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之王全集》第90/91页


为了解除戈尔巴乔夫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职务,苏共反对派和党的机关筹备在1991年9月召开非常的苏共代表大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向包括叶利钦在内的加盟共和国领袖寻求支持ZEI8。ME电子书,许诺彻底地扩大他们的权限,并加紧准备于1991年8月签订新的联盟条约。为了抢在戈尔巴乔夫采取行动之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著名的“8・19”事变。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对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交给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中,指出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

这就是“传统派”为挽救苏联国家命运,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共产党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而采取的轰动一时地行动,即“8・19”事变。

事发之时,戈尔巴乔夫正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那翠度假村。而叶利钦也刚刚从哈萨克回到莫斯科,对这场政变两人都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

叶利钦闻讯后,一时不知所措。但他很快便明白过来,这次事变,在很大意义上是针对他而来的,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到了最关键最险峻的时刻,他要面对挑战。他先是和前去他别墅的哈斯布托夫等准备了致俄罗斯公民的呼吁书。随后驱车前往议会大厦,开始组织反击。

叶利钦深知在议会大厦坚持得越久,取胜的可能性越大。他还意识到必须到民众中去,得到群众的支持0于是,他走出议会大厦,冒着危险爬上了一辆包围议会大厦的坦克。挺直身子,掏出事先已准备好的呼吁书,大声宣读起来,随后他还发表了演讲。此时,叶利钦看到了人们期待的目光,听到了群众支持的呼声,他感到自己正走向胜利。

当他完成这一壮举跳下坦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觉得精力充沛,格外轻松。紧接着,他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呼吁举行总罢工;派代表前往克里米亚半岛。与被困在那翠的戈尔巴乔夫弃嫌联手;用电话与西方大国领导人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组织支持者去劝说包围白宫的军人倒戈……如此等等。

从而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使“8・19”事变中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以失败而告终,叶利钦也因此成为平息“8・19”事变的英雄。

叶利钦在“8・19”事变中的胜利成为苏联丙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使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彻底战胜了以亚纳耶夫为首的“传统派”,而且也根本上削弱了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主流派”,搞垮了整个苏维埃联盟。为将前苏联的一切实权,转移到俄罗斯联邦手中奠定了基础。

“8・19”事变后,叶利钦利用自己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总统的地位,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将前苏联的权力、财产和机构划归俄罗期联邦所有,使俄罗斯联邦的权力迅速膨胀。1991年11月16日。叶利钦发布了10项总统令,接管了联盟中央一系列财政金融部门,剥夺了中央的重要财源,控制了能源的生产和出口,限令约80个联盟中央的部委解散,并停止向它们提供资金。

一周后,他又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的国家银行对外经济事务银行。同日下令停止苏共的活动,撤消在俄罗斯境内的克格勃、内务部以及军事机构中的政治机构0他还下令暂停《真理报》、《苏维埃俄罗斯报》等共产党报刊的出版,将苏联中央电视台收归俄罗斯所有,并解除了全苏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领导人的职务。尔后查封了苏共中央办公大楼,扯下了挂在大楼顶上的苏共党旗。拆除了十月革命50周年纪念碑。

而另一方面,由于“8・19”事变,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呼吁苏共中央“做出艰难的然而又是诚实的决定――自行解散”。从1991年8月22日至11月6日所有加盟共和国的苏维埃和作为全联盟组织的苏共都停止了活动。

统一的国家随着苏共组织的垮台而轰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年8月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达维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爱沙尼亚,9月,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也决定独立。再早些时候,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已决定脱离苏联。这样,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苏联。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的全民公决为这一解体进程画上了句号。在这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乌克兰公民支持乌克兰宣布独立。

1991年12月初,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乌克兰两位总统聚集在一起,商讨建立独联体的事宜。他们要求专家按照联合体的模式准备文件,然后送到只有他们三人所在的房间。协议签署后,他们分别给老布什和戈尔巴乔夫打电话,告知了苏联的死亡和独联体的诞生。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脑,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签署协议,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正式确认了苏联的已成现实的终结。

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确认了联盟解体的事实,戈尔巴乔夫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并表决通过停止联盟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事宜。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将核武器控制权交给叶利钦。当晚19时38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作为俄罗斯国旗的帝俄时代的白、红、蓝三色旗。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了。

第七十九章 俄罗斯的石油

“戈尔巴乔夫万岁!叶利钦万岁!俄罗斯联邦万岁!”

1991年圣诞节这天19点多,电视中正直播着戈尔巴乔夫的电视演说。当李韦德看到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将核武器控制权交给叶利钦;当看到19时38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作为俄罗斯国旗的帝俄时代的白、红、蓝三色旗,苏联正式解体的时候,李韦德忍不住抱着电视狂呼起来。

“这是无与伦比的圣诞礼物!”狂呼之后,李韦德对屋内众人大笑道。因为这天是圣诞节,所以李韦德在自家的豪华别墅中正开着圣诞派对。

李韦德最近的心情是好到了极点。随着苏联的一步步瓦解,随着苏联众加盟国的纷纷独立,李韦德的军火生意是越来越好,得到的利益是越来越大,奔涌来而的财富,都让他感到有点应接不暇了。这其中就有着几件,对他来说特别大的喜事和好处。

首先,由于之前李韦德和乌克兰空军某集团军司令莫罗佐夫空军少将,以及一大批乌克兰境内各集团军的中高级将领,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和密切的合作伙伴。

所以在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通过全民公决宣布独立,莫罗佐夫由空军少将成为乌克兰国防部长,其他一大批集团军中高级将领也都水涨船高,控制了乌克兰绝大部分军事部门和力量之后,李韦德自然成为了一个大赢家。

别的不说,就说乌克兰境内或要削减,或满足政客们政治资金的需求而贩卖的,那价值3200亿美元的军火。其中的70%就让李韦德赚了个盆满钵盈。甚至根据有关协议,乌克兰需要向俄罗斯移交的2883枚核弹头,李韦德都能从乌克兰那些政要首脑、军事领袖那里弄来。

多年之后根据国际有关组织的调查,1992年到1997年乌克兰共应向俄罗斯移送2883枚核弹头,而事实上俄罗斯最后只接收到了2633枚,250枚战术核弹头都不知去向,神秘失踪了,没有人知道那些核弹头去了哪里。

与乌克兰相比,在俄罗斯方面,才是李韦德获得更大利益的地方。当年李韦德政治献金资助的叶利钦、索布恰克、普京三人。都已经是水涨船高成为了世界性的大人物,尤其是叶利钦竟然成了世界第二大国的总统,这让李韦德是喜出望外。

李韦德当年资助他们,除了在军火方面有所图之外,更重要的无疑就是石油资源了。俄罗斯有着巨大的石油资源,是世界第二大石油产地。却又十分缺少石油开采技术和资金。而石油作为能源在永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石油价格将会越来越高昂。这一切,无疑让具有战略眼光的李韦德非常心动。

于是乎,在苏联正式解体后的第二天,李韦德便动身去了俄罗斯。

虽然苏联解体了,俄罗斯独立了,但俄罗斯人的生活状况却没有得到一丝的改变,反而更加的恶化。1991年秋天,俄罗斯的局势仍旧不停的恶化,商店里空空荡荡。日常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尤其到了12月,情况变得更加危险。

在1992年,月苏联解体、商品价格自由浮动以后,物价飞涨,卢布贬值,由1美元兑换1.8美元(这是之前苏联官方报价)卢布,贬值到1美元可以兑换3235卢布,可想而知卢布变得多么不值钱。往往一个工人de 工资只能换一块黑面包,很多俄罗斯民众们以往的所有积蓄加起来。也只够换来几块面包和一点土豆,只够一家人一天吃的。

俄罗斯各城中所有食品商店的柜台里都空空如也。尽管俄罗斯连续两年粮食丰收也没有爆发战争,但很多大城市却重新出现了饥荒。俄罗斯当政官员开始担心饥民暴动,因为绝望和恐惧情绪已经开始在各大城市中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李韦德来到了俄罗斯。而他还带来了数万吨粮食等各种基本生活物资,成为叶利钦、索布恰克等人向其它国家想国际请求援助之后,第一个响应的民间人士,和第一批实际到达的援助物资。

当前:第90/9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