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第52/170页
对此,刘邦给出了处理办法――冷藏,决定以后不再重用韩信,慢慢让他泯为众人矣。这一点,我们从后面刘邦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出征打匈奴,也不愿再起用“战必胜”的韩信就可以看出来。
刘邦第二个测评的对象是张良。
相对韩信的咄咄逼人和锋芒毕露,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据说张良闭门不出是因为他练武功去了,他练的是养气辟谷之术。按理说他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练什么气功啊,但问题是他当时不练不行啊!要想多活几年的命,他就得练。
由于上次对韩信的测评很不满意,刘邦这次对张良的测评显然更加小心翼翼了。他因人而异,这次不再提出带兵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较为深沉的问题。
“这些天,朕微服私访时,看到街头巷尾一些军吏交头接耳,似乎在谈一些不可告人的事,爱卿可以为朕指点迷津吗?”鉴于张良对自己一向忠心,刘邦一开始问话时,语气明显很友善。
“依臣愚见,他们极可能是想谋反。”张良答。
“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刘邦接着问。
“这应该都是分封惹的祸。”张良边说边看着刘邦,顿了顿,才又接着道,“陛下如今所封之人都是亲信,而诛杀的却是和自己有过节的人。这怎么能不让一些人感到害怕呢?这会让他们产生没有被封就会被杀的错觉。在这些思想毒瘤的影响下,他们惊慌失措,自然会想到造反了。”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刘邦刚开始只想把前天晚上散步街头看到的一种奇怪现象随便拿来问问张良,却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居然问出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陛下最讨厌谁?”张良反问道。
“这个还要说吗?雍齿呗!”刘邦想也不想就答道。
雍齿当年的出尔反尔,使刘邦进退两难,要不是慷慨的项梁借了五千人马给他,他的革命之路只怕在当时就要中断了,因此,刘邦对他恨之入骨。
“陛下只需封雍齿为侯就可以平息众人的反叛之心。”张良很从容地回答道。
刘邦没有再问为什么,因为张良的意思他马上就明白了。对话就此结束。如果说韩信的测评没有及格的话,那么张良的测评无疑是满分了。
随后,刘邦重赏张良,并封仇人雍齿为什邡侯。这一做法很快就杜绝了一些心有不甘之人的叛逆之心,消除了潜在的隐患。
刘邦第三个测评的对象是萧何。
鉴于萧何是刘邦的老乡,而且从起义时就跟随着自己,后来在楚汉之争中忠心耿耿地守在后方,所以刘邦对他的测评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刘邦给萧何安排了一个重要的阳光工程:去咸阳修复被项羽烧毁的宫殿。萧何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就走马上任了,并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咸阳宫的修复和未央宫的创建在他的全面监督下,井然有序,扎实有效,三个月后便全面竣工了。
竣工后,刘邦来“验工”。当他走进未央宫中看到那豪华气派时,一双眼睛突然变得贼亮贼亮。不过,他心里虽然很满意,但对一直陪在他身边的萧何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下未定,连年苦战,成败还不可知,为什么要把宫殿建造得这么豪华?”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在训斥萧何,而聪明的萧何并没有慌张,回答道:“非壮丽不足以表达天子的尊严与庄重!”
刘邦听后马上转“怒”为喜。他之所以派萧何做这件事,一是想看看苦尽甘来的萧何还愿不愿继续干苦力活,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萧何直接推托不去,那就说明他心高气傲,心怀鬼胎;二是看看萧何是不是真的具备敬业的道德底线和职业素养,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萧何敷衍了事,随便应付,那就说明他心不在焉,心怀叵测。
最后,刘邦认为萧何的作风是纯朴的,行动是纯真的,道义是纯情的,于是决定重用萧何。随后,刘邦下令在未央宫四周添筑城垣,作为京邑,改称长安。随后,文武百官皆从栎阳迁往长安。
至此,刘邦对“汉中三杰”的第一轮测评结束。刘邦对韩信测评的重点是用兵之法,对张良测评的重点是治国之术,对萧何测评的重点是做人之道。他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测出他们的忠诚度。最后,萧何和张良顺利过关,暂时进入了“安全门”,而韩信却因不合格而进入“待定席”,等待他的将是怎样戏剧性的命运呢?
治国先治仪
自从当了皇帝,刘邦可谓日理万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就在他不断考核部下对自己的忠诚度时,还有一个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宫中的礼仪问题。
他手下这些功臣们,倚仗打江山时的劳苦功高,每次入朝宴会,个个都放纵不羁,场面闹哄哄的像赶集,有时候谈功论战,有时候说朋道友,更有甚者还会当众脱鞋抠脚……
一天,刚当上皇帝的刘邦特别高兴,召集朝中文武大臣进行了一次盛大的“国宴”。菜上三道,酒过三巡,他突然提出了一个很有哲理的问题:“朕为什么能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呢?”
群臣们纷纷发言了,不过他们都惜字如金。
“项羽好猜疑。”
“项羽为人过于粗犷,坑杀的罪名让他失了民心。”
“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不能分封,贤能者不能重用,就应该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提供粮饷,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之兵,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而这三个旷世奇才都能被朕所用,所以朕最终取得了天下。项羽连唯一一个范增都用不好,他能不败吗?”刘邦最后总结道。
刘邦的分析引来了众人掌声雷动,君臣随之开始痛饮,场面比赶集还热闹。在酒精的刺激下,很多人甚至忘了君臣之礼,敲桌子的、哼小调的、猜酒令的、打饱嗝的……他们的姿势更是丰富多彩:半躺着的,斜坐着的,摸脚丫的,加上已喝趴下的,那场面真是精彩。当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后经人提醒,刘邦觉得这样不成体统,于是苦思起良策来。正在这个时候,儒生顺应形势派上用场了。
刘邦以前很不喜欢儒生,他读了近十年的书,胸中还是空空如也,所以对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很有抵触。后来,虽然在西征途中他遇到郦食其,对儒生的偏执看法有所缓解,但儒生仍然得不到他的青睐和重用。当然,他不重用儒生,并不代表儒生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这不,说儒生就来了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叔孙通。
叔孙通是薛郡(今山东省滕州市南)人,春秋时鲁国权臣叔孙氏的后人。他的人生格言是人往高处走,所以他的人生之路也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弃暗投明。他一直行走在弃暗投明的路上。
叔孙通因为精通儒术被秦始皇召进宫,但仕途却一直惨淡。陈胜、吴广发动革命后,他靠着细密的计谋和无畏的胆识,选择了第一次弃暗投明――投奔项梁。项梁在定陶被章邯大败,喋血沙场后,叔孙通选择了第二次弃暗投明――投奔楚怀王。项羽入关后,明升实降,逐离义帝,叔孙通选择了第三次弃暗投明――投奔项羽。刘邦出汉中后,率数路诸侯联军直捣彭城,叔孙通选择了第四次弃暗投明――投奔刘邦。
此后,尽管刘邦面临风风雨雨,九死一生,但叔孙通没有再选择弃暗投明,而是一直坚守在刘邦身边,这真是难能可贵,或许他是想用迟到的忠诚来换取刘邦的青睐吧。
然而,刘邦对他这样劣迹斑斑的人并不感冒,叔孙通一直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战争年代,像他这种文不文、武不武的儒生基本没有立足之地,为此,他选择了等。终于,楚汉争霸结束时,他知道好日子不远了。
果然,此时刘邦对宫中礼仪的烦恼,叔孙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于是他毛遂自荐地走到刘邦身前说:“如果陛下想治理好天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去找一些儒生来讲礼仪。”
刘邦正苦恼着,本来叔孙通提起这件事让他眼前一亮,但他一看到叔孙通那副儒生的样子,不知怎的心里就是不爽:“老子用三尺剑骑马打下的江山,哪用得着儒生呢?”
“陛下在马上打下江山,难道还能在马上守天下吗?”叔孙通反问道。
这一句反问让刘邦哑口无言。隔了半晌,他才说出苦衷来:“朕一向不太重视儒生,现在需要儒生,又到哪里去找呢?”
这等于是默认了。叔孙通知道机不可失,赶紧道:“鲁地乃儒生之乡,那里的名儒多如牛毛,可以到那里去找儒生。”
“好,就这么办!”刘邦同意了他的建议。
于是,叔孙通火速去办这件事了。他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从鲁地带回了几百号儒生。然后,叔孙通和儒生们商量着先列出了朝廷的礼仪大纲,并且制定出了一系列教程。待一切准备工作搞定后,接下来就是培训朝中大臣了。
第一批学员是百来位朝中重量级大臣。经过一个多月的魔鬼训练,在众儒生的言传身教下,这批学员很快就被训练得有模有样了。据说这批学员毕业时,刘邦还来亲自考核。当他看到这些手下重臣无论是言谈还是举止都颇显仁者风范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着第二批、第三批学员都陆续毕业,朝中重臣差不多都参加了“宫廷礼仪培训”。正在这时,咸阳的长乐宫已成功修复,刘邦大喜,遂率文武大臣回到咸阳,在长乐宫庆贺元旦。
历史证明,无论何种好的政治主张,何种规章制度,做到了上下同心,彼此呼应,就会达到预期效果,否则就会失败流产。从这个角度看,善于谋求共识是政治家的基本素质。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元月一日,朝贺典礼如期举行,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大臣们按官位高低有序地站着。一切布置好后,刘邦乘坐着辇车出来了,随着一声“皇帝驾到”,群臣们依次跪下,大声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气氛庄严而雄伟。
“众卿都免礼平身。”刘邦大手一挥,众臣站起身来,依然有序地站着。
接下来,刘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像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这下可苦了群臣了,顶着太阳晒了好几个小时。尽管如此,他们都站得像杆枪似的,谁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交头接耳讲半句悄悄话。直到晌午时分,群臣们个个腿脚发麻时,刘邦才宣布庆贺仪式结束。
随后便是用宴时间了。整个酒宴中,群臣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有次序地来敬酒,乱哄哄地猜酒令。他们此时是按职位高低,一一捧觞来恭喜刘邦。整个典礼过程隆重而有序,没有一个人敢造次。
刘邦对此番景象很是满意,叔孙通的“礼仪训练营”也顺利通过了他的考核。于是,刘邦下令封叔孙通为太常,赐黄金五百两,其他儒生也都被封为郎中令。
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后,堕落的儒生终于咸鱼翻身,实现了鲤鱼跳龙门。
第十七章 边塞风云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匈奴的前世今生
对刘邦来说,他已经成功干掉了项羽和其他各大诸侯,并且把对自己有威胁的功臣也敲打了一番,可以做到“稳坐钓鱼台”了。但是,他并没能享受这难得的安稳日子,因为匈奴公然蔑视他的权威,恶意挑衅。刘邦是个眼睛里一粒沙子都容不下的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百转千回,惊心动魄。同样,他跟匈奴的战争也是一波三折,波澜起伏。
在这场强强对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匈奴的前世今生。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广大草原和戈壁上的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匈奴人像游侠一样漂浮不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主要靠放牧马、牛、羊、骆驼等牲畜为生,平时也狩猎。匈奴人只食畜肉,常饮奶酪,喜欢住毡帐。
匈奴人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男子上胡须浓密,而颌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耳环,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眉毛浓密,杏眼,目光炯炯有神。从外貌上看,匈奴人更有“欧美范儿”。
在服饰上,匈奴人喜欢穿长齐小腿、两边开衩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也是皮质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男子的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