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全集.com》第467/482页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78章 赌桌筹码

披着清晨的朝阳,机身涂刷黑白红国旗色的容克-52飞抵荷兰海牙国际机场,落地之后,它在机场方面的指引下直接进入守备森严的机库。片刻之后,几辆车窗帘布紧闭的汽车驶离机库,一路扬尘地飞驰而去。

尽管一度卷入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危险战争,荷兰这个国度自1945年以来还是获得了较好的恢复,因国际中立法签署地和国际法庭所在地闻名的海牙亦重现往日繁华。只是这一大清早,美丽的海滨城市还未完全从睡梦中苏醒,荷枪实弹的军人岗哨也给城区增加了肃穆气氛。近日连续在德国中西部城市奔波,来之前又辗转3个多小时汽车和1个半小时的飞行,年轻的德国总统疲态尽显,放下那些在飞机上已经仔细阅读过好几遍的文件,他利用这短暂的车程稍作小憩。很快的,车队抵达毗邻海牙市中心,径直驶入国际法庭所在的和平宫。在国际舞台上,所谓的战争公约和那些维护公约的国际组织往往只能对弱国起到干涉作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苏联入侵芬兰乃至德国发动战争,这些无不是对战争公约的践踏和对国际组织的藐视。如今林恩来到这里是要向国际法庭控诉苏联的武装入侵,在这个世界上,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控诉根本不可能让苏联改变进攻决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控诉毫无作用。事实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等国的重要代表已经在和平宫里恭候林恩及其随行人员到来了。

从正门进入和平宫之后,林恩一行人挺直胸膛、步伐矫健,铿锵且复有节奏感的脚步声顺着走廊传向前方。由于德国外交人员事先已向国际法庭递交了表格和相关证明材料,林恩直接走了“绿色通道”――以国家首脑的身份在已经开庭的国际法庭上发言。对于两度发起世界大战的祸首,国际法庭的法官和旁听人员并没有表现出憎恶抵制的态度,反而有很多人抱着同情的心态看待德国遭受苏联入侵这一事件。在苏联拒绝派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由西方国家掌控的国家法庭裁定苏联出兵德国属于军事侵略基本没有悬念,只是在林恩发言自后,法庭还需要通过繁缛的程序才能够正式作出裁定。

离开法庭,林恩仅带两名随行人员进入后厅。三人以身份排定行走时的位置:着黑色正装的林恩走在最前面,紧随其旁的高个子中年人穿着笔挺英武的德式将官服,走在最后面的年轻秘书拎着提箱式的黑色公文包。到了后厅,他们被安排先和美国总统特使会面,林恩向特使介绍了德国战事的进展情况,特使则带来了托马斯・杜威总统的问候与告诫:美国人敬佩德国军队应战苏联进攻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但德国凭借目前的军事力量无法长久抵挡苏联军队,而西方国家又没有做好和苏联交战的准备,为了保留欧洲大陆最实力同苏联抗衡军事力量,他们认为德国军队最好采取保全实力的做法,美国对此将尽力予以支持配合。

林恩听懂了美国特使的暗示,只是元首、帝国将士乃至他本人都不愿意重回冰冷荒芜的极北之地,那很可能意味着他们此生无法再回到德国,而千千万万的德国人将再一次忍受苏联的军事占领,各方权衡都决定了这是别无选择的一场背水之战。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美国援助,林恩向托马斯・杜威的特使明确表达了德国军队誓死保卫本土的决心,并由随行的帝国将领――名义上担任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军队参谋长的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向美国特使递交了一份正式声明,称在民族存亡大义的感召下,帝国军队将逐步放弃丹麦和挪威的武装占领区归国参战,并将军事指挥权逐步移交给民主德国的战时统帅部。等到击退了苏军侵略,帝国军队还将接受民主德国的正式接收和改编,从而消除目前这种特殊形态对北欧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影响与困扰。

对于北欧帝国的重磅声明,美国特使表面上显得很惊讶,但看得出来,他对于这种结果并不意外,并且紧跟着给林恩带来杜威总统的私人口讯:虽然美国国会短时间内很难通过大规模援助德国的方案,但他和军队高层的有识之士仍可以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德国军民抗击苏联的侵略,即以丹麦为特殊踏板向德国移交大量的军事物资。如果北欧帝国同意在一个月内让撤出挪威占领区,并将那里的工业及科研设施完好无损地移交给美军,这种特殊援助将在几天之内展开。

尽管没能在德国军队派驻军事观察员,美国方面仍能够以常理判断德国的战争短板所在,如他们所料,德国军队在最近的几场重要军事行动中消耗了大量的弹药,事先储备以及北挪威工厂的生产远不足以应付这样的全面战争。形势若无变化,德国的武装力量将很快面临弹尽粮绝的窘境,届时德军将士再英勇无畏也无济于事。这,也是林恩亲自来到海牙的一大原因。

在帝国复兴的道路上,北挪威的工业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伏笔,特别是在德国本土工业正面临战争摧残的情况下,它们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但若能换取德国本土保卫战的胜利,舍弃这些设施乃至让出帝国的一些技术机密也是值得的。在这一问题上,林恩先前已与元首达成共识,元首甚至提出以共享飞碟技术为代价换取美国的直接参战。在这位战略狂想家的计划中,德国应利用整个西方世界的战争力量来恢复、扩充自身军事实力,等到击败了苏联的进攻,德国的军事实力定然接近乃至超过巅峰水平,接下来反击苏联、夺取战略资源、重建工业体系,在国家复兴的快车道上高歌猛进,直至实现独步全球的梦想。二战结束的这五年来,帝国的尖端科研人员不断尝试改进飞碟技术,使之从碧空魅影升级成为一款真正具有战略攻击性的武器,但由于软硬件制约和技术本身的原因,这种设想不仅没能实现,早先制造的飞碟也由于试验和使用的消耗而不断减少,至今只剩下最后三架,昂贵而复杂的生产体系迟迟未能重建,这些都使得昔日令美苏强国胆战心惊的神秘武器失去了应有的锋芒。

以移交占领区的控制权涉及大量德籍平民为由,莱因哈特对美国特使所说的一个月期限提出异议及建议,林恩亦旁敲侧击地试探了美国方面为获得飞碟技术所能够接受的价码。美国特使虽然无权作出正式的答复,但他对德美之间可能进行的最高级别军事合作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并认为这很可能是打开美国国会大门的金钥匙。

美国特使需要一些时间向华盛顿请示,林恩随后分别同英法的非正式官方代表见了面。尽管德国军队在万德利茨打了一场出人意料的歼灭战,此时又在北德围攻苏军的冒进部队,但外国的军政官员们没有人认为德国能够挫败苏联,德军的顽强抵抗只会招致苏联的全面进攻,一旦苏军将捷克和奥地利卷入战争,德军战线将很快崩溃,届时德国高官要么效仿希特勒在战败前自我了解,要么灰溜溜地流亡国外。无论如何,现在对德国投入的军事援助最终都将付之东流,甚至可能成为苏联日后清算报复的把柄。

相比于二战中后期的严防死守,如今的灵活战术给德军以弱胜强带来了真正的希望,无奈西方盟军与苏军交手的战绩惨不忍睹,整个西方世界都充斥着恐苏情绪。如此背景之下,即便德军在特里布塞斯战役中赢得无尽荣誉,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西方国家的立场,林恩只能依靠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去争取西方国家尽可能多的援助,每每想到这里,年轻的追梦者心中便充满酸楚。

在与每一个重要国家的特使、代表单独会谈之后,精疲力竭的林恩终于等来了好消息:特里布塞斯战役以德军胜利告一段落,苏军近卫30坦克旅、机械化第70旅、近卫第47坦克团、近卫第59坦克团等王牌部队遭到全歼或毁灭性打击。这些响亮的番号曾是西方盟军的噩梦所在,尤其1948年的乌克兰战役中,苏军近卫第49坦克团独立击溃美军王牌第7装甲师,对美国高层造成了不小的震动。苏军的这些精锐部队大多数还未换装T-54等新式装备,但他们的技术装备和火力配置依然远远超过眼下这支德国军队,特里布塞斯的荣耀证明了德军赢得万德利茨之战并非偶然,同时也掩盖了德军蒙受沉重损失进而实施战略大撤退的不利局面――五天之内,罗斯托克、马格德堡相继陷落,苏军逼近汉堡、布伦瑞克、卡塞尔等中部城市,距离德国的军事指挥中枢汉诺威也只有不足一百公里,战场形势对德国极其不利,但也正是在这五天的时间里,美英法等国相继同意向德国提供新的军事援助。各国的援助力度各不相同,而此举最大的政治意义是西方国家对德意志战刀与苏维埃利剑的拼斗不再是只观望、不下注,下注即意味着有了得失心,意味着在翻盘希望犹在的时候不断投入新的赌注。

第79章 战争秀场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厚重积云笼罩着德国南方名城慕尼黑。本是秋高气爽宜人时节,阵阵大风卷走落叶也带走了温润,走在街道上已有深秋的凉意。在这看似糟糕的日子里,成千上万的德国人聚集在市中心的玛利亚广场,只为亲眼见证一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虽然听不到狂热的呼喊,看不到亢奋的脸庞与笔直行礼的手臂,但在广场的四周,每一栋建筑物的外墙都挂着巨大的黑白红垂幅,每一个置身广场的人都抬着头、挺着胸,全然不见弱者的怯懦与卑微。随着《德意志高于一切》的旋律响起,一队军容威严的德国士兵护送着国旗,没有威逼也没有引导,人们自发和声唱着国歌,各种各样的声音犹如来自山谷、森林、田野的溪流,在这里汇聚成为滔滔江河,势不可挡地奔向大海。忘情之处,多少人眼眶发红、眼角湿润,多少人热血沸腾、不能自已……在万千德意志人的注视下,鲜艳的旗帜沿着高耸的旗杆缓缓上升,天空依然是那样的阴沉,北风仍旧是那样的无情,这群不屈的灵魂正从黑暗中苏醒,日耳曼最可贵的勇敢和坚韧已然回归!

象征战斗决心的黑白红三色旗在旗杆顶端高傲地舒展开来,在这面旗帜下,德国政府、国会及战时统帅部的军政官员们与普通军民不分彼此、不分身份地站在一起,聆听国家首脑――总统雨果・霍斯特和总理威利・施托克的战斗宣言。自从德意志获得统一以来,每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爆发之时,国家领袖都要号召全体军民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不分阶层地并肩携手、勇战强敌。领袖在不断更换,政体在不断变化,每一张面孔、每一个声音都发出同样的召唤。

战时迁都的简单仪式尚未结束,城市上空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但玛利亚广场乃至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并未出现混乱,人们遵从老弱妇孺优先、平民百姓优先的秩序进行疏散,军人和政府官员勇敢地留到了最后。与此同时,在慕尼黑东北方一百多公里的云层之上,数以百计的苏军轰炸机分组十多个机群汹涌来袭。由于广大公众的参与,德国军政机构迁往慕尼黑并举行公开集会的消息很难保密,决策者们也没打算保密,在地面部队竭尽全力拼出两场漂亮仗的情况下,他们正需要空军用一次出彩表现来推波助澜。在这些苏军轰炸机的前方,百余架德国战鹰已经摆好迎击阵型,如此规模的空战在欧战历史上并不出奇,真正令它载入史册的是德国人首开先河的“战场直播”――为了表明德国军民抗击苏联侵略的勇气与决心,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效果,德国方面通过电台广播实时对外直播这场空战,而且针对不同国家的频率安排了德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以及拉丁语解说。

和平时期,巴伐利亚的迷人风光总能够让造访者沉醉,而战争则让人变得冷酷,双方飞行员毫不犹豫地展开厮杀,他们绝不会分出哪怕百分之一的心思去考虑坠落的残骸会对这里的环境造成怎样的破坏。在高高的云层之上,有着“德意志雄鹰”之称的帝国近卫军第1战斗机联队毫无保留地投入进攻,这些百里挑一的德国飞行员眼眸中闪现的冷峻与坚毅同一千多年前冲向罗马士兵的日耳曼武士何其神似。用光制导火箭弹之后,他们并不像以往那样潇洒地转身离开,而是继续迎头冲向苏军轰炸机群,面对敌人严密的防御火力,直冲到百米之内方才开火。以相向飞行的相对高速,从苏军轰炸机上射出的子弹能够轻易贯穿Me-262和“黑色幽灵”(在瑞典生产的升级型Me-262)那并不足够坚固的机体,多数德国飞行员们都凭借优异的操作技巧以及战机的出色机动性能顺利穿过敌阵,但还是有两架帝国战鹰遭到致命打击。大胆的冒险和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可观的收获,帝国第1战斗机联队的首次空中突击就击落了17架苏联飞机,还有几架苏军轰炸机的机体部位起火或冒出黑烟。

“这是一次漂亮的骑兵式突击!”解说员按照事先拟定的措辞向全世界的听众播报说,“根据一线飞行员的联络报告,英勇的德国空军仅用了五分钟就击落击伤苏军轰炸机二十多架,遗憾的是,我们也损失了两架喷气式战斗机,但愿飞行员顺利跳伞,上帝保佑这些勇敢的日耳曼战士!”

作为第二道空中拦截线,54架Bf-109和Fw190多是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外收回的,有的运回德国时已经不具备飞行能力,经过德军机师们的努力才得以重返蓝天。这些传统的活塞战斗机虽然有过叱咤欧陆的显赫经历,但与1950年的苏联主力战斗机相比已有明显差距,好在德国人的机械天赋无与伦比,他们将声响、磁性鱼雷的作用原理搬到空战当中,给制导火箭弹装上了主动追踪目标的设备,虽然效果还远远比不上后世的空空导弹,用在苏军大机群出击时还是颇有效果的。刚刚进入机关炮的有效射程,这些统一从正面发动攻击的德国战鹰便向苏军轰炸机群发射火箭弹,各种可控或自主追踪目标的火箭弹在云层之上划出华丽的条横。

“如果你见过一群剑鱼在海上疾驰,可以想象一下无数火箭弹整齐飞向目标的壮观场景。如果没有,那我只能遗憾的说,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准确描绘这样的场面……在这场保卫祖国的神圣战斗中,我们的飞行员、我们的工程师以及我们的指挥官们真是伟大至极!无与伦比!啊哈……刚刚得到的报告显示,伟大的德国空军又干掉了二十多架苏联轰炸机,这些侵略者在德国的领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幸存下来的苏联飞行员将在德国的战俘营里呆到战争结束――按照国际公约,我们将公正地给予他们战俘待遇,这一点将由来自各个国家的国际观察员进行全程监督……比起那些在西伯利亚送命的战俘来说,这些家伙可要走运多了!”

投射完火箭弹之后,德国的活塞战斗机群迅速分散。由于飞行速度不及护航的苏军雅克战斗机,这些日耳曼雄鹰将与对手展开殊死决斗。纵观二战全程,苏德空军的战损比例是德国占据明显优势,然而五年来德国空军止步不前,苏联空军则在西方盟军身上磨利了剑锋,此消彼长,架势老机型的德国飞行员已经很难在对手身上占到便宜。眼看着苏军的护航战斗机逐渐将德国的梅塞施密特和福克伍尔夫驱赶到外围,苏军轰炸机也开始降低高度从而寻找并攻击既定的地面目标,一贯打了就跑的德军喷气式战斗机从高空俯冲而下,它们快的就像是拉满弓射出的箭,用对手来不及做出反应的速度逼近。在恰当的距离、恰当的位置,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发出愤怒的吼叫,连串的炮弹犹如宙斯的闪电,苏军轰炸机上的自卫机枪徒劳地嘶吼着,多数时候只能追望德军喷气式战机的影子……

“‘德意志之鹰’不愧是我们最优秀的王牌战斗机部队,他们闪电般划过战场,再次击落多架苏军飞机,我们监听到的苏军通讯频道一片混乱。哦嗬,好吧,苏联的轰炸机群距离慕尼黑只有几分钟路程了,我甚至可以想象苏军轰炸机打开炸弹舱的模样,里面全是黑乎乎的炸弹……我们已经疏散了慕尼黑市民,但敌人的这次轰炸仍将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带来难以抚平的创伤……人类要是不再相互厮杀、相互争斗该有多好……我已经可以清楚听到窗外的轰鸣声了,庞大的苏军机群已经抵达慕尼黑,我们的抵抗仍在进行,地面防空火力正在射击,各种防空火炮和火箭,不断有敌机被击落……噢,上帝,听到远方的滚雷声了吗?那是苏联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大地在颤抖,我们的心也在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愤怒!熊熊怒火正在我的心中燃烧,在每一个日耳曼人心中燃烧!我们别无他求,只希望在废墟上重建我们的国家,保护她不受伤害,但敌人不愿让一个完整独立坚强的德意志阻碍他们独霸欧洲的计划,他们想要成为欧洲的主宰者……是的,十年之前,我们也犯下过这样的错误,我们认识到了这种错误,并努力进行弥补……噢,炸弹越来越近,所幸我们的广播室位于一个比较安全的防空掩体里,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我们的无线电天线可就很难说了。到现在为止,战斗已经进行了四十五分钟,我拿到了最新的战斗统计,德国空军损失了14架战斗机,飞行员的伤亡情况还不确定,而我们一共击落了76架敌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要知道我们的战斗机还不及敌人护航飞机的一半多,这真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了不起……”

第80章 美械助力

弗赖堡的郊外矗立着一座苏军占领时期的军事堡垒,它的主体已是破败不堪,倒塌的围墙、折断的横木以及斑驳弹痕无不勾起故地重游者的回忆。20个月前,林恩带着嫡系部队离开上莱茵河谷辗转返回德国,在这里打响了归国后的第一仗,当时他和日耳曼勇士们就像是神兵天降,许多苏联士兵稀里糊涂地送了命;20个月后,林恩作为民主德国的政治首脑前来检阅新军,虽然不再身着戎装、披挂武器,千锤百炼的钢铁气质不减一分。

黑白红的三色旗帜下,四千多名从一级预备部队转入现役的德国官兵显得精神饱满、斗志高昂。在总统主持的成军仪式上,他们被授予了“第6快速步兵旅”的番号。与传统德国部队不同,这是一支全员采用美制装备的作战单位,除了灰色的制服之外,他们从头盔到皮靴、从手枪到火炮都是美国货。事实上,在林恩的海牙之行圆满结束后的一个星期,驻扎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的美国军队便遵照上级指令秘密开始向德国军队移交武器装备,十天时间已提供半自动和自动步枪三十余万支,勃朗宁轻重机枪两万多挺,各型火炮九千多门,各型车辆两万六千多辆。对于本土工业规模尚不及二战爆发前三分之一的德国来说,这是一批雪中送炭的宝贵援助!

在军队高级将领的陪同下,林恩从昂首挺胸的士兵们面前走过,一张张青涩稚嫩的面孔看不到畏惧之色。尽管缺乏充足的军事训练,这些年轻的日耳曼人不乏父辈的勇猛与忠诚。武器在手,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沙场,从苏联人手中拯救他们的祖国――柏林早已沦陷,从波兰进入德境的苏联军队已占领勃兰登堡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和萨克森,北翼部队逼近不莱梅和汉堡,中路兵团攻占布伦瑞克向汉诺威挺进,南翼部队已越过萨克森进入巴伐利亚。为了尽早拿下德国临时政权所在地慕尼黑,苏联强迫捷克和奥地利政府对德宣战,在捷克和奥地利边境雄踞多时的苏军部队遂拆毁边境栅栏攻入德国,从奥地利入境的苏军部队已推进到了距离慕尼黑市中心不足30公里的区域,每天都有炮弹落在玛利亚广场,政府部门只能转入地下掩体继续办公,数以万计的德国军民则不分昼夜地构筑和加固防御工事,誓要将慕尼黑变成德国的列宁格勒。

鉴于第三帝国时期的黑暗独裁带来了沉重的教训,民主政体下的德国取消了新兵入伍的宣誓效忠环节,而为了提高将士们的忠诚度,也为了让新兵们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有奋勇直前的决心,林恩将马不停蹄地参加所有新部队的成军仪式,所以在每个地方安排的逗留时间很短,但当他看到前排士兵中有一名年轻列兵与镜中的自己有几分神似时,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

“你叫什么名字?”

当前:第467/48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