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第4/1443页


综上所述,那些兴高采烈前往古埃及世界的穿越者们,只怕是一到那边就要先被脱衣剃毛凌辱一番,然后因为饮食不健康而患上龋齿和胃病,接着还要被庸医们拿马粪灌嘴,甚至被逼着生吃老鼠呢!

而古埃及的外伤疗法也很奇葩,主要是用发霉的面包来治疗伤口感染……希望别是雪上加霜吧!

更要命的是,当古埃及医生无法确诊患者究竟得了什么病的时候,他就会声称这是恶鬼作祟,目前进入了你的体内,正在吸干你的骨髓,然后慢慢吞噬肉体……唯一的对策就是祈求神灵驱邪。而驱邪方法是这样的,先让病人服用催吐剂,吐得昏天黑地,然后让医生在病人身上使劲蹦?,一边践踏着病人的肉体,一边大声喊叫:“回去,恶鬼!荷鲁斯神的咒文正召唤着你――他将割除你,撕裂你!”

很显然,被这么一通折腾之后,原本就已是体虚病弱的患者,十有八九就真的要被神明召唤上天堂了。

讲完了古埃及貌似很科学很先进,但实际上却不够靠谱的医学,接下来再谈一谈古埃及的商业。

早在古埃及文明诞生的初期,就已经有了相当繁荣的国内和国际贸易。当时,埃及对外出口大量的谷物、啤酒、亚麻、雪花石膏,还有埃及特产的纸草。而进口货物则主要是本国缺乏的木材和金属。在埃及的首都和边境城市,尤其是尼罗河的上游和出海口,都形成了一系列很兴盛的贸易市场。

但需要指出的是,古埃及始终没有发明出自己的金属铸币,直到古埃及文明结束的前夕,才有希腊商人把钱币带到了埃及。而最早的金银铸币发明地,则是在《天是红河岸》女主角夕梨穿越的赫梯帝国旧地,一个名叫吕底亚的国度――但时间却是在赫梯灭亡的几百年之后了。

因此,在古埃及想要上街买东西,只能以货易货,或者用贝壳、金银块当做一般等价物。但贝壳的“面值”太小,很多人拒收,金银又不是真的货币,没法直接换东西,每一次交易都要对金银进行仔细称重,还要有一双能够分辨出金银成色的火眼金睛――用金箔包裹着铅块做出来的假金子,在那时候就已经有了。

此外,古埃及人还曾用过其它许多形形色色的流通中介物,例如各种珍稀的石头,但换算方面的麻烦却是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什么规定的官方兑换率。

这样一来,在古埃及做生意就会让人很头疼,算账也不知道该怎么算,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因为各种物资之间的兑换比率一直在波动,可是却没有一种明确的货币来衡量……

当然,按照穿越小说的一般套路,这种情况下应该可以用粮食价格作为基准。而古埃及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们规定了一个名叫“萨提”的单位,指代一定数额的谷物,然后把市场上的商品价格都用“萨提”来换算。比如说,根据一张保存下来的账单,当时的一张床大约价值4个“萨提”。

但问题是,粮价在古代世界偏偏是波动幅度非常大的,荒年和丰年的粮食价格甚至可以相差几十倍。即使是同一年的不同季节里,粮价往往也能波动上几倍。而商船和骆驼商队在路上往往要走几个月到一两年……于是,当埃及商人做完生意回到家里之后,仍然算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

直到古埃及文明最后阶段的新王国时代,埃及政府才开始发行一种规定了重量和成色的白银圆环,作为法定的一般等价物。8个这样的白银圆环,可以买到一头牛或者换到一个男性奴隶四天的服役(由此可见当时埃及的奴隶身价很贵,一个奴隶都能换一群牛了)。但是再接下来,没有等到古埃及人独自摸索出真正的货币,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就已经率先发明出了金银钱币,并且被希腊和腓尼基的商人带进了埃及。

五、娶个姐姐当老婆?

五、娶个姐姐当老婆?

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之中,古埃及王室内部禁忌背德的近亲婚姻,向来都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长篇漫画《尼罗河女儿》之中,就对这方面有所描写――从小便订下了婚约,分别统治上下埃及的爱西斯女王和曼菲士法老,居然是一对血脉相连的亲生姐弟!

而在现实的历史之中,古埃及王室的婚姻还要更让人难以置信,姐弟恋都已经是小儿科了――埃及第三王朝的第一任法老,便是父女结合所生;而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大帝,也娶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为妻。

至于第十八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在近亲****上更是登峰造极:他的第一任王后便是亲生母亲娣娣,生了两个女儿。第二任王后是他的表妹妮弗瑞。第五任王后居然是他和母亲娣娣生的女儿,也替法老生了两个女儿……****乱到这等程度,这王室内部的辈分都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排了……

即使是到了古埃及文明的末期,这一疯狂****的王室习俗仍然被保持了下来。譬如历史上最后一位埃及法老,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除了勾搭凯撒和安东尼之外,还先后跟她的两个亲生弟弟结了婚。

――综上所述,整个古埃及的历史,可说是“以****始,以****终”!

事实上,在古埃及时代,不仅王室成员长期采用近亲联姻,贵族和平民也非常崇尚近亲结婚――古埃及人普遍认为:近亲结婚可以保护家族的血统,也可以防止不怀好意的外人进入家族内部。各种姐弟、兄妹、舅舅和外甥女结婚的事情,比比皆是,并且被习以为常!

不过,跟王室有所区别的是,在古埃及的贵族和平民之中,通常最理想的首选是堂兄妹结婚,然后是表兄妹,接下来还要考虑到在各个家族之间进行联姻的需要,实在不行才会让亲兄妹结婚。

但古埃及王室却是严格制度化地明确规定,每一位法老都应该迎娶自己的亲生姐妹!

事实上,古埃及王室在国际交往方面,一向是只娶不嫁的――法老本人可以迎娶外国嫔妃,但埃及公主无论如何也绝不外嫁,最多只能嫁给埃及自己国内的贵族和大臣。

而且,虽然法老可以有很多外国妃子,但只有具备埃及王室血统的公主,也就是法老的亲生姐妹才能当王后。此外,也只有法老和自己姐妹们近亲生育出来的“血统纯正”的孩子,才能拥有王位的继承权。

当然,虽说理论上古埃及王室确实是这样规定继承权的,但一旦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偶尔也会有所变通。

那么,为什么古埃及王室要进行这种强制性的近亲婚姻呢?

根据古埃及王室的公开说法,因为埃及法老是神明的后代,所以必须进行神圣的王室同族通婚,以此来保持血统的纯洁和高贵……但在这冠冕堂皇的说法背后,则隐藏着有关王权继承的政治考量。

需要注意的是,古埃及文明是一个早熟的文明,当埃及人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状态,男尊女卑的观念尚未完全形成之时,埃及就已经进入了文明国家阶段。所以,跟日后的其他文明相比,古埃及文明的“女权”相对来说比较高,比如说古埃及的女人也能出任官职,继承财产,甚至当家做主。碍于当时的一般社会观念,法老很难完全剥夺掉公主们(实际上是女婿们)的继承权。为了防止女婿与儿子争夺王位,导致国家分裂****,古埃及的法老干脆让儿子和女儿自行结婚,以免造成权力的分散。

从王位传承的安全性上来讲,这条规定既可以避免危险分子通过婚姻进入王室,也可以避免王后的家族成员以外戚的身份篡夺王权,甚至架空整个王室(中国东汉年间在这方面问题就很严重),还可以防止外国君王以自己娶了埃及公主,或者母亲是埃及公主为由,自称有资格继承法老之位,进而挑动埃及的继承权战争(欧洲历史上的很多场继承权战争都是这么打起来的,连时代已经很靠后的普法战争,直接起因也是如此)――这才是古埃及王室连续几千年坚持近亲结婚,不让其他家族的女人当王后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在《尼罗河女儿》之中,曼菲士法老想要逼迫爱西斯女王远嫁巴比伦,这个情节是不太合理的。按照当时的习俗,如果法老实在不想迎娶自己的亲姐姐,通常也只能把她下嫁给大臣,或者让她当祭司孤独终生。如果硬要让法老的女儿远嫁外国,那就是空前绝后的“革命性创举”,肯定会搅得举国大哗。

回到正题,在阐述了古埃及的近亲婚姻之后,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一严重违反现代伦理道德的习俗呢?

首先,我们看问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更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来要求古代人。

请容我在这里指出一点:在人类文明尚未开化的远古时代,世界各地的婚姻状况全都非常混乱,不仅旁系血亲,甚至直系血亲间也可通婚。在那个蛮荒蒙昧的时空中,兄妹或姐弟结婚根本就是司空见惯的常事,而不是古埃及文明的特例。

在埃及神话、日本神话里,甚至基督教的《圣经》之中,都有这方面的描述。就连观念比较保守的中国人,也是到了西周时代,才逐步出现了严格禁止近亲结婚的道德观念。

当前:第4/144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