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全集.net》第1191/1295页


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敌国命脉,话费少许,收益却是可观。
赵石暗自叹息,李之问果然没有白费了这几年光阴,其人之见识,胜却无数饱读之人。
就算是他,这些年来,也只专心于兵戈之事,没有虑及于此,却是浪费了老天爷的不少恩赐。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些手段,事先若没人提及,让他想上几天几夜,也不一定能够想得到……
事后诸葛,人人做得,但能超前一步的人,却没几个,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文字,金钱,然后是什么呢?
李之问以为,然后就是通婚,但赵石一看就明白,与其说是汉胡通婚,不如说是移民。
到了这里,反而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这个上面,李之问的经验来源于秦军北征草原时,见到的胡人对人口的热衷,以及胡人风俗的开放。
他觉得,教导胡人耕种,恐怕很难,但草原上的土地,却并非不能种出粮食。
这样一来,也就清楚他想说什么了,最终解决之道,必然是移民。
胡汉血脉的交融,在历史上并非没有,但向来激烈而残酷,轻描淡写的两个字,意味着许许多多人的血泪。
赵石认为,在这个上面,李之问所言,乏善可陈,李之问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像之前那些一样,说的那么真切,而是做出了试试探探的诱导。
靖胡之策,共此四篇。
每一篇都意味深远,在赵石看来,凭此,也足以流芳百世了。
他几乎推翻了之前的平胡诸策,重起炉灶,却更具野心,也更具全局性。
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有许多细节处,可以完善,可行与不可行之处,也同样众多……
李之问毕竟只是一个人,见识确属难得,但以一人之见,能够左右朝纲者,自古以来就那么几位。
李之问……差的还远。
作为大秦朝中,最熟悉北方诸部胡人的人,赵石已经准备好接受皇帝陛下的问询。
但有人比他先行了一步。
十月间,同门下平章事周仿上“谏陛下胡事疏”,其实说的便是李之问所上之靖胡策……
周仿曰:“前朝太宗世民曾言,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始皇,汉武二帝,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几绝国祚……而今陛下怀长雄之心,行再辟之智,欲效秦皇汉武耶?或得唐宗之业乎?”
开宗明义,却没一个字提及靖胡策,甚至连胡虏二字都不曾言及,但明明白白,却指向靖胡策。
因为秦皇汉武二帝,都有扫平匈奴之功,他们在胡事上的作为,多为后世王朝所效仿。
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灭亡了至今草原上出现的,疆域最为庞大,也最为强盛的突厥大帝国……
这几位帝王,都乃千古明君,周仿的言外之意,不用细想,也能明白个七八分。
后面周仿所述,也证明了这一点。
始皇暴虐,最为人诟病的一点,除了其他种种,最重要的便是不恤民力,移民,就是始皇帝不恤民力最有力的旁证之一。
当然,如果将其称之为功绩,也不是不可以……(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轻松
(二更了,求点月票。)
始皇帝的功绩,包括南击百越,北驱匈奴。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前秦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
始皇帝的残暴之处在于,他对人力的运用毫无节制,无论是建万里长城,修建道路宫室,以及南北移民,都证明了这一点。
他用人命和鲜血,铸就了前秦的辉煌,同时,也为混一天下的前秦埋下了祸根。
汉武帝,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君王。
之所以人们将其与秦皇并列,却非其他原因,因为他同样修建完善了汉家长城,而且,对匈奴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他的功绩,实际上比不得始皇帝,能与始皇帝比肩者,其实只有一样,就是狠绝的心性。
为了能够消灭匈奴,几乎榨干了大汉国力。
辉煌的军事胜利背后,满是汉家百姓的血泪。
在这个时代,对于始皇帝以及汉武帝两位帝王的评价,和后世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功绩和他们的残暴,同样著名于世。
文臣们一旦在表章中提起他们,多数属于劝谏的性质,很少有例外。
像周仿上书,便是如此。
他推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虽说,上疏当中,言辞极尽委婉之能事,但还是将自己的主张说的很明白。
他不赞成靖胡之策中的移民这一篇,也对皇帝陛下在此时如此看重外邦之事,有着微词。。。。。。。。
他认为。中原未定。不应本末倒置。过于侧重于胡事。
不过,他对靖胡之策中的其他几策,也表示了肯定之意,而且,对文字和银钱流通之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不论其他人怎么看,有何不同政见,实际上。这位同门下平章事,中书之首,都可以算得上是尽职尽责。
此书一上,随即在早朝中同李之问所献之靖胡之策一同,宣之于廷臣。
一时间,上书言事者多,同时也让这两篇勉强算是相辅相成的文章,成为成武一朝,最重要的对胡策略。
后面再有人言及胡事,多要引用这两位所述。顺便,让周仿。李之问之名,传于天下。
名留青史,就是这么简单。
随后,皇帝陛下下旨嘉赏两人,对两人所言,表示了肯定。
周仿在中书的位置,一下便稳固了起来,因为他确实是站在文臣的角度上,来看待国朝政事的,这样的认同,让他的同门下平章事之职,显得实至名归。
而李之问同样声名鹊起,晋身从六品鸿胪寺少卿,也没有什么人再说闲话了。
实际上,这是如今河东金国降臣,头一次真正进入大秦权贵的视线,亮相很惊艳,尤其是少了蜀人融入大秦朝堂所必须的漫长的过程。
鸿胪寺初立,声势却已不小,随后,皇帝陛下下旨,令鸿胪寺遣人出使回鹘。
最终定下来的正副使节,也让中书的大人们又头疼了几番。
正使赫然乃皇室宗亲,李氏宗族子弟,按辈分来说,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叔伯兄弟,在皇室之中,向有贤名。
李之问也挺倒霉,刚上任,手下没什么得用之人,只能亲自任副使。
又从长安国武监找了两个通译,年关还没到,天寒地冻之时,便于长安启程,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此事上自然有些波折,但皇帝陛下振振有词,皇室担天下之望,亿万生民奉养,怎能饱食终日,不思报效国家?
皇帝陛下的大道理说的很顺溜,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过了,而且,晋国公赵石在此事上,也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皇帝陛下一边儿。
于是,波折遂平,至于文臣们的种种担忧,被这两位君臣联手,给硬压了下来。
皇帝陛下还有意将宗族出使异邦定为常例,这一下,很多人也就琢磨出了其中的味道,一旦知道了圣意为何,从来也不缺少顺应皇帝陛下心意之人。

当前:第1191/129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