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第5/1443页


而在同一时代的“野蛮地区”,比如古罗马文明诞生之前的西欧,当时一部分比较落后的日耳曼人,干脆连婚姻制度都很模糊,整个部落的男女“犹如野兽一样****、繁衍”,小孩子大多说不清自己的父亲是谁。

所以,对于古埃及人的近亲婚姻,我们大可不必把它指责为落后蒙昧、****背德的耻辱象征,甚至扯上什么劣根性――同一时代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民族,基本上都要比古埃及人更加落后得多呢!

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人如今遵循的各种伦理道德,在当时根本就没有发明出来,自然也谈不上****了。

当然,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近亲结婚确实不太好――不仅生育率低,后代的死亡率高,还常常出现先天畸形和遗传性疾病。例如表兄妹结婚,痴呆儿发生率比非近亲结婚高15o倍,新生儿死亡率和畸形率也比非近亲结婚高3倍多。而近亲结婚者的子女在2o岁前死亡率达13。9%,非近亲结婚却仅为1。7%。

在古埃及,由于长期的近亲结婚,很多法老也都患有遗传病。譬如说那位著名的少年法老图坦卡蒙,就是一位疾病缠身的少年,有着畸形足和颚裂,需要拐杖的帮助才可以行走――考古学家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1oo多根拐杖,显然是为图坦卡蒙的来生而准备的。

根据上述的科学研究结果,近亲结婚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这绝对是一条确证无疑的公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代人类的寿命原本就十分短暂,婴儿的夭折率通常就超过一半,而成年人在天灾、瘟疫和战争之中的死亡率和残疾率也相当高。一直到工业革命前夕,当时号称最文明最先进的欧洲人,平均寿命依然没有超过4o岁,而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埃及人的平均寿命和生活质量就更加悲催了。

在这里可以举一个反例,曾经一度风俗放荡的古罗马帝国,在公元三世纪全民皈依了基督教之后,开始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度,禁止各种背德****的陋习,奉行廉洁节制的生活态度。按道理来说,这样婴儿的存活率应该会变得比较高了吧!可事实上,根据东罗马帝国政府在七世纪对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家庭的一次统计普查,当时全城婴儿出生的存活率只有6o%,其中很大一部分还会在三岁之前夭折。

因此,在古埃及时代,婴儿患遗传病的几率变高一些,似乎还称不上什么严重问题,因为原本的夭折比率就已经过半了。事实上,那些患有严重遗传病的孩子,通常根本就没有机会长大成人。而埃及法老在身体力行的“广种薄收”之下,一般来说总还是会繁育出几个健康婴儿的,不必过分担忧继承人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做一个类比:根据某部外国小说的内容,一位年轻的士兵在前线战地被一位漂亮的****百般****,虽然士兵十分心动,却又担心她身上有艾滋病。于是****就非常老道地“教导”这个菜鸟说:作为一个很可能在明天就会被子弹打死的人,你又何必为某种在十年之后才会威胁生命的疾病而发愁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某位穿越者来到了古埃及,并且成为了王子或法老的话,那么他尽可以放心大胆地推倒自己的姐姐和妹妹,而无须去顾忌当时还不存在的某些伦理道德,以及跟瘟疫、战争和天灾相比而言根本无足轻重的遗传病――前提是只要你能够过得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

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觉得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提醒大家一下:从来也没有哪位神明规定过,法老的女儿就一定会是貌若天仙、温柔可人的大美女,而不是歪瓜裂枣、弯腰驼背、瘸腿瞎眼的丑姑娘……至于脾气暴躁、天生放荡的泼妇,或者阴险毒辣、手段残忍的恶女,在王室里就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了。

如果亲生姐妹的数量很多,法老或许还可以从里面挑出一个比较中意的人选,立为自己的王后。但如果这一代的埃及公主只有一两个,而且品行容貌全都不怎么样,那么法老的婚事就会比较难办了。

然而,碍于神圣的近亲结婚律法,法老们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与这些未必很美好的亲生姐妹结婚――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埃及艳后的前后两任弟弟丈夫是什么下场(一个被姐姐的姘头凯撒击败战死,一个直接被艳后毒杀),你应该就不会对“娶个姐姐当老婆”这种禁忌的婚姻,抱有太多美好的幻想了。

一、并不浪漫的城堡生活

一、并不浪漫的城堡生活

咳咳,言归正传,对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家都有着怎样的印象?

通过小时候读过的《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以及成年之后看过的无数好莱坞大片,现代人对于中世纪欧洲,大致上应该会有着这样的浪漫联想:

――宏伟华丽的城堡、盔甲明亮的骑士、热情如火的贵妇、优雅羞涩的公主、披着黑袍或紫袍的女巫、躲在墓地里的吸血鬼、在月光下变身嚎叫的狼人……诶诶?好像有些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嗯,为了严肃起见,在谈论中世纪欧洲的风貌之前,最好还是先把女巫、吸血鬼、狼人这些不科学的奇幻产物在第一时间就排除掉――天晓得这些神奇的家伙会不会在自家壁炉里开了一道时空门,只要往身上撒一把奇怪的药粉,然后猫腰往壁炉里一钻,就能跑到二十一世纪的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买新款时装呢?

就现实世界而言,中世纪欧洲的主旋律就是骑士与城堡,而穿越的旅途也必然围绕这两者展开――诸位主角们之所以不辞辛劳地穿越时空,通常都不是特意去受苦受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而是为了领略中世纪风情和建功立业的,自然不会选择穿越成农奴、盗贼之类的扑街人物(想当罗宾汉的另外再说),最起码也要混上个贵族骑士的头衔,家里有城堡、有庄园、有盔甲,还有几个年轻侍女可供****揩油。

嗯,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莫非就这样住着很大很漂亮的城堡,抱着浑身香喷喷的公主,每年去骑士比武大会上出出风头,偶尔去乡下找几个中意的农家姑娘行使初夜权,换个胃口打打野战?

很遗憾,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世纪的贵族生活可没有你想象之中那么舒服。

先谈谈中世纪的城堡吧!从本质上来说,城堡是用来据守的军事要塞,而不是用来显摆的豪华宫殿,更不是用来享受生活情趣的度假别墅――这些以磐石修造、深壕围绕、铁门和吊桥把守的坚固要塞,在遍地烽火的中世纪欧洲,确实可以让窥视贵族财富的不速之客望而生畏,但却不见得能让主人住得舒服。

――文革年间,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在拼命修筑三防工事,挖了不知多少防空洞,但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似乎也没见多少贪图便宜的人搬家到里头去居住……天底下哪里会有宜居的军事要塞啊?

中世纪城堡生活的糟糕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为了便于长期坚守,城堡大多修筑在地势险峻之处,例如悬崖、山顶,以及河心小岛等等。但地势险峻的同义词就是交通不便。假如你的城堡位于崎岖险峻的山顶,貌似俯瞰众生威风八面,但每一趟上山回家就能把你累得够呛。如果城堡内没有足够的水井,那么每天的打水和运输食物也很累人。

当然,这些琐碎的杂务自然都有仆人们代劳,主人们只要发愁究竟该如何让精心打造的豪华马车驶过蜿蜒狭窄的山路,拉上倾斜度极高的山坡,然后弄进自己的城堡里就行了。

其次,为了防备敌人的弓箭和抛石机,中世纪城堡的外壁上很少打窗洞,所以城堡的内部总是暗无天日,太阳晒不到,自然潮湿得很。再加上当时的建筑水平不过关,墙壁和屋顶上免不了有些裂缝,因此一下雨就渗漏得厉害,进而导致城堡内的保洁很成问题。

偏偏中世纪欧洲人的卫生观念也很差,于是那些看似雄伟庄严的城堡里面,通常到处都是灰尘、蛛网、臭虫、跳蚤、蚊子、苍蝇和生活垃圾,恐怕还不如当代日本流浪汉的纸板屋干净。

此外,中世纪欧洲的大幅布匹,价格仍然很贵。在那些较为贫穷的地方,一般只有城堡的主人有资格睡床铺,其他人就算是骑士侍从,也只能跟牲口一样睡稻草堆,顺便和他们的爱马一起被臭虫咬……

呃?你说在旅游手册上看到的德国城堡很华丽很舒适,根本没有我说的这么悲催?

哦,你说的大概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堡吧!

那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大公在19世纪后期才修筑的“皇家主题公园”,很多尖顶之类的华丽结构都用了混凝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现代的迪斯尼公园――真正中世纪城堡哪有这么可爱!

另外,在欧洲还有一些经常被当作游览景点的华丽城堡,其实也都是喜欢派头的近代贵族们,在文艺复兴之后,甚至18、19世纪才兴建起来的,或者是在旧城堡的原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基本不能再算是真正的中世纪城堡,只能说是“看起来很像城堡的宫殿”罢了,跟迪斯尼乐园里的城堡差不多属于同类。

当前:第5/144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