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朝那些事儿全集.com》第77/96页


  在刚到云南的三年创业期内,他曾经殚精竭虑、小心翼翼、勤勤恳恳,最终在这块彩云之南的神奇土地上,打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政权!
  但就在他事业一步步迈向颠峰,成为万众瞩目的“民族救星”时,其人生轨迹,开始逆转。
  由“盟主”而“秦王”,由“秦王”而“国主”,一步步权力攀升,一步步威福自操,让他不可避免地体会到权力的强大和快感。
  怕失掉所有的,想得到更多的,在权力的诱惑下,孙可望曾不止一次,目光复杂地向安龙张望。
  “上有所好,下则媚之”,在孙可望集团内部,很快便“诞生”了以兵部尚书任?Q为首的“劝进派”。
  “劝进派”们为了自已的幸福,向社会大声疾呼:“明运己终,事不可为”,要求永历帝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早日“禅位”给孙可望。
  除了喊口号,“劝进派”还搞出不少“祥瑞”的猫腻,为自已的理论宣传,提供“具体素材”。
  其中的“星术大师”方于宣,就编出一套“帝星明于井度,天命在秦”的“美丽谎言”。
  后来,连永历帝身边两个最亲近的人――“办公室主任”马吉翔和“保卫部主任”庞天寿,也非常“自觉”地加入到“劝进派”中,为劝进事业添砖加瓦!
  在多种劝进势力的拥戴下,孙可望越来越想把自已由“打工仔”变成“东家”,把对天下的“使用权”,变为“所有权”。
  但考虑到自已一旦称帝,就会授人以柄,外面的李定国、郑成功,甚至万恶的清政府,都有可能“名正言顺”地讨伐自已,孙可望感到进退维谷。
  “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最终,孙可望还是“很明智”地把称帝这件事,暂时后放。
  但他这很“有厘头”一番炒作,可把永历帝吓得够呛。
  永历帝非常清楚,一旦小孙同志称帝,自己失去的,决不仅仅是政治生命……
  人都有自保之心,何况对自身安全高度敏感、对个人生命高度重视的皇帝。
  要自保,找外援,自已已没有多少力量的永历帝及其亲信,在对周边外援的兵力、能力、人品、与孙可望的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后,把外援的希望,寄托在了“思想比较单纯,能力比较突出,跟孙可望关系特别不好”的李定国身上。
  随之,以首席大学士吴贞毓任组长的“引李入卫工作组”秘密成立,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地下联络工作。
  在这个“工作组”中,除吴组长外,还有张福禄、全为国、张镌、徐极等二十多核心成员。
  这些成员,有大臣、有太监,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当然,这个奋斗目标,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说简单,是因为对于现在的李定国而言,一道“措词恳切、感天动地”的密旨,就可以把他引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不简单,是因为要顺利引来李定国,必须迈过两道坎。
  第一道坎是“选人”,即必须派出一个忠诚可靠的信使,越过千山万水的距离,经过兵荒马乱的考验,把皇帝的密旨,准确、安全、快捷地送到李定国同志的手中。
  第二道坎是“保密”,就是这项工作,要慎之又慎、密之又密,千万不能露出一星半点的风声。否则,工作组将全盘皆输,成员将全军覆灭。
  不用吴组长操心,工作组成员之一的林青阳,就自告奋勇地承担起“送旨”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为把这件事做得更巧更妙,林青阳以“请假葬亲”为名,身藏密旨,于1652年底启程,前往李定国军中。
  此时的李定国,正在肇庆战场与清军厮杀,接到永历帝的密旨后,异常冷静,认为“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
  他把林信使留在军中,以待时机!
  “引李入卫工作组”从冬等到春,又从春等到夏,还未见“佳音”回报,焦急万分的他们,再一次派了密使携密旨前往。
  为防泄密,在派密使时,永历帝把早已吃里扒外的马吉翔,调到南宁当官。
  这一次永历帝的密使,又不辱使命地来到新会战场上李定国的军中,把密旨庄严交到其手中。
  这一次密旨,言辞比上次更悲切,感情比上次更哀伤,效果比上次更煽情!
  以致于李定国看后,竟感动得“哽噎无语,泪如雨下”。
  他冒着泄密的危险,给吴组长回了一封信,表示自已“宁负友(孙可望)不负君,在打下广东后,即接驾返粤。”
  永历帝及工作组成员们,在接到李定国的回信后,一颗颗悬着的心,暂时又落回到肚子里。
  但任何事情,都可能在时间的长河里发生变化,“引李入卫”的计划,也是如此!
  引发这一变化的,就是“引李入卫”工作组外围成员刘议新。
  刘议新,人如其名,特别喜欢对“新生事物”,大发评议。
  评议也是可以的,但他却把刚到广西的马吉翔,拉来当自已的听众。
  在他自以为是的思维里,作为永历第一宠臣的马吉翔,必将是自己“最好的听众”。
  “最好的听众”马吉翔,也很够意思,从他的嘴里一听到“引李入卫新议”的短消息,马上将此“原文转发”给孙可望。
  事关自已的身家性命和政治前途,孙可望对此短消息,自然不会等闲视之。
  他马上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私通李定国专案组”,由亲信郑国、王爱秀任正副组长,专门严审此案。
  永历帝,首先成为“专案组”审问的第一个“犯罪嫌疑人”。
  已有了丰富“应对”经验的永历帝,马上援引陈邦傅伪造圣旨封王案,来严正辞严地辩驳说――私通李定国的圣旨,必定是“做假造假”产物!
  既是“做假造假”,【wWw.Zei8。Com电子书】就要严惩造假者。
  很快,吴贞毓、张福禄等二十多名“矫诏(伪造圣旨)”嫌疑犯,被“集体双规”。
  对这些嫌疑杞犯,郑王两法官毫不客气,老虎凳、辣椒水、大夹棍统统拿来,轮番使用。
  见事已至此,吴贞毓、张福禄等人倒也铁骨铮铮,威武不屈!
  他们都众口一词地供述了自已“矫诏”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行为,与永历帝无任何干系。
  取得供词后,孙可望马上以永历帝的名义,做出如下判决。
  吴贞毓、张福禄等人,犯罪事实清楚,犯罪行为成立,犯罪后果严重,故必须加以严惩。故首犯吴贞毓,赐自尽(照顾其首席大学士的官面,从轻发落);从犯张镌、张福禄、全为国处以剐刑;胁从犯蒋乾昌、徐极、杨钟等处以斩刑,立即执行!
  此案,共有十八名永历朝官员(含太监)被处死,历史上便称之为“十八先生案”。
  定国入卫
  随着十八先生头颅的颗颗落地,永历帝与孙可望的权力斗争,不是尘埃落地,而是尘土飞扬。
  他一面下旨安慰孙可望那颗“受伤”的心灵,一面锲而不舍地再次派出密使,请求李定国同志,无论如何,排除万难,赶来救自已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密使赶快定国军中时,已是鸿雁南飞的金秋十月了。
  虽气候早己由热转凉,但李定国的内心,却仍是夏日炎炎。
  自去年底新会兵败以来,他带着自已百战余生的部队,转入南宁地区。边休整疗伤,练兵训马;边联络广东义师,准备三下广东。
  但永历帝悲怆的呼救声,把他忧郁的目光,由东边引到西边。
  如果永历帝被孙可望“无情迫害致死”,那么,反清复明大业,将失去源泉和动力。
  事己至此,赴安龙护驾,便成为李定国最紧迫的任务。
  但他也深知,此去安龙,必将和可望兄兵戈相向。
  此时的可望,拥军二十万,兵强马壮;而他的士兵,仅存三万,伤痕累累。
  若想在此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护驾工作的胜利,关键的一个字――快!
  他下令从全军抽调精锐,组成一支快连应急部队,由自已亲自统领,以24小时不间断的急行军速度,向安龙进发。
  三天后,这支部队即赶到田州(今广西田阳)。
  田州横亘在广西到贵州之间,有-支孙可望派来拦截李定国的重要军队。
  但[?文?]出定[?人?]国意[?书?]外的[?屋?]是,这支军队,竟成为可望兄送来的第一份“大礼”。
  两军阵前,不愿打内战的孙可望士兵,站如松柏,静如处子,就是不开弓放箭。

当前:第77/9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