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2期全集.com》第1/24页


《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2期)全集【实体书精校版】

【由网[ 电子书]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来信

字数:1941

举头三尺未必就有神明

  人治社会的冤假错案不计其数,各种冤假错案都有不同成因,至今我们对各种冤假错案新闻早已反应麻木,但念斌和吴昌龙命运的峰回路转,让我们对法律的公正严明,似乎又开始多了一点期望。
  念斌与吴昌龙的死里逃生,多少有一点侥幸,他们恰好都有一位执着不懈的姐姐,他们恰好又有一对执着不懈的辩护律师,他们特别侥幸的是,恰好又有了上一级高等法院的秉公禀法,一丝不苟,公正判案。侥幸或特别侥幸,在人治体系里概率极低,念斌四次被判死刑,吴昌龙在狱中被折磨得濒临死亡,这两位“死刑犯”为争取自己的无罪和清白,一个坚持了8年,一个坚持了12年,终于一洗冤屈,结果令人意外,殊为难得。
  为已成“死囚”的亲人维权,必然要付出被维稳的代价,念建兰、吴华英却义无返顾;为案情疑点重重的“死囚”辩护,斯伟江、张燕生承受的压力可以想象。
  举头三尺,未必就有神明,真正的神明就是自己,为自己的清白,为法律的尊严,为此而付出的义无反顾、前仆后继,这才是神明的张力。
  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杨锦麟
  (香港资深媒体人,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

爱问编辑部

  问:对于一本有十年历史的杂志来说,新一期改版让我感到有些惊讶,因为这次动作很大,是我阅读这本杂志以来第一次见的――或者此前有过,但我没有看到。都说现在纸媒艰难,做杂志不容易,而要在一本成熟杂志上来这么一个大变化,也许更难?以后,你们想走在一条怎样的路上?
――逃谷陆仙

  答: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乡村教师陈柏霖已经证明就连青蛙都不会甘心在温水里慢慢死去。
  十年过去了,如果允许我们稍微不谦虚一下,《南方人物周刊》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杂志,但也看到了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所以未来十年,让我们玩点不一样的。
  未来或许媒体介质会发生很大变化,但故事是人们永远需要的。这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有时候做得好一点,有时候显得成长空间更大一点。
  具体到杂志定位,我们会努力做一本有态度的城市杂志,以有种、有料、有趣为宗旨。
  所谓态度,更多体现在一本杂志的气质上,我们有自己成熟、稳定、清晰的价值观,现在更努力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趣味。24楼不缺情怀,但如果情怀表现得更精致,终究是一件好事。
  在具体产品呈现上,我们会鼓励提倡风格化写作,提供的是内容丰富、写作精妙的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新闻报道。在杂志的制作上,追求《南方人物周刊》特色的优质图片和设计精美的版面。
  嗯,我们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改版第一期我们做了点变化,很高兴你看到了,希望你满意。作为一本市场化的新闻杂志,我们也希望自己能站着把钱挣了,经济独立不是思想独立的必要条件,但终究会多些底气。
  未来我们还会变化,但最初出发的心不会变化――我们始终期待并相信,《南方人物周刊》是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一个因素,我们希望把影响因子做得更大一点。祝好。
――本刊编辑部

  问:这次改版有一个很突出的变化,那就是出现了小说,在新闻类杂志刊登虚构方面的内容,虽说在国内不是绝无仅有,但也是少见的。这是相当令人期待的一个版块。作为一位老读者,我特别想知道,贵刊为何会有这个动议?
――达闻东

  答:新闻杂志刊登小说,不是没有先例。国外的杂志,最著名的应该是《纽约客》(当然您也可以认为这不是新闻杂志),塞林格的《九故事》,有七篇都是发表在这里,更不用提奠定《纽约客》文风的E・B・怀特了。在国内,目前也有一些新闻类杂志刊登小说。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新闻杂志的内容应该都是真实的。这里先不讨论新闻杂志文章有多大程度接近真实,就小说本身而言,虚构未必是假的,而且,小说的好坏问题远比所谓的真假问题重要。
  我们的虚构版有一句话:谎言中的真实。这是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一篇文章的标题。当同事说想一句话来为虚构版做注解时,我脑子里就跳出这个标题。略萨说:“确实,小说是在撒谎(它只能如此);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小说在撒谎的同时却道出某种引人注目的真情,而这真情又只能遮遮掩掩、装出并非如此的样子说出来……”
  略萨还讲到了很多观点,非常精到。我不能也不敢在这里一一引述,还好文章不长,找来看看,自然懂的。
――郑廷鑫

“新闻敲诈”背后的公司

作者:黄剑 字数:1453

  几天前,关于个别财经媒体涉嫌新闻敲诈的新闻充斥网络。有人愤怒,有人谩骂,有人悲伤,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从最初被人斥责的角色,转身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财经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作为曾经在财经媒体呆过的人,我想讲几个故事,它们是如此的真实。
  有一家声望不错的A股上市公司,我们姑且称之为B公司。几个月前,这家公司宣布收购几家同行企业。当然,公司不必自己掏钱,而是向资本市场增发股票,让股东买单。B公司收购的这几家企业里,有优质的,也有烂盘子。其中,C公司就是一家业绩很差、资质低劣的企业。B公司原本不想收购这样的企业,毕竟是赔本的买卖,但最终还是花费数亿元买了。原因很简单,C公司欠了B公司大量的债务,还不了,B公司只好再花费数亿元把苦果吞下,慢慢咀嚼。
  当然,这样的内幕,公司是不会对外主动披露的。公开的信息总是美好的。在上市公司公告中,C公司被包装成一家潜力无限的优质企业。看到公告的股民们,在雪球网、股吧里热火朝天地讨论,分析C公司的投资价值,甚至有人熬夜赶写投资建议,大家信心满满。我有个朋友在B公司,他觉得股民们很悲哀,却又什么都不能说。
  我以前是个财经记者,每当得到这样的消息,第一反应总是:我要调查清楚,然后把它公之于众。我相信,其他财经记者也是一样。
  但事情演变却由不得记者们。
  当记者做了充分的外围调查后,当然要采访公司本身,毕竟外围人的说法,常是片面之词,只有向公司核实之后,记者才敢起笔写稿子。
  然而,当记者联系公司采访,有的上市公司感觉受到了威胁,他们害怕真相曝光。因为第二天新闻出来了,他们的股票也许发不了了,股价或许大跌,证监会也要找他们。
  于是,公司派人来找记者,开始偷偷,甚至强行给记者塞钱。这常常是一个数额几千元的信封。记者拒绝,来人觉得给少了,又封了一个更大的信封,记者再次拒绝。他又开始请记者吃饭,或者去洗脚城之类的,又一次被拒绝。公司的市场总监开始通过公关公司,找到报社领导,说要投广告,只要不发新闻。拒绝了,也许报社、记者从此成了公司想象中的“仇敌”。同意了,事情解决了,但这也可能成为对方日后举报的“证据”。
  这一过程,常常被不少公司描绘成“新闻敲诈”,他们出于无意或者有意。
  我在过去的采访过程中,面对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形。
  “烦请您把报道的方向稍微掰过来一点。这张卡还请收下。”这是客气的人。
  拉扯着胳膊、衣服,强行往你的口袋或者包里塞红包。这是粗鲁的人。
  大晚上非要开车拉着你在他们县城里转悠。这是想法多的人。
  四处打听你下榻的宾馆,直接进屋要跟你夜聊。这是比较执着的人。
  你走哪儿,他跟你到哪儿,不离不弃。这是最危险的人……
  如果你在某一个环节“软”了,那你就是最愚蠢的人。
  我采访过的一些公司,常常认为一切都是因为钱,所以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当他们的钱解决不了问题时,他们仍然有办法:提前到各大网站活动,请求不要转载;早晨派人把各个报摊的报纸买走。总之要花钱免灾。
  我从不怀疑,媒体中存在着肮脏的事情。但一些被“恐吓”的公司,他们曾经又做过什么?

刊中人

字数:1298

当前:第1/2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