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火车到月球》第6/33页



理论上已经解决了让管道飞到月球上去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实验,因为原子能技术已经被人类掌握得炉火纯青,不光可以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弹,而且还可以利用原子裂变来发电为人类造福,所以在管道和水里加入核磁共振并不是难事。首先,何院士试验的是一小截管道,说是一小截,那是相对那四十万千米的长管道来说的,这截管道也有一千米长短,何院士不光试验让它直飞月球,而且还在检验它飞行时,速度是多少,管道本身能否耐近万度的高温等等。

后来试验取得了成功,管道的飞行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宇宙飞船的速度,达到了每秒钟一百公里。而且管道抵达月球后,完好无损。

在这次试验的基础上,何院士的移民月球计划便再也没有听到反对之声,因为只要月球上有了水,有了往返地月之间的有轨铁路,那么以后人类在上面有意识地制造臭氧层,也就不再是难事,根据何院士事先的测算,只要月球上面人口达到十万时,经过二十年左右时间,即可让所有人类告别纳米调温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月球上了。

(七)

现在十名航天员已经在月球上生活了一个多月时间,对水的需要也是与日俱增。正是发射二合一水铁路的时候。

地球上将有两个管道固定点,其中一个点设在三峡大坝上,负责吸水送水。另一个点将固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他除了把三峡的水先送到这儿来进行核裂变和核磁共振外,还负责调试和操控月球火车的运行速度。

管道被有规律地盘成金字塔似的圈,飞行时间和速度已经过严格掐算,精确到0.00001秒,月球上十名航天员已经严阵以待。他们已经挖好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至少可以保证月球村一年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量。

当水管抵达月球后,随之而来的将是这根直径达两米的管道源源不断的将长江之水送上天来。

池子再大,对这根大水管来说,也不过几分钟时间就可以灌满了。那么多余的水用来干啥?

用来制造大气层!地面根据月球气温的变化,白天直接供水,因为月球温度高,这些水一经流出管口就会变成水蒸气,逐渐在月球上空形成乌云,夜里温度低时,如果直接将管道的水排出后则会变成冰,随着冰层的堆积,将有可能影响管道水源的输出,因此夜晚会考虑将水分解成氢氧后,以气态的形式排放。从而在月球上空形成最初的空气,并让上面的人逐渐摆脱对氧气瓶的依赖。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举世瞩目的、人类最伟大的梦想马上就要变成现实了。

仍旧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全球的记者和政要几乎让整个西昌人满为患。

能够到现场观看的终归是少数,除了各国元首和一些大媒体的记者外,便是十名航天员的妻子儿女。

管道飞天的时间被定在上午九点,能见度最好的时候,主要是方便观看和电视台向全球的直播。

何院士今天自然成了整个航天城的焦点。

长江的水已经装满了整个管道,这些水也会成为飞天的动力。

何院士已经坐到了高高的指挥台。四周有数百部摄像机以多种角度对着他,同时也对着他身前一茶几模样的小桌子上的一个红色的按键。茶几上还有一个台式话筒。

“现在进入二合一水管铁路飞天前半小时准备。”何院士对着话筒喊道。

现场议论纷纷的随着这声喊,立时变得鸦雀无声。那巨大的原子钟开始嘀答嘀答地走动,像指挥棒一般控制着现场所有人的心跳节奏。

“进入十分钟准备。”何院士又喊了一声。现场的人群纷纷举起了望远镜。

个别承受力差的人,已经开始骚动起来。

“现在进入飞天倒计时,10、9、8、7、6、5、4、3、2、1!”那个“1”刚一出口,何院士便按下他桌子上的红色按键。

被盘成金字塔状的飞天管道,仿佛一条巨龙,“嗖”的一声,直冲九霄。

一小时零五分钟后,一根通天的水管和铁路就这样矗立在了所有世人的眼前。

月球上很快传回消息。管道已经开始出水,而且还有更好的消息,有几条鲤鱼草鱼之类的水生动物已随同长江之水到了月球,而且还是活蹦乱跳的。

地面上掌声雷动。

何院士并没有从他的指挥台上下来,而是又开始指挥工程师,马上安装磁悬浮登月火车。

第一批上去的将是一千只鸡鸭羊兔,他们既是试验品,同时也是向月球输送的第一批动物。

正文 第四章 登月列车出发了

作者:金刀河

(八)

发射成功,只能说明通天的铁路成了现实,但能不能把火车开上去,才是全局的关键。

经过数千工程技术人员三天的辛劳,共九节车箱一节火车头的登月列车就组装完毕,并像一条乌黑的巨龙,过山车般趟到了轨道上。

何院士虽说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很放心,但如此众多的环节,哪怕一点小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空难,不得不慎之又慎呀。

进入首发前,何院士又带领指挥部的全体科技专家,再次对登月火车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要求,在各自负责的环节和部们的检测保证书上签上了各自的大名。以后若是出了事,那么查出哪个部分的问题,就拿负责这个部分的人开刀处理。

当前:第6/3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