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再起全集》第237/328页


在甲板上。赵云大声地指导着典韦和许褚和两人如何划水。这一次不再沉下去的两人总算是能象样地在水里朝前游上一段距离。时间长了以后。摆脱对水的恐惧的两人。很快就开始熟悉起水性来。

而站在甲板上的赵云也得以和张让闲聊了起来。这一次前往乐浪郡。赵云也是有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同样前往乐浪郡的许褚和典韦不同。他可以说是被外放。新组建地隶属帝国海军的陆战部队。他很可能将是主将。这对年轻的赵云来说。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所以在训练和典韦和许褚的时候。非常严格。没有丝毫丝毫情面可讲。

“赵将军年少有为。此去乐浪。定能训练一支海中蛟龙出来。”帝国要建立海军直属的陆战部队已经不是秘密。所以就连张让也是略知一二。而天子一向以来对赵云的喜爱也是显而易见。这次外放。出任军团主将他也并不是太惊讶。

似乎被张让的话撩动了心思。看着宽阔的湖面。赵云心里也平白了涌出了一股豪气。天子让他去乐浪。委以重任。他必当不负圣恩。

看着赵云地神情。张让知趣的没有说话。天子身边。典韦和许褚都算不上将才。天子一向都是将两人当成可披坚执锐地猛将使用。而赵云。天子的期待就大得多。平时不当值地时候。这位英俊地少年将军可都是在细柳营里学习将略兵法。而跟在天子身边的时候。天子也时常会带他去枢密院。跟几位帝国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学些东西。这份栽培恐怕比起当年的曹操等人还要多上一些。

三天后。当荀攸前往乐浪郡的时候。典韦和许褚已是能在水里游动自如了。不过两人暂时还离不开身上套着的衣服。去了乐浪郡以后。恐怕还是要穿上一段日子的。

这段时间里。枢密院倒已经是把帝国海军地编制重新归化了一遍。认为从陆军里调人直接去海军。还不如在沿海地郡县征召通晓水性的良家子进行训练要快得多。于是帝国海军制定地规模上看。将拥有和陆军相当的庞大规模。不过枢密院由于不涉及帝国的经济和政治。所以他们开出的海军计划。虽然很详细完备。但多少有点不切实际。于是到了刘宏手里整个计划前期认为应该征募的五个军团帝国海军。直接被砍成了两个。而且五年内暂时只在乐浪郡训练一支。海军想要大规模建设。起码得等到孙坚带着帝国远航的舰队从罗马回来。到时候以大批有远洋经验的帝国水手为骨干。建立海军要快得多在刘宏心里面。在目前帝国已经控制西域。并稳妥地控制住长城防线以后。在西北两个方向上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敌人。即使他想要染指南亚次大陆。也会选择走海路。经营印度沿海地区。扶植南印度地小国和贵霜人对抗。这可比帝国直接从西域出兵要划算得多。更何况在这个海上没有竞争对手的时代。一旦帝国掌握了海权。尝到了海外殖民和掠夺的好处。帝国就会走上一条彻底的扩张之路。而这才是他一直以来所梦想的。

帝国的海军建设。对于刘宏来说。舰船好造。人才却难得。毕竟对于以陆地霸权称雄的帝国来说。要转向海洋所需要的人才。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更何况关于海军军官和士官的训练项目和操典。他还得等远航罗马地帝国舰队回来。让枢密院专门派人去搜集资料来编写教材。

可以说。基本上给自己的帝国已经搭好一个架子的刘宏在这几年开始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内政他基本上交给了内阁省打理。他所要做的不过是督促御史台盯紧那些一刻放松警惕就会出状况的官僚。而阳球和程昱这两个被称为比孝武皇帝时代的张汤还要可怕的酷吏则做得很好。基本上帝国人口集中的地区都处于御史台有力的监督中。尤其是中央政权里。敢于贪污地官僚几乎变得是凤毛麟角。毕竟帝国的官俸优厚。谁也不想冒着杀头抄家。全族株连。死后还要遗臭万年地风险去贪墨钱财。

当然密谍司那无孔不入的监控。也让帝国地官僚们对刘宏充满敬畏。有地时候就连阳球。程昱和御史台都不知道某些地方的官僚贪赃枉法的情况。刘宏却会让密谍司将各种资料移交给御史台。当消息传出去以后。几乎帝国的官僚们都知道天子虽然看上去不太管政务。但是却牢牢地控制着整个帝国。而他们身边都有天子的耳目盯着。这种无形的威慑力甚至比御史台和阳球还有程昱这两个被官僚们所痛恨的酷吏还要可怕。

此时地帝国呈现出了一种连刘宏都无法形容地状况。政治上。类似明朝的内阁制。可是文官却没有那么大地权力可以架空他。而且也没有臭名昭著的言官敢找他麻烦。反倒是类似言官的御史台掌握着纠察官员的实权。让内阁省的官僚们老老实实地专注于政务。军事上。枢密院和参谋制度的建立让帝国军的组织看上去更像是一支近代军队。而经济上。由他主导的利益集团几乎垄断了帝国的各个经济领域。在对外事务尤其是新开辟的陆海贸易上。帝国的官僚和豪强还有地主几乎是一边倒地倾向了他。

御书房内。刘宏忽然觉得自己现在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把三个儿子给教育好。保持帝国百年的开拓和进取。想到这里。刘宏不由笑了起来。说起来由于小时候的经历。实际上他很宠爱三个儿子。但是他的身份却让他不能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某些问题上对儿子施行以严厉的教导。

“陛下。左先生求见。”御书房外。王越大步走进。朝刘宏禀报道。基本上除了内阁省和紧急军报以外。也只有帝国大学里各个项目组的学者方士能够随时进入建章宫。请求觐见。

“让他进来吧!”听到是左慈求见。刘宏连忙道。算起来左慈有一段日子没主动来见他了。上一次还是他把最佳的黑火药配方给弄了出来。不知道这一次他又有什么突破。在刘宏的主导下。现在的帝国大学除了是帝国的最高综合性学府。还是帝国顶级的研究机构。不少项目是从他登基的时候就开始投入资金的。只不过一开始投入的资金不是太高而已。

可以说。整合整个帝国的顶尖人才。投入专门资金进行研究。这种集中式的科技发展模式很适合刘宏领导下的帝国。基本上他除了一开始给出了一些方向上的建议以后。帝国目前飞速前进的科技可以说都是那些原本被埋没的帝国学者的功劳。他充其量只是起了些促进作用。可是偏偏这种促进作用却起到了无比巨大的作用。

踏进御书房的左慈。脸上堆满了笑意。这一次他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回了。帝国大学里的各个研究组。有关墨家机关学那一块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新成果出来。目前帝国的各种工坊里用到的荆棘齿轮系统。各种新的车床都是墨家机关学的杰作。帝国大学里那么多研究组。可以说只有墨家的机关学是唯一对得起天子每年投入的大量资金的。所以在帝国大学里。那些该死的机关学学者总是趾高气昂的。好在他们这些研究道家丹学怎么说也制出了水琉璃。还不算地位太低。不过人争一口气。左慈可是做梦都想让道家丹学成为帝国的显学。

“陛下。这是臣和其他同僚花费数年时间编制出的丹素表。”左慈将带来的一份文件交给了王越。这份丹素表其实就是一份元素周期表。当然没有后世那么仔细完备。不过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打开丹素表。刘宏不由一乐。实际上左慈和那些改行当学者的道家方士会去制定这个丹素表。其实也是他的主意。他虽然不太懂化学。可是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还是记得些。当时还是在雒阳城外保密的庄园里。他写了一条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来说明玻璃的化学反应。左慈他们就是靠着那条方程式最后把玻璃给弄了出来。虽然耗费了很长时间和资金。可是当制成玻璃以后。根据其间各种记录的数据来参照刘宏给的方程式以后。左慈意识道这种方程式对于丹学的重要意义。之后七八年里他一直都在致力于完成目前他和那些同僚在丹学上所知的元素表。现在总算是完成了。这在他看来对于推动丹学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刘宏来说。左慈所用的那些道家符来表示元素。虽然让他有些不习惯。不过不管怎么说他都没有让左慈改成他所知道的后世那些西方元素符号。因为这可不是什么剽窃。而是帝国的学者耗费无数心血总结出来的。更何况他也觉得这些符符号更适合用做元素符号。

“你该不是只带这一样东西来见朕吧?”笑着收起手里的丹素表。刘宏看向了左慈。因为他从左慈自得的表情里看得出。他还有更好的东西没拿出来。

一百九十六.海上霸权在向帝国招手

电报,可以说是刘宏在掌握帝国以后,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最想看到被付诸使用的两样发明之一,通讯和交通才是一个庞大帝国的中央政权真正在技术层面上最需要的东西。不过可惜的是他投入大笔资金的蒸汽机和电报项目一直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实质性的进展,如果说蒸汽机好歹还制造出了简易的模型,在理论方面有所进展的话,那么电报就几乎是什么成果都没有。

而左慈这一次进宫,除了那份从长远来看对帝国化学有着重要意义的丹素表之外,真正要向刘宏禀报的成就在于他和其他同僚制作出了最简单的化学电池,换句话说驱动电报的动力源已经被发现了,虽然距离实用化还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可是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至少可以制作有线电报的模型了。

左慈带来的消息让刘宏大为振奋,不过十几年的帝王生涯已经让他十分沉得住气,在褒奖了左慈一番,刘宏按奈下了亲自去帝国大学看看左慈他们制作的化学电池的念头,而是决定从帝国大学调一批机关学的学者去帮左慈把有线电报的模型给造出来。

对刘宏来说,有线电报最大的普及难度还是成本问题,目前帝国只能说是处于一种畸形的发展格局中,虽然农业技术在整个帝国官僚系统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工商业带来的技术进步却只限于帝国的繁华地带,虽然在他手里帝国的国力强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帝国的财政支出却也冠绝历代之首。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只要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与民休养生息,抑制官僚,基本上都能出现大治的局面,无论是文景之治,开皇之治可以说都是如此,而刘宏在这一方面甚至比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做得更好。在这十几年里他下令修筑地大型建筑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每一处不但没有滥用民力,甚至做到了盈余,同时加强集权,利用原本的豪族政治衰弱的历史趋势和帝国原本东西士人之间的矛盾,不但抑制豪强。甚至约束了官僚,如今的大好局面几乎可以说是他一手缔造出来的,虽然看上去过程平淡无奇,但是其中刘宏付出地精力却是不足为外人道。

短短的一个半月里,左慈和其他学者组成的研究组就制作出了有线电报的模型机,当然这个研究组里,除了左慈和机关学的学者,还有诸如研究材料和专门负责制定明码的学者,可以说制作电报模型机并没有太费事。反倒是编制通讯用的编码花了那些艺文类学者很大的精力。

参照刘宏那简略的莫尔斯电码地原理,帝国的艺文类学者根据易经里的六十四卦将常用汉字和其他生僻汉字做了编码,完成了明码手册。然后接下来就是从帝国大学里挑选了最精通音律地学生来进行精确控制电报的操作,毕竟制作的有线电报模型机很粗燥,只有机器发出的嗒嗒声,想要从这种节奏声里正确地读取信息,需要长时间地训练才不会出错。

最后刘宏真正见到可以使用的有线电报机模型已经是三个月后,这其间左慈他们利用化学电池产生的电流还做了有关电磁之间的实验,而这引起了帝国大学里一大批学者的兴趣,于是顺理成章的新地电磁研究组在帝国大学诞生了,刘宏并不吝啬在这种研究上投钱。哪怕在很长时间里都可能像是把钱扔进水里,不过他却并不在乎,谁知道哪天他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更何况这种研究始终是有益的。

有线电报的实验,刘宏选择在内阁省和枢密院之间进行,当电线被架设好以后,内阁省的七位宰相在商量之后,选择了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用来发报。

杨赐将七人商议后写好的纸条递给了坐在发报机一端的太学生,接着七个人都是在他身边,以防止他将那张纸条上的消息透露给边上地另一组有线电报的接听太学生。

看着七名宰相把那名发报的太学生给围得死死的,刘宏知道这七位宰相恐怕还是不相信这有线电报,不过这次他专门让左慈他们带了两组人在内阁省和枢密院之间架设。便是要他们深信不疑有线电报在通讯上的便捷方便。

很快。七位宰相身边另一组地接报员便从那嗒嗒地机械声中。将七人所写地那段话原封不动地抄写了出来。交给了七人。

七位宰相很快动容。内阁省和枢密院隔得极远。就算快走过去。也要有段时间。可是现在不过短短地几下功夫。便能进行联系。这实在是太奇妙了。虽然心里震惊。不过七位宰相都是年老成精地人物。涵养功夫极好。面上倒是和刘宏一样。都是一脸淡然地样子。

杨赐他们很快在内阁省和枢密院开始了联系。其实在另外一端。枢密院地皇甫规和张奂等人却已是兴奋得语无伦次。在他们看来这有线电报最有用地地方还是用在军事上。这可比烽燧示警便利快捷得多。可以让枢密院用最快地速度对边境发生地战事做出反应。

当前:第237/32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