屈、康洁奉公、勇于栖牲的光辉形象,体现人民希望早日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意志的榕仲黝;以凝重抒情笔调描写孙中山及一代精英以自己的栖牲精神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推翻封建帝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伽、中山》等等。上例中在“等等”的前面,应该加一分号。

当前:第23/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