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第16/17页
            
			 
        
 
      在雅典,我本来想去看女篮的比赛,但条件所限没去成。闭幕式上,和叶莉在一起,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当耳边想起熟悉的乐曲“茉莉花”,我知道,这是来自祖国的声音。听了一个多月的西方摇滚,在那个时刻倍感亲切。这时,有人问我:“姚明,雅典的17天觉得快吗?”我说,“17天,从悉尼到雅典,这四年我都觉得太快了。”
  四年,太快了。2008,北京,就在眼前。
第十五章 特奥会:平等、包容和理想(1)
  我在NBA风光,但我的父母却辞了自己的工作,离开了他们熟悉的上海,专门到美国来照顾我,因此,我应该尽可能的照顾他们。我觉得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谁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同时社会上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应当帮助他们,我也做了些实在事情,比如资助有困难的人,但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像小说里的侠客。
  2003年4月,我从美国回到上海,正赶上非典,人人都憋在家里,街上没什么人,我顿时 觉得整个生活都改变了。当时我想独自去医院看望还在坚持工作的医生、护士,但马上背告知这是不可能的,可总得为他们做点什么。后来,姚之队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策划了一个直播节目,我参加了。这个节目很成功,许多明星参与了活动,许多普通人通过手机短信捐了款,最后总共筹集了500多万。
  我知道自己已经是很多人,特别是小孩子的偶像。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的模仿偶像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好的,比如抗非典,还是不太好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所以,我决定自己不但要做好事,还要让别人知道,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办成大事,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我对章明基说,自己希望作一项公益事业的代言人。
  章明基:(姚明经纪人)我们与十几个有意向与姚明合作的国际慈善机构取得了联系,并且邀请这些机构的代表到波特兰开会,分别进行现场介绍。最后,排除了一些有管理问题、道德问题风险的机构,将其余的机构介绍提供给姚明,供他选择。最终,姚明选择了代言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当时,我选择代言特奥运动的原因是我特别喜欢特奥运动员的誓词:“让我去获胜,如果我不能获胜,让我勇敢的去尝试”。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有时候,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但这应当改变,因为即使失败了,只要正视失败,就有成功的机会。特奥会的理想是希望所有人消除差异,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我知道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永远不能实现,但是,我希望利用我的影响力,使得这个过程能够快一些。
  章明基:(姚明经纪人)其实,姚之队(姚明经纪人代理小组)内部有人认为姚明代言特奥会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他们担心姚明很高,代言特奥会使人形成“傻大个”的印象;同时特奥运动毕竟是个冷门,姚明所面临的挑战会大一些。而姚明却不以为然,他的自信心很强,他说他不在乎,而且冷门更需要他的参与。后来的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因为下一届特奥会2007年在上海举行,所以我在上海参加了一些推广活动,接触了一些特奥运动员,还参观了他们的辅读学校。我记得学校的黑板报上写着:老师的责任―――保护好每个学生;学生的责任―――学会保护好自己。确实,智障人士是社会上最需要关怀和爱护的人群之一,而特奥会的目的正是将这些智障人士带回我们的社会来。
  代言特奥之前,我对特奥运动员的了解仅仅是一条电视新闻,大概的意思是参加400米跑的运动员认为不公平,因为起跑线有前有后。我没觉得可笑,只是觉得他们很单纯。在辅读学校,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了“小小特奥会”,小朋友们对于运动的专注程度令我钦佩。
  只是当时的秩序有些乱,影响了小朋友们享受运动的快乐,因为我所到之处总是人头攒动。
  后来,我在搜狐的聊天室说了句不太好听的话,“我在辅读学校搞活动的时候发现,感觉智障儿童比我们正常的人更守纪律。”不对吗?在那些小朋友单纯的眼里,那些乱挤乱撞的人才是脑子有毛病。
  中国有6千万的智障人士,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开好特奥会是一方面,传播特奥的理想,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创造平等的生活环境,更重要。 姚明在成为全球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代言人之后发表的公开信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和所有关注我的人们: 大家好。借此机会向所有关注我、关心我的朋友们问好,因为你们的支持对我很重要,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第十五章 特奥会:平等、包容和理想(2)
  今天,我正式成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形象代言人。对此,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我也感到我有义务同所有已经或者即将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的人们一道,将特奥理想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得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
  作为运动员,“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理想一直激励着我前行。半年之前,我得知特奥运动希望我为他们作全球形象代言,当时,我希望留一些时间考虑,没有马上答应 。但后来,我看到上一届特奥会上,一位特奥运动员庄严地宣誓,他说:“让我去获胜,如果我不能获胜,让我勇敢地去尝试。”他的誓言深深打动了我,因为这样的誓言同样伟大,同样值得钦佩。再后来,我领会到了特奥运动的真谛:我们这些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们,需要平等的机会。特奥运动的理想就是要克服来自地域、国家、政见、性别、年龄、种族与宗教的界限,消除人们之间的差异,接受对方,包容对方,改变世界。这种思想远远超出了竞技体育的范畴,是更高的理想。最后,我欣然接受邀请,代言特奥运动,因为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支持正确的事情。
  2007年,我的家乡上海将承办第一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非常高兴。到那时,国际化、高效率的上海和广大关心特奥运动的中国人会将特奥运动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奥理想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身为上海的一员,为此贡献力量,我责无旁贷。
  我盼望2007年的到来,到那时,运动场上的团结精神将为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差异,追求平等,人类共同的理想将再一次得到弘扬,在我们分享胜利的那一刻,特奥会将把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当我回首现实,我发现世界上许多事情不尽如人意。特奥运动的理想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努力才能实现,也许时间很长。不过我相信,只要众志成城,我们将不断成长,为了我们的社会和共同居住的地球的美好未来,所有崇尚平等,热爱和平的人们,请加入我们的行列。谢谢大家。
  姚明 2004年6月11日 特奥运动和特奥理想 In aworldwhere differences are emphasised,there is a growingmovement of acˉceptance and inclusionthat celebrates accomplishmentsbothlarge and small.Thismoveˉment isSpecialOlympics,whichprovides sportstrainingand athletic competitionopporˉtunities for individuals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It has been transforming lives since itwas founded byEuniceKennedyShriver in1968. Today,Special Olympics benefits1.4million athletes in150countriesaround the world.InChina alone,there are nearly300,000across everyprovince.These athletes enjoynotonlythephysicalfitness,butalsorecognitionfortheiraccomplishments andtalˉent.By2005,500,000ofthese athleteswill be training and competing inChina thouˉsandsof other participants will be involved with the movement as coaches,volunteers and supporters. People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make up theworld’s largest disability populaˉtion,regardless of race,religion,culture or social class.Theirpositive spirit,determiˉnationto succeed and innate human decencymake thempowerful ambassadors forthose that societyregularlyundervalues. In2007,theSpecialOlympicsWorldSummerGameswill cometomyhometownof Shanghai,China.Thisworld-class sporting eventwill unite10,000athletes from150countriesto compete in20different Olympic-type sports.These World Games will transformChina,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by allowing the human spirit to shine through.Special Olympics changes the lives of everyonewho is involved andhas the power to expel long-standingmisunderstandings and create newopportunities to embrace the giftsofpeoplewith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Iencourage everyone inChina,andthroughˉout theworld,to jointheSpecialOlympicsmovement.ByparticipatinginSpecialOlymˉpics,whether as an athlete,volunteer,family member,sponsor,spectator,coach or educator,youwill be part of a platformto change theworld. (在一个极为关注差异的世界里,人们对无论是巨大或小小的成功都越来越表现出包容与接纳。这就是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它为那些智障人士提供了体育训练及参与运动竞技的机会。1968年,由尤尼斯-肯尼迪-史莱佛创立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第十五章 特奥会:平等、包容和理想(3)
  今天,来自世界上150个国家的一百四十万名运动员受益于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仅仅在中国就有近三十万名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不仅得到了体能上的锻炼,而且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和运动天赋也得到人们的认同。到2005年,中国将会有近五十万名这样的运动员进行训练与比赛,同时还有几千名教练员,志愿者及支持者。
  不分种族、宗教、文化及社会地位,智障人士构成了世界上最大比例的残疾人群。他们 乐观的精神,取得成功的决心和高尚的人格使他们在这个低估他们能力的社会里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大使。
  2007年,特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将在我的家乡,上海召开。这个世界级的体育盛会将迎来来自全球150个国家共一万名运动员进行20个类似奥运会项目的比赛。这些国际赛事将会给中国及世界各国带来变化,让人类的精神熠熠闪光。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改变了所有参与者的生活,它消除了固有的误解,创造了崭新的机会让人们来拥抱智障人士这一人类特殊的礼物。我想号召所有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参与特殊奥林匹克事业。通过参加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名运动员,志愿者,家庭成员,赞助商,观众,教练员还是教育工作者,你都能够成为改变整个世界的一份子。) 第十六章 我有太多太多的梦(1)
  我有个梦想,就是在我不打球的时候想在夏威夷有个家。我从来没有到过夏威夷,但我喜欢这个地名的发音。我的家会是两层楼,所有的家具都是北欧风格。我喜欢那种式样和颜色。它让我感到平静和舒适。这个房子会有个游泳池。这将是一个我可以常常感受宁静的地方。除了在我的梦里,我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我有过这样的感觉,彻底的宁静。
  我的梦想是去中国的南海度假。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去过那儿,非常优美,但是那时 候我没有钱,但有充足的时间。现在我有钱,却没有时间,这就是生活。我已经实现的一个梦想是,在我之后那一年NBA的选秀状元,勒布朗・詹姆斯,能找到合适自己的球队,然后成为大明星。我对第一年所受到的太多关注感到有点疲倦。好像勒布朗很喜欢这种关注,我希望他能够一直喜欢下去。在我能去南海或者夏威夷之前,我的梦想是能在同一个地方住上六个月,并过上一阵子不变的生活。我现在每天都有点不同。在NBA,尽管在你的主场比赛,你还得很早醒来去练习投篮。然后你回家午睡一下,接着你要在傍晚去运动场比赛。如果你没有比赛呆在家里,你可以多睡一会儿然后去练习。如果你在路上,我们的旅行非常频繁,你永远都吃不准一天将会是怎样过的。我希望我能有几个月,在每天的八、九点钟醒来去比赛,然后回家做些我想做的事情。但我不能在NBA这么做。我在中国也不能再这么做了,除了每年有几个星期,那时候我就什么也不干,因为这是我唯一的休息机会。
  但我不喜欢重复的日子持续得太久。我的梦想是希望有一天也能够成为探险旅行家。我会访问不同的国家,认识不同的人。我不会把这当成工作,但就是想这么做。我已经上了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国家地理终极探索”,他们雇人来参加,而我是一个故事的主题,不是里面的旅行家。电视主持人丽莎・林来到中国,向人们展示这个国家是如何变化的,并跟我在节目上进行讨论。如果我能够通过探险旅行来赚钱,固然很好。但是这不重要,我的首要目的是想看看世界。
  我的梦想是去蹦极。在NBA第一年结束后的那个夏天,本来打算蹦极的。国家队在秦皇岛集训,那个地方在中国北部的海边。因为当时我们原来的培训中心北京有SARS疫情,所以我们改去了那儿。有一天休息,我们去了海边,那儿有个蹦极塔。
  管理人员问我:“你体重多少?”“大概300磅。”我说。
  “你不能在这儿蹦极。”他们说:“体重大于230磅的人都不可以。”
  既然我不能蹦极,我就照了一些照片,然后乘坐了快艇。当时的水太冷,不能游泳。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在上海销售汽车。这样我就能拥有很多不同的汽车,而且可以了解每辆车的性能。我把车当成大玩具,也是好玩的工具。我知道NBA有些球员有很多很多车,甚至收藏车。现在我还没有钱买那么多车。如果我有钱了我会这么做吗?不会,因为我不想开收藏车。我感兴趣的不是那些古董车,我喜欢非常新潮的车。配有所有先进技术的车。这样我可以学到许多新事物,而在我卖车时,就可以免费学习。也许在中国从未拥有过车是我如此挂念车的原因。当我去印第安那玻利斯参加世界杯赛时,有一天球队去购物。每个人都去看衣服皮鞋之类的。我却去了家奔驰车经销店。当时我口袋里的钱不超过20美金。在我第一个NBA赛季后的夏天,我在国家队训练时划伤了眼睛,他们只好剃光了我的眉毛,我看着伤疤想到:“嘿,这好像奔驰的标志啊。”假如我真成为一个汽车销售员,我会告诉我的客户这些都是二手车,因为我才是第一个开过它们的人。
  我没有拥有一支篮球队的梦想。拥有一支球队不仅仅牵涉到商业以及运动,还有太多的政治,太多的黑暗面。这些我实在是不喜欢。
  我的梦想是美国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国和中国人。在我NBA第一年回来后,上海市任命我为城市形象代言人。当然,帮助人们了解中国或上海不是我的首要任务,却是我乐意做的。
第十六章 我有太多太多的梦(2)
  我的梦想是中国能够找到在低年龄发现运动员的新方法。通过在年轻时候测量运动员的骨骼来发现人才,然后只招收那些以后会长高的孩子,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只有好前锋和好中锋却没有很多好后卫的原因。有天分的运动员因此就错过和失去了机会。
  我的梦想是中国人能够了解篮球。现在他们不在乎你怎么打球,只在乎输赢。如果你赢了,他们说你打得好;如果球员们为了对抗或者为了追球奔跑而摔倒,他们会笑而不是欢呼; 或者如果一个个头小的后卫防守大个球员,他们会嘲笑他而不是佩服他的勇气。不是所有得分的投篮都是好球,也不是所有没投中的球都是坏球,但观众不理解这点。我认为这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比赛。中国观众应该多看看全场48分钟的比赛,而不仅仅是最后几秒。
  我的梦想是中国篮球能够树立自己的风格。如果你观察韩国人的打球方式,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运球后投三分球,即使是他们的大个子,而且使用全场紧逼战术。你会发现这不是从NBA或者任何其它地方学来的。韩国发挥了适合自己球员的风格,中国也应该做相同的事情。
  我的梦想是中国球员不再寻找借口了。我在CBA时候,很不喜欢的一点就是很多球员会说:“上海大鲨鱼队会赢是因为有姚明,如果姚明走了,他们什么都不是。”我觉得他们应该面对我属于大鲨鱼队这个事实。你不能说“如果”姚明不在,事实是我在。查尔斯・巴克利可以说“如果”乔丹离开了,我就能赢得总冠军。没有“如果”,是你错过了自己的机会。八一队在我们赢得冠军前连续赢了5个冠军,每场比赛他们都会赢对手至少20分。我第一年参加CBA时,他们赢了上海大鲨鱼队40分,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CBA的甲A联赛。第二年他们赢了我们20分,第三年他们一次赢了我们15分,但是另一次输给了我们。去年我们赢得了冠军,跟他们打了5场,我们赢了3场。这不是我一个人做到的,整个上海大鲨鱼队共同努力进步,直到我们打败八一火箭队的那一天,以前还没有哪支队伍做到过。
  我的梦想是中国的运动员能被当作个人来对待。运动固然是为了国家,我不反对这一点。但是运动员也应该被允许从中受益。他应该能够自己决定去哪里打球以及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球员。如果一个球员想穿和队伍中其他球员不一样的鞋,他应该可以这样做。即使耐克赞助了国家队,我在2003年亚洲锦标赛上穿的还是锐步鞋。巴特尔与队伍里另外一名球员跟阿迪达斯有合同,但是他们在国家队的时候还是得穿耐克鞋。我希望成为第一个不这样做的队员,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我后面的队员们。如果我不这样做,他们会一直对所有队员说:“姚明没有穿自己的鞋,为什么你们认为自己可以?”如果我不这样做,制鞋公司就不愿去跟球员签约,他们只想跟球队签约。但是如果我成功的话,也许他们不仅仅会花钱在明星球员身上,也会想让候补球员穿上他们的鞋子。我不需要这些钱,但我身后的其他球员也许需要。
  我在中国将可口可乐告上法庭也是出于同样原因。他们签了一个合同付钱给中国队,但他们在产品的包装上使用了我的照片。可我已经和百事公司签了合同。这对中国的运动员来说是件新鲜事,但我明白不管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都会为我后面的球员开启或关闭大门。
  我只要求可口可乐赔偿一块钱,大约相当于12美分,因为我不需要他们的钱。我上了法庭,这样某条法律就会被通过,也许可以用来阻止可口可乐,或者其他公司再这么干。
  我的梦想是在2004年奥运会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队举国旗。你知道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是谁举着中国国旗吗?王治郅。我的梦想是王治郅能回到国家队,帮助我们赢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枚金牌。这可能是我所有梦想里最大的一个。
  我的梦想是赢得一次NBA总决赛冠军,这可能和赢得2008年奥运金牌的梦想一样大。我不知道我离哪个梦更近一点。如果我在NBA再打10年或10年以上的球,那我的事业会是很成功。
第十六章 我有太多太多的梦(3)
  有许多球员曾经做到过。但作为一个中国职业球员,我的意义会更大。也许如果我赢得了一个总冠军或最有价值运动员的头衔,NBA球队会因此更愿意签下或者选中中国球员。我在中国看到一些我认为不错的年轻人。他们打得很积极认真,只是缺乏良好的教练和竞争。这些梦对一个来到NBA后就没什么时间做白日梦的人来说,好像太多了点。但我现在是在两个国家用两种语言做梦。也许在思考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这点上,我已经很美国化了,尽管我已经拥有的生活还不错。我的梦想是鲁迪,我的第一个NBA教练能够保持健康,活得长寿,而 且能再得到一个主教练的工作,如果那是他想要的话。我的第一个赛季结束后的几个月后,鲁迪和CD以及火箭队的老板,莱斯・亚历山大见面,决定他需要集中精力养病。那就是为什么他们让鲁迪接受观察并聘请了杰夫・范甘迪。医生说癌症已经消失了,但我想鲁迪从经验中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比篮球更重要的东西。我也相信这点,我因此也总把他当我的朋友,即使他去别的球队当教练也一样。
  在美国,人们会说“你不能又想留着蛋糕又想吃掉它”,我们中国人也有相同的,我们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也许是不能。但我要去尝试:不管我在哪里都能鱼与熊掌兼得。
后记 只能变得更棒(1)
  在2002年的夏天,休斯顿的火箭队得到了姚明,7英尺5英寸高,296磅重,他成为NBA有史以来体重第二的选秀状元。在2003年,他们帮助他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他们聘请了教练杰夫・范甘迪,他立即将火箭队自由的、防守型进攻转换成围绕姚明建立起来的精确型进攻打法。曾在范甘迪的纽约尼克斯队效力的名人堂中锋帕特里克・尤因加入了教练队伍,专门指导姚明。经改进后的进攻战略结合了范甘迪的另外一个标志,稳 健的防守促使火箭队成为西部联赛季后赛的第七号种子队,填补了连续五年的季后赛空缺。
  也许和运气有关,在季后赛的第一轮比赛中,火箭队就遭遇了第二号种子队洛杉矶湖人队和可怕的大鲨鱼奥尼尔。“除了非得如此,我永远不会要求面对大鲨鱼,”姚明说:“但和NBA中最强大的中锋较量的机会不会很多,所以我知道跟他在季后赛中交锋,只会对我的将来有益。”
  在季后赛中跟奥尼尔交锋,也与在常规赛季中不同,因为在常规赛季中,他会为了好玩而比赛,比如尝试当组织后卫或者投一个不同花样的篮。而在季后赛中,他只打他的风格,每次都试图用最简单的方法得分。
  姚明在第一场比赛的后期上了痛苦的一课,当时奥尼尔从他手里抢去了科比・布莱恩特投出的一个三不沾球后,在24秒记秒器剩下的一秒钟,也是整场比赛剩下的不到20秒前,扣篮成功。结果这成了决定性的一场比赛,湖人以72比71取胜。雪上加霜的是:姚明在比赛中对奥尼尔犯规了,他达到了第6次也是最后一次犯规,迫使他只能在板凳上观看火箭队毫无效果的最后控球。“在季后赛中你对你的失误不能有任何借口,一个失误就能致你于死地。”姚明说。火箭队在这个第一场毁灭性的失败后作出了调整,但收效甚微。“我们在一场比赛中做的事情,湖人队在下一场比赛中已经有了答案。所以杰夫就加入了些新东西,”姚明说。
  但是湖人队对此也找到了答案。最后,火箭队在被淘汰出局之前还是赢了场比赛。以值得尊敬的15分和7.4个篮板的平均成绩结束了比赛,姚明称季后赛为“一场灵与肉的考验”。一旦赛季结果的痛楚减轻后,姚明就从火箭队的整体提高上得到了些安慰。“我的第二年有了更多的整体配合,”姚明说。“我们的防守很顽强,快攻也好多了。在我的第一年我们的快攻就是一个人单干。他不管是否有队友跟他在一起,或者有两个人跑到底线。如果这发生在第二年,第一个人会跑到底线并跑到另外一边去。我们在第一年中什么都没有做到。我们在第二年并不是什么都做得很好了,但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打得更多。在我的第二年,我们失败时知道为什么会失败。而在第一年,我们不太明白是怎么胜利或失败的。”
  姚明的成绩在新的体系里戏剧性地提高了。在他的第一个赛季,他22次没有拿到两双,并在21场比赛中拿了少于6次的篮板球。第二年,他只有6次比赛得分少于10分,并且都不是发生在连续的两场比赛中。他在2003到2004年的篮板总数下滑到6个以下的比赛只有10场,在连续性比赛中只有一场。他不仅提高了他的最低标准,而且也改进了他的最高纪录,在2004年2月22日对亚特兰大鹰队的比赛中,他得了个人生涯中的最高分41分,外加16个篮板球。而在2003年11月11日对迈阿密热浪队时,取得了个人最多的盖帽数7次。
  尤因帮助他制定标准。“有时候他会说:‘朋友,如果我面对这家伙打球,我能得25分和15个篮板。’所以我的目标就不同了。现在让我相信自己能打好篮球变得容易多了,在任何一个晚上我都能成为第一。第一年里,六场比赛,我也许会打好一场,其他的马马虎虎。那场我满意的比赛,也好像是我走运或者像中了奖。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能打好那场比赛,或者是否我还能在下场比赛中打得一样好。现在,六场比赛中我能打好四到五场。但我首先知道的是,每个晚上我都要非常非常努力地打。” 后记 只能变得更棒(2)
  在他的第二个赛季,姚明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每个晚上非常非常努力地打”。适当的重量训练带来显著的不同。从前像消防水龙管似的手臂变得发达突起了。作为一个新人,他一度会因为疲劳而几乎无能为力,并需要在板凳上长时间休息来恢复体力。在他的第二个赛季,他还会觉得吃力,但不需要离开球场就能恢复。
  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作为新人,姚明在与对方碰撞时会躲开,并千方百计地想投篮。
  “第二个赛季第一次在犹他州比赛后,”姚明说:“有人问爵士队的中锋、格雷・奥斯特塔,跟奥尼尔打和跟我打有什么不同。奥斯特塔说,奥尼尔喜欢穿过你,而姚明则喜欢绕过你。
  现在我知道不能老是绕过去了。有时候,甚至是大多数时候,我必须穿过其他球员。”姚明自信心增强,在2004年洛杉矶的全明星周末赛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他的第一年,在亚特兰大,他看上去忐忑不安,好像觉得不属于那里似的。第二年他却在比赛的开始就大摇大摆地随意投入了两个三分球,一副他在新人时期不曾有的轻松样子。
  “就在第二场全明星赛之前,我跟大鲨鱼奥尼尔和马刺的邓肯打,”他说:“我打败了奥尼尔并跟马刺打得不错。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全明星赛上觉得很放松。我感到我应该上场。”
  啊,是的,大鲨鱼。姚明在新人期只跟他交手过两次,而在属于姚明的头场比赛开始的几分钟内,大鲨鱼主宰了这两场比赛。甚至在奥尼尔缺阵两场比赛的情况下,湖人赢了4场中的2场。湖人和火箭在姚明的第二年赛季中仍然是平分秋色,姚明还是不能靠自己防住奥尼尔。但奥尼尔也不能一对一地防守姚明,尤其是在休斯顿以102比87取胜的那场比赛,姚明在得分上以29比24,篮板上以11比9超过奥尼尔。“我第一年后的夏天,我回家后想着再次跟奥尼尔交手,”姚明说:“当我在上海大鲨鱼队时,我的教练告诉我怎么对付李楠,八一队的一个优秀远射手。但无论我们怎么打,都无法阻止他。我便不再费心怎么阻止李楠得分,而是以自己的快速得分来抵消他的得分。这也是我在第一年里对付奥尼尔的方法。我无法阻止他,所以我就试着快速跑动到另一端自己得分,直到我觉得累了才停。
  “我不认为这在我的第二年还会管用,因为湖人队增加了加利・佩顿和卡尔・马龙。但在我们的第一场比赛时,马龙受了伤,所以我就集中精力做同样的事,这很成功。我和奥尼尔都得了18分。我们队的其他球员打得比他们队的其他球员好,所以我们赢了。比赛的后期,我觉得很累,我们正在做一个快速突破。我走到他们的篮下的时候想到:‘我太累了,快跟不上了。’然后我看到了身后的奥尼尔也在走。我想:‘这是我的机会啊!’于是就开始跑动。这样我就灌成了一次篮。也许这就是答案:不管怎样,如果你看到奥尼尔在你身后,就跑!“
  姚明对NBA的非个人的事务方面也有了适应。当获悉火箭队交换了肯尼・托马斯的新人年时,他很惊讶,因为在中国的球队之间是不交换球员的,甚至在赛季中期也不会改变球员名单。在他的第二个赛季,休斯顿交换了穆奇・诺里斯,他是一个很受队友和球迷欢迎的球员,并且是一直努力帮助一个害羞的中国新手融入球队的人。姚明受到了伤害,但这还没有完。同样,姚明从第一个赛季开始,就担心自己可能会被交换,但是2003到2004年的不同是,不论他在哪里比赛,他都有信心达到标准。
  “穆奇被交换的阴影很快过去了,尽管和肯尼相比我跟他更接近,”姚明说:“第二年我已经做好准备,哪天醒来就有某个队友离去,一个新队友加入。你能做的就是努力打球让你的教练信任你。此外,被交换总比被开除要好得多。”球场外的生活对姚明来说也变得容易应付。凭着一张驾照、一辆定制的宝马745i轿车以及对休斯顿高速公路和中餐馆的熟悉,姚明将它的生活圈子扩展到家和球场之外。“在作为新人时,训练之后我会马上回家,”他说:“现在我会打电话告诉我父母说:‘不用等我吃中饭了。’我会去某个地方吃饭休息。我现在有自己最喜爱的地方了,在那儿我可以来一杯绿豆冰沙之类的东西。”最后一步将是掌握英语。在没有一个人会说中文的情况下,他也能放心地出去吃晚饭了。但他依然希望自己的英语能更流利些,使他可以同队友彻底地交流。在交换诺里斯之后,火箭队在纽约和尼克斯队交锋时,第一次得面对他们昔日的队友,这使他痛苦地意识到了语言的障碍。
后记 只能变得更棒(3)
  “穆奇打得真的很棒,”姚明说:“那场比赛后,我只想对他说,你好,祝你好运和保重。我和斯蒂夫・佛朗西斯和库蒂诺・莫布里都去了。他们三个人在一起交谈,好像我不在场似的。那种感觉很不好。好像我不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分子。但我想假如有一天我能说好英语,这种情况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此外要坚持说好两种语言也是个问题。“当我在新人年后回国为中国国家队打球时,”
  姚明说:“我刚打了82场比赛,会说:‘Switch(替换)’和‘Baseline(底线)。’我的中国队友奇怪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