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第35/170页
项羽听从了亚父范增的计策,将“断粮”的光荣任务交给了钟离眛。
钟离眛领命后,展开了疯狂的破粮行动。他采用的是游击战的战术,行踪飘忽不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让防守敖仓粮道的曹参和周勃大为头疼。他们守了这里守不了那里,守了那里又守不了这里。试想,那条粮道从敖仓一直通到黄河边上,只比万里长城短那么一点点,怎么守呢?再说,钟离眛乃是项羽手下最得力的悍将,即使偶尔与曹参、周勃等人碰上了,来个硬对硬的较量,钟离眛也丝毫不落下风。
更难能可贵的是,钟离眛的情报传递工作也做得很好。他一边想办法破粮道,一边不断派人告诉项羽自己破粮的进展情况。所以,当项羽接到钟离眛的“敌人的粮道已断,现在城中缺粮”的情报后,便不再迟疑,指挥楚军又向荥阳杀来,发动了最为猛烈的进攻。
这下刘邦的处境可就不妙了。城中无粮,再险峻、再坚固的城墙又有什么用呢?所谓衣食父母,要行军打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吃饭,难不成守军都喝西北风?长此下去,就算不被项羽攻进城来,自己也会被活活饿死。
为了应对困境,刘邦号召大家群策群力,共谋出路。
很快,刘邦手下的第一外交官郦食其站出来献计:分封原六国诸侯,让他们以“国”的名义参与这次军事行动,只要他们牵制住了项羽,荥阳之围就能不解自破。
“当年商汤伐夏桀时,仍然把夏桀的哥哥封到杞地。周武王伐商纣时,仍然把纣王的哥哥封到了宋国。正是因为商周两国的开国之君仁爱礼让,分封了前任君主的后人,赢得了民心,所以商朝有五百年,而周朝有八百年。”郦食其娓娓道来此计的作用,“而秦国统一天下后,各国诸侯都得不到封赏,让六国后人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结果失去了民心,大秦帝国也因此只有区区十二年光景便灭亡了。大王要想得天下,只有效仿商汤和周武王的做法,再立六国的后人为诸侯,这样各国的君臣百姓都会对您感恩戴德,愿做您的臣。您的德义布及天下,南向称霸,到时候恐怕连楚国也要来朝拜您了。”
“好主意。”面对这样高深的理论,刘邦马上给出了中肯的评价。随后,他交给郦食其一项任务:赶制印玺。
对此,张良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三个字:坏主意。
就在郦食其日夜不停地赶制印玺期间,张良找刘邦汇报工作。当时刘邦正在吃饭,举着筷子,一边吃一边对张良说:“爱卿呀,有人帮我出了个非常棒的主意,你来帮我分析一下。”他随后把郦食其献的“好主意”说给了张良听。
张良听完,很平静地说了一句:“大王的事业,只怕到此就要结束了。”
刘邦一听这话哪里还吃得下饭,赶紧放下筷子,询问原因。
张良拿起筷子做道具,开始对郦食其的长篇大论展开了反驳。
张良反问一:“当初商汤灭夏桀,之所以封其后人于杞地,是能置夏桀于死地,眼下大王能置项羽于死地吗?”
刘邦摇头道:“他不置我于死地我就千恩万谢了。”
张良反问二:“武王伐纣,之所以封其后人于宋地,是能取商纣的首级,眼下大王能随时得到项王的人头吗?”
刘邦摇头道:“他现在不摘我的人头我就谢天谢地了。”
张良反问三:“昔年周武王入殷,旌表殷代贤士商容的门楣,释放被商纣王关押起来的贤士箕子,在被商纣王杀害的贤士比干之墓前,上香致敬。眼下大王能封圣人之墓吗?”
刘邦摇头道:“不能。”
张良反问四:“武王能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救济贫苦之人。眼下大王能拿出钱粮救济贫苦吗?”
刘邦摇头道:“不能。”
张良反问五:“伐纣成功后,武王停息武备,修治文教,用虎皮将武器掩藏起来,以昭告天下不再用兵。眼下大王能偃旗息鼓,不再用兵吗?”
刘邦摇头道:“不能。”
张良反问六:“武王让马匹在华山阳坡上休息,以昭告天下无为而治。眼下大王能休马停战吗?”
刘邦摇头道:“不能。”
张良反问七:“武王在种满桃林的山丘上放牛,以昭告天下从此不再输送军需,眼下大王能放牛停运吗?”
刘邦摇头道:“不能。”
张良反问八:“目前这些天下的贤士、豪杰、游士,背井离乡跟随大王,他们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封妻荫子?如果现在就分封了各诸侯,那大家各事其主,都回家去了,还有谁来帮大王打天下呢?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分封了各大诸侯,但人都是善变的,到时候他们见楚国实在太强,还不又纷纷转投项羽了?那样,大王的事业不就结束了吗?”
刘邦无言以答,冷汗如雨。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八不可”,每一条都有含沙射影的意思,其中第一条、第二条暗示刘邦实力偏软;第三条暗示刘邦威望偏弱;第四条暗示刘邦财产偏少;第五条、第六条暗示刘邦形势偏暗;第七条暗示刘邦环境偏恶;第八条暗示刘邦需三思而行。
张良就是张良,他的八大反问把刘邦问得哑口无言。良久,刘邦回过神来,做了两件事:一是大骂郦食其,“这个读死书的臭腐儒,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啊”,二是立即下达命令销毁制好的印玺。
“亚父”中招
不知不觉中,刘邦和项羽的这场荥阳拉锯战已经维持好几个月了。自从项羽派兵捣破了刘邦的运粮通道后,刘邦的好日子便彻底结束了,接下来没粮的紧日子让他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冰火两重天。这时候的楚军像涨水一般越来越多,他们斗志昂扬,士气大涨,把荥阳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而汉军这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哪里还有心思打仗啊?刘邦无奈之下,只好把外城的兵马调到了内城,进行了最艰苦、最顽强的保卫战。然而,楚军也不是吃素的,攻起城来更加得心应手。
这时候,刘邦手下的几大谋士,萧何镇守汉中的老窝,负责后勤补给工作,他是指望不上了;手下第一外交官郦食其刚刚想出了个坏主意,已被打入了冷宫;超级谋士张良刚刚阻止了刘邦最大的一个昏招,暂时还没有想出其他良策。粗粗一看,刘邦手下最出色的几大谋士关键时刻都掉链子了。
然而,对善于用人的刘邦来说,他手下从来不缺人才。关键时刻,注定有新人要出彩了。
这不,新人说到就到。此刻,该“盗其嫂”的陈平出场了。这位超级帅哥一出场就显得与众不同,他直接教会了刘邦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反间计。
在陈平看来,项羽现在虽然看似实力雄厚,但实际上他手下的人才并不多。谋士只有一个亚父范增,武将排得上号的只有钟离眛、龙且、季布、周殷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这时,只要利用项羽多疑的弱点,用黄金做诱饵离间他们与项羽的关系,使他们内部自相残杀,到那时,汉军自然可以打败楚军。
项羽为人虽然极为恭敬,重情重义,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暴力,在行军打仗时经常坑杀、活埋敌军;二是固执,他认定的事就算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三是狂躁,他自认为天下无敌,目空一切;四是多疑,他具有严重的个人崇拜主义思想,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也容不得别人比自己高明,总是怀疑部下对自己的忠诚。
所以,陈平正是建议刘邦抓住项羽的弱点不放手,大力施行反间计,促使楚军内部相互猜忌,相互怀疑,以此削弱他们的力量,为汉军突围创造条件。
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刘邦听了陈平的话后,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在说了句“好计谋”的同时,大手一挥,从国库中挤出了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当活动经费,去实施反间计。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果然,陈平在散尽千金的同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很快,楚军大营内谣言四起:钟离眛等人多年征战而未得封赏,有反叛项羽、投降刘邦之心。
谣言之所以叫谣言,那是因为传的人多了,信的人多了。这时候,项羽充分发挥了最低能的智商,有人要造反,这仗是没法打了。攘外先安内,项羽当机立断做出决定:“攻城的事停下来先缓一缓,马上派人去调查一下钟离眛将军的政治作风问题。”
调查员风风火火地去了,折腾了一阵子,然后又风风火火地回来了,给出的结论是:根本找不到钟离眛任何谋反的证据。对这样的结论,项羽显然很不满意。但是,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总不能直接给钟离眛治罪吧。于是,项羽想出了一个绝妙办法,两个字——疏远。说白了,就是项羽不再信任钟离眛了。
这样一来,钟离眛等将领的才干无法发挥,前线作战的能力便大打折扣了。楚军对荥阳城的攻势也因此缓下来了。
至此,陈平的反间计初见成效。接着,他再接再厉,马上施行了反间计更深层次的“攻心战”。
陈平攻心战的目标是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范增。只要把范增干掉,项羽就变成了无头苍蝇,变成了无根的野草,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实力和势力也必定大大降低。
当然,鉴于范增是条大鱼,一般的法子是不可能让他中招的,一般的招也无法让项羽上钩,要离间范增和项羽就不能再依葫芦画瓢,还得花大力气下狠招才行。思来想去,陈平想出了“求和”这条妙计。
连傻子都知道,此时荥阳已陷入楚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中了,想求和恐怕是痴人说梦。但是,试一下总行吧。于是,陈平以刘邦的名义,给项羽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说:你看打仗多没意思,劳民伤财不说,而且有家不能回,让老婆独守空房。咱们还是不打了吧,咱们以荥阳作为楚汉的分界线言和吧。
这时候,楚军和汉军耗了好几个月,项羽也感觉挺累的,也急需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士气和军力。因此,面对汉军的求和,他心有所动。但是,正在这个节骨眼上,范增及时出面阻止了项羽,理由可用一首打油诗为证:城下问士兵,言主欲求和,只在此城中,城破何处去?意思就是说,刘邦现在就是被困在这城中央了,我们只要攻下它,刘邦就死定了,天下就铁定是你的了。
范增的话激起了项羽的斗志,于是他坚定地拒绝了刘邦求和的请求,继续围攻。
口头求和被拒后,陈平不放弃,马上派使者带着刘邦的亲笔信去楚营求和。项羽虽然坚决表示不接受求和,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待了汉军使者,并且写了一封回信,大致内容是: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咱们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
如果这封信直接交给刘邦的使者,那么陈平这招暗藏玄机的求和阴谋就会无疾而终,他苦心经营的计划将彻底失败。然而,陈平是何等人物,他当初在项羽手下也不是白待的,项羽的脾气和性格他又岂能不知道?
果然,回信写好后,项羽说话了:“来而无往非礼也。既然你汉王亲自派人送信给我,我当然要派人送回信给你了。”
所以,别看项羽平日里做事五大三粗,但此番却粗中有细,他这样煞费苦心地派心腹之人去送回信是有目的的。目的简单明了:送信是假,去荥阳城中探虚实是真。
楚使进城后,一出好戏上演了。
刘邦首先在总导演陈平的指引下,喝了两大碗高浓度白酒,因为接下来刘邦要进行醉酒表演。先期准备刚刚做好,时间也到了,楚使登场了。
楚使一登场见到的情景是这样的:刘邦正红着脸在酒桌上打盹,身边东倒西歪地放着几个空酒坛子。如果楚使不是早知道他的身份,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人是一个醉生梦死的酒鬼。
听到士兵的传报,“酒鬼”刘邦这才慢腾腾地睁开惺忪的睡眼问道:“楚使来干什么?”
楚使掏出信笺递上去。刘邦这时变身“影帝”,他伸出颤抖的手想来接,但身子一个趔趄,人都差点跌倒于地,自然没有接住。
侍卫捡起信笺恭恭敬敬地递交到汉王手上。刘邦看也没看就随手放在了几案上,然后又自顾自地趴在桌上睡去了。
这时候,陈平从后台跳到场上来对楚使说:“大王喝多了,走,我先请你吃饭去。”
楚使刚落座,一担担宰杀好的鸡鸭鱼肉就被人挑着从他身边走过,似乎生怕楚使不知道他们的食物都是上等新鲜的。当然,这时候陈平也没闲着,走进厨房门口,大声对里面的厨师说:“酒菜挑最好的上,这个贵宾可得罪不起!”
安排好这些后,两人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亚父最近可好?你这次带亚父的信来了吧?”陈平开始下套了。
“什么信?”楚使果然上当了。
“我不是亚父身边的人,我是项王身边的人啊。”楚使接着补充。
“我还以为你是亚父身边的人呢!”
对话至此结束,陈平拂袖而去。
陈平的举动弄得楚使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